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教成語匯編(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成語匯編() 

 

/ 慧伯

《佛教成語匯編》序言

“世界上沒有始終孤立自生、一成不變的文化。任何社會的文化內容和文化結構都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雖然一脈相承,綿延數千年,但它在與外域文化的接觸過程中,也受到了外域文化的滲入。漢魏至隋唐期間佛教文化的滲入,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在漢語詞匯中留下了濃厚的佛教文化氣息。

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儒道是本土文化,釋是外來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自然要對中國的語言和語匯產生深遠的影響。

佛教,它本屬於完全不同質素的語言文化系統,歷經兩千年漫長歲月,經過探索、依附、沖撞、改造、適應、融合的種種階段,深深地滲透到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與中國傳統文化互相影響、吸收,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歷史、語言、文學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佛教起源於印度次大陸,大約在西漢末年傳入我國,與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成為我國最具影響的宗教。佛教的正式輸入,當在漢末桓靈之際。約在公元前2世紀中葉,傳播佛教經典和教法的先驅、西域人安世高和支婁迦纖xiān)來華,他們在洛陽譯出了《阿含部》和《般若部》教典,同時傳播禅定法。魏晉以後,佛教的廣泛流傳,直接滲透到了我國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學術領域。從此,鸠摩羅什、佛馱跋跎羅、昙無纖等的東來,法顯、玄奘、義淨等的西去,在中印文化史上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功績。

成語是長期以來經過千錘百煉和普遍流傳的固定的語言形式。它具有音節整齊、結構嚴密、簡潔精辟、意義完整等特點,是定型的詞組或短語。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漢語成語是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語言精髓之一,是漢語詞匯寶庫中的璀璨明珠,一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隨著佛教廣泛而深入的傳播,漢語中的成語也極大地豐富起來。這些成語,有的來自漢譯佛經,有的來自我國佛學家著述的禅宗典籍。佛教的流傳,佛語、佛典、佛偈的大量滲入,與佛教文化有關的成語也讓人目不暇接。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佛經的翻譯,大量佛教詞語進入漢語,形成了漢語發展史上吸收外來詞語的****。漢語有自己的成語,但也有不少成語來自佛教文化,這樣,使漢語的成語更加豐富,更加五彩斑斓。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語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無論是在文章中還是在口語中,幾乎每天都會從我們的嘴裡或者筆下蹦出幾個成語。成語是漢語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充分體現了漢語的博大精深。一般來說,成語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它是用來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詞組或句子,絕大部分成語是由四個字組成的。幾乎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佛教對漢語成語的形成和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雖然我們張嘴說出的可能就是一個佛教成語,但是我們幾乎忽略了它的佛教特點。

當我們上門求人辦事的時候,會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是典型的佛教成語,三寶殿就是指代表佛法僧三寶的寺院殿堂,它原來的意思是說,人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才想起到寺院去尋求幫助。後來比喻成登門求人辦事。

我們替某人求情的時候,會說:不看僧面看佛面。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語,僧、佛都在“三寶”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對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覺行圓滿”。二者的階次有高下。“不看僧面看佛面”,指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務請高抬貴手,給予幫助或寬恕。在《西游記》第三十一回寫到:“古人雲: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長既是到此,萬望救他一救。”

而有些我們常用的成語,我們幾乎忘了它原本是佛教最先使用的,比如:生老病死、指點迷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癡心妄想、三生有幸、兩世為人等等,這些成語都蘊含著深刻的佛教哲理,但是如今已經被人所忽略了。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佛教認為這是人生所必須經歷的四種痛苦,也稱為(果報)四相。在《法華經》中這樣說:“生老病死,四苦也。”而在《百喻經?治禿喻》中寫道:“世間之人,亦復如是。為生老病死之所侵惱,欲求長生不死之處。”當釋迦牟尼佛還是太子的時候,有一天他在王城四門分別見到分娩、老人、病人、送葬的景象,因而決心放棄繼承王位,出家修道,以期超脫生老病死之苦而達彼岸。《敦煌變文集?八相變》有詩雲:“生老病死相煎逼,積財千萬總成空。”清?陳忱《水浒後傳》第三十一回也寫道:“只是在家受不得那愛欲牽纏,生老病死,世態炎涼,人情險惡。”在今天,生老病死被人們用來指:生育、養老、醫療、殡葬等大事。

當一個人有不切實際的想法的時候,我們會說他癡心妄想。癡是佛教所說的三毒之一,三毒是指貪嗔癡。癡是用來指人的癡心:心思沉迷於某人或物。因為癡迷,所以有妄念、妄想產生。這個妄就是指:荒唐,胡亂,不切實際。指一心想著根本無法實現的事。因為有癡心和妄念,所以眾生有痛苦產生。

魯迅曾經研讀佛經,並捐款印刷《百喻經》,他稱贊釋迦牟尼是大哲,他從前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通過佛教得到了解決。在魯迅的著作裡,常常使用佛教的語匯,賦予深刻的思想內涵。

魯迅《准風月談》歸厚:“古時候雖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為也有放下‘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終於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這一點玩意兒,實在已不足以昭大信於天下:令人辦事有點為難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涅盤經》梵行品。北宋《續傳燈錄》:“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漢,揚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般人以此語最早見於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魯迅在這裡利用成語的固定格式,根據前後文需要作部分變動,成語活用,風趣而又辛辣地揭露了謠言學家的行徑,達到了特殊的表達效果。

《西游記》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三個字,便好似醍醐灌頂,甘露滋心。”

“醍醐灌頂”出自佛教。“醍醐”是從牛乳中提煉出來的精華,比喻最高的佛法。“灌頂”是佛教密宗的一種儀式。唐善無畏《大日經疏》:“以趕路法水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後多比喻智慧,使人徹底醒悟。引文形容沙僧聽到孫悟空救他來了,心中大喜,有如渴得甘露,醍醐灌頂,那種愉悅之情無法言喻。

“不即不離”出自《圓覺經》:“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百千萬億阿僧恆河沙劫諸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是佛。”真相與妄相有區別,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顯現,即不離。後泛指若合若分,即不接近也不疏遠,引文即是此意。

由佛組成的就有借花獻佛、佛眼相看、吃齋念佛、燒香拜佛、立地成佛等。再如“一塵不染”,佛家把色、聲、香、味、觸、法叫作六塵,而佛教徒在修行時能擯除一切雜念就叫“一塵不染”。“五體投地”是佛教敬禮的姿勢,指雙膝、雙肘和頭顱都著地。又如“當頭一棒”,源自佛教禅宗支派臨濟宗的一種拜師方式。這一派的創始人義玄在拜師時向師傅請教佛理,問了三次挨了三次打,於是大為醒悟,以後相沿成法,對初習禅法者,常常給當頭一棒或大喝一聲,要對方立即回答問題,以考驗他對佛理的理解程度。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都是勸人改邪歸正的佛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是佛教基本思想之一“因果報應”的體現,“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源於佛門“放生”“護生”的觀念,而“和尚在缽盂在”則體現了和尚四方游歷化緣的佛教行為。 

其他被普遍使用的成語有天花亂墜、頑石點頭、天女散花、一絲不掛、鏡花水月、百尺竿頭等。

綜合以上所得,印度傳入的佛教為漢語注入了大量新詞匯,由於佛教的廣泛傳播,它所形成的語匯已與中國文化水乳交融,並已在各個領域中緊密地融合到本土漢語之中,以致於我們現在使用時還不知出自佛教。

另外像“盲人摸象”“井中撈月”“認賊為子”“不即不離”“自作自受”“自欺欺人”“無惡不作”“金口難開”“不二法門”“泥船渡河”“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唯我獨尊”“放下屠刀”等等,都是直接取自佛教經典。這些詞語在使用中都或多或少偏離了佛經的本意,但究其語源,仍可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痕跡。在長期的語言交際過程中,相當數量的佛教成語在意義上發生了變化,例如:

一絲不掛:原是佛教徒用以比喻人沒有一點牽掛。現形容人赤身****

一塵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摒除欲念,保持心地潔淨。後來多用來形容環境環境非常清潔。現在也比喻人品純潔,絲毫沒有沾染壞習氣。

天花亂墜:佛教神話傳說,梁武帝時雲光法師講經,感動了上天,天花紛紛撒了下來。現在用來比喻說話有聲有色,非常動聽(多指過分誇張或不切實際)。

單刀直入:原比喻認定目標,勇猛前進。後來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降龍伏虎:佛教故事說,一些高僧能用法力制服龍虎。後來用以形容力量強大,能夠戰勝一切困難。

夢幻泡影:佛教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像夢境、幻覺、水泡和影子一樣空虛。後來用以比喻空虛不實在存在的東西或不能實現的妄想。

以上這些成語的意義,透過對它們語源的探討,加深了我們對佛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漢語史上所起作用的認識。這些通俗、生動的語言,都蘊含著幽默、深刻的喻義,豐富了漢語詞匯的表現力。

曾有學者統計,我們常用的佛教成語有500600個之多,這是非常有意思的語言現象,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佛教對中華文明起到的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總之,佛教對我國成語的影響是深刻的。正像宋代僧人大慧禅師所說的:“梵語唐言打成一塊”(《五燈會元》卷第二十)。佛教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文獻浩如煙海,相當數量的成語與佛教文化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因此,研究我國的成語,就不能不對佛教文化有所了解。

一千多年,佛教深入到了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它與儒道互相融合,成為了中國傳統傳統文化的主流。過去,由於“左”的影響,人們不認識佛教,把它與民間迷信混為一談,使真珠埋於泥土中,佛教的智慧之光長期被淹沒。對於這種反常現象,原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曾經語重心長地說:“現在許多人雖然否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張嘴說話其實就包含著佛教成分。語言是一種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都來自佛教語匯。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文化的話,恐怕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

筆者出家多年,並且從事佛教文化刊物的編輯工作多年。經過多方搜羅、整理和歸類和釋要,想從這些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成語中窺見佛教成語的演變軌跡,以便於我們更好地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天閒暇之余,細讀幾則佛教成語,您或可領悟佛教修持心要、回味古大德參禅機趣、了解佛教淨化人心的教理等等,對人我身心定有所利益。  

上一篇:宣化上人:我們一切眾生,都是佛的兒子
下一篇:佛教成語匯編(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