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香供養儀
供養是布施的別稱。布施是直接與物贈人,而供養,則謂以至誠恭敬之心,奉物與有恩有德之人。佛法中,布施是行菩薩法之首,故供養亦是佛法中常行之法。
佛弟子對三寶所行之供養,以十種物為代表: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其中又以香最具代表性。香能普熏十方。而中國人對向之所以特別偏愛,是因鬼道眾生僅能食香。故中國人祭祖,拜祭鬼神,皆用香;而花,果等物,鬼神亦僅攝其香而食,故香實為鬼神所食之主體,亦成諸供物中之主要者。佛事中以種種香方便易行,故法會,祭祖,常以香供養之。
香的種類有立香,環香,臥香,末香,香枝等,可擇用之。上香枝時,以雙手食,拇指各捻兩端,余三指直豎,舉至眉心,而後以單手插入爐中即可。若大眾集會,於唱香贊時上香捧,可隨法師後供上。若自己獨上香,或於家中,則上香後,三禮拜即可。若入寺中,可於諸佛殿之香爐各上一炷,或三炷立香;上香先後以釋迦(大雄寶殿),藥師,彌陀,彌勒,觀音,地藏,韋陀等次第,即先佛,次菩薩,羅漢,後護法祖師。然而如果地形,殿堂參次,亦可由前後依次上香。
居家中,可每日清晨於佛前及祖先靈位前上三炷香,晚間亦以三炷香,三禮拜,一杯清水即可。上香時,雖香為少物,但應以至誠之供養心行之,則為報尊貴三寶及亡親之恩已。
佛前燃香時所唱之偈。稱燒香回向文。常用者為華嚴經:“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雲台遍法界,供養十方無量佛,見聞普薰證寂滅。”
香表戒定慧真香,燃香是淨化空氣,表以戒定慧真香,來淨化自己的身心和環境。
“香”是佛教的供養儀物之一,它具有流布芬芳、消除穢氣,驅逐蚊蚋、正念清神、表伸誠敬等作用。——僧史略雲:“香也者,解穢流芬,令人樂聞也。香為信心之使也”。
“香”有“末香”、“線香”、“瓣香”等多種。
“末香”就是香木的粉末。香末可以點燃熏嗅,也可以加入油料,塗抹人身袒露之處,以防蟲咬。所以也叫做“塗香”。
“線香”是條狀的香枝,它也叫做“仙香、長壽香”。據禅林象器箋“器物門”說:“或言仙香;雜抹眾香,加糊粘造之。其炷煙長久,故稱仙香;又雲長壽香。其制纖長如線,故稱線香”。
“瓣香”就是香檀木的碎塊,因為把檀木劈成了片片段段的小瓣,所以叫做“瓣香”。又因為上等檀木乃是香中之極品,所以“瓣香”也叫做“大香”。——不過古今以來,一些長老尊宿們,在拈香發語時,不論持用那一種香,多半都要說“此一瓣香……”。
另有所謂“中香”、“信香”兩個名詞,那並不是另有其物。據禅林象器箋略說:“中香者:謂大香一片,中香二片也。信香者:開法出世,齋香寄師,通嗣法之信,此言信香”。又祖庭事苑雲:“托香而表信也”。
還有一種叫做“盤香”的香,它是用特長的“線香”,在干硬以前,彎成重疊的環狀,以便持久點燃的“香環”。
更有用較長的“線香”,在它干硬之前,彎成“福、祿、壽”等字形的“福壽香”。那是在喜事慶典的場合中使用的。
在密教的法事裡,由於“三部、五部”的分別,所使用的“香”也不一樣。按其儀軌來說:“佛部”用“沉香”、“金剛部”用“丁子香”、“蓮華部”用“白檀香”、“寶部”用“龍腦香”、“羯磨部”用“薰陸香”。
再者:由於“香”的動用行使不同,後而有其不同的名謂。例如佛前焚香,叫做“燒香、拈香”。舉行法事,頒賦眾僧,叫做“行香”。吊掛屋室,薰除穢臭,叫做“懸香”。朋侶雅會,比試香質優劣,叫做“斗香”。
世界上最寶貴最奇妙的“香”,是佛住世時印度的“牛首栴檀香”。首楞嚴經卷三曾說:“此香若復燃於一铢(二十四铢重為一兩),室羅筏城四十裡內,同時聞氣”。因為世間除了佛的福德之外,再沒有人堪當受用那種妙香,所以在佛減度之後,那種檀木也就不復出現了。——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燒香供佛,當然是一種誠敬的禮儀、福德的莊嚴。不過我們還要能夠藉物微心,體認自性的功德。——觀心論說:“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薰諸臭穢,斷無明惡業,悉令消減。
其正法香有五種: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
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
三者慧香,所謂常於身心,內外觀察。
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
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覺察常明、通達無礙。
如是五香,最為上香,世間無比。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寶香,供養十方一切諸佛。今時眾生,愚癡鈍根,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世間沉檀熏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雲何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