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心,人生的導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人生舞台上,每個人都投入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起先,是父母的孩子;後來,又成為孩子的父母。與此同時,還擔當著形形色色的職業身分、社會身分。事實上,在這場無休止的連續劇中,我們有著演不完的角色。即使眼前這個角色命終,不過下場片刻,又會換上另一副面目登台。

戲中,多數都是敬業的演員,以至入戲太深,完全沉溺在角色中,以為這是人生全部。於是乎,忙得想不起“我是誰”。或者說,根本不曾想過,角色以外的那個是什麼。常常,我們會聽到一個聲音在向自己發號施令,但一入戲,就忘了回頭看一看,這聲音究竟來自哪裡。其實,那正是一個隱形的導演,一個不斷指使我們如何演繹角色的導演。

這個導演的名字,就是“心”。

心是什麼?心與人生的關系如何?

一、心是什麼

1.心是多元的

佛法將心分為心王和心所。心王,是心靈世界的主人;心所,則配合心王的各種心理活動,包括善、不善、無記(非善非惡)三類。從這個角度說,心又像是個王國,有國王當政,百官輔佐,有忠臣衛國,也有奸臣謀私。

心的各個因素雖然獨立,但心理活動卻是復合作用,由諸多因素配合完成。正如國王行動必有臣下輔佐一樣,心王亦非單獨活動,必有相應心理與之配合。唯識典藉將之歸納為六位五十一心所,它們輔助心王完成各種人生活動。

其中,作意、觸、受、想、思五種為遍行心所,心王活動時必隨之生起,有如不離國王左右的貼身侍衛一般。而善、不善心所的作用,則與忠臣或奸臣相仿佛。當意識與善心所(無貪、無嗔、無癡、慚、愧等)相應,便產生善(道德)的行為;與不善心所(貪、嗔、癡、無慚、無愧、自私、放逸等)相應,便產生不善(罪惡)的行為。

認識心理的各種因素,我們才能進行有效管理,增強善心所,抵制惡勢力。而不像蒙昧無知的昏君那樣,大權旁落,一任屬下肆意妄為。如果那樣,我們就失去了人生的基本自主權,幸福就更是遙不可及了。

2.心是緣起的

佛法是緣起論,認為萬物由因緣和合而成,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心理活動同樣如此,皆依因仗緣而起,決非偶然。因,是心理因素;緣,是相關境界。

如,見財起貪是貪心的作用;害怕黑暗是恐懼的作用;因作惡而內心不安是良心的作用;想起某個怨敵而咬牙切齒是嗔恨的作用;被人占了便宜而耿耿於懷是悭吝的作用;看到別人功成名就而失落難過是嫉妒的作用。其中,貪心、恐懼是因,財物、黑暗是緣。因緣具足,方能引發相應心理活動,任缺其一,皆不得成熟。

盡管如此,因、緣仍有主次之分。雖然外境是引發心理活動的導火索,但內因才是根本所在。同時,意識本身具有極強能力,即使不曾面對外境,也可通過回憶、分別引發相關心理活動。

認識因、緣的相互作用,我們就可以知道,改善外境固然對心行有一定影響,但關鍵還應從心的本身下工夫。否則,作用必定是暫時而收效甚微的。

3.心是行為之本

凡夫往往心隨境轉,從表面看,似乎物質決定意識。其實,這是由於對內心缺乏了解所致。古時,鄭國有大夫名子產,有人贈其寶玉,他堅辭不受,謂:“爾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可見,沒有貪心為因,即使面對誘惑,也不會為之所動,喪失原則。

因,好比深埋於土壤的種子,由陽光、雨露滋潤而生長壯大。種子雖隱沒不見,卻是作物成長的根本。人人皆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之理,所以然者,乃因所種分別是瓜或豆的種子。不同的種子,會在同樣的陽光雨露下結出不同果實。

我們的心,便是引發各種行為的種子。有怎樣的心,便會導致怎樣的行為,導致怎樣的人生結果。很多人向往成功,但往往只關注外在條件,如文憑、能力、資金、人際關系等,卻忽略了對內心的訓練。當然,不能否認外在條件的作用。但就目前的發展趨勢,已很難將文憑、資金作為個人的特有優勢。在全球化到來的今天,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心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

農人在播種時,都會選擇優良品種。若選種有誤,即使辛勤耕種,也會事倍功半,乃至顆粒無收。這些優秀種子,正是通過精心培育而來。同樣,我們想要在人生收獲成功,也應努力調整心行,去除其中所有不健康元素。如是,無論遭遇得失、榮辱,還是挫折、障礙,皆能從容面對。自身問題解決了,再輔以相應的外在條件,才能成為真正的成功者。否則,即使一朝暴富,僥幸領先,沒有正確心態,也難以長久保持。

4.心是苦樂之源

在這個物質化時代,人們習慣以財富決定一切,並將苦樂維系於此,一味向外追逐。但隨著條件的不斷改善,痛苦,似乎仍是有增無減;快樂,多半還是昙花一現。原因何在?正是忽略內心所致,不知心在苦樂感受中的重要作用。

煩惱,是人生痛苦之源。煩為擾義,惱為亂義,是擾亂內心的不安定因素。究其根源,則是無明和執著。失戀之痛源於對感情的執著;破產之苦源於對金錢的執著;失敗之恨源於對成功的執著。執著有多深,痛苦就有多大。若心不曾陷入種種執著中,對失戀、破產、失敗乃至生死就能淡然處之了。所謂的“苦”,也就不會輕而易舉地將我們抓個正著,將我們再三折磨。

放下這些苦因,我們就能以從容的心感受自然,品味人生。對於這樣的心,快樂是無處不在的。有道是,世間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世間不是缺少快樂,而是缺少感受快樂的心。如果說發現美的眼睛須經專業訓練,那麼,感受快樂的心同樣需要經過相應調整,那就是斷除無明,放下執著。

二、心非常非斷

19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率先提出“意識流”之說,認為思維活動如流水般連綿不斷。這一學說不僅成為西方心理學的重要理論,並極大影響了文學、影視等藝術領域的創作。

其實,相關思想在佛典中早已有之。《成唯識論》雲:“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恆轉故。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認為心理活動如瀑流般剎那生滅、相似相續,不常不斷。

流水永不止息,此為非斷。但此刻的流水又非之前、之後的流水,此為非常。了解這一原理,可幫助我們糾正斷、常二見。這是世人在認識中的兩大誤區,非此即彼。

1.心非永恆

持常見者,認為在物質領域有獨存不變的原子,在精神領域有永恆主宰的靈魂或神我。

佛法以緣起看世界,否定世間有獨存、不變之因,從而提出無常、無我的思想。我,為常(永恆)、一(獨存)、不變(堅固不壞)、主宰(具有絕對力量)之義。佛法認為,無論外在世界還是內在心靈,都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

在我們心中,儲藏了無量生命經驗。意識的活動,正是以阿賴耶識的種種經驗為基礎,六塵境界為所緣,不斷分別,引發各種心理。在倫理上,與善心所相應,即成善心;與不善心所相應,即成不善心。在感受上,因所緣境界的順逆變化,而引發苦、樂、憂、喜之情。

正因為心不是永恆不變的,所以才有被改造的可能。否則,凡夫心就永遠無法斷除,更沒有成就聖賢品質的可能。

2.心非斷滅

持斷見者,則認為人死如燈滅,一切將隨死亡化為烏有,這是比常見危害更為嚴重的錯誤觀念。須知,心的活動雖緣生緣滅,念念無常,卻不會徹底斷滅。事實上,每個起心動念都將在內心留下痕跡。

佛教認為,生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無始無終。生,不是最初開始;死,更不是就此結束。今生,只是漫漫生命旅程的一個片段。現有色身雖會消失,生命洪流仍將繼續。人生的一切努力,盡管終成泡影,但由此形成的業力及內心經驗,將成為未來生命延續的潛在力量,盡未來際地影響著我們。

這也是改善人生的意義所在。如果死亡會結束一切,將曾經的善惡行為劃上句號。那麼,止惡行善又有多少意義?正是這種錯誤觀念,導致了功利主義的盛行,為了眼前利益不擇手段,無視未來後果。而了解生命真相的人,絕不以明天的巨大不幸來換取一時之樂。因為善惡行為是功不唐捐的,多行不義,不僅要付出代價,更會成為未來生命的陰影。

3.生命起點

生命有兩大系統,一是受之於父母的色身系統,一是來自個體生命延續的心靈系統。生命因往昔積累,造就今生的不同起點,形成人間的種種差異。即使同胞骨肉,也存在智力、性情乃至相貌的差異。此外,更有種族、國家、宗教、經濟形成的諸多差異。有人生於王室豪門,有人生於乞丐之家;有人從小智力超群,有人生來弱智低能,可以說,世間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佛教認為眾生平等,為何世間存在這許多差別呢?

須知,這種差別正是來自平等。在因果法則面前,眾生是平等無別的,行善必得樂果,作惡必得苦果。人生的一切差別,無不取決於曾經造作的善惡行為,自作自受,無人替代。

4.把握現在

每個人的生命素質皆由自身行為決定。所以,命運之舵就掌握在我們手中,決定於當下這一生,這一刻。因為過去已然過去,未來尚未到來。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也很難直接把握將來,真正能夠抓住的,唯有現在。人身難得而易失,這是今生最大的財富,也是六道重要的樞紐。

佛陀時常教導我們要活在當下,而不是沉弱於往昔回憶,那只能浪費時間,卻於事無補;也不要幻想著以後如何,因為人命脆弱,世事無常,若不立即從現在做起,計劃往往還趕不上變化。

認識到當下這一念的重要,我們就應善加珍惜,有效利用。通過現在的努力,為未來奠定良好起點;通過心念的改善,為人生開辟美好前景。

三、心的兩個層面

佛經還以大海及波浪為喻,從不同角度對心靈世界進行深入剖析。《楞伽經》曰:“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心靈世界有如大海,心理活動則如波浪。大海,因風暴而波濤洶湧;內心,則因境界刺激而現起種種心念。浪花時起時滅,海水卻相續不斷,心靈世界亦復如是。通常,人們都是活在意識構成的心念中,以為這就代表著自我的一切。事實上,那只是海面的浪花。波濤之下,才是海洋深沉、廣大的部分。

1.意識

心靈世界中,最為活躍、突出的是意識。佛法認為,意識層面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在認識能力上,前五識為現量(直覺),其所緣對象必須是現在而非過去、未來,必須是現前而非別處,同時,不帶名言、不能分辨是非差別。一旦和過去、未來的境界發生聯系,或對認識對象作出判斷、介入語言概念,便進入第六意識的作用范疇了。

意識的能量極大,人生一切行為皆由其成辦,這也是人所以為萬物之靈的關鍵。因為意識具有分別、推理、判斷的能力,可以使人通過理性思維來決定善、惡行為。同時,還能使人獲得有別於動物的精神生活,乃至成就智慧,證得真理。

在心理活動中,意識雖為主體,卻未必能保有權威作用。無始以來,我們為無明所惑,使貪嗔煩惱大行其道,占據心靈主導。在這種情況下,意識就像充當傀儡的君王,對煩惱唯命是從。於是乎,明知所做是錯事,仍控制不住去做,甚而再三犯錯。何其可憐,何其可悲。

唯一的出路,就是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樹立正見,奪回失去的主權,使心真正發揮正面作用。如此,才能將人生導向光明。

2.潛意識

與意識對應的是潛意識,其活動雖不為人所知,卻暗中左右著意識。在唯識典籍中,將之歸納為第七識和第八識。意識的生起,以第八阿賴耶識儲藏的種子為因,為根本依止。同時,第七末那識與生俱來的先天蒙昧(不共無明)和自私本能(俱生我執)也對意識活動有著重大影響。

第七識,梵語末那,漢譯為意。這裡的意,指意根而非意識。意,為思量義,《八識規矩頌》中,將其特征定義為“恆審思量我相隨”,即無休止地想著自我。這種俱生我執,正是人類自私本性的根源。而末那識的不共無明,又使有情始終處於蒙昧中,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知生命真相,世界本質。

第八識,梵語阿賴耶識,漢譯為藏。它不僅收藏了有情所有的生命經驗,為意識活動提供信息。同時,還在生命轉換、延續過程中從不間斷地工作。它執持色身直到一期生命結束,並隨著業力去投胎,如是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唯有解脫才能使其下崗。

了解潛意識的存在,及意識、潛意識的相互關系,我們就找到了心理活動的源頭。如此,才能直探本源,究竟解決心的問題。

四、人心與人生

1.心靈頻道

人,是復雜的多面體。某些行為差異極大者,我們稱之為雙重或多重人格。情節嚴重者,往往被視為精神疾病。事實上,這些現象並非個別,善心人也會有冷酷之舉,殘暴者也會有溫柔一面,區別只在於反差程度和表現方式的不同。

生命在無盡延續過程中,以明和無明為基礎,形成了種種心理力量。其中,既有貪婪、嗔恨、妒嫉、自私、驕傲等負面心理,也有慈悲、善良、自信、無嗔等正面心理。每種心理力量,都代表著一種心靈頻道。

和電視頻道一樣,心靈頻道也有不同的信號。其強弱程度,正取決於心行積累。當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並遠遠高於其他信號時,就會伺機搶占頻道,占據心靈的“收視率”。如貪心重的人,因受貪念驅使,會習慣性地現起貪心,而不斷貪婪的結果,便使貪心無限張揚,進而成為貪性人。但我們要知道,這並不意味著貪心便是他的唯一頻道。事實上,只是貪的信號太強,使其他頻道受到干擾而無法正常播放。

認識到這一原理,我們就不必為現有的不良心行氣餒,那樣會順著慣性墮落。我們更不能為偶爾的優良表現自得,那就可能因疏於防守而被煩惱攻擊。我們要做的,是正視心靈的善惡頻道,主動把握播放權,積極點播正面的心靈頻道,使之信號不斷增強,最終,牢牢占據心靈主導地位。

2.心靈陷阱

許多人都覺得世事難測,處處陷阱,稍不留神就落入圈套。其實,世間陷阱是有形的,具有相應社會經驗或人生閱歷便能識別真偽,不為所惑。即使涉世不深,只要帶著防范之心審慎行事,也不至輕易受騙。

最難防范的,恰恰在於我們自身,在於心中各種無形的陷阱。其可怕之處,不僅在於我們無法逃避,更在於很少有人能意識到,甚至,我們在落入陷阱後還會將它越挖越深,以為這是人生出路所在。

這些陷阱,恰是負面心靈頻道不斷工作的結果。比如對某人生起嗔心,若這念嗔心不能及時制止,而是反復播放,我們就會收集到很多關於這個頻道的素材。事實上,心有著奇特的編輯功能,能將種種有關乃至無關的素材統統演變為嗔心所需的證據,使我們在嗔心的泥淖中越陷越深。雖然,我們有時也會因這樣那樣的幫助爬出陷阱。但只要陷阱還在,但凡想起此人,仍會一頭栽下去,就像俗話說的那樣,“想起來就有氣”。若是心靈陷阱越挖越多,那我們的一生,就會從這個陷阱落入那個陷阱,永遠暗無天日,永遠遭受傷害。

所以,我們要仔細審查內心,發現陷阱所在。同時,培養正知正念的力量,徹底清除陷阱,而不是簡單地在表面掩蓋一番,那樣就會埋下更深的隱患,更重的危機。

3.心態與人生

人類的生活方式千差萬別。為什麼我們會選擇這種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種?除了客觀條件的制約,還有主觀因素在作用,那就是我們的欲望、想法和情緒。

欲望促使我們追求。其中,有善、不善、無記三類,毋須全面否定。欲望不同,故產生幸福的因緣也各不相同。有人以事業有成為追求,在努力工作中獲得幸福;有人以家庭美滿為追求,在天倫之樂中體味幸福;也有人以及時行樂為追求,在聲色刺激中尋找幸福。但我們要知道,唯有善法相應的正當欲望,才是獲得幸福人生的途徑。否則,不僅會背離幸福,更會使人走向犯罪深淵。除具體內容的差異,欲望還有容量多寡的區別,這也是影響幸福的重要因素。少欲者,解決溫飽就能知足常樂;多欲者,擁有再多也欲壑難填。若將欲望比作器皿,少欲有如杯子,輕易就能裝滿;多欲有如汪洋,百川歸海尚不能盛滿。所以,佛陀時常教導弟子們應少欲知足。如若不然,就會將一生耗費於無休止的索取中,甚至無暇享受。

情緒影響個人心情。其中,分健康與不健康兩類。健康的情緒,如喜悅、愉快、滿足等;不健康的情緒,則有憂愁、焦慮、恐懼等。情緒的發生,源於心對境界的感受,但它的變化又會影響內心平衡。正確看待人生和世界,是杜絕不良情緒的根本。此外,還要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一旦感染,及時治療,在發病初期控制其蔓延。若不懂得對情緒進行分類管理,而是任其發展,到全面發作時,就難以救藥了。憂郁症所以會成為現代人的通病,造成自殺率的居高不下,重要原因,就是疏於情緒管理,疏於對心的觀照。

想法決定人生選擇。事實上,多數人的生活只是搖擺於欲望和情緒之間,每天說著、做著的,無非是我要、我不要;我喜歡、我討厭;我開心、我痛苦。有時,人們也會感歎這種生活的無聊與無奈,但感歎之後,多半仍是繼續妥協,繼續隨欲望和情緒漂流。除此而外,很難找到超越欲望和情緒的正確想法,這也是人們所以和幸福擦肩而過的重要因素。因為欲望和情緒是變幻無常的,這使人生選擇變得盲目,使人生目標變得游移。如果沒有正確的想法作出抉擇,作出取捨,幸福又怎能如期而至?

了解各種心理因素對人生的作用,就應依此對照,檢查現有欲望是否合理,哪些想法需要調整,哪些情緒應該克服。不斷調整,多方養護,有效保障心靈健康。

五、結說

探索人心與人生的關系,是為了喚起人們對心的重視。當內心出現煩惱時,當生活遭遇困境時,當人際關系產生隔閡時,我們不要一味尋找外在原因,還應將目光收回,看看自己的心處於什麼狀態,看看這位人生導演是否存在問題。

追根溯源,我們才會發現,打開心結,就能從根本上瓦解煩惱。雖然,外在改善尚有賴於諸多條件的和合,未必能以個人意志左右。但只要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就不會因外境變化受到傷害,更不會使自身成為危及社會、傷害他人的不安定因素。所以說,健康心靈不僅是幸福人生的保障,更是社會和諧的因素。  

上一篇:淨空法師:佛法不離生活
下一篇:宣化上人:孔子戒絕四種毛病 先去“我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