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自己從事教育,就從我自己這前半生家裡的一些教育狀況,還有他人朋友親戚的一些教育狀況,開始反思觀照。你看我
們吃飯,吃飯就是在傳中國文化。當孩子就在那裡幫忙,在那裡排碗筷的時候,教導了他家庭是付出的地方,家庭是要時時能
感受到父母的辛勞,要多幫忙。在排碗筷當中,在盛飯的過程當中,恭敬心教給他了,長幼有序。所以有個老師講,他腦子裡
就沒想過爺爺沒吃飯、爸爸沒吃飯,焉有他們吃飯的道理。家風就是這麼傳的,連想都沒想過。是聽了以後,才說,原來還有
人是孩子先吃飯。所以看一個吃飯的順序、夾菜的順序,就看到家道在衰了。
我們第一口菜夾起來,給誰吃?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在,第一口給誰吃?諸位朋友,你還懷疑?現在都懷疑了,回去
就不得了,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知所先後,這個夾菜先後順序夾錯了,家道就完蛋了。那當然是先把孝道演給孩子看。所以那
個菜夾錯了,那個從冰箱拿起來的水果拿錯了,敗相已露。諸位朋友,假如我爸爸把冰箱水果拿出來,第一個先拿給我們,那
麻煩了,我今天去做敗家子了,今天就不可能跟大家有這樣的緣分。所以你看拿水果重不重要?
諸位朋友,事情沒有大小。為什麼沒大小?每一件事不是增長孩子的孝心愛心,就是增長他的自私自利;每一件事不是增
長他的恭敬心,就是增長他的傲慢、他的自私。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哪裡進退?在一舉手、一投足當中都有進退。所
以為什麼《弟子規》教這麼細?“父母呼,應勿緩”,是恭敬,還是根本連父母都不恭敬?“冬則溫,夏則凊”,是時時能看
到父母需要,有那一分關懷心,還是只想到自己,完全領會不到別人的感受?你看都在這一個小小的動作當中,有進有退。所
以古代這些家訓都告訴我們,絕對不能輕這些生活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