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每個人信教的因緣不同,你不能勉強
如諸眾生解不同欲樂諸行各差別
隨其所應為說法佛以智力能如是
這四句偈頌是說佛的第四力,叫種種解的智力。
如諸眾生解不同:佛明白一切眾生的根性之後,又能了解一切眾生各有不同,眾生所能明了的也不同。
欲樂諸行各差別:一切眾生各有各性,人就具有人性,狗就具有狗性,貓就具有貓性,老鼠就具有老鼠的性;蛤蟆就會蹦,兔子就會跑,魚就會在水裡游,雀鳥就會在空中飛。各有各的能力,各有各的智慧;各不相同,所好的也都不同。狗一見著人就要咬;貓專吃老鼠,但是見著人就很和氣、很友善的,和人是很好的朋友;兔子見著人就跑了,牠怕人;蛤蟆一見著人就蹦,老虎見著人就要咬;各有各的不同。每一類眾生所歡喜的都不同,你不能勉強叫它同;所以你就要知道眾生種種不同的解,也就是他所明白的。你明白了他所明白的,你就可以教化他了。
隨其所應為說法:他應該以什麼法得度,佛就給他說什麼法。
每一個人信教的因緣也各有不同,思想、見解也都各不相同。台灣有一位姓妙的人,現在大約七十多歲了,住在廟上。他的兒子,原來是信基督教的。這個做爸爸的沒有發心要度兒子,可是做兒子就發心要度他爸爸;就給他爸爸講《聖經》,說了一個譬喻。說:
“你現在信佛,就好像在鬧市的馬路中間站著,這馬路上有很多車,早晚有一天你會被汽車撞得粉身碎骨,靈魂也沒有了。”
他爸爸也沒有什麼話和他講。
以後他在大學裡又研究《聖經》,《聖經》上有一個地方說十字軍去殺人,殺死了很多人。他就問牧師:
“信基督教是好事,怎麼還要去殺人呢”
這個牧師就告訴他:
“你不懂這個,現在不能答復你這個問題。”
這個答復他不滿意,以後他遇著佛教的善知識,就改信佛教,現在就在新竹青草坪譯經院翻譯佛經。
本來他想度他爸爸的,但是他爸爸很有定力,沒有被度,反而把他度了。這就是各有各的因緣不同。
佛以智力能如是:佛能觀機逗教,因人說法。佛觀看眾生的機緣,應該給他說什麼法就給他說什麼法。這就是佛的種種解的智力。
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