果煜法師:禅者,如何修臨終正念

  再從《圓覺經》之〈普眼菩薩章〉講起:

  很多年前,我講《圓覺經》。於〈普眼菩薩章〉時即謂:我在韓國冬安居時,發現他們對亡者,皆是誦《圓覺經》之〈普眼菩薩章〉。

  何以故?此即對禅者開示:如何於生死間,提起「正念」?

  然而待命終之後再來開示,何如生前即能如法修習呢?

  如經文: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

  經文雖長,然就修觀而言,乃可歸納為三個程次:

  a.確認四大無我,身心如幻:

  眾生於漸老多病時,即能感受到「四大無我,身心如幻」。

  尤其於臨命終時,更能深刻體會也。

  然而在生前,在身心猶健康、事業正輝煌時,難道不也是「四大無我,身心如幻」嗎?

  這「四大無我,身心如幻」,於生前又有兩個層次的觀法:

  純理論的說明:一切的佛學理論,都與此有或多或少的關連。

  然而就我的理解而言,還是以《中觀》的「緣起無自性」,最簡潔明了。

  於經驗之印證: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去感受與體會,這「四大無我,身心如幻」的事實。

  如於生前,即能究竟理會到,即能深刻感受到「四大無我,身心如幻」。才能即時內消我見、我慢和貪瞋慢疑等。

  而非待臨命終時,再來求免也。

  b.用「無我」來內消一切我見、我慢和貪瞋慢疑等。

  經文中「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好象只是理論的說明。然而我們能將之轉為「修觀」的方法。

  平常皆說要去觀「無我」,然「無我」究竟如何觀呢?

  很多人皆以「修定」的思考模式,要去觀「無我」;而不知如何觀也!

  也有某些人自以為觀成了,其實還不出有我爾!何以故?能所未泯也!

  故「無我」的觀法,乃要用「內消」的方式去觀也。

  雲何「內消」?即將一切現起的我見、我慢和貪瞋慢疑等,一一克盡無余。

  而我見、我慢和貪瞋慢疑等,乃化身為一切對世間、出世間之種種放不下者。

  世間者:如兒女、家產、事業、名譽、恩怨等。

  出世間者:如持戒、修定、開悟、證果、往生淨土等。

  若於心念中,現起種種放不下者,即提起「無我」的正念,來對治消除之。

  故「無我」的正念,即如「慧劍斬群魔」般地,來一個殺一個,來一雙殺一雙,來一群殺一群。

  殺到最後,群魔克盡,故劍也不必再用矣!即能證得「能所雙泯」之境界。這才真證得「無我」也。

  問曰:提「無我」的正念,來對治一切放不下者,是否有「壓抑」之嫌疑?

  答雲:如對「無我」的理論,能究竟理會者,即得「消除」,而非「壓抑」。

  以上的觀法,其實平日即可修矣;而非待臨命終時,才能修也。

  尤其平日就能證得者,於臨命終時,更能如識途老馬,輕松到家。

  於臨命終時,觀法更殊勝:

  再參照密宗的說法:人臨命終時,其氣脈即漸向內攝,以歸於「中脈」。

  這「氣之內攝」與「心之內消」,乃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心能內消,即有助於「氣之內攝」;氣之內攝,更助成於「心之內消」。

  因此,於臨命終時,再提起「無我」的觀法,乃比平日更容易上道也。

  簡言之,若只是順者氣脈內攝的趨勢而放下者,即得「入禅定」。

  若更順者氣脈內攝的趨勢而修觀者,即有「見性.開悟.證果」的可能。

  見雲何性?見空性,或無我性也。

  可惜,一般學佛者,唯以「提起佛號」為正念,而錯失此「開悟.證果」的絕佳時機。

  怪誰呢?只怪自己不具慧眼,未能親近「明師」也。

  其實於命終後,氣脈不只將內攝於「中脈」,且會「上升」於頂點。

  這頂點,即稱為「梵穴」,或類似中醫所謂的「百會穴」也。

  如「梵穴」已開竅者,神識即由此出,而能往生淨土,甚至證得「不受後有」也。

  如「梵穴」未開竅者,神識即由左右脈下沉,依其業力而往生六道去也。

  即使生前「梵穴」還未開竅,若於臨命終時,修觀得力,猶能開竅也。

  這也就說:梵穴的開竅,與禅法的見性,其實是有對應關系。

  然而我卻不認同密教中「破瓦法」的功效!何以故?

  就禅法而言,當以見性為因,開竅乃只是附帶的效果爾。

  若於生前,即修觀得力,而使梵穴開竅;則會有類似「身心分離」的體驗。

  然所謂類似「身心分離」的體驗,卻不是指「神識出竅」。何以故?若為「神識出竅」,則仍有識、有我,有去、有來,而不出輪回之途也。

  在外道書中,亦能提及「神識出竅」之體驗。然外道者,何能了生死?

  故此之類似「身心分離」的體驗,乃謂:雖不能明指心為何物?心在那裡?卻能將色身與情識,相當地「客觀化」。

  因此,雖此色身仍有動靜去來,感覺卻像在看另一個人似的。雖彼情識仍有震蕩起伏,感覺卻像在聽其他人說話爾!

  然而雖色身和情識,仍有動靜去來,仍有震蕩起伏;但此「覺知者」,卻法爾清清朗朗,不動不搖。

  這清清朗朗、不動不搖的「覺知者」,即是《圓覺經》所謂的「圓覺淨性」,亦即是《楞嚴經》所謂的「妙淨明心」。

  簡單講,這「覺知者」,是指「心性」,而非「能相」。無明眾生於能所分判中,多將「能見者」當作我,而落入「我和我所」的圈套中,故輪回六道而不得出離。

  今既證「覺知者」為「心性」,而性者,即具「普遍性」與「永恆性」。故能視此幻身和妄識,如空中花,如海中浪。而不再執彼為自我矣!

  於是若能將心安住在此清清朗朗、不動不搖的心性中,即能不落入輪回之途也。

  如經文: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這「幻滅滅故」,可有兩種層次:1.以無我的慧劍,來克盡一切妄想執著。2.視此幻身和妄識,如空中花,如海中浪,而不再執彼為自我也。

  c.此之「非幻不滅」,即指昭昭朗朗、不動不搖的「心性」也。

  「譬如磨鏡,垢盡」即是用「無我」的慧劍,來斬群魔,而能內消盡一切妄想執著。

  「明現」,能證得「真如心」也。

  「身心皆為幻垢」幻者,非無中生有;而是隨緣示現,無常遷化。垢者,執以為實而放不下也。

  「十方清淨」,證得真如心,能如「坐天觀井」;不只一覽無余,更無任何負擔。

  於是在此證量中,還能問:「亡後,當往何處去」嗎?既無我,即無去來。真心遍法界,雲何有去來?

  然就算已見性,覺心清淨。若業障還很重,以不能「保任」故,還將有去來。

  此去來者,即是往生淨土也;並且於「三輩九品」中,還得蓮品高升。

  其實十方淨土中,隨願力和福慧,各有其對應關系,也不限指彌陀淨土爾!

  若能保任者,即能不受後有而出輪回矣!

  諸位較有時間觀念者,便將發覺這過程中,有一關鍵時刻:

  亡者必須在氣脈攝入中脈.上升梵穴之前,即已證得真如心,而開啟梵穴之門。

  否則,若因梵穴還未開啟,則氣脈且由左右脈下沉後,會因生前業識一時湧現,而無法修觀矣!

  誰有保握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即能證得「真如心」呢?

  所以最好是在生前,就已修證純熟。待臨命終時,則能如識途老馬,輕松到家。甚至如飛龍在天,一時騰達。

  退而求其次,如生前就已修習「無惑」。待臨命終時,又能招來一批同修,共同「助觀」,或許還有一些指望吧!

  最後僅以一偈頌,作為總結:

  金蟬脫殼,一邊涼快;

  幻翳消盡,十方圓明。

轉自台灣學佛網 http://www.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