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經中關於魔的具體特點記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阿含經》中的魔波旬

  波旬(梵文Papiyas或Papman)在《阿含經》中常作魔(mara,即魔羅),或魔波旬(Mara-Papman)。經載,他是欲界第六天主,故又稱為“自在天主”或“天子魔”,其所為,在於奪取或斷除人的生命、善根,而妨礙善事、破壞正教。有意思的是,波旬的在世,恰恰與釋迦牟尼佛同時代。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惡魔之“出現”於佛經,並不單單限於《阿含經》,其他如《愣嚴經》、《佛本行集經》、《大品般若經》等經典中皆廣載惡魔或波旬之名相、語意,及其娆害佛陀或諸修行者、破壞善法的事跡。本文主要是從《阿含經》中波旬的行跡、變化出發去揭示其性格之特征——即魔性的。

  波旬常常追隨佛及其弟子,進行娆亂、留難。其行跡所到之處,遍及王捨城、毗捨離城、波羅柰國、郁鞞羅聚落、娑羅婆羅門聚落、釋氏石主釋氏聚落、烏暫婆利梵志女林、婆奇瘦鼍山怖林等各處,可以說,凡是佛及其弟子所在的地方,波旬皆可能出現。波旬既出現於佛成道後與入滅前這樣的重要時刻,又頻頻出現於佛陀獨處徑行、臥息、禅坐、乞食,以及為比丘或四眾說法之時,還常常單獨出現於佛弟子跟前。通過其他經典,我們還可知,佛在成道之前亦曾與波旬發生過“交鋒”。

  逆佛亂僧時,波旬會借用多種變化手段。如化身年少、大龍、少壯婆羅門像、大牛、壯士大身,或施以碎石、蒙蔽阿難等魔法;在《中阿含經》的降魔經中,波旬是化為細形而潛入大目犍連尊者腹中的;有時波旬會直接以魔力動亂梵志心意。在《雜阿含經》卷三十九中,波旬的三個女兒愛欲、愛念和愛樂也來到佛面前進行娆亂。從策略上講,波旬對佛及其弟子可謂軟硬兼施,極盡威嚇利誘、诓瞞誤導之能事。如《雜阿含經》卷三十九波旬“執大團石,兩手調弄,到於佛前,碎成微塵”(1087),及“化作大龍,繞佛身七匝,舉頭臨佛頂上,身如大船,眼如銅爐,舌如曳電,出息入息若雷雹聲”(1089)等,這是使用威嚇的策略。再如波旬對佛說“大修苦行處,能令得清淨,而今反棄捨,於此何所求?欲於此求淨,淨亦無由得”(1094),這是以極端苦行來誤導正修行。而有時波旬看似來稱贊佛,實是威逼不成,而改為打“糖衣炮彈”:“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今可作王,不殺生,不教人殺,一向行法,不行非法。世尊!今可作王,必得如意。”(1098)佛要作的是三界的法王,而不是人間的轉輪聖王,所以,波旬的贊歎和慫恿,實際上也是一種擾亂。正如印順導師所說,我們不但要降服自己內心中的懶惰、懈怠、放逸等的惡魔,對於師友們的勸慰,也要多加留意;凡是引導鼓勵我們向上進步的,才是善知識,而勸導我們退一步的,無論其形式如何,都是惡知識,也就是魔。另外,在阿含經中,波旬還直接誘導修行者,使其發願往生魔界,例如,他對優波遮羅比丘尼所說偈:“三十三天上,炎魔兜率陀,化樂他自在,發願得往生。”(雜含卷四十五1026)

  由以上幾個方面可知,魔波旬與佛及其弟子的關系實在是很“密切”的。波旬施展種種變化和伎倆,這只不過是魔法的外在形式,魔法的實質內容是以放逸、愛欲、憂懼、退轉、愚蠢的苦行以及片面的執著等動亂或蒙惑人心。可以說,正是這些構成了魔性的“實體”。如果說可以把由一己身心所生之障礙稱為內魔(內槍),把來自外界之障礙稱為外魔,那麼,究竟而言,此二魔實為一魔,實為心魔——心魔是人天繩索。因為,無論魔性以什麼樣的側面表現出來,最終都要通過我們的心來起作用。一方面,我們要向善,要修習佛法出離三界;同時,面對客觀環境和人際的種種障礙,以及自身的種種病苦,我們人性中的弱點,即我們內心中懦弱、自私、愚蠢的方面,就容易趁勢生起、顯現出來,從而使我們退失道心。這就是著了心魔,前面所說的人的有限性,其實正是指這種心魔。

  《阿含經》對惡魔侵擾佛及其弟子身心的有關描述,可謂詳盡、生動。而經中對波旬的心理以及性格的描寫——如何作意娆亂或留難佛及弟子,乃至於被識破後之沮喪、憂戚、慚愧、懊惱,以及當佛告以即將滅度時之歡喜踴躍等,尤其讓人難忘。這些文學性的效果無外乎帶來一個人性化或人格化的惡魔,進而又深刻地反映出,在人性之外無處有惡,在人性之外無處有善。所以說,魔性不離人性。

  此外,在《阿含經》有關波旬的文本中包含了豐富的佛法思想,如其集中於《雜阿含經》卷三十九中的,大致上就有:四聖谛(1101);捨無益苦行而修正願、戒定慧(1094);佛對飲食的態度——欣悅為食,不依有身(1095);以哀愍眾生故而行教化(1097);捨非時樂而就現世樂——離諸熾然,不待時節,能自通達,於此觀察,緣自覺知(1099);修平等觀(1099);正念系心修禅定三昧(1093、1100);不住色著法(1102、11030);斷欲離愛(1086、1087、1091、1092、1099)等。

 

上一篇:蓮池大師:何為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下一篇:寬窄都是路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