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盜心』,常常有偷盜的心理,『悕望他利』,就是見到別人有利益,或是是公家有利益、有便宜可佔,就佔這個便宜,『用自供給』。譬如說有權勢的人利用權力來營私,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包括貪污、接受人家的禮物。你本身應該做的,不是因為人家送禮才做,這時候接受人家禮物就已經是偷盜,犯盜戒了,希望別人的利益給自己享用。
『消散復取』,用這種損人利己的方法得到的東西當然就很容易失去,所以很快的消散,用完了,花光了,然後再用這種方式來索取、來盜取,無止境的來貪取,最後把自己的福報都享盡了,享盡,壽命就跟著終了,所謂祿盡人亡。
偷盜結罪大小是看你損害的影響面有多大、程度有多深,如果是偷盜一個人的,那你跟這個人結罪,將來你得還這個人;如果我們偷盜的是一個國家的財物,這是公有財物,這個財物是屬於廣大人民的,我們偷盜、佔用那是對一國人民結罪,欠的是整個國家人民的債,那個債就重了,那你什麼時候還得起?將來得做牛做馬來還。所以真正廉潔奉公之人,公家的一針一線都不敢擅用。
以前,我們師父過去的老校長周邦道先生,他也做過官員,做官員的時候真正廉潔。公家給他家安了公用電話,這打電話,公事就用這個電話打,私事不打這個電話,到街上的公用電話去打,不打公家的電話,連家裡人都不可以用,接聽可以,接聽不用錢;公家給他配的車,上班、公事,他坐這個車,如果是辦私事,不坐這個車,自己去擠公共汽車。這個官員太難得、太少見了,真正是廉潔奉公,他知道因果,擅用國家財物那就是欠國家人民的債。
恭錄自『定弘法師談因果』 定弘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12/7/24 廣州大佛寺 檔名:57-09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