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朝谒名山、寶剎,不如在家念佛、修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印光法師文鈔選讀
復永嘉某居士書六

光既無學問,又無色力。若說話過多,目即發赤,而難觀字矣,何可講經。況現有刻書一事,萬不能假手於人。即無一事,亦不能應此事。汝所說之語,乃是為土木形骸裝金,聽得甚好。倘令人識破,則不值半文矣。以後不可如此說話,免令光生慚愧,而人見譏诮也。學道之人,道念重一分,則凡情輕一分,此必然之勢也。然未斷惑之人,常須努力。若一放縱,舊病定至復發。見思惑斷盡者,才好任運騰骧①,無須制束攝持也。人家欲興,必由家規嚴整始。人家欲敗,必由家規頹廢始。欲子弟成人,須從自己所作所為,有法有則,能為子弟作榜樣始此一定之理。今欲從省事省力處起手,當以因果報應為先入之言。使其習以成性,庶②後來不至大有走作。此淑世③善民,齊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智者大師世稱釋迦化身。其所證者,誰得而知。然佛為眾生現身作則,故即以凡夫自居。其曰我不領眾,必淨六根者,以己誡人,乃現身說法也。以大師最初志期斷惑證真,直登地等(地,十地。等,等覺)。以弘法利生,荒曠④自己禅定工夫,故止證得圓五品觀行位而已。故曰,損己利人,但登五品。五品者,即隨喜,讀誦,講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種耳。圓五品位,圓悟藏性(藏性即實相妙理,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纏即無明,未斷,故名在纏)。與佛所悟,了無有二。圓伏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而見惑尚未能斷。若斷見惑,即證初信。及至七信,則思惑斷盡,得六根任運不染六塵之實證,故名六根清淨位。又於一一根中,俱能具六根功德,作六根佛事,故亦名六根互用。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說。南岳即示居此位。此位之人,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神通。其神通又非小乘阿羅漢所能比。故南岳生前殁⑤後,皆有不可思議之事,令人若見若聞,發起信心。南岳智者,皆法身大士。其實證地位,誰能測其高深。此不過欲勉後世專精學道,而作此曲折⑥耳。豈真止證十信相似位,五品觀行位而已耶。我等博地凡夫,那堪擬彼。我等只好粗持重戒,一心念佛,兼修世善,以為助行。依永明蓮池之法行之,則無往不利矣。自己改惡修善,一心念佛。凡一切親故並有緣之人,亦當以此教之。其反對之人,當作憐憫想,不可強制令行。按牛頭吃草,萬萬做不得。若曰我一心念佛,諸事不理,不唯與世法有礙,亦不與佛法相合。素位⑦而行,方為得之。勸人念佛修行,固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⑧,皆當勸之。倘不能於家庭委曲方便,令吾親屬,同得不思議即生了脫之益。便為捨本逐末,利疏而不計利親。其可乎哉。勸人念佛之功,淨土書中說者甚多,恐費筆墨,故不詳書。汝與師壽既修淨業,只可在家念佛。普陀不可常來。即其余名山,縱然朝谒,亦不過看看山景而已。豈若在家修持,不廢錢財時日。不勞身心奔馳之為愈也。又無知愚人,以耳為目。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妄謂地藏菩薩,是暹羅⑨國太子。其肉身塔遇閏大七月,彼國之王,親來開塔。此等無稽之談,切不可當做真實,待至其時便去。以致人多地少,或致推擠跌撲,備受痛苦。此系新羅國王族出家,姓金名喬覺,於唐玄宗時來九華,居數十年。後坐脫,肉身不壞,遂以全身入塔。絕無開塔之說。當唐之時,高麗有三國。一高句麗⑩,二新羅,三百濟。後高句麗吞滅二國,而但名高麗耳。近時愚人,不知新羅,遂訛作暹羅。唐時亦無暹羅之名。彼系兩國,一暹國,一羅斛國。後並為一,遂名暹羅。此僧事跡,俱載九華志,宋高僧傳。若欲一禮法顏,當於閒空時節。九華香期,香客之多,多於普陀百倍。況今年有此謠言,其朝山之人,不知比常時會期,更多幾倍。況塔在高處,前面若有二三百人,即有推擠跌撲之事。若不洞事帶婦女去,其因擠而喪身失命者,或亦難保。何可不依法言,而專信謠話,以自討煩惱也。光以二尊人年高,恐汝等不知利害,以為盡孝,故不禁絡索言之。統祈洞察,幸甚。(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 書一)
注解:
  ①騰骧(téng xiāng):飛騰;奔騰。引申為地位上升,宦途得意。
  ②庶(shù):但願;或許。
  ③淑世(shū shì):濟世。淑,善良;美好。
  ④曠(kuàng):荒廢;耽誤。
  ⑤殁(mò):死。
  ⑥曲折(qū zhé):婉轉。
  ⑦素位(sù wèi):謂現在所處之地位。素,本。
  ⑧祖妣(zǔ bǐ):男女祖先。
  ⑨暹羅(xiān luó):泰國的舊稱。
  ⑩高句麗(gāo gōu lí):朝鮮古國。

 

 

上一篇:罪惡弟子忏悔自己的邪YIN罪過
下一篇:印光大師:聽經,專重在字句分明,攝心谛聽,以心不能起分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