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11日是世界青光眼周,其中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指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僅次於白內障。全球共有7000萬青光眼患者,估計2020年將達到8000萬。因青光眼引起雙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總數的50%。
我國青光眼發病率在一般人群中是0.68%,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越來越高,65歲後,可達4%。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眼科主任栾潔教授指出,青光眼病人呈現年輕化趨勢,而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更是高危人群。
青光眼是致盲性疾病
據悉,青光眼是一類常見的致盲性眼病,在臨床上,青光眼通常以眼內壓增高,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縮小為特征。青光眼的危害是造成眼底視神經損傷,這種損傷是不可逆的,一旦視神經形成損害就不再有醫治的辦法,而青光眼的高眼壓的表現症狀,正是造成視神經損傷的原因。
專家介紹,青光眼患者一旦確診有可能終生都要用藥控制自己的眼壓,必要時還在再做手術或者多次手術來控制,只有眼壓控制好了,才能盡量避免這個病進一步的損害。專家提醒患者要定期按醫囑到醫院進行復診,一定要多次復診,好能在病情變化時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沒到復診時間自己感覺病情有變化如眼痛加重時也要馬上去醫院。
過度用手機小心青光眼
專家介紹,誘發青光眼的因素很多,其中以過度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最為常見。長期每天面對電腦熒光屏9小時以上的人士,患青光眼的幾率是其他人的兩倍,而近視患者長期面對電腦,更易患上青光眼。
“不管學習還是生活,如果能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就可以減少某些眼病的發生幾率。”栾潔教授說,比如平時用眼看近處的距離要限定在30厘米左右為宜,時間也不能太長,每隔1小時要休息10分鐘左右;躺在床上看書既不能保持充足的照明度,同時會使眼睛和書本靠得很近,容易發生視力疲勞,過多地看電視和玩游戲機也會促使近視眼的發生和屈光度的加深,提高青光眼患病幾率。
頭疼、惡心警惕青光眼
根據青光眼發病時眼壓升高的速度和程度不同,患者的症狀也不相同,急性的眼壓升高可以引起眼紅,視力急劇減退,並可能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嚴重的症狀,慢性眼壓升高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很難引起患者的注意,危害極大。
據悉,青光眼的早期症狀有以下四種:經常覺得眼睛疲勞不適;眼睛經常覺得干澀;眼睛常常酸脹,休息之後就會有所緩解;視力模糊,近視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栾潔教授指出,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時不要以為一定是胃腸道疾病,也可能是青光眼發作的先兆,尤其是在季節交替或情緒波動的時候,最容易發生。
據悉,急性青光眼的主要症狀是眼睛酸脹,有疼痛感,有的時候還頭痛、嘔吐,容易和普通的胃腸道疾病混淆。
專家認為,40歲以上人群是青光眼高發人群,普通人40歲以後最好每年做一次正規的眼部檢查,尤其是經常頭痛、眼脹或視力突然下降時要及時檢查,有青光眼家族史、眼外傷史、糖尿病、高度近視及性情急躁的“高危人群”,更應定期到專業眼科做全面檢查。
視野有彩圈,當心青光眼
閉角型青光眼多表現為一側眼球脹痛、伴同側頭痛、同側眼視力減退,看燈光周圍有紅綠彩圈,稱為虹視,偶爾出現惡心嘔吐,同時眼睛會充血、黑眼珠似霧狀混濁、瞳孔放大。開角型青光眼往往只表現為眼脹、虹視、一過性視矇,即眼前像有一層白霧,尤其在過度用眼後更易出現。
既然青光眼造成的視力損害是不可逆轉的,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控制病情發展,就顯得尤其重要。有青光眼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低血壓、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以及一些相關的其他眼病,如高度近視或遠視等,都應定期到醫院進行青光眼相關檢查,以排除或早期發現青光眼,並及時治療,阻止或者延緩病程的進展,最大限度地保護視力。
目前對於青光眼的治療集中在降低眼壓和視神經保護治療。降低眼壓主要是通過手術和藥物,將眼壓控制在靶眼壓,以避免引起視神經的進一步損傷。但是光靠控制眼壓並不能阻止視神經的病變,因此就需要視神經保護性治療。很多病人以為做了手術就萬事大吉,不再定期復查,結果到了晚期仍然會出現失明。
參考
看燈光有彩圈可能是青光眼 生命時報
長時間用電腦 警惕青光眼襲擊 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