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修平教授:什麼是空?
什麼是空?

“空”是佛學理論體系中一個根本性的重要范疇。佛教關於宇宙人生的本質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空的觀念中,以至於人們在談到佛教時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空,出家修行又被稱為“遁入空門”。那麼,什麼是空?空的觀念是如何產生與演變的?怎樣正確理解佛教的空義?以下分別加以闡述。

空是佛教產生之初就有的基本觀念之一,早期佛教的一些基本教理潛存著後來佛教空觀發展的思想元素,原始佛教提出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其實就是空義最早的表達方式。“無常”指事物不斷變化,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無我”指沒有一個作為主體的絕對自我;“寂靜”,指人脫離生死輪回後的狀態。這三者的提出與佛教在產生之初同婆羅門教的對立有很大的關聯。在早期佛教中,空的觀念在有關禅定修習的“空觀”中也有體現,如《中阿含經》的《小空經》在談到空觀時有“莫念村想”、“莫念人想”、“莫念無量識處想”等,這裡的空觀主要是對虛妄之“想”的排除。在《大空經》中,又提出“三空”說,即內空、外空、內外空,在修習“空定”時要“念不移動”、“心不移動”,這裡的空指的是排除我、我所的妄念從而達到的禅定的不同層次。部派佛教時期,不同的部派對“我”與“法”的態度不一,使他們對空的理解呈現出相對復雜的狀態。如,說一切有部認為“我”是空的,而“法”是有的;犢子部則認為,“我”與“法”都不空;大眾部一些部派認為,三世法中只有現在法實在,過去法和未來法不實在,因而不籠統地說空不與不空。總的來說,早期佛教和小乘部派佛教的空觀,主要是“相空”與“分析空”。所謂“相”指現象、表象、相狀等,相對於“體”而言。早期佛教的無我論與緣起論都是就人生主體、宇宙萬物、四谛五蘊的現象而言。如緣起論主要說的是現象不斷變化而非常住,蘊含著空義的思想基礎,但早期佛教並未談及各種緣或構成現象的基本要素自性為空。所謂“分析空”,亦叫“析空觀”或“析空法”,指論證空的一種角度,或通過分析諸法而入空觀的方法。這種空觀是通過分析而得出的,如通過分析人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分析色法至極微(物質構成之最小單位)或心至於一念(六十剎那)等等,依此分析之結果觀人、法二空之理。因此又叫析色人空觀或析假人空觀。顯然,這種用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空觀,只停留在事物現象的表面,因而是不徹底的。

大乘佛教興起之後,佛教空的觀念有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特別是般若類的經典針對小乘佛教拆法明空的“析空觀”,提出了直觀因緣所生法本性空寂的“體空觀”。般若學說對佛教空觀的新貢獻就在於它說明空不僅僅表現在現象上,事物也並不是通過其構成要素的離散才空,而是事物的本質就是空,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空雖是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一個基本范疇,卻概括了整個學派的基本思想,使其因此被稱為空宗。中觀學派所說的空不是空無所有,萬法不存在,而是指萬法無自性,不是真實的存在,即“緣起性空”,如《中論》中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按照中觀學派的觀點,只要是因緣所生之物,其因與果都不是實在的。這種空實質上是一種體空,與小乘佛教的“分析空”有所不同,小乘的分析空理論對構成事物的因是否也空持不明確的態度。為了進一步說明萬法性空的道理,中觀學派用“八不緣起”理論將緣起理論與空觀緊密聯系起來。對緣起法,既要看到它無自性(空),又要看到它作為假名有是存在的,如此觀空,才符合中道義;離開緣起談空就成了“惡趣空”,因此空既是緣起,也是假名,也是中道。中道空觀決定了中觀學派涅槃與世間無二的修行觀。既然諸法實相就是性空,本來無生無滅,涅槃寂靜,因此,世間與出世間就沒有什麼區別,也不必脫離世間去追求超世間的涅槃,關鍵在於掌握中道的立場破除各種執著。

大乘佛教另一影響較大的派別瑜伽行派也有自己獨特的空觀。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張是萬法唯識,境無識有,故稱為有宗。該派在空的觀念上主要吸取了般若類經典以外的大乘經的思想,反對先前的大乘佛教中多少存在的偏於講空的傾向。瑜伽行派的空義主要是境空識有,或者說體(識)有相(境)空,主張境由識起,相空而心識不空。在有關境空或相空的理論中,瑜伽行派提出了“二無我”(人無我、法無我),“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這些都是該派空觀的具體內容。

佛教的空的觀念傳人中國後,又有了很大的發展。東晉時期的六家七宗就是根據對般若空義的不同理解而劃分的。各家雖然從不同的側面對般若空義有所闡發,但都未能准確而全面地加以把握,較為普遍的傾向有二:一是割裂有無,離開假有來談空,不懂得從中道的角度把握空義;二是在否定萬法的同時保留對“心識”、“心神”的肯定。這顯然受到中國傳統思想中老莊玄學談有說無和靈魂不滅的宗教觀念的影響。後僧肇撰寫《不真空論》糾正了以往各家對般若性空的種種誤解,運用較為正統的中觀哲學來評判各家關於空的學說,將有與無統一起來,比較准確地領會並掌握了般若性空之義,贏得了其師鸠摩羅什“秦人解空第一”的贊譽。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佛學關注的熱點逐漸從對般若空義的探討轉向對涅槃佛性問題的討論。但佛教空的觀念,特別是大乘佛教的般若空觀一直對中國佛教的義理與修行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從三論宗的二谛說、天台宗的實相論、華嚴宗的法界觀乃至禅宗的不二法門,都可以看到般若空觀的影子。

(摘自《佛學問答》洪修平、許穎 著)

轉自台灣學佛網 http://www.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