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第3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四十五面,第一行。

  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我們這一部經,現在才曉得有許多同修都發心學《楞嚴》,這也是很難得的一個好現象。既然發心學的多了,而我們現在所講的乃是《楞嚴經》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全部經典的精華之所在,就是第六卷。真正要在《楞嚴經》上下功夫,那是全經都不能夠輕易的放過。我們看看將來如果有時間,我們單獨找一天的時間,一個星期我們用一次的時間,專門做為《楞嚴經》的研究討論,也就是答覆諸位的疑難,不講解,單答覆大家的問題。可是我們讀注子也要有一個范圍,如果這個注解要是看得太多、太雜,那還是不得其門而入。所以諸位,我們現在修學都以圓瑛法師的《講義》為主,可以參考交光大師的《楞嚴正脈》,我們只限於這兩種書。諸位如果要提出問題,只在這兩種注解裡面提出來,我答覆,如果你其他的注子裡面提出來,我就不答覆。我們要把范圍縮小,這樣子研究才能夠有心得。時間我們再研究,看看哪一天比較適合。凡是沒有講過的部分,諸位自己看,有問題一定得提出來研究討論。

  今天我們繼續看這一段經文。這一章我們細講,前面兩次給諸位介紹觀自在菩薩。因為這一章裡頭是觀自在菩薩為中心,如果我們不知道什麼叫做觀、什麼叫做自在,那麼這一章的旨趣你就很難體會得到。前面介紹了觀世音菩薩,又給諸位說明了發菩提心。今天說「彼佛」,就是他的老師,觀世音佛,你看教他怎麼修?教他『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就是說明修行的方法。「聞思修」也是很不容易體會得到,如果我們望文生義,聞我們只是聽聞,思則是思惟,修是修正我們這些錯誤,你要這樣去會意思那就錯了。這樣去體會這個意思,這是佛教的初學,我們談聞思修,初學。在這個地方觀世音菩薩已經是法身大士,換句話說,要是依淨土法門來講,他已經證得一心不亂,已經入得不二法門,哪裡還有聞思修這三樁事情。所以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

  通常佛法裡頭常講,小乘人所學的是三學。這個三慧比三學要高得太多,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的。三慧是一,一而三,三而一。慧是什麼?這是戒定慧的慧,換句話說,沒有慧,哪來的聞思修?聞是慧,思是慧,修還是慧,這叫三慧。所謂聞,只取這個字的意思,內容你一定要能夠會通。耳根接觸音塵,它是用這一個字來做代表,實際上它所說的就是六根,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從接觸上來講我們稱之為聞,這一接觸就明了、就通達,這就叫思。可見得決不是通過思惟,這個裡面決定不用第六意識。你要說八正道裡面所講的正思惟,我們要講八正道,八正道還有大乘、小乘,小乘的正思惟還是第六意識,大乘的正思惟是離心意識。這是講思的意思,可見得這個思它絕不是用第六意識思惟想像,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的。

  修是什麼意思?就是你一接觸就覺悟、就明了、就通達,從明了通達稱之為思,明了通達當然你就不迷惑、就不顛倒,從不迷不顛倒上叫做修。你們想想這三個字聞思修,實在講是一個意思,這是大乘菩薩之所修學。現在我們要問,我們能不能做到?我們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慧,這是我們學佛的人自己要承認。千萬不要「我有智慧」,那你是迷惑顛倒,這是增上慢,貢高我慢。決定沒有智慧,為什麼說沒有智慧?因為你沒有禅定,智慧從定生的,你沒有禅定,你沒有得一心,你哪來的智慧。今天我們所講的智慧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世智辯聰,諸位要曉得這一點,千萬不要把世智辯聰當作智慧。不但我們今天講沒有禅定,甚至於講我們連戒學都沒有。佛法常講,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開了慧之後才有聞思修三慧。

  學佛,我們在講席裡面跟諸位提出,有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就是要開悟,開悟就是要開智慧,第二個目標要證果,我們這個佛才沒有白學。如果真正要想達到這兩個目標我們要從哪裡學起?一定要從戒定學起。戒學,出家的同修依照蓮池大師的《沙彌律儀》就很好,以這個奠基礎就可以,在家的同修一定要依照印祖所說的《了凡四訓》與《感應篇》做基礎,奠定學佛的根基。戒學,諸位要記住,它是手段,不是目的,幫助我們得定,幫助我們得一心的。我們今天不能得禅定、不能得一心,就是沒有戒學的基礎。由此可知,戒學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要真正想有成就的話,要在這個地方多多的努力,要特別的努力。

  修學基本的態度,我們在講席裡頭講得很多,六祖大師告訴我們也非常的明白。修學固然講求方法,實在說態度比方法還要重要,成功百分之九十在於修學態度正確與否,方法只不過是占百分之十而已,也就是十分之一而已。講到態度,一定要曉得,你學佛是自己學自己的,不是叫他人學佛,這個觀念要搞清楚,戒律是自己持戒,不是看別人持戒。我自己戒律很清淨,可是我自己戒律很清淨,天天看到別人犯戒不清淨,我自己也不清淨,這就是修學的態度上錯誤。為什麼?因為除了自己之外是境界,境界裡面沒有好丑、沒有善惡、沒有是非,境界是一真,所有的是非、邪正、善惡,都是從自己心心所裡面生出來,與外面境界相不相干?不相干。如果與外境要相干的話,沒有一個眾生能成佛,你們諸位想想對不對?正因為與外面境界毫不相關,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我們修學最基本的認識,要搞清楚。由此可知,成與不成自己要負責,與人事、與環境都沒有關系。成與不成在於你自己認識的正確與否,你的信心堅定與否,你的修學方法正確與否,在這些地方。

  因此不但小乘這個戒是自律的,是修正我們自己的行為,大乘菩薩戒也不例外,菩薩戒是入眾的,小乘戒是自律的,就是私生活的規范,大乘戒是在大眾當中的規范。在大眾當中也是自律,而不是律他,這個是佛法戒律的特色。如果認為這個戒律是禁止別人的,這個事情不能做,這個事情又不能做,應該要如何如何,那就錯了。所以說大小乘戒都是自律的,幫助我們身心清淨,幫助我們得一心。如果我們這個心一緣外面境界,心就散亂,不能得一心,不得一心你怎麼能開智慧?諸位如果能夠在這幾句話裡面真正體會到這個意思,你這一生證得一心,從一心再進一步修行證果,我可以說是決定有把握。如果在看到外面境界,這個是、那個非,張家長、李家短,我們這一生必定又空過,不但一心你不能證得,恐怕功夫成片都成問題。功夫成片成問題,換句話說,帶業往生就不可靠。

  因此菩薩道上只有一個人,你們看到《華嚴經》,善財童子只有一個,沒有兩個。有兩個怎麼樣?兩個就有分別心,一個沒有分別心。一個,學生只有一個人,除了我一個人之外,其余的都是善知識,那個善知識就是老師,其余的統統是老師,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我的老師,所以善財童子一生成佛。佛是我們的老師,魔也是老師,善人是老師,惡人也是老師,在這個境界裡面去鍛煉,鍛煉什麼?鍛煉自己心地清淨,無論在什麼人事環境當中,心都是清淨的,要歷事煉心。這個五十三參就是鍛煉,在境界裡頭煉自己的平等心,煉自己的清淨心,煉自己的慈悲心,歷事煉心。所以外面的境緣,境是講物質的環境,緣是講人事的環境,統統是老師,統統是善友。所以你看五十三參裡面那個善知識,可以說包括了各行各業,裡面有佛菩薩、也有惡人。像甘露火王,那根本就不講理的,非常的凶狠殘暴,那也是善知識,勝熱婆羅門的愚癡,就是代表我們這個世間的形形色色,統統是善友。對於一個真正修大乘人來講,此地的聞思修就是這個意思。

  在《華嚴經》說得詳細,四十卷的經文來說明善財童子修這個聞思修,他也修三慧,在本經裡面只有這一句。如果我們像做文章來說,本經這個地方,「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個就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內容就是《四十華嚴》,《四十華嚴》就是善財童子表現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觀世音菩薩你問他怎麼成佛的?怎麼成為等覺菩薩的?他就是這樣修成的。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知道這個方法了,那麼你自己在生活當中歷事煉心。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不一樣的,小乘佛法是保守的,大乘佛法是開放的,保守的容易學,開放的不容易學。保守的雖然容易學,成就不大;開放不容易學,如果一旦學成了,那是最為殊勝。所以保守的不能見性,換句話說,他可以得到定、得到慧。他那個慧是什麼?慧是根本智,但是那個根本智它不發生後得智,因此他這個慧不起作用。因此我們常常講小乘人有定沒有慧,小乘人沒有般若智慧。在三德上來講,法身、般若、解脫,小乘只能夠得半個解脫,沒有證法身、沒有般若智慧,這個是保守人的成就。大乘菩薩成就那就不然了,他能夠證得法身、能夠證得解脫、能夠證得般若,這是不相同的地方。

  這些年來,我學佛三十年了,三十年當中深深體會到,我們這一代學佛,在修學環境上來說,可以說我們有許多地方比古人來得便利、來得殊勝,可是我們的行與解為什麼比不上古人?你們諸位如果要是細心去讀《淨土聖賢錄》,古人,以一個中下的根性,學這個念佛法門,三年、五年他就能得一心,他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人太多了。我們學了三十年,西方世界連個影子都沒有,一點消息都沒有,這個問題嚴重了。當然我們的修學一定有錯誤,如果沒有錯誤,焉能沒有消息?這就是值得我們認真去檢討的地方。錯在哪裡?錯在沒有根底。我們細觀古人,有根底。也許諸位要問,說古人,那些有學問的人、有知識的人有根底,我們相信,沒有問題,還有許多根本就不認識字的老太婆,她有什麼根底,她念個三年,也能往生。

  我們不要講別的,就拿前些年,民國五十八年,是五十七年還是五十八年我記不清楚了,就是佛光山第一屆夏令營,我參加那個夏令營。那個時候佛光山有些工人建香光亭,香光亭只有幾根柱子,上面還沒有蓋瓦。我們晚上同學們在那裡聊天,在那裡討論課程,有一個工人給我們講,在佛光山做工的,他是台南將軍鄉的人,他給我們說一樁事情,我們那天聽了一個多鐘點的開示,是個工人給我們講的,講他們家鄉一個老太太往生,千真萬確的事實,他們見到的。這個老太太也不認識字,平時為人心地非常善良,但是她對佛法並不懂得,所以凡是廟裡她都燒香,去拜拜,心地非常慈悲、非常善良。她前一年娶了一個媳婦,媳婦是個學佛的,懂得佛法,就勸她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勸她求生淨土。她就回過頭就專念阿彌陀佛。念了一年,往生那一天她就跟她家裡人講,她的兒子、媳婦很孝順,她說晚上吃飯你們不要等我吃飯,她就洗澡去了。家裡人還是等她,結果等了很久都沒有出來,浴室裡看看,不在浴室,人到哪裡去了?在她自己家裡的小佛堂,在那佛堂前面站著在念佛,再一看,已經往生了,站著往生的。她念佛只不過是一年的工夫,站著走的。那個工人給我們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千真萬確。這是五十七年還是五十八年,時間記的不太清楚了,這是佛光山第一次夏令營舉行。

  這個說明了什麼?根基有兩種,這兩種都是屬於經上講的善根、福德。這個善根、福德我也跟大家講,什麼叫善根?一說你就懂得,你就能相信,這就是你有善根。理明了之後,信了之後你就肯干,這就是福德。如果道理懂了,方法懂了,你不肯做,那你沒福。你肯做,你聽不懂,那你沒有善根。這就是一類什麼?沒念書、不認識字的這些老太婆,她能往生。再說我們讀過書的、受過教育的這些學佛的人,一定也要循著這個法則,要有根有底。古人的修學,我們看看歷代的這些祖師大德們,幾乎沒有一個是沒有儒學的底子,四書五經這是基礎,代替了小乘佛法,所以他有這個基礎。我勸勉同修們要背《四書》,就是在小乘佛法裡頭奠定基礎,然後才能夠學大乘佛法。如果沒有四書五經的底子,那就要以小乘經為基礎。小乘經至少要修學二、三十部,二、三十部並不算多,我們現在《大藏經》裡面小乘經典差不多也有幾千卷。我們能夠有個二、三十部小乘的底子,再入大乘,這個還是勉強能過得去。可是小乘經畢竟沒有四書五經對我們這樣的親切,何況四書五經的確它是通小乘、通大乘,做為修學大乘的根基是最好不過,我們要在這上面下功夫。

  入了大乘,大乘法裡面,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一定要一門深入。而我們今天這個修學,實在講,貪多嚼不爛。佛學院雖然在台灣辦了三十年,我也參加過不少佛學院,課程太雜、太多,三年六個學期要學二、三十門的經論,結果所學的都是些皮毛,沒有一樣能拿得出去。這個就是方法用錯了,因為佛法決定不是世間法。世間法怎麼樣?世間法它一門一門,不貫通,譬如你們讀書,你們學土木工程你們不會懂得醫學,這兩個學系不一樣,不會貫通的。可是佛法上八萬四千法門它通的,好像這一個房間一樣,外面周圍有八萬四千個門,無論你從哪個門進來,全是通的,這跟世間學問不一樣。所以說是一經通一切經通。你學一切經,經經都不通,你是一門不通門門都不通,這個苦頭吃大了!我們今天犯的錯誤是在這個地方。所以你再去觀察古人,古人學東西學一門,學華嚴,他一生就是一部《華嚴經》,學法華,一生就是一部《法華經》,他這一門通了他門門都通了,你請他講什麼經,他講得都頭頭是道。所以我們看古大德的這些著作、注疏都非常的豐富,實際上他所學的是一門,真正是一通一切通。

  而我們今天所犯的錯誤,就是想許多法門我同時都要學,我樣樣都會,結果是樣樣都不會。古人說我什麼都不要學,我就學一樣,結果他一樣學會了是樣樣都會。我覺得我自己的修學沾到一點點皮毛,那就是李老師的教學他是一門深入,你跟他學東西不可以同時學兩樣東西,你如果同時學兩樣東西,他不教你,只能學一樣。你們想想看,你們念佛學院三年,你們念了多少東西。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楞嚴經》,一部經就三年,三年學一部經,你們三年要學幾十部經。我一部《金剛經》學了一年,整整一年,一部《楞嚴經》學了三年。這就是說明什麼?東西要專,要專一。我跟李老師十年,聽他講經,大小經典大概一共聽了將近有三十部經,三十部經裡面我只學了五部,學多了不行,學多了消化不了,我只學了五樣。這個五樣是以《楞嚴經》為最大,下的功夫是最多的,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

  所以我檢點自己,再觀察現在一般的教學,再去看看古人的修學,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必須要依照古人的法則、規矩,正是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在原理原則上講,一定是從戒定慧再進入聞思修,這個是一定的途徑,在方法上來講,一定是從一門深入。而選定這一門,一生就不能改變,如果一改變,前面就全功盡棄,又要從頭再來,那個損失就太大了。所以在開頭的時候,慎重選擇,選擇之後就不可以改變。這個選擇當然要按自己的興趣,要按自己的程度,還得要按自己修學的環境,再考慮這一個時代的需要,自己的修學,以及包括將來如何弘揚,自利利他,一門深入,這樣才能夠成功。在我們這個道場,我們道場裡有幾位出家眾,他們幾乎都是學《楞嚴》,《楞嚴》也實在是很好。自古以來,從《楞嚴經》裡面開智慧、得一心、證果的人實在是不少,一定要認真去學。這些講到聞思修三學,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

  這個地方講,觀世音佛勸告觀世音菩薩首先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那是沒有法子修學。我們聽了之後我們也要發菩提心。我們發的這個心是不是真的菩提心?不是的,這一點諸位要曉得。菩提心是覺心,我們現在樣樣都迷惑顛倒,我們的心是凡夫心,不是菩提心,這個你要搞清楚。菩提心是在一切境界裡面覺而不迷,這個心是菩提心。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的意思。所以二乘人沒有菩提心,二乘人迷惑顛倒,阿羅漢、辟支佛都沒有菩提心。我們再問了,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怎麼個發法?菩提心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本覺,《起信論》說的,「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可見得菩提心是我們人人本來具足的。但是很可惜,雖然本來具足,現在迷了,不能現前,這是一個很可悲的事情。怎麼迷的?因為你有分別、有執著,換句話說,你有煩惱障、你有所知障,把你本來的覺心障礙了,變成了不覺。

  所以諸位要真正修學大乘法,先要發菩提心,你要想發菩提心,先要破煩惱障、要破所知障,如果煩惱、所知不破,你這個發心是嘴皮上的菩提心,沒用處的,不是真正的菩提心,有名無實,你怎麼能開得了悟?因此真正要發菩提心,你要從斷煩惱上下功夫。這個二障,煩惱、所知是可以同時並行的。行布是什麼?次第,事相上修,次第,一個是從理論上修的,是圓融的。理事我們的確可以同時下手,事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境界裡面煉平等心。什麼叫煉平等心?於一切明了,一切明了裡面不起心,就是不起分別心、不起執著心,你的心就平等了。如果在這一切境界裡面起了分別,有了執著,你的心就不平等。如果一切境界你不明了,那你是迷惑、你是糊塗,那叫無明。如果起了分別執著,叫散亂,你心不能專一。又要明了是又不分別,明了是智慧,不分別就是禅定,定慧等持,定慧等運,同時修學,這是事上,眼見色,耳聞聲。這個就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在理上,我常常勸告大家,背誦經典。背誦的目的不是記憶。所以跟世間念書目的不相同,世間法他讀書的目的是叫你把它記住,不要忘記,目的是在記憶。佛法讀書的目的,讀經的目的它不在記憶,它的目的在哪裡?目的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戒律,小乘的戒律它的精神是在諸惡莫作,大乘戒的精神是在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把大小乘戒律統統包括了。我們讀經,這個心是清淨的,不會生作惡的心,不會有壞的念頭。所以你在讀經的時候你這個心當然是諸惡莫作,不會有惡念,可見得這個小乘戒就具足了。經是聖人的言教,是從真如本性當中流露出來的言語,善中之善,你背誦經典就是眾善奉行。你看看你背誦經典的時候戒律具足了,背誦的時候要專心,專心就是修定,背誦的時候從頭到尾是字字分明,一句也不錯,一個字也不漏,這就是修慧。可見得這個背書的目的就是把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圓融就是一次完成,行布就是次第去修。次第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無論接觸什麼境界,我們都是在學三學、三慧。

  處處是道場,人人是佛菩薩,學生就是自己一個。《華嚴經》裡面一個學生,善財;《法華經》裡面一個學生,常不輕菩薩,你們去念「常不輕菩薩品」。所以我們學善財、學常不輕菩薩,你這一生必定成佛。講到斷煩惱障,頭一個,要去私欲,私心、欲望要斷除。如果有一絲毫私心,還有一點欲望,諸位要曉得,你的煩惱障天天在增長,你菩提心沒指望,怎麼能得禅定?不要說世間五欲六塵你從心地裡頭把它洗得干干淨淨,弘法利生這個念頭都不能有。為什麼?弘法利生還是欲望,還是你的障礙。弘法利生自己要不要做?要做,天天做。今天做了,今天圓滿,明天,不想明天,想明天什麼?想明天就有欲望、就有私心。所以佛教我們隨緣不要攀緣。想到明天,想到我要如何如何做,那就是攀緣,你的心就不清淨。明天還沒到,想它干什麼?明天,明天再說。換句話說,總而言之,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身心清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裡頭又不能有欲望,連弘法利生的欲望都不可以有,連成佛作祖的欲望也不能有,我自己要如何得一心不亂,這個欲望也不能有,一有這個念頭,都是障礙,你的心不能得一。

  所以你看看這個地方的一段,非常重要,你看觀世音佛教給他的,先教他發心,然後教他修行。菩提心是覺心,然後修的這個行都是依覺而行,決定不迷,所以這個叫三慧。古德告訴我們,菩薩修行首先要發大心,然後依聖教,這句話非常重要。如果你要是不依聖教,你自己意思以為怎麼怎麼做法,那個問題就大了。今天的佛法正是走的這個方向,所謂是新佛學,把古人的聖教說之為什麼?傳統佛學。傳統意思就是舊佛學、老佛學,可以不必要了,現在我們要學新佛學。新佛學,給諸位說,多半都是胡造謠言。真正有成就的還是傳統的老佛學、老辦法。這是他們說的,其實佛法裡頭有沒有新舊?沒有新舊。六度裡面講精進,既然精進,進是進步,精是精純不雜,天天在求進步,那哪有舊?所以佛法永遠是新的。

  把這個真正新的看成舊的,可見得他已經落伍,他才是舊的,那是顛倒、是錯誤。我們中國這個古學也不舊,如果要舊怎麼能夠說日新又新?既然日新又新,那麼它永遠是新的,怎麼能稱為舊學?怎麼能稱為古學?這都是我們觀念的錯誤,認識不清,受害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所以一定要依聖教,千萬不要依自己的意思。佛在經典裡頭一再的教誡我們,你沒有證得阿羅漢以前,不可以依照你自己的意思。為什麼?因為你自己的意思是錯誤的。證得阿羅漢以後,可以依照自己意思,阿羅漢算是正覺了,菩薩那是正等正覺,佛是無上正等正覺。因為阿羅漢已經將煩惱障斷盡,不迷了,這個時候的意思靠得住,可靠。我們現在煩惱障沒有斷,我們的心意決定不可靠,如果依自己的意思,可以說有無量無邊的過失,再要是自以為是,那就沒辦法。所以一定要依佛教誨,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聞思修這三個字的意思剛才跟諸位說明白了,這三個字意思非常的廣泛,淺深差別很大。諸位想想,菩薩修學真正用得上聞思修三慧是什麼地位?圓教初住。只要你會用這個法門,真正用這個法門,你就是圓初住的菩薩,在淨土裡面講,是證得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在戒定慧三學的基礎上,還沒有到三慧,證得了理一心,這個時候三慧。所以理一心,正如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講的,有淺深次第不相同,同樣是證理一心的,有人證得淺、有人證得深。我們一看大經就曉得,像《華嚴》裡面講,圓初住就證得理一心,到等覺還是理一心,這個位次就有四十一個差別不同,淺深次第不相同。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都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個三摩地就是一心不亂,理一心。怎麼修的?從聞思修,三慧修的。

  聞稱聞慧。為什麼稱之為慧?這一點諸位要曉得,如果我們落在分別心裡面不叫做慧,離心意識這才叫慧。由此可知,聞是用聞性聞,不是用耳識去聞,耳識是隨著聲塵流轉,那怎麼叫慧,那叫煩惱。耳識隨著外面的音聲起什麼?起喜怒哀樂,譬如你聽音樂,有的時候聽到歡喜,有的時候聽到流眼淚,那就是你的心隨著音聲流轉,外面的音聲感動了你的心。那個心是什麼?妄心,意識心。這就叫什麼?心隨境轉。心隨境轉這個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如如不動,不會隨境轉。講到三慧,這是用真心,不是用妄心。真心,在耳叫聞性,在眼叫見性。見性見的是色性,不是色塵,色塵是染污的,是不平等的,色性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所以他見性。在耳是聞性,聞的音聲,這個音聲是聲性,聲性也是清淨的、也是平等的,這個裡面決定不生喜怒哀樂。諸位要曉得,七情五欲是煩惱,我們凡夫見色聞聲生煩惱,起煩惱。像這樣的菩薩,見色聞聲開智慧,不生煩惱。

  這個境界我們很難體會得到,原因在哪裡?就是我們從來都沒有過這個經驗,換句話說,從來你就沒有離開過心意識,你怎麼能體會得到?你幾時也要是離開心意識了,你就體會到這個味道,你的智慧真正開了。所以這個地方的聞是講的聞性聞聲性。這舉的一個例子,其余都要曉得,見性見色性,乃至於這個意根,意根之根性知的是法性。這在禅家講,明心見性,在淨土裡面講,理一心不亂。聞如是,思修也就不二。所以它這個思不是第六意識的思,也不是唯識裡面講的遍行心所裡面的思,也不是善惡之思,那些思都叫做邪思,都叫做邪智慧。凡夫、外道、權教、小乘都落在邪智慧裡面。所以佛在本經責備阿難尊者說,阿難重強記,不免落邪思。阿難尊者博學多聞,佛所講的他都能夠記得,可是佛還是責備他,你雖然博聞強記,你還是落在邪思惟裡。由此可知,什麼叫做正思惟。這一句的意思,如果說得稍稍深一點,這個思專注聞性,聞性跟聲性是一性無二性,這個要記住。我們講六塵,六塵之性與六根之性是一個性,不是二性。在六根,六根是指有情眾生,我們叫它做佛性,六塵,我們叫它做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性不是二性。這個地方的思就專注在聞性上,你要是專注在法性上也可以,那是一樣的。千萬在這裡不要說,為什麼專注在法性上,不一樣嗎?是一樣,因為是一性無二性。這個叫明心見性,因為你專注在性上,你於塵就不染了,也就不著了。

  凡夫為什麼見色聞聲會染著?就是他見相不見性,在相上起了妄想,起了虛妄的分別執著,而這個分別執著實在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為什麼?因為你根本就執著不到。何以執著不到?大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我們自己的身相、心相,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的。換句話說,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住,身外之物你還能夠控制得了,你還能夠執著得住嗎?不可能的事情。我們這個身相,諸位多少能夠懂得一點,縱然體會不到,因為常常講,這個色相是剎那生滅的,經裡面給我們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所以這個一切色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剎那生滅相,相續相,可見得它不是真實的存在,你怎麼能夠執著?連自己這個身相、這個心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身心之相都了不可得,外頭境界相你有什麼能夠執著得到的?所以搞來搞去都是一場空,這是我們要明了、要了解。

  講到修,這個地方絕不是有種種造作、功行、修為,不是的,這個地方的修,也就是大經裡面常講的,修而無修,無修而修,這是真修。而我們現在的修學是有為的修,有相的修,不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法身大士之修,從斷惑上講修,從明理上講思,是一不是二,是同時的,不是次第的。所以這個聞思修是同時的,沒有次第、沒有先後,決定不可以誤會,聞了以後再去思,思了以後再去修,把它分作三個階段,那就大錯特錯,那就不是一,那就變成三了。所以這是一,一才是智慧,二就是妄想。諸位要記住,一心是智慧,二心是妄想。你能夠在二六時中,在一切境界裡,保持你的心是一,你這個心念念生智慧。你要有二,有我有人、有是有非,有二,二是妄想,智慧就沒有了,把你圓滿的智慧變成無量的妄想。所以會修的人,把無量的妄想又濃縮成一個智慧,佛與凡夫差別就在此地。

  講到真正修行,雖然不是我們的境界,可是我們講到觀世音菩薩,也要把觀世音菩薩的境界略略的說幾句,諸位究竟能體會多少,是大家自己的事情。首先前面講了聞,聞是講接觸,一接觸就通達、就明了一切諸法如幻如化。像《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大家想想《百法》裡面所講的有為法,九十四種,「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觀就是此地講的,他一下就通達了。也像我們本經前面所說的,如來藏中,妙真如性,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這個幾句話跟《金剛經》裡面的四句偈一個意思,《金剛經》這四句偈就是《楞嚴》這幾句話的總結。真正通達這個境界相的真實相這叫慧,而自己的心常住在這個境界當中,不昏沉、不散亂,一切微細的煩惱自自然然的消失,覺心逐漸逐漸的圓滿現前,這叫做正修。它這個聞思修是這個修法,這樣的修法才能夠入到甚深的一心不亂。

  剛才給大家講的,一心不亂有淺深差異,從圓初住,到等覺菩薩,都是一心不亂,用的這個方法。如果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起心動念,那完了,那修什麼?天天在境界裡打妄想。最後我告訴諸位,佛門裡常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成功與否是你個人的事情,師父領進門,只給你做一個增上緣而已。三摩地就是常住真心,就是本覺理體,如如不動。好,今天我們就講這一段,前面幾句非常重要。後面講菩薩修行的境界,你看這個境界,我過去跟諸位說過,學佛不但是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我又補充了三句,要明白道理、懂得方法、認識境界。下面就講觀世音菩薩修行的境界,一開端什麼境界,再進一步什麼境界,到後來什麼境界,這個經上都說得很清楚。

資料恭摘: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第三集)  檔名:07-006-0003

 

上一篇:黃念祖:無量壽經(第22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總觀無常 深信因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