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弟子規》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課
思考題
1、學習《弟子規》有何時代意義?作為成年人、作為出家人,是否有必要學?為什麼?
2、有些人說:“學好《弟子規》就掌握了一切真理。”對此觀點,你如何看待?請說明理由。
3、本論分為哪幾部分內容?請大致敘述一下。
4、古人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認為“有余力,則學文”,這對你有哪些啟示?今後有何打算?
5、父母呼喚你,或吩咐你做事,你應該怎麼做?佛教中有這些孝順的理念嗎?請具體分析。
6、對於父母的教育和責備,子女應如何對待?假如父母沒有文化,而子女學歷特別高,那又該如何?你平常是怎麼做的?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從今天(2009年3月17日)開始,給大家講一下《弟子規》。
《弟子規》是我自學的,沒有傳承,但感覺內容非常好,就自己學了一遍,也給部分孩子傳了一遍。它講的雖然不是佛教道理,但與佛教並不相違,而且,即使是學佛的人,也可依此來完善人格,所以了解這部論典很有必要。尤其是漢地許多孩子,從小沒有受這方面教育,甚至老師對此也非常陌生,所以希望通過這次的共同學習,很多學校也能開這門課,讓大家了解古德先賢的做人道理。
在傳講的過程中,我會借用佛教故事或其他教言在字面上作簡單解釋,以便於“文殊小學”為主的出家、在家的小道友們學習;同時,也會引用順便想到的佛教公案、教證,來印證《弟子規》的內容。
你們應該清楚,古人特別重視《弟子規》,漢族子弟的啟蒙教育多開始於這本書。但在六七十年代,傳統文化被“革”了“命”,以致後來成長起來的一代,都沒有接受這種理念。我曾問過許多年輕的校長、老師,但回答全部是“沒有學過”,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孔孟思想中雖沒有佛教的因果正理,更沒有大乘菩提心、空性及光明如來藏的甚深教言,但在為人處世、接人待物方面,許多地方很值得借鑒。現在的社會,怎麼樣孝順父母、怎麼樣誠實守信……不要說孩子,就連為人師表的老師也不太懂。所以我們有必要提醒世人:這麼好的傳統文化,理應值得接受,而不要拋棄。這次學完《弟子規》後,希望你們有能力、能發心的,今後結合佛教教理盡力引導世人,讓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可能有人會想:“《弟子規》是小孩子學的,我現在都是大人了,沒有必要學這個。”這種想法不正確。雖然你不是小孩子,但古代小孩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我們這些成年人,乃至出家人都不見得有。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應該學,誠如《戒律花鬘論》所言:“不知理,六十歲也孩童。”盡管你在年齡上已經成人了,但如果德育上一片空白,那就是“孩童”,就該接受這種教育。尤其現在很多學校只重視分數,德育方面卻沒有引起重視,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即使擁有高超的智慧,但沒有德行的話,那他的智慧依靠什麼而成長?這是個大問題。
還有些人想:“我們作為出家人,學《弟子規》根本沒用,因為它是世間人的童蒙教育,而我已經看破世間了,再學這個豈不是多此一舉?”這種觀念也不對。出家人若不懂得基本的做人規范,那在僧眾群體中也好,發心利他的過程中也罷,連人都做不好的話,還想要成佛利益眾生,恐怕更是遙不可及。
所以,從各方面考慮之後,我覺得即使在成年人中、居士團體中,乃至出家僧團中,學習《弟子規》都有必要,一個人學和不學肯定有很大差別。
當然,我們也不能把《弟子規》看作所有教育的頂巅,有了它一切具足、沒有它一切不成,這是不對的。雖然它在教導人生哲理、規范世俗行為上是一部好論典,但與佛教勝義、世俗的真理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這方面務必要一分為二地分析。否則,特別喜好孔孟思想的個別人覺得:“《弟子規》是一切學問之最,只要懂得孔子的思想就可以,學佛沒有什麼。”把孔子與釋迦牟尼佛相提並論,我覺得這是一大錯誤!
我看過不少儒家先賢的書,如《三字經》、《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裡面對今生的做人講得很好,可卻沒有涉及業因果、前後世的甚深道理,更未觸及佛教所揭示的一切萬法真理。因此,如果有人說孔子與釋迦牟尼佛一樣,我們可以跟他辯論:不說特別深奧的道理,單單是前後世或六道輪回的存在,儒教傳統思想中有沒有提到?大家不妨觀察一下。我詳詳細細地翻過很多書,覺得儒家注重的是今世,來世幾乎很少提及,更不要說揭示心性本體,讓人明心見性了。因此,對它太重視了恐怕也不行,只能說:在世俗方面,它是很好的教言。
關於漢地三教,總體而言,儒教是入世的,引導人做慈善、重孝道;道教是出世的,思想偏重於遠離紅塵、與世隔絕;而佛教是以出世的心態做入世的事情,遠離一切塵染的同時獲得解脫。因此,佛教的思想包含道教和儒教,通達了佛經論典之後,看道教會一目了然,看儒教也同樣如此。現在有些學者也認為:“儒教治世,道教修身,佛教治心。”可見,真正能對治內心煩惱的,唯一在佛教中有。當然,這樣的認識,出家人一般都具足,而有些在家人的分寸稍需調整。

接下來講《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作。他祖籍山西,是清初著名的學者、教育家。這部論典最初叫《訓蒙文》,後經賈有仁先生修訂,改名為《弟子規》,一直流傳至今,對人類文明起了很大作用。
我在自學的過程中,覺得作者相當了不起。他用的語言很簡練,但所講述的道理很甚深,除了字面的內容以外,背後還隱藏著深奧的教言,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
釋題:弟子規
所謂“弟子”,狹義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師的學生。廣義來講,所有的人均可稱為弟子,我們佛教徒是三寶弟子、上師的弟子,非佛教徒則是老師的弟子,人人都應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永遠是“弟子”。而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就叫做“規”。因此,不管大人還是小孩,要想做一個合格的弟子,就應當學習這部論典。
總 敘
“總敘”,相當於佛教論典中的立誓句。在下面兩偈中,可以涵攝整部論典的內容。
學《弟子規》其實很簡單,它只有九十個頌詞,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特別順口,所以我要求智悲學校的學生早上讀誦。對小孩子而言,可能有些內容懂,有些不一定懂,但只要慢慢記在心中,長大後這些道理就會隨口而出,很容易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不管佛教理論還是世間格言,只要用得上,對自己心行起到斷惡修善的作用,就是善法。心善則善、心惡則惡,所以,本論也是諸佛菩薩的一種加持。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弟子規,聖人訓”:《弟子規》這部論典是聖人的教誨。所謂“聖人”,狹義上指儒教的創始者——孔老夫子;廣義上,所有的古德聖賢、高僧大德皆可包括其中。
在漢地,孔子的思想雖一度被當作批斗對象,但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現在很多仁人志士都想恢復這一傳統文化。在國外,很多人也對孔子思想給予了高度重視。早在1988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發表了聯合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英國湯恩比博士也說:“要解決21世紀的社會問題,一定要借助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教。”
由此可見,現代人類非常需要聖者的語言,此外,凡夫的語言表面上再吸引人,也不適合去看、去學。記得《弟子規》的後面說:“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意思是,不是聖者的教言,千萬不要看,看了只會遮蔽了你的聰明,教壞你的心志。的確,雜書看多了,流行歌曲聽多了,思想就會被染污,從此之後,對“聖人訓”根本不感興趣。因此,我們該學的,就是聖人的教言。而這部《弟子規》,其體系是出自《論語•學而篇》的一段話:“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故而是聖人訓。
這部論典總共有七個問題來闡述,下面雖對此分別有廣說,但這裡先略作解釋:
第一是“孝”。在古代,尤其是漢族人,對孝的重視程度很高。所謂“百善孝為先”、“忠臣出自孝子之門”,一個孩子孝順與否,決定了他將來的命運。
我很小的時候,常愛去一些親戚家,當時兩個親戚比較典型:一家的孩子可能有十幾個,他們天天打架,父母也使勁打,每次一進他家帳篷,總是鬧哄哄的,孩子們哭聲一片,大的恨小的,小的罵大的……現在這些孩子到了我這樣的年齡,沒有一個有出息的,連維持基本生活都相當困難。還有一個親戚,他家有六個孩子,每次我去他家,父母也慈悲,給孩子講很多道理,而且從未看到孩子打架或對父母不孝。後來這家出的都是人才,不僅自己的生活沒有問題,還為社會做了許多貢獻,出家的,在出家方面有所建樹;在家的,經常喜歡助人為樂。可見,家教十分重要。當然作為出家人,也沒必要去考慮這些,但回顧你自己的成長,應該扪心自問:我在孩童時期有沒有孝敬父母?甚至,有沒有這種概念?
第二講“悌”,就是友愛兄弟姊妹。孝字,上是“老”、下是“子”,意為子女理應頂戴父母;而悌字,是“心”旁邊加“弟”,是說哥哥心中要有弟弟,這是象形字的一種表示。所以,悌就是要關愛兄弟姐妹。
第三講“謹”,指所作所為小心翼翼、認真對待,這也是佛教講的用正知正念守護根門。所以,做任何事不要任意妄為、敷衍了事,而應該認真謹慎。
第四是“信”,就是誠實、守信用,做什麼事、說什麼話乃至起心動念都不虛偽狡詐,老老實實地去行持。
第五是“泛愛眾”,這是一種廣泛的愛,對凡是生活在天底下的人類,皆以慈悲心一視同仁。類似於佛教中的以慈悲心關愛一切眾生。
第六是“親仁”。親,是親近、依止;仁,是仁人志士,或高僧大德、善知識。也就是要親近善知識、親近好老師。
第七是“有余力,則學文”。除了上述六層內容以外,若有多余的時間、精力,還可以學習其他有利於身心的知識。
可見,古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有了這個基礎後,才要求學習文化知識。所謂“德才兼備”,而不是“才德兼備”,即先有了六種“德”以後,再去具備“才”。然而,現在的教育有點顛倒,每個學校的老師都只重視分數,只看學生能不能背、能不能學,至於他的行為規范、人格操守,根本提也不提。好多孩子因為沒受過這種教育,長大後雖有一點學問,可是做人很差勁。包括有些出家人,學歷盡管很高,也讀過一些名牌大學,但與人的溝通能力不行,沒接觸兩天就出一些問題。所以,古人的教育方法,我們還是應該沿用:先培養德育,有余力再學其他知識。
“有余力”其實也不難。東漢時有個人叫董遇,因生活貧窮,靠打柴為生。他特別好學,每次去打柴總帶著書,一有空閒,就拿出來讀。他哥哥常譏笑他,但他還是照樣讀他的書。天長日久,他的學問大長,寫了兩本好書,在當地引起轟動。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只是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書讀一百遍,意思自然會顯現出來。)請教的人說:“您講得有道理,但我們苦於沒有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余’的空閒時間:冬天,沒有多少農活,是一年之余;夜晚,不便下地勞動,是一天之余;雨天,不好出門干活,為平日之余。”現在有些人總找借口說:“我白天那麼忙,工作壓力那麼大,生活節奏那麼緊,哪有時間學習?”其實,只要你自己肯學,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像董遇,就是從那些“空余”裡得到了利益。
如果有了空余時間,就可以學習其他學問。什麼是其他學問呢?《周禮》中講了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禮”是禮節;“樂”是音樂;“射”是射箭(當然出家人不能學);“御”是駕車;“書”是書法;“數”是計算。佛教中也有相似的觀點,如《經莊嚴論》、《薩迦格言》中言:如果你有充裕的時間,應精通五明或十明的一切學問,如醫學明、聲明、詩學等;即使你沒有多余的精力,孝、悌、謹、信等也不得不學,因為作為一個人,明白這些必不可少。
我經常想:《弟子規》的內容,應該用佛教觀點來解釋,這樣剛好有一些補充。否則,單單只考慮眼前幾十年,卻從來不提前後世、業因果,不去關注更為長遠的生命,就太有限了。若能與佛教理念配合起來,進行灌輸,孩子們一生中的印象會比較深。想想我們小時候,如果在學校讀過這些,可能就不會給父母、給別人帶來那麼多痛苦了,反而應該還有很大饒益。以上講了總敘,下面正式講七個問題中的第一個: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在家中,父母呼喚你,一聽到就該立刻答應,不要慢慢吞吞。無論父母叫你做什麼事,不要拖拖拉拉,要立即去做。
“父母呼,應勿緩”:表面上這好像很簡單:父母喊你,馬上答應就可以;父母讓你做事,馬上做就可以,但它有甚深的道理。我們兒時都做過孩子,那時,是不是父母一叫就答應呢?恐怕很多人不是。尤其現在獨生子女居多,父母當寶貝一樣疼愛,這讓孩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像很多大學生,不會洗衣服,別人叫也不吭聲;再大一些,不懂人與人之間怎樣交往,這都與兒時教育有相當大的關系。
小時候父母嬌慣你,喊多久都不應一句,即使回答,也是惡狠狠地說:“干嘛!什麼事?”沒有一點恭敬和孝心,長大以後自然對誰都不理不睬。因為父母是最親的,他的呼喚你都不應,那到了單位或面對親友時,更不會恭敬對待了。所以,兒時的教育很重要,它導致了每個人在修養上的差別。
學習這部論典,很多道友可能會有一種懊悔:“小時候父母說什麼,我應該好好地聽。但現在父母已經死了,想孝順也沒辦法了。”但不要緊。若懂了這個道理,有機會可以教親戚朋友的孩子,同時自己也知道該怎麼跟人相處。譬如,不是父母,而是其他人叫你,你的態度怎麼樣?是不是像有些世間人那樣,領導上司喊了立即答應,而普通同事喊,就用另一種態度?如果這樣,那就是傲慢無禮的表現。
表面看這只是一般的道理,但在實際行動中卻難以做好。所以,現代人和古人相比,確實特別差,而且是點點滴滴都差!
此處講的並不是中觀空性,也不是氣脈明點,只是做事做人的世間道理。我們這些凡夫人既然還沒離開世間,就應該遵守這些規矩。畢竟內心的證悟,誰也看不到,但外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別人喊你,你在那兒一副特別傲慢的樣子,別人會有怎樣的反感,你清楚嗎?所以,古人的行為規范,現代人的確需要。否則,每天接受的都是眼花缭亂的事物,那麼真正有價值的思想文化,就只能被拋棄,讓它斷滅了。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有命令,要趕快行動,不應該拖拉,這也是孝敬父母的舉動。從小若有這樣的理念,那麼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會去孝養。春秋時期的郯子 ,生性至孝,父母年老都患有眼疾,他特別傷心,到處求醫。聽說鹿乳能治好雙親的眼疾,他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舉箭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相告。獵人聽後非常感動,想辦法給他弄來鹿乳,並護送他出山。古代有這樣孝子,而現在有沒有呢?很罕見。2004年有個人把腎捐給了母親,這在當時轟動一時,感動了很多人。但古代並不是這樣,那時人人對父母都特別孝敬。
或許有人問:“儒家思想提倡孝道,後世有《二十四孝》等許多故事。可這孝順之舉,佛教有嗎?”
佛教不但有,而且遠遠超勝,更不可思議。如虛雲老和尚,他為報答亡母深恩,吃盡了千辛萬苦:首先三步一拜,一心發願朝拜五台山,以此功德,回向母親早脫輪回。在這個過程中,他兩次凍僵在冰雪中,感得文殊菩薩化身救他脫險,三年後才到五台山。後來又念未見母親現身,不知是否離苦得樂,他又在阿育王寺拜佛陀捨利、燃指供佛,一心求見母親一面。結果一天在夢中見母現身,得知母親已轉生淨土。
以這種偉大的行持報父母之恩,在儒教中很難見到。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活著,應以禮承事;死後,要以禮埋葬,並於逢年過節時,以禮祭奠。所以,他們對父母的報恩僅限於此。然佛教可謂更上一層,蓮池大師雲:“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只有讓父母徹底離苦得樂,才成就了真實的孝道。
在佛教中,一個人要想往生極樂世界,首要條件就是:“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可見,“孝養父母”是最基本的善法。要了解孝,就應深入佛經,像《父母恩重經》、《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都可以稱為“佛門孝經”,經中詳細描述了父母恩重難酬,做兒女的應如何報答父母深恩。佛陀還親口說:“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因此,人想學道,孝順非常重要。
而孝順方式,佛教的與世間的有很大不同。佛經雲:“飲食及寶,未足報父母之恩。唯導父母向於正法,便為報二親也。”意思是說,以金銀財寶、飲食衣物供奉,不能圓滿報答父母的恩德,唯有引導他們行持正法,才是真正報答了雙親之恩。有些道友以前常讓父母不高興,也做了讓他們傷心的事,現在懂佛教的道理後,就應該行持善法,並把善根回向給他們——這是我們的報恩之舉,是最圓滿的!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教導的道理,必須恭恭敬敬谛聽。父母若有智慧,教得頭頭是道,子女自然會聽,但有些不一定有學問,可他畢竟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做子女的也要洗耳恭聽。
現在有些孩子,有了一點學問就傲氣沖天。父母是小學文化,自己是大學畢業,父母給他講道理,他就擺出不屑一顧的姿態:“你連書都沒讀過,還敢教我?我可是了不起的高才生!”其實這樣不合理。一般來講,父母的人生閱歷比你豐富,而且,他在教導子女時心很善良,以慈愛心所引發的語言,肯定有價值。所以,年輕人要好好聽父母教導。如果抱怨:“唠唠叨叨,在講什麼呀?別講了,你吃你的就可以,啰唆什麼!”這不但會傷了雙親的心,自己的修養也成問題。真正有學問的人,父母再沒文化、再怎麼樣,對他們所說的教言,還是會聚精會神地傾聽。但這一點,如今很多人都做不到。
“父母責,須順承”:父母因為你做錯了、行為不如法而譴責你,你必須虛心恭順地聽從,勇於承認自己錯誤。對父母有恭敬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即使父母說的是一般語言,甚至是責備,也會認真聽取。因為“愛之深,責之切”,父母的訓斥是出於愛心,做子女的應該接受。若能如此,對自己也有很大利益。
不僅世間人要順承父母,佛教中不管小乘、大乘,都認為父母是嚴厲對境,即使他們是凡夫,也值得恭敬。尤其是作為出家人,信眾供養自己的錢財,可以給他們使用。以前佛陀時代就有位阿羅漢,父母非常貧窮,他想以衣食供養,但又不敢,於是請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眾,並作開許:“假令出家,於父母處,應須供給。”所以,出家人可以對父母進行供養。
一個從小要恭敬父母,父母說什麼都要聽,即使是批評也要認真對待,若能如此,久而久之便會明白,父母的教導很有價值。眾所周知,孟子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天不願讀書,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織布,見他逃學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著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後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辄止,以後怎麼能成才呢?”若是現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話就扔給母親:“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畢竟不同一般,他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從此一心向學,再也不隨便曠課,後來繼孔子而成為“亞聖”。所以,對父母長輩的責備,理應樂於聽受。
我們作為出家人,即便中觀應成派的觀點學得比父母好,但對父母的批評,也要視為一種教誨;縱然學佛多年、廣聞博學,但父母的那種世間教言,對自己的身心仍有幫助。所以,每個人應把“敬聽”、“順承”的道理,用於實際行動中。但很多道友恐怕沒有做到,有的可能在後悔:“如果父母還在,我一定要聽話,可是——下一世再來吧,只有等下輩子了。”會不會這樣?
真的,現在很多人做得不如法。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觀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觀空了”,覺得沒什麼,但從世間道德而言,對父母的孝順奉養不能缺少。以前漢地有個懶殘和尚,因為母親就生了他一個獨子,所以他責無旁貸地要負起孝養母親的責任。有時他窮得一文錢也沒有,為了不讓年老的母親挨餓,只有把自己袈裟典當了,買米回來養親。從這些大德的歷史來看,他們對父母是有執著,但這種執著並未影響他們成道。而有些人出了家以後,對父母一點悲心也沒有,這是不應理的。
現在的社會,人們的行為確實不如古代,但這暫時不講了。總而言之,在孝順父母方面,大家應該有一些新變化、新行為!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本開示視頻地址: http://www.xuefo.tw/bdshow_20180.htm  

上一篇:樂至報國寺的昌臻老法師12月26日早8點捨報圓寂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弟子規》2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