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九品蓮花
一、蓮花開的時間:
1.上品上生:一生即開。0小時。
2.上品中生:經宿即開。12小時。(一夜)
3.上品下生:一日一夜。24小時。
4.中品上生:蓮華尋開。24小時後。疑為三天。
5.中品中生:經於七日。疑為6日。
6.中品下生:經七日已。7日。
7.下品上生:經七七日。49天。
8.下品中生:經於六劫。6大劫。80.64億年。
9.下品下生:十二大劫。12大劫。161.28億年。
疑問:
第一:中品上生的蓮花尋開究竟是多長時間,根據經意,當在上品下生的24小時之後於中品中生的7日之間。暫定為三天。
第二:中品中生的蓮花經於七日,就是經過七天。肯定是沒到中品下生的第七日。只能暫定為6天。
第三:中品下生的經七日已。經意明顯,當然是滿了七天。花開在第8天。
第四:下品中生的經於六劫。這裡的劫經文只是說劫。結合下面論證證果時間來看,應該不是指中劫或小劫。
第五:根據佛經記載:一個小劫為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
推算如下:小劫是16800萬年。中劫是3.36億年。大劫是:13.44億年。
論敘:
下品中生的蓮花開需要80.64億年。
而下品下生則需要161.28億年。這個時間的非常非常漫長的。
因為需要等待花開見菩薩聞法的時間非常驚人。所以最好是前7品往生。
另外引證《阿彌陀經》裡“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這樣看阿彌陀佛成佛為134.4億年了。就算佛剛剛建立極樂淨土時候,下下品(第九品)人往生,到現在為止,蓮花還需要繼續等26.88億年才開哦!
二、證果時間。
1.上品上生:即悟無生法忍。很短時間證初地(歡喜地)菩薩。
2.上品中生:經一小劫,得無生忍。16800萬年證初地菩薩。
3.上品下生:經三小劫,住歡喜地。50400萬年證初地菩薩。
4.中品上生:應時即得阿羅漢道。很短時間證阿羅漢果位。
5.中品中生:經半劫已,成阿羅漢。840萬年證阿羅漢果位。
6.中品下生:過一小劫,成阿羅漢。16800萬年證阿羅漢果位。
7.下品上生:經十小劫,得入初地。1.68億年證初地菩薩。
8.下品中生:花開後聞法即發菩提心。證果位時間很長>82.32億年。
9.下品下生:花開即聞法即發菩提心。證果位時間很長>162.96億年。
疑問:
1.上品上生的即悟和中品上生的即得。大約1至萬年之間。
2.中品中生的人經半劫已,成阿羅漢。這裡半劫只能是特指半小劫。
論敘:
綜上推理,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證果位的時間必定也是個天文數字。因而修淨土之人最好是在前7品往生。
三、往生之因
1.上品上生:
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
2.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
3.上品下生: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
4.中品上生:
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
5.中品中生:
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
6.中品下生:
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7.下品上生:
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8.下品中生:
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只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9.下品下生:
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論敘:一。關於九品所度之人。
第九品是度犯五逆罪欲墮無間地獄之人。
第八品是度破戒做十惡業欲墮地獄之人。
第七品是度做十惡業欲墮畜生,餓鬼之人。
第六品是度無惡業欲托人生之人。
注:以上第六至第九皆為臨終才得善緣念佛往生。
第五品是適合曾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之人。
第四品是適合持戒無犯有功德之人。
第三品是適合發菩提心之大乘之人。
第二品是適合知經意之大乘之人。
第一品是適合通曉大乘佛法持戒之人。
注:上一品兼備下一品的功德。第一至第四品都是持戒無犯之人。以上九品都需臨終念佛,這個是往生與否的一個重要的標志。也說明了臨終幫人助念的重要性!
另第六品對普通人當機。第五品對佛門弟子們最當機。第一至第四品是根據戒律精嚴和解經智慧,說法布施等功德大小,而品位有所區別。
四、往生接引
1.上品上生:
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贊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
2.上品中生:
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贊歎諸佛。
3.上品下生:
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
4.中品上生:
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贊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
5.中品中生:
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6.中品下生:
(根據證得的果位,應該類同與中品中生。)
7.下品上生: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
8.下品中生:
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9.下品下生:
見金蓮華,猶如日輪。
論敘:根據上品下生裡面的“坐已花合”和中品中生裡面的“坐蓮華上,蓮華即合”,和蓮花待時而開。可以判定往生者是坐蓮花台上去西方極樂世界的,除上品上生者外,是花合後再去極樂世界,七寶池化生。至於上品上生的人是否在七寶池化生,因為花未合,我覺得不一定在七寶池中化生。
另外上上品人坐的蓮台為金剛台,上中品人為紫金台。這樣看,九品蓮台應該是都有區別的。
五、往生前與菩提心
1.上品上生:發菩提心,大乘根基。
2.上品中生:發菩提心,大乘根基。
3.上品下生:發菩提心,大乘根基。
4.中品上生:未發菩提心,小乘根基。
5.中品中生:未發菩提心,小乘根基。
6.中品下生:未發菩提心,小乘根基。
7.下品上生:未發菩提心,大乘根基。
8.下品中生:未發菩提心。花開後為大乘根基。
9.下品下生:未發菩提心。花開後為大乘根基。
論敘:判定依據:一.往生之因。二.往生時候是否有菩薩來接。三.花開後證果。
一、上品上生的人,一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花立刻就開了,他馬上可以見到阿彌陀佛。
二、上品中生的人,經過一個晚上,蓮花就開,也是可以即刻看到佛。
三、上品下生的人,要經一日一夜,蓮花才能開,而且要等到七天之後,才能看佛。
四、中品上生的人,也是到西方極樂,蓮花開,但是只能先證小果。
五、中品中生的人,等到第七天蓮花才開,也是先證小果位。
六、中品下生的人,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經過七天才能開,先聽菩薩說法,後證小果。
七、下品上生的人,必須經過四十九天,蓮花才能開,也是先聽 菩薩說法,後證小果。
八、下品中生的人,經過六劫之後才能開,也是先聽 菩薩說法,求其開悟,後證小果。
九、下品下生的人,就要等到十二大劫之後,蓮花才能開,也是先聽 菩薩說法,讓其開悟,後證小果。
這個內容出自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給現在想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一個全面認識,如何才能得到最好的往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
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生彼佛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贊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贊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寶花。經宿即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谛。即下金台禮佛合掌贊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現前受記。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彼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並大勢至。與諸眷屬持金蓮華。化作五百化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花。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游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贊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花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贊歎四谛。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贊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花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贊歎四谛。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薰修。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花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花上。蓮花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花乃敷。花既敷已。開目合掌贊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生經七日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
“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贊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哉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花。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花乃敷。當花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得聞佛名法名及聞僧名。聞三寶名即得往生”。
“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花之內。經於六劫蓮花乃敷當華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當花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即為其人廣說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