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解脫必須要過的三個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解脫必須要過的三個關

  今天我們主要談談學佛修行最基本的幾個道理。因為現在很多學佛修行者都沒有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學佛修行都特別麻木,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一下,要懂得這些最基本的道理。我們想解脫、想成佛,必須要過三個關。

   第一,一定要修出離心,出離心是最基本的。對輪回、對世間的這些瑣事,不能有絲毫的貪念。如果對輪回、對世間的這些瑣事、福報有絲毫的貪念,那不能解脫,更不能成佛。所以第一個就要斷掉對輪回的貪念,對世間瑣事的貪念。這就要修出離心。

   出離心特別重要,如果沒有出離心的話,修任何法都是世間法,只能得到世間暫時的利益,無法解脫,無法成就。我們要發菩提心,首先就要發出離心。首先,必須要在自己的相續中建立對輪回的厭患心、對世間的出離心。如果出離心沒有修好,在相續中沒有建立出離心的話,無論修持什麼法、念誦什麼儀軌,都是輪回的因緣,都是世間法。修得再好、再有成就,也只能得到人天的福報和暫時的利益,無法解脫。這是第一關。

   第二關是菩提心。不能有絲毫的私心、我執我愛、自私自利,要完全為眾生、為他人。這都是解脫的方法。你想不想解脫,想不想使自己的功德圓滿、福慧具足?如果你想,就必須要這麼做,這樣才能徹底解脫,才能使功德達到最圓滿,才能使自己的福慧具足。如果你不願意這樣做,不願意這樣修,你就別想解脫、別想成佛,這是做夢!不可能!

   對輪回、對世間法有貪戀的話,我們肯定會上它們的當。什麼叫上它們的當?它們一定會傷害我們。六道輪回都有痛苦,一處也沒有安樂,所以我們不能對輪回有貪戀之心。世間的這些瑣事都離不開無常,都沒有可靠的,一切一切都會變,都在變化當中,所以我們不能執著於這些,不能對這些法有貪念之心,如果有的話,一定會傷害我們,一定會讓我們煩惱痛苦。

   如果我們對輪回,對世間的瑣事沒有貪著的話,我們就不會受它們的傷害和影響,這樣的話我們一定能解脫。我們仔細地想一想,現在我們所遭受到的所有的痛苦與煩惱,都來自於對輪回的貪念,對世間瑣事的貪著。我們總是放不下,總是掛礙這些。有掛礙就有恐怖,有恐怖就有痛苦。所以我們一定要統統地斷掉對輪回、對世間瑣事的貪戀之心,一定要一心一意、誠心誠意地追求解脫,渴望解脫,這叫出離心。

   我常跟大家講,真正的出離心是一種勇敢的心,無論什麼時候都敢面對、敢承擔,這叫出離心。會面對、會承擔,這叫菩提心,是一種智慧。這個道理很難懂,很難理解,但是我們不用擔心,不用害怕,先修出離心。有了出離心,並不是不要這一切,並不是不做這一切該做的事情,而是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得到解脫,得到自在。簡單地說,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工作,可以快快樂樂地生活,並不是不要生活,並不是不要工作,依然要生活,依然要工作。如果我們有了出離心的話,工作得會更好,生活會更快樂、更幸福。

   人都特別自私自利,不會考慮對方,不知道對方的感受,所以總是埋怨別人,總是怨恨別人,於是就造出很多對自己的不利、傷害和痛苦。我們一定要統統地把“我”忘掉,別總是帶著這個“我”,別總摻著這個“我”。不管什麼時候,都摻著這個我,帶著這個我,實際上都是為了一個“我”字,所以我們不能圓融,不能容納,心胸狹隘,目光短淺,所以我們特別的煩惱與痛苦。那怎麼才能把自己的心胸打開?剛才說過,要發大心、發大願。不能為自己,只能為眾生;不能利益自己,只能利益眾生。這樣我們才能得到解脫,才能打開心胸。我們的心胸打開了,心胸寬闊了,什麼都能夠容納起來了,什麼都能夠圓融起來了,那個時候我們才不會計較,才不會跟別人之間產生這些矛盾和沖突。任何時候我們都理解別人、考慮別人、圓融別人、忍讓別人,這樣我們才不會產生這些煩惱和痛苦。這是第二關,修菩提心,就是斷除自私與自利,完全地為眾生、利益眾生,這樣我們才能解脫,才能成佛。

   第三個階段是要有證悟空性的智慧。我們現在特別執著這一切,然後去分別,分別好和壞,分別高和低,分別貴和賤,分別富與窮。這些分別與執著,給我們造成了很多煩惱與痛苦。如果我們不執著這些,完全把握住自己的心,不受外在影響,那時我們才是徹底解脫。

   我們現在總受外在的影響。什麼叫受外在的影響?比如說有聚和散,我們就受聚和散的影響。我們心裡特別想聚一聚,這就是執著;能夠聚到一起了,那個時候我們心裡格外高興、興奮。這是什麼?就是受外在的影響。我們受到它的影響,就受到了它的傷害。我們特別執著聚,才產生了高興與快樂,但是聚是無常的,有聚就肯定會有散,到散的時候肯定會很痛苦,不願意散,怕到分散的時候,心裡總有恐懼感。

   不管是母子之間還是夫妻之間,有一天一定要分散,你不願意也得分散,你願意也得分散,那時你肯定會很痛苦、很煩惱。這是怎麼造成的?不執著聚的時候,才不執著散,才沒有痛苦。我們總受這些外在的影響,所以我們的心永遠得不到安寧;我們總是受外在的影響,所以永遠得不到自在。應該是心不隨境轉,讓境隨我們的心轉,這才是對的,這樣我們才能得到解脫。我們的心隨境轉了,我們的心永遠得不到安寧。

   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是自心的顯現,應該讓心來控制這些境,這才是對的,這樣才能得到自在,才能得到內心的安靜。心自在了,我們應該安住在自己的心裡;我們的心沒有成為外境的奴才,心真正能夠主宰外境了,我們的心才能自在。但是我們現在並不是這樣,總是受外在的影響,總是心動。什麼叫心動?心總為境轉。什麼叫為境轉?遇到逆境的時候,我們傷心得不得了;遇到順境的時候,我們高興得不得了,一會好,一會壞。這本來是一種無常,一種痛苦,是不是?那怎麼辦?我們應該讓心自在,得到安定,應該要找到一個歸宿,回到它的本來面目。那怎麼才能做到?我們要證悟空性,證悟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能夠有無我的智慧,證悟空性的智慧,我們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心,才能讓心得到自在。

   這三個關必須要過,不管你是修淨宗的,還是禅宗的,還是密宗的,都必須要過這三個關,沒有分別。修淨宗的,念佛求往生的,也要過這三個關;打坐修禅的,想即身成佛的人,也必須要過這三個關;現在很多人持咒、修本尊,修大手印、大圓滿,更要過這三個關。

   修密法一定要有基礎,有一定的基礎和成就才可以修密法。我剛才說的那三個關,也可以說是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都是顯宗裡講的,修密宗法的人應該有這個三個成就。出離心有了,菩提心有了,證悟空性的智慧有了,在這個基礎上,才可以修持密法,這樣我們會快速地達到最圓滿、最殊勝的境界。顯宗是基礎,有顯宗的成就的基礎上,才可以修密宗。通過顯宗的成就,才可以進入密乘,沒有這麼容易。別盲修瞎煉,別自欺欺人。

   現在這個社會,尤其是在內地,很多都是盲修瞎煉,以盲引盲,修學沒有次第,不系統,自己隨便想學什麼就學什麼,想修什麼就修什麼,也沒有上師善知識的引導、指導和竅決,你能學會嗎?能修成嗎?佛法和一般的學問能一樣嗎?學一般的學問,通過自學也能有一定的成就,佛法和一般的學問不一樣,佛法必須有善知識的指點、引導,必須有傳承,必須有上師的竅決。這都是一定要有的,所以我們不能盲修瞎煉。

   別欺騙自己,別裝模作樣。沒有修行別裝修行人,不懂裝懂,到處瞎說!我說的都是實話。昨天有個人問我,你到漢地弘法,跟這些居士們接觸有什麼感受?有沒有什麼高興的事?有沒有什麼傷心的事?我說,我在內地接觸這些居士們的過程中,也有高興的事,也有傷心的事。什麼是高興的事?我原來真的沒有想到,在漢地有這麼多人信佛、學佛,而且這麼虔誠,大部分的人都是真想解脫、真想成佛的,真想學、真想修的,這是我遇到的最高興的事,這個事讓我很感動。為什麼我發心學漢語?也是這個原因。傷心的事是什麼?很多人雖然很虔誠、很精進,但是沒有正確的方法,都特別的麻木,看幾個光碟、看幾本書,就靠這些學修,不可能成就的!很多都是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或者目標與方向不正確,特別的麻木,特別的迷茫。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今天到這裡來求灌頂,明天跑那裡去求灌頂,不知道灌頂的要點,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灌頂,一說有灌頂,都跑來了,特別的麻木,我真的感到可惜。雖然這麼精進,但是這樣學修永遠也達不到目的,我說的都是實話。

   所以都一定要好好地學,別盲修瞎煉,一定要有三個過程。聞思修麼!沒有思惟,哪有修行?聽聞佛法,有機會多聽一些,參加善知識們的講座與開示,反復聽,多次地聽,不是聽一次兩次就能明白的。如果沒有這個機緣,就多看多聽網絡上那些大德的開示。多次地聽光盤,多次地看這些佛書,把基礎的道理弄明白,一定要反反復復地。不管是聽聞的時候還是其他的時候,都一定要認真,不能虛偽。現在很多人都很虛偽,聽的時候不認真,聽完就都忘了,沒有記住。

   聽聞佛法的時候要具足很多條件,所以一定要認認真真地聽,認認真真地看;反反復復地聽,反反復復地看。這樣才能明白。然後是思惟。思惟什麼?思惟你聽到的、看到的、你講的這些道理,多次地思惟,反反復復地思惟,一定要牢記在心裡,一定要甚深地體會,然後再去修。真正修煉的時候,不一定是一直坐在那裡修,而是要落實在生活當中、工作當中,用實際行動去做,這叫修煉,知道嗎?

   聞思修有三個階段,必須要按次第。智慧分三個,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是思慧的基礎,思慧是修慧的基礎,什麼意思?聞慧是從聞法中得到的,思慧是從思惟中得到的,修慧是通過修持、修煉得到的,這三個智慧前面是後面的基礎,一定有這個過程和程序,這都十分重要啊!如果沒有聞思修,不可能成就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無法過這三個關。如果沒有過這三個關的話,無法用這三個殊勝來攝持。

   三個殊勝做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大德高僧、善知識都提到了,無論念什麼,哪怕僅僅念一句“阿彌陀佛”也要三個殊勝的攝持,如果沒有三個殊勝的攝持,不能成為菩提的因,不能成為成佛的因。念一句阿彌陀佛,念一句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六字真言,也必須要有三個殊勝攝持,但是沒有過三個關,不可能做到。

   前行發心殊勝,如果在自己的相續中沒有生起菩提心,你怎麼發菩提心來攝持?正行無緣殊勝,如果沒有證悟空性的智慧,能沒有私心雜念嗎?不可能!能做到嗎?念佛的過程中不能有私心雜念,念佛的過程中不能有執著、分別、妄想。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能做到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啊!

   現在很多人說:“念佛法門方便,我還是念阿彌陀佛吧。”方便是方便,但是難啊!這個要求高啊,能做到這點已經了不起了,已經成就了,已經快成佛了!“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都是佛菩薩的境界,沒有證悟空性的智慧能做到嗎?不可能!“念佛方便,念佛方便。”我跟你們說過,念佛是方便,但是念一句阿彌陀佛能夠往生很難啊!淨宗的大德們也說過,一千個念佛人當中,可能有一個人能夠往生。很難啊!

   然後是後行回向殊勝。這個回向不是一般的回向,跟發菩提心沒有什麼差別。有菩提心才能做到圓滿的回向,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話,做不到啊!發心和發願是修行前後的差別,修行念佛之前發菩提心,這叫發心;念佛後發菩提心,這叫回向。這兩個心沒有差別,都是一種菩提心。相續中沒有建立菩提心,怎麼能發菩提心?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一定要通過聞思修統統地過這三個關,統統地成就出離心、菩提心、證悟空性的智慧,這樣我們才能解脫,才能次第達到最圓滿的境界。

   我總是說這些。我也不是沒有話說,但是現在就需要說這些話,說別的話沒有用!很多人都沒有道次,所以我就反復強調這些。你愛聽也好,不愛聽也好,我就要反復強調這些,因為現在就需要這些,這些是最能夠對治目前的狀況的。如果你能聽進去,你能接納,這就是你的善根與福德,你一定能很快解脫,很快成就。如果你接納不了,如果你對不上號的話,也許是你的層次很高了,但是層次高的人不可能接受不了吧!更會接納。那就是你根本不懂佛法,你根本不懂修行,你說要信佛要修行都是虛假的,我必須要說這些。

   我是代表佛陀講說佛法,不是針對一個人而說,也不是針對幾個人而說,也不是針對你們而說,而是針對所有的人類、所有的眾生。我們都要去觀察,把佛法——我所說的這些話都是佛法——當作鏡子好好地照一照自己,才能照到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是個好人還是個壞人,是個善人還是個惡人。現在很多人都不懂佛理,還說,“我很善良!我挺好,但是別人對我怎麼怎麼,他對我怎麼怎麼,我是挺善良,我是全心的,我是真心的。”但是我不相信,因為你不是拿佛法當鏡子照自己。所以我們一定要把佛法當鏡子,好好地照自己,這樣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是個善人還是個惡人,是個好人還是個壞人。我們所有的人都需要,包括我自己,都需要觀察自己,都需要調整自己。修行的過程就是改正自己錯誤的過程,修正自己的過程,並不是修正別人的過程。如果真想學佛、真想修行的話就必須要這麼做。

 

上一篇:淨空法師:慈悲心可以解毒
下一篇:淨界法師: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是一個不老、不病的色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