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認識《弟子規》(第三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認識《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集) 2005/2/28 台灣高雄六和淨宗學會 檔名:52-117-03
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昨天有提到讓孩子從小勞動,從小做家事,對他一生能夠養成很多很好的態度。
諸位朋友,哪一些好的態度可以形成?我們當老師的都有個壞習慣,喜歡考試,所以聽了也要考試。「習勞知感恩」,所以讓孩子勞動當中,他才知道父母的辛勞跟他人的辛勞,所以「習勞知感恩」。再來,有責任心,你讓他負責了,但是你讓孩子負責事情以後,有一個動作很重要,比方說你叫他拖地,拖完以後,你要檢查。假如他第一次是應付你,你沒有檢查出來,那他可能下次做事就覺得擦擦就好。所以當他有拖了,你要再去檢查,看他邊邊角角有沒有拖好。假如沒有拖好,你不要第一句就說:你怎麼這麼懶惰!他會覺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你說:「你怎麼拖得這麼好,媽媽第一次拖地,絕對沒有你像這個樣子;媽媽因為拖了幾十年,有一些經驗可以跟你講,你就可以把它拖得更完美」,再提醒他拖地當中這些邊邊角角也要拖。所以這個責任心,除了讓他做以外,你還要去給他檢查,去教導他做事的方法。
再來,他比較勤奮、勤勞。在深圳有一個大學生被學校退學,原因是因為他生活能力太差了,造成同學跟老師的負擔,所以同學也都很怕跟他住在一起。有時候他大中午就跑到老師家裡去按電鈴,一進去就用老師的電腦,有時候吃東西還吃得掉滿地,所以老師也怕他去。後來學校勸他,你不要讀了,回去!這個還不是一個個案,很多!所以孩子為什麼連這些生活的禮節都不懂?在家裡被寵壞了。還有那個大學生到老師那裡,老師拿了蘋果、拿了一些水果給他,比方說葡萄,後來他不吃,老師說:你怎麼不吃葡萄?他說:那個沒有剝皮。沒有剝皮什麼意思?在家裡都有人幫他剝好,所以他不會吃。所以「寵豬舉灶,寵子不孝」,不能寵成這個樣子。所以讓他做,他才會勤奮。
這深圳的大學生被退學以後,報紙報導他,畫了一幅漫畫,戴了一個學士帽,然後坐在椅子上,他母親喂他吃飯。這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他母親要喂他吃飯他才吃,因為他跟他母親是死對頭。所以這些都是從小養成的壞習慣。所以現在孩子小時候吃一餐飯要多久?要不要跑馬拉松?要,吃完,你已經很累,你都還沒有吃就快累死了。所以要慎於一開始,你第一次不讓他規規矩矩吃飯,你放縱他,往後你就累得半死。所以教育的一些訣竅,你抓到了,事實上沒有那麼累。
我們提到了,教育當中最重要是以身作則;教育最重要要慎於一開始;教育最重要要掌握綱領去教,這個很重要。
再來,第四個,剛剛也提到了,他假如很懶惰的話,人際關系一定會很差。最後,一個人的意志力也在做事當中形成,現在孩子有沒有意志力?忍受挫折能力高不高?不高,因為沒有扛責任。我在澳洲認識盧叔叔,這位長輩他二十九歲就當總經理了,這個總經理不是自己給自己掛的,聽說現在一個廣告牌掉下來會砸到好幾個總經理,是不是?不是那種總經理。那種總經理是兩排的股東問他:「企業出現人事問題,怎麼解決?」「企業出現財務問題,出現很多危機處理的時候,你應該用什麼方法來對應?」是一個一個股東問他,他對答如流,說:「好,我們公司聘他當總經理」。這種行業叫做企業的醫生,專門幫人家治企業的病。他二十九歲就開始做這個工作,做到五十多歲。曾經在YAMAHA聘他當總裁,底下員工八萬人。
諸位朋友,八萬人的企業讓你兒子來帶,好不好?敢不敢?有這樣的能力是結果,原因在哪?那假如沒有父母教,不可能有這樣的能力。他說小時候常常隔壁家的水缸沒有水了,隔壁家阿姨水缸沒水,他媽媽跟他說:「來,去幫她把水填滿」。他說那時候都三、四點了,一去提水要到河邊去提,來回也要一、兩個小時,而且還不是一次可以提滿,還要提兩趟。所以往往提回來的時候都八、九點了,飯都涼了才吃飯。諸位朋友,你捨得嗎?你會叫你的兒子去做這樣的事?現在連對面公寓前面的地髒了,你都不會叫你兒子去掃。你還告訴你兒子:「那是他家的,不要管它」。所以一來讓孩子的心量拓寬,懂得替人家付出。
結果盧叔叔就這樣來回兩趟才把它填滿。他說那個水很重,當他一步一步這樣走過去,心裡面都想說累死我了,很想停下來,但是因為是父母的命令,他不敢違抗,所以都咬著牙根把它提回來,都八、九點才吃飯。結果當他往後當總經理的時候,每當他壓力很大,他的腦子裡會浮現一個景象,什麼景象?挑水的景象。那個意志力就在挑當中出來了。他說每一次很想放棄的時候,突然就會告訴自己「跨出去,再跨過去」。
所以孩子為什麼沒責任?為什麼意志力很薄弱?小時候做太少。小時候做太少的人都看得出來,像我這樣就是做太少。因為我是獨子,所以我要去洗碗的時候,我的奶奶就會跑過來;我奶奶跑過來,我媽媽又跑過來;我媽媽跑過來,我兩個姐姐又跑過來,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縱使你是兒子,也要讓兒子多做事。假如你的兒子很懶惰,你會害到別人。很多媽媽都在那裡罵:「我先生有夠懶惰」,氣得要死,一面做一面在那裡抱怨。結果她都跟她兒子說:「兒子,你啥都不用做,好好給我念書就好了」。結果你要把你的痛苦,你現在要培養一個懶的兒子,你已經覺得很痛苦了,你還要把你的痛苦建築在下一個女人身上,這樣公不公平?不公平!所以就算是兒子也要訓練。
但是人生很微妙,該是你做的事,你閃都閃不掉。假如你一直左閃右閃不肯做,這樣你到老會很歹命,你會做死。我是領悟出來的。因為我到澳洲去,剛好我們都是七、八十個人一起吃飯,一起生活。輪流到,我們過幾個禮拜就要洗碗、洗盤子,還要洗那個大的、這麼深的鍋子煮湯的,那個我都曾經洗過。所以當我在那裡刷的時候,我就突然體會到,人要勤奮做,都跑不掉。所以一下子都洗幾十個人的碗盤,還有做饅頭一次要做八百個到一千個。我每次在那裡做的時候都很不好意思,人家那些師姐都沒有休息,我都撐到不行的時候,偷偷的跑到旁邊去坐下來,人家大我們三十歲了都沒有休息,我們這個做一下都受不了。
結果剛好有一次,盧叔叔就從我旁邊走過去,剛好我在那裡洗碗,突然他就停下腳步對我說:「看你洗碗就知道你太好命了!」厲不厲害?真的,人生閱歷豐富的人,看你一眼,你有幾兩重就開始把你秤出來。所以假如我們的下一代不勤奮,在做事當中就看出來,縱使他的口才再好,瞞不瞞得過這些很厲害的企業家?絕對瞞不了。假如瞞得過的企業家,保證這個事業也不久了,因為用不對領導人。像盧叔叔這樣的領導者,他看人非常非常准,所以你現在一定要讓你的孩子有恭謙的態度,要有勤奮的態度,絕對會遇上貴人。
所以我從澳洲這個體會,就體會到人要勤奮、要多做,這樣你老了會很好命,會福報現前。所以也要讓孩子年輕就勤奮多做,必有後福。你現在讓他享,「少年得志大不幸」,一定好逸惡勞,好吃懶做,那就麻煩!現在的父母就是幫孩子做太多,只差沒幫把太太娶進來而已。
我在大陸也看到很多的父母,疼到還幫孩子去找工作,都不是自己去找的。結果幫他找好了,還要回來跟他商量,「拜托一下!你去試看看好不好?」兒子還要跟他說:「好,看你的面子!我去試看看」。你做到這樣,你這輩子都不能心清淨。讓孩子從小德行好、做事能力好,你很早就可以輕松自在,台語說:「跷腳捻胡須」,那女生就不用捻了,深謀遠慮!這是我們昨天提到做家事的重要性。
昨天也有提到教育是「教也者,長善救失」。昨天我們提到了現在的孩子有哪些問題,我們要把它找出來,才能夠對症下藥。昨天開了幾帖藥?昨天我們提到孩子會自私,孩子會懶惰,孩子會沒禮貌,有沒有把原因找出來?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夾菜對不對?順序有沒有搞錯?一定是先夾給爺爺、奶奶,這個順序絕對不能錯。所以我們學了以後就要用,不然等於白學了。
但是不能急,教育孩子要很有耐性,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教育已經很多年,你不要一次要把他扭回來,有沒有可能?沒可能。你要慢慢先從自己做好,然後取得你另外一半的認同,讓他也覺得教孩子重要,一起來同心協力把孩子教好。這個一定要從你自己先表現好,不是先讓孩子先做!這個觀念一定要導正過來。
因為有一位三年級的老師,他學了《弟子規》以後,他很高興,他說:終於找到一本很好的書,可以常常教訓我的學生。他就變成警察了,每天在教室裡面好像在抓賊一樣,忙得不亦樂乎,很累。教了一個月,剛好有一個機會跟我們一起吃飯,他就有點疲憊,他說:《弟子規》很難教。我們就跟他溝通這個觀念,「你不要去只是看學生有沒有做到,首先自己要先做到,孩子、學生才會服氣,才會效法你」。所以本來是每天下課在那裡抓賊,現在念頭一轉,好,我自己先做《弟子規》。所以剛好有一天,他看桌子比較髒,他就自己拿起抹布開始擦桌子,把桌子擦干淨。突然他抬起頭來,看到兩、三個小朋友,也拿著他的抹布在那裡擦;過沒有多久,幾十個學生都在那裡擦桌子,他突然感動得眼淚都快掉下來。原來身教比言教還重要。
所以「身教者從,言教者訟」,講過這句沒有?「身教者從,言教者訟」,假如只有言教,只會命令小孩子,然後自己沒有做到,早晚你的孩子會跟你吵架,甚至於會跟你告上官司,都有可能。但是你身教,他看了之後很感動,他會效法、學習,所以身教重要。所以那天擦桌子就有這樣的景象出現。後來剛好那個禮拜,他們全班帶到公園去教學,剛好這位老師看到紙屑,馬上蹲下去就撿起來。這麼一撿,回頭一看,幾十個學生在撿垃圾,學生撿得很積極,連他手上的垃圾都被學生搶過去,他的學生說:「老師,你是長輩,這個我們來就好了」。所以他從這一個經歷體會到身教重要。
所以《大學》裡面有一句話,可以提供諸位朋友找到一件事情成敗的第一個關鍵,不管你是要家庭成就,還是要事業成就,甚至於國家成就,都需要從這一個點開始出發,就是《大學》提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從天子到一般的人民,「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都要從個人的修養、修為開始做起,你才能夠齊家、才能夠治國。所以一般的人回不到這個點,忙得半死,就是建不起家業、建不起事業。
很多人在聽課,一邊聽都說:「我先生需要聽」、「我太太需要聽」、「我的孩子要快叫他來聽」,這樣想對不對?自己要先看到自己的問題、缺點去改正,才能夠感動他人。都想要叫別人做,他人都很不甘願。所以諸位朋友,你聽完之後要轉動家庭,一定要從自己先修身,先增長德行。你絕對不能今天回去,然後往桌子一拍,啪!「我跟你說:我這三天是聽蔡老師講課,所以教育孩子我都知道,你以後都要聽我的」,這樣我就糟了。我回來高雄,剛好有人講:「你是蔡老師?」我會說:我不是!好漢不吃眼前虧,到時候我會被人打。所以不能去強加於人,要從自己開始轉變,進而你的先生說:「學《弟子規》怎麼差那麼多!」又看到你愈來愈會教孩子,他就很支持你。所以這一點我們要謹記在心。
救失,往後面對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為,請你不要停在結果那裡很煩躁。一定要從哪裡思惟?原因找出來,趕快來對症下藥。好,救了失還要長其善,長什麼善?「人之初,性本善」。中國有一句話很有味道,「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孝為百善之首,這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孝開了,百善皆開;孝不開,百善皆不開。
所以我們來思考一下,一個孩子有孝心以後,其他的德行會不會好?你看他會不會傷害身體?不會,「身有傷,贻親憂;德有傷,贻親羞」。你看我們小時候最怕哪一句話?「你怎麼這麼沒家教」?你做什麼壞事,馬上就站直直的,怕丟了父母的臉,還有一點孝心。所以「德有傷,贻親羞」,有孝心的人,他的行為他會自我規范。再來,兄弟會不會打架?「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吵架,父母最難受,所以有孝心的孩子不可能做這樣的事。他能友愛兄弟,他自然能跟朋友相處得好。因為他跟朋友假如相處不好,父母不知道要多擔多少心。所以一個人孝心開了,百善自然就會開了。所以孝重不重要?太重要。
那怎麼教孝?怎麼教?我們常常感覺到什麼東西很重要,我也很認同,但是第一步不知道怎麼做,因為學問假如沒有力行,等於沒有學。第一個,我們也提到了最重要的要「以身作則」。我在台中有一個結拜大哥。那一次剛好我教書也教了一年多,因為推展《弟子規》,所以自己也常常讀,讀到最後,感受這一本書裡面做人做事的道理,對孩子一生影響甚深。所以我有這個領會,馬上帶了兩本《弟子規》就開車上台中。要好東西要好朋友分享,更何況是自己的大哥。所以我跟他坐在餐廳裡面都還沒開始吃,我已經忍不住開始一句一句講給他聽。他的女兒一個二年級,一個四年級,講到一半,我突然眼淚就掉下來,就唏哩嘩啦哭起來,我大哥被我嚇一跳!
看我哭了差不多三分鐘比較平息了,他就告訴我:「我聽大學教授講課,也沒有人講成像你這樣,講得哭成這樣。」我就跟他解釋,我說:我剛剛講到一半,突然悲從中來。我說:這個小時候怎麼沒有老師教我?假如有老師教我,我人生少走多少冤枉路。自己走冤枉路還不打緊,在走冤枉路的過程,不知道有多少話、多少行為傷了親人、傷了朋友。那個傷傷下去還能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當我們講了一句絕情的話對自己的母親、父親,還能不能收回原來的樣子?收不回來了。所以自己冤枉路不打緊,又傷了這麼多人,相當遺憾!所以我才會這麼傷感掉眼淚。所以體會到這麼好的東西要趕快教,我們不要讓自己的遺憾又發生在自己的學生、自己的下一代身上。繞冤枉路繞得回來還好,有的繞出去怎麼樣?繞不回來了,做人就白做人了。
我這個結拜大哥他很孝順,不只他孝順,他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很孝順。剛好他母親兩、三年前往生,去世了,剛好我去給她行禮,去的時候看到他的下一代,他兄弟姐妹所有的下一代素質很好,一看都是眉清目秀,我突然了解到,為什麼他下一代這麼優秀?因為他們這一代只要有空,一定回去陪父母,上行下效。他還提到他母親去世那一、兩天,有很多我們說的流浪漢就在他們家走來走去,不敢進來。因為這些流浪漢常常都是他母親拿食物去給他們吃,結果知道他母親去世了,很想來慰問一下。結果他一看到就請他們,一進來,那流浪漢當場就跪下去了。所以「傳家有道唯忠厚」,這仁厚之心一定可以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後來他跟我說,他說他母親往生以後,他內心很踏實,怎麼說?因為他這十多年來都選擇不去應酬,要陪父母。所以當母親走了,他覺得很安慰,他的抉擇正確。我們絕對不要有千古的遺憾,千古子女的遺憾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父母可以奉養,那是人生最大的福田,要好好珍惜。很多人又說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應酬這麼多。人的一生,拒絕這個能力一定要學,該拒絕的時候一定要拒絕,不然你的生命會耗在太多根本沒有好處,甚至於有壞處的地方。每天花天酒地,傷了自己的身,對別人又沒好處。
諸位朋友,怎麼拒絕?怎麼拒絕又不會讓對方不好受?拒絕他人有兩張王牌可以打,這兩張王牌不是賭博。兩張王牌,第一張王牌就是父母。當別人很勉強你要去應酬,你就跟他說:「哎!昨天我才跟我母親答應今天回去陪她吃飯,我都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回去看我母親了,她最近身體又不好,我一定要回去」。你這麼真心的說出這段話,他突然想說:「對!我也兩個月沒回去了」。你很可能又把他的孝心都喚醒了。所以第一張王牌是父母。一般你把這張王牌打出來,他就不會強人所難。第二張王牌是你的妻兒。這朋友要硬拉你去喝酒、吃飯,你說:上個禮拜,我已經跟我兒子訂好規定,今天要回去講《德育故事》給他聽。我現在跟他做家規,一起做《弟子規》,假如我沒有做到,那我以後沒有辦法管他。《弟子規》說:「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所以我要有信用,很不好意思。他會不會再強迫你?不會。
假如這兩張王牌都打出去,還是沒用?那這樣的朋友,我看就算了!人生的智慧在取捨。這種朋友要敬而遠之,都不通人情,一定會把你拖下海裡。所以選擇朋友要有智慧。
有三個人,三個好朋友,剛好遇到一個海難,幸好祖宗有積德沒有淹死。所以三個人漂到一個荒島上,結果在這個海灘上看到了一個神燈,你看到神燈要怎麼樣?看到神燈要把它擦一擦(你們都沒有童年?)阿拉丁神燈趕快把它擦一擦。精靈出來了,「主人,我給你們三個願望,不過你們有三個人,所以我數學學得不錯,三除以三等於一,一個人一個」。
第一個開計程車,日也開夜也開,很累,「我的願望就是能有幾台計程車,我當老板,讓他們去開。」這個精靈說「小事一件」。咻!就把他送回去了,他就回家當計程車老板。第二個是在7-11工作,所以每天也是要輪夜班,也很辛苦。他說:我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店,我請人家來看就好。精靈說小事情,咻,他回去當老板。第三個朋友想很久,平生無大志,只求六十分,也沒有什麼志願,想不到什麼,但是想想這個荒島也不錯,在這裡混日子也不錯,不過我一個人在這裡太寂寞了,「我希望前面那兩個也回來陪我」。咻,「啊!」聽到前面兩人的尖叫。
諸位朋友,你身邊有這種朋友?你不要笑。怎麼樣分辨朋友重要。我們每天在那裡耽心,我兒子以後出去會不會交到壞朋友,天天在那裡煩惱,剛好有一天真的交到了,心想事成。這樣煩惱有用嗎?我們人都在做很多一點幫助都沒有的事,真正有幫助的事都沒有去做。好,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這個擔心沒有用;你要擔心的是「孩子有沒有能力交到好朋友」,這個才重要。很多家長,我們教孩子都教人做人做事,他就說:「老師,你把孩子教得這麼善良,他出去以後,假如被人家欺負怎麼辦?」有這種煩惱的舉手?都煩惱在心裡。一定很多家長很擔心這個問題,怕他交壞朋友,怕他太善良被人家欺負。
所以人思考事情,不能順著自己的思考,因為我們想的是錯的。應該要順著什麼思考?順著真理思考才對。《易經》裡面有一句話,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不過現在一般都講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意思差不多。意思就是說「龍交龍,鳳交鳳,隱痀交當戆」,就是物以類聚。所以你的孩子是善,他吸引來的朋友是什麼?善人。不然你試試看,一群善人聚在一起,那比較壞的人看到還沒走過來轉頭就走了,有沒有?有,對。假如一群惡人在一起,你的孩子溫文儒雅,他看到那群人,他就覺得好像就被彈開了,自然而然。所以我們要順著真理思考,不能順著煩惱思考事情。所以重點在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善人,這個要去思考。
再來,我畢業十年了,已經進入十一年了,在這十一年來,我也沒有被人家欺負過。我也勉強算得上一個小善人,我也沒有被人欺負。所以很多事都是多煩惱的。再來,我的外甥,他差不多兩歲多,他母親就開始教他《弟子規》。教《弟子規》要教如何落實在生活,不是只有教他讀。所以這個孩子到外面去玩,看到其他小朋友罵人,或者出手推人家,他都會拉拉他媽媽說:「媽,那個人不可以罵人,那個人不可以打人」。「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不能隨便罵人,不能隨便打人,「凡是人,皆須愛」。
這個孩子為什麼會判斷?因為當你教他說:「孩子,孝是善」,請問他知不知道什麼是惡?什麼是惡?(有這麼困難?也不是考大學)不孝,對!不孝!悌,友愛兄弟、尊重長輩是善,請問什麼是惡?不尊重長輩,無禮,兄弟打架是惡,不悌是惡!生活很有規矩是善,什麼是惡?沒規矩!說話有信用是善,什麼是惡?沒信用。有這麼難嗎?所以當你教他善的時候,他同時會判斷什麼是惡。所以孩子就能善惡分明,不然他就會善惡不分。
我記得有一次看到一個報導,有一個孩子犯了很大的刑法,要判重罪了,剛好警察局通知他媽媽,通知過來,在電話那頭他媽媽說:「不可能是我兒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可能在路上還在哪裡,不可能是我兒子」,突然進入警察局把那個門一打開一看,誰?她兒子。馬上說:「都是被那群朋友帶壞的」,責任一句話就推得一干二淨,這個沒有責任心。
我們要了解,所有事物一句話就涵蓋了,「萬法因緣生」。聖哲人很有智慧,一句話就把所有萬事萬物的道理講透了,「萬法因緣生」。有因有緣會結果。我們看看,你種了一顆綠豆下去是因,要有什麼緣才會長出來?要澆水,夠不夠?要陽光、要有空氣,還要有土壤,它才會長,所以結果。今天孩子會誤入歧途,什麼是因、什麼是緣才會結這個惡果?今天有惡友的緣,但是他善惡分明,遇到惡友他會閃,會不會結惡果?不會。所以這個惡因在哪?善惡不分!他這個善惡判斷力從小沒有扎根,所以一遇到外面復雜的環境污染,馬上就偏頗了。
所以與其你一直在那裡擔心外面的社會很污染,不如把孩子的因種扎實,這個重要!要從根本下手,不然你會煩惱不完。像我跑到海口去,假如我善惡不分,那我媽媽會怎麼樣?擔心死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到,要讓孩子往後能選擇好的朋友,一定要先把他的理智、把他善惡分明的能力,根要扎穩。
我們剛剛提到「孝開,百善皆開」,要讓孩子懂得孝、懂得報恩。報恩的前提一定要怎麼樣?知恩才行。所以我們剛剛也提到「以身作則」,所以我從我大哥他們家族的情況發現,確確實實這個道理真實不虛。
再來,教孩子要親師合作,父母跟老師好好配合。老師教孩子德行,孝順父母;父母要教孩子什麼?尊敬師長,這個很重要。我們記得小時候,假如在學校被老師處罰,回到家裡敢不敢講?不敢講。爸爸媽媽看你怪怪的,「你今天怎麼了?」說被老師打,叫過來再修理一頓。隔天拿點水果去謝謝老師:「老師,你對我的孩子嚴加管教,非常感謝」,還送水果去。當父母對老師這麼恭敬,這麼感謝老師的教導,這個孩子對老師怎麼樣?畢恭畢敬。當他對老師有恭敬心,他的學問才開始可以冒芽;對老師都不恭敬,不可能有學問的。結果現在的家長怎麼教?小孩要是碰到他,或說一句話對他凶一點,還有一個家長是帶律師去找校長,其實那個叫意氣用事。這個動作一做,誰都沒得好處,最大的受害者是誰?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以後天不怕地不怕,尤其對老師不會有恭敬之心。
你看看我們的古禮怎麼教?以前拜師,爸爸帶著兒子到私塾去,爸爸在前面,孩子在後面,先對孔老夫子像行三跪九叩首禮;禮拜完之後,請老師上座,再拜老師,也是帶著孩子。孩子小時候心目當中最尊敬誰?父親、母親,而他尊敬的父親又對老師行這麼恭敬的禮,那三拜拜下去,孩子對老師的尊師重道之心扎根了。我們現在人說:「老師那麼好,還讓人家拜」,其實我們都忽略掉老師是什麼心境。
我第一年帶班,剛好有一位學生東西忘了帶,他的奶奶六、七十歲了,幫他拿來。六年級都在四樓,爬到四樓,老人家都有一點氣喘。但是這個動作不對,應不應該幫他拿過來?這不應該,我們待會再來分析一下這一點。這位長輩爬上來,看到我,馬上跟我鞠一個九十度的躬:「蔡老師,你好」,那個躬鞠下去,我都頭皮發麻。你們會不會覺得我有點駝背?那個「老師好」就把我壓下去,「老師」這兩個字好不好扛?不好扛。對方是長輩,他對你這麼恭敬,你用什麼回饋人家的恭敬,用什麼?你要不好好教人家,你對得起人家?所以老師要對得起人家的尊重。
我記得我考上老師,准備去教書的時候,很多親朋好友遇到我,問我第一句話是什麼?問那些話都害我們師道尊嚴都沒有了。第一句話都問我:「你一個月賺多少?」社會的價值觀都是群體影響的,你不要推給「那都是社會,跟我沒關系」,錯,集體的價值觀偏頗。做老師那影響孩子,孩子教對了,他以後還為人父母!老師這個行業是功德無量,無限延伸。當然,功德無量,教得好叫無量;教不好,就這樣無亮,差一個字差很多。你誤人子弟要怎樣?墮下去就十八層。一位庸醫給人治病亂醫,墮到十八層地獄,他非常生氣:「我也不是故意的」,那叫死不認錯!把人醫死了還不承認,在那裡踱腳「氣死我,氣死我!」底下說:「你不要再踱了,灰塵都落到我的身上」,「還有第十九層?我當醫生草菅人命,你是做哪一行的?」他說:我當老師的。所以老師當得好前途一片光明,老師當不好前途一片黑暗。
所以當老師最重要的,要好好把人家的孩子教好。那都是人家父母的心肝寶貝,一交給你都是幾年的時間,你要沒把人教好,當父母的多難受,很難受。所以我都會跟我的親戚朋友說,你怎麼都問我賺多少,你怎麼都不會叫我、交代我一定要把人家的孩子教好?你這樣跟我講的時候,我對我的工作會肅然起敬。所以諸位家長、諸位朋友,你的孩子假如考上師范院校,你絕對要在考上那時候就要告訴他當老師的價值,那他四年會好好學,出來一定是非常非常優秀的老師。
所以我第一年教書,這位長者給我行禮以後,我突然感覺到,古代這些老師,當他坐在上面被人家拜三跪九叩,拜完以後,他的心是什麼態度?人家的孩子托給我,我假如沒有把人家教好,怎麼對得起人家父親這樣的大禮?所以做老師不簡單。所以我們當父母的一定要教孩子尊重老師,這樣老師就很好教。
所以教孝就要知恩報恩。知道恩,他才會興起感動,興起回饋的這種孝心,知恩報恩。當老師的怎麼樣引導孩子報恩?很多家長說:老師沒有教怎麼辦?山不轉路轉,不能樣樣靠別人。當老師還沒教以前,可以夫妻配合。所以只要你有心,就一定會有方法。
先生怎麼教孩子孝順?你做爸爸的,你對你孩子說:「兒子,你要孝順你爸爸,你知不知道你爸爸有多辛苦」,這樣講不到三句,雞皮疙瘩都掉滿地,所以不能這樣教。一定要媽媽教兒子說「你爸爸有多辛苦」,爸爸要教兒子說「你媽媽有多辛苦」。「兒子,我告訴你,你媽媽懷胎十月,吐得半死,懷胎過程,你看看背得很辛苦,我們家又在四樓又沒有電梯,每天走來走去;生產的時候痛得不得了!」你從頭說到尾。「你三歲的時候,半夜兩點多生病了,你媽媽馬上怎麼樣怎麼樣」,說得你很真誠,你兒子眼淚都滴下來,他的孝心就生了。你不要當爸爸說:「那一段我都不知道」,那就太不負責任了。這個是先生教兒子。
太太就跟他說:「你爸爸工作有多辛苦,來,媽媽告訴你」,要講到什麼程度?眼淚掉下來才算。但是現在很多媽媽,不只沒有講先生的付出,還會說:「你那個爸爸…這樣」,還會講父親的壞話,這犯了兵家大忌,謹言慎行。父母在孩子心目當中是很崇高,假如你講先生的壞話,那對於一個父親在孩子心目當中的影響是很大。縱使你的先生再有些不是,你也要給你兒子說他好的地方。他兒子都說:「爸爸你這個也很好,那個也很好」。結果爸爸想說我有九十八樣不好,只有這兩樣好,我兒子還看得起我,所以他會覺得說,我不能辜負了我兒子對我的期待,他還會力爭上游。如果孩子七、八歲就看不起父親,他爸爸說:我太太看不起我,我兒子也看不起我,不要緊,那我就順你們的意。就墮落下去。所以孩子的認同,對父親的事業是一種推力。所以要隱惡揚善,這樣才能夠慢慢把你先生的潛能激發出來。
我們做老師的一定要教孝道。所以在三千年前,佛陀有一次帶著一些學生在路上行走,突然看到地上有一堆白骨,佛陀就把骨頭分成兩半,一半骨頭比較黑,一半骨頭比較白,「心有疑」怎麼樣?你們都沒有復習,也沒有預習。《弟子規》講:「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所以學問學問,要學著問。所以阿難的《弟子規》學得不錯,常常都請教世尊,「世尊,為什麼要分成兩半?為什麼這個骨頭比較黑?這個骨頭比較白?」世尊就說了,世尊是先禮拜這個骨頭。然後就跟學生講:「這些骨頭很可能是我們以前的祖先,或者過去世的父母,所以我們要禮拜」,「為什麼這個骨頭比較黑?因為那是女人的骨頭。因為母親懷胎過程,還有哺乳的過程,所有孩子需要的營養都是從母親的身體裡面、從血液當中化成營養,所以有很多母親她的鈣質都流失掉了,所以才會是黑色的」。由於這個因緣,佛陀就開講一本經典,叫《父母恩重難報經》。
所以就從懷胎過程的辛勞,我們也跟學生講,母親懷胎有一些不習慣,所以會嘔吐。可是嘔吐過後,母親還是強迫自己要把食物吃下去,為什麼?你跟小孩子上課要常常問為什麼?不然他們都聽傻了。跟他有互動,讓他有思考,不要用填鴨式的,要用互動式的讓他能夠思考,融入整個教學,融入整個情境裡面。為什麼?因為媽媽怕沒吃食物,不能給你營養,所以縱使自己很難受,也要勉強吃下去來讓你健康。所以你看媽媽用心良苦。你看看你們現在有這麼好的飯菜,還挑食,還不願意吃,這樣怎麼對得起媽媽?愛父母,「身有傷,贻親憂」,「對飲食,勿揀擇」,不要偏食,這是我們做子女應該做的。所以你這樣跟他講,他很能接受,你看人家母親都可以為了我把該吃的吃下去。
我們又辦一個活動叫「護蛋活動」,就讓孩子每個人背一顆雞蛋,然後讓他們保護蛋一天。一開始十分鐘、二十分鐘,第一節、第二節都很仔細,都沒破,第三節以後就啊、啊,很多情況都發生了;到一天下完課剩沒幾顆,都破掉了。結果老師就說:你們才保護一天,媽媽保護幾天?懷胎十月,你才保護幾天,媽媽背這麼大個,媽媽假如像你們這樣蹦蹦跳跳,你們生出來這邊瘀青,這邊紫一塊,對不對?所以你看媽媽懷胎的辛勞,時時刻刻都在保護你,這樣的恩情你無法報。」我記得我在學校的時候,還讓他們背籃球,在那裡體驗一下辛苦的氣氛,很多事情要經歷過才有感受。這是懷胎的辛勞。
再來生育的恩德,母親生產的時候很痛,有些產房的生產的床上有兩根鋼柱,這麼粗,兩支,結果那個鋼柱都彎掉了。我問小朋友,什麼樣的力量讓這個柱子彎掉,什麼力量?痛的力量。有的男士他的太太要生產,他說:「來,我的手給你抓」,不要開玩笑,不然等一下,你老婆抓得太大力,你「啊!」所以那是痛的力量把它拉成這樣。而且報導當中了解到,癌症痛不痛?痛,生孩子的痛比癌症還痛,很多癌症病患痛到受不了,跳樓自殺的很多,而母親生產的痛比癌症還痛。媽媽生完,有哪個母親曾經跟你說:「兒子,我生你的時候很痛!」有沒有?哪一個?都沒有。母親把孩子生下來,這麼樣的痛苦,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孩子平不平安。媽媽這麼樣的劇痛,她都可以拋在腦後,只關心孩子的健康。所以諸位小朋友,光是這個恩德你就報不完。
再來,養育、教育的恩德。很多媽媽懷孕的時候,每天都想趕快生下來;結果生完以後,覺得想把他裝回去,因為生了以後更累。我們閩南話說的:「生的放一邊,養的功勞比天大」,養育辛苦。我這個外甥跟我很有緣,常常到我們家報到,我也加入抱他睡覺的行列,不過我加入的時間只能二十分鐘,我的手就受不了。他的母親(我的姐姐)常常孩子在吵鬧的時候,晚上都要抱好幾個小時,所以很辛苦。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知道生了多少場的病,讓父母擔了多少的心,再加上常常晚上睡不好,父母也要陪我們耗,耗到早上,還要帶著熊貓眼去上班。這點點滴滴的養育、教育之恩,這個恩德我們沒法報。
我們用什麼報?一歲的時候,媽媽喂我們吃奶,我們回報是咬她一下。三歲的時候,可能媽媽去研究一個食譜,煮起來特別營養,弄了兩、三個小時,端上來給我們吃,我們不小心把它弄倒了,媽媽有沒有怨言?六、七歲的時候,花了一個月、兩個月薪水買了一台電子琴,孩子說想買電子琴,結果我們彈了三天,從此把它打落冷宮。上國中的時候,一起出去看電影,說:「媽媽你坐那裡,我跟我同學坐這裡」,叫媽媽不要坐一起。高中時候,可能畢業典禮,媽媽煮一頓豐富的晚餐等我們,結果我們根本沒回家,還跟同學玩通宵。大學考上了,爸爸媽媽很高興,還送孩子去讀書,孩子說:「爸,你到這裡就好,你不要再進來了,進來,我會不好意思」,還怕父母給我們丟臉。當我們結了婚,婚姻上面有問題的時候,誰最操心?父母最操心。為人父母的辛勞,我們當孩子的知不知道?
我記得我姐姐出嫁那一天,因為我是家裡的獨子,所以一定是我去幫我姐夫開門,然後就有一段的禮儀迎娶。迎娶最後一段是拜別父母,我的姐夫帶著我姐姐拜我父母,第一拜拜下去,才剛跪下去,我父親的眼淚馬上含在眼裡。在那個瞬間,我父親整個當父親的感受就好像一道光一樣照到我的腦子裡面來,我幾乎是同一個時間跟我父親掉淚。我忽然體會到,看到一個女兒拉拔那麼大,整個養育過程,對她的身體、對她的教育擔了多少心。而且今天覺得說好不容易給她找一個好一點的歸宿,心裡還有一點安慰。其實父母對孩子的關心、關懷,是不是嫁出去就沒了?不可能,是一輩子的用心。所以當場我那種強烈的感受,那種體會為人父母的心,我在內心告訴我自己,說這一輩子絕對不能再講一句沖的話對父母,絕對不能再講。因為我們報恩都報不完,絕對不能再忤逆父母,再讓父母不高興、傷心。所以我們跟孩子引導父母的辛勞。
在漢朝時候,有一個孝子叫韓伯俞,韓伯俞每一次被母親處罰,他都默默的接受教誨,也從來沒有哭。後來他長得比較大了,成人了。有一次犯錯,他的母親打他,他哭了,哭得很傷心,他的母親嚇了一跳,她說:「兒子,從小到大我打你,你從沒哭過,你今天為什麼哭?」韓伯俞說:「母親,你今天打我,我一點都不覺得痛,代表您老人家的身體愈來愈虛弱。」所以父母用他的青春成就孩子的健康、孩子的人格。也因為子女的成長,他們卻一天一天的消瘦下來,青春也流失掉。所以韓伯俞因為感受到母親身體不好,可能來日不多了,所以不禁悲從中來。
我們很多時候在這引導過程,很多小朋友他的心很清澈,所以一邊聽,眼淚掉下來。我們接著跟小朋友說:掉眼淚有沒有用?沒有用!你既然感受到父母恩德很大,最重要的要趕快報恩,好,小朋友怎麼報恩?做到《弟子規》就是報恩。所以我們就開始「入則孝」講解,讓孩子的孝心能扎扎實實落實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很多小孩說:「媽,我以後賺了錢,一定買車子給你開,買房子給你住」,當父母的就非常高興;結果說話都跟你頂嘴,這樣你不要做白日夢了。現在就對你不恭敬,給你一些花言巧語,你就相信了;真正往後會孝順的,現在會怎麼樣?現在對你就會有孝心。
所以對父母的孝心,從《弟子規》第一句開始做,「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從對父母講話的態度開始學起。那我們現在看,叫孩子「小明!」小明怎麼回答?「干嘛」(阿彌陀佛),你看現在的孩子都回答:「干嘛,你沒看我在忙?我在看電視!」有沒有禮貌?恭敬心都沒有了,怎麼孝?所以這個要教。我們跟學生講:「那老師叫你,你敢不敢說干嘛?」他說不敢。你看從這個反應,對父母講「干嘛」,對老師不敢,孩子的態度是什麼?察顏觀色,欺善怕惡,有沒有學到對的?學到錯的。所以這些態度,你都要謹慎,孩子從小就學錯東西,所以對人都要恭敬才是正確的。
所以應該教導孩子,爸爸、媽媽叫你的時候,要趕快過來,「爸爸(媽媽)有什麼事?」恭敬,你有教,他就有做。「父母呼,應勿緩」。剛好有一位老師,有一天她兒子敲她的門,她還沒有來開,她的婆婆就過來要叫她兒子去吃東西。她的兒子,剛好奶奶在那裡叫,他就有點不耐煩,他說:「別吵!」跟他奶奶說「別吵」,這樣嚴不嚴重?才五、六歲而已。所以「父母呼,應勿緩」,爺爺、奶奶呼,應勿緩,老師呼,應勿緩。教書不要教死,不是只有「父母呼,應勿緩」,所有的長者呼,晚輩不可以怠慢。結果她在屋裡面聽了很警覺,這個態度不對,馬上出來跟她兒子說:跟奶奶道歉。結果她兒子不要!你看現在孩子脾氣拗不拗?不要,叫他道個歉,不要!可能是有人也不願意道歉,就示范給你看。
你看我們現在你聽大人,你聽得到「對不起」三個字?很少聽到這個聲音?有位媽媽學了以後,回去轉變滿大的,跟她先生說「對不起」,她先生眼睛瞪得很大,這句話是從我老婆嘴巴講出來的?所以我們要做示范,有不對的時候一定要道歉。其實當我們在道歉,甚至於我們自己做錯在跟兒子、女兒道歉的時候,你那個歉道下去,難道你會低一截?剛好相反。當你錯的時候,你承認錯誤,孩子不只不會看輕你,對你肅然起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有羞恥心是德行,一定會讓你的孩子更尊重你。所以你讓家裡常常有「請」、有「謝謝」、有「對不起」,那你的家風會很好。
結果這個孩子不肯講,在那裡僵持了一段時間。她的婆婆說:「天氣那麼熱,不用道歉了!」諸位媽媽怎麼辦?「我在教孩子,你沒看到?」那就全都泡湯了。所以這修為很重要。這個時候,這位老師馬上就對她婆婆說,她說:「婆婆,孩子沒有教好是我的錯,我跟你道歉。」就跟她婆婆道歉,鞠一個躬。她兒子本來很拗,看到媽媽這個動作,眼淚掉下來,有掉下眼淚代表有羞恥。結果她這個躬一鞠下去,之後,她又跟兒子講,她說:「你自己犯錯,奶奶不只叫你不用道歉,還處處替你著想,還怕你太熱,你有沒有看到奶奶對你的心?」她婆婆聽到這段話也很感動就走開了。
你看當媳婦講出老人家的心聲,她的內心怎麼樣?我媳婦真了解我。以後要跟她商量,好不好商量?很好商量。以後會騰出空間,「來,孩子你教,好好教」,就不會來障礙你。因為這麼樣的動作把婆媳之間的關系拉近了,所以人情練達皆文章。所以孩子錯誤的時候要慎於始,馬上糾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我曾經問學生,你被爸爸、媽媽罵完以後,你有什麼想法?孩子被大人罵完有什麼想法?大部分的學生會回答:有夠衰,去被我爸爸看到,去被我媽媽看到,去被我老師看到。他假如停留的是這個概念,那完蛋了。他下一步想說「下一次不要被他看到」,他沒停留在他「錯在哪」,他沒停留在「下一次要怎麼改過」。所以你罵孩子、打一打以後要安慰安慰,要讓他知道錯在哪裡,所以剛柔並濟也很重要。
我們當老師的要幫父母講話,我就問他們,他們說很衰,我就告訴他,我說:你有沒有看過生氣,生完氣以後精神很好?「我好有精神!」生完氣的人都怎麼樣?很累,對不對?為什麼生完氣會累?因為生氣的時候,體內會分泌大量的毒素,所以生一次氣要三天才可以平復回來,你看對身體傷不傷害?傷害很大。你父母寧願傷害身體,也不願意你學壞,也要把你教好,你有沒有看到你父母用心良苦?再來,我說:「你被處罰以後,假如沒有學到東西,你白被處罰,你白被罵一頓;最重要的要學到經驗,學到錯在哪。所謂挨罵換得進步,這樣你才沒有辜負父母對你的教誨,錯在哪,下一次不要再造,那你這一頓罵很有價值」。讓孩子的心境轉化到被父母教訓,一定要記住錯在哪,下次要後不再造。所以你《弟子規》每句都要解釋清楚,孩子的行為就會好。要教細一點,現在孩子你不講清楚,很難教的。
因為句子太多了,時間有限,我再舉一個例子。「德有傷,贻親羞」,所以我們表現不好,父母都會覺得很難過,很難受。而且我們的行為不只會讓父母蒙羞,還會讓我們的國家蒙羞。我們跟小孩講網路上有三個消息,一個在巴黎聖母殿,上面有一排中國字寫著「請勿大聲喧嘩」,寫給誰看?中國人,這樣你就知道是什麼意思。我有一次在講的時候,有一位開高級飯店的一位總經理,他說:「對、對,中國人出去玩都這樣」。有時候去看世界名畫,人家外國人站在那個線後面看,我們馬上走過去,站在別人面前,那個外國人都看不下去,就走了。這個「贻親羞」,臉丟到哪裡去了?把我們中國人的臉丟到全世界去了。在泰國皇宮廁所裡面寫了一行字,「便後請沖廁所」,大小便以後要拉那個沖水的。第三個,在珍珠港垃圾筒上面寫著「請把垃圾丟在此」,用中國字寫的。丟不丟臉?很丟臉。所以這個「親」也是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這不能丟這個臉,讓孩子有這樣的責任心,他的行為牽涉的面很廣。
諸位朋友,你有去過巴黎聖母殿的舉手?沒有幾個。你有去過泰國皇宮的舉手?也沒有幾個。有沒有注意到,是不是一般的農民可以去這些地方?是不是沒讀書的人去這些地方?都是誰去?留學生,社會地位都不錯的才能去。結果讀最多書的,基本做人處世不懂。所以現在都不是教育,只是教知識而已,做人沒教好,所以這個臉丟到全世界去。結果小朋友說:「老師,把它擦掉」,我說:「好,擦掉」,你做不好,人家用嘴巴講你,你要把人家的嘴巴捂起來,你能捂到什麼時候?所以不能用手擦,要用行為,要用德行。中國人自己有好的德行,自然人家就不會這麼輕視。所以每一句要教。我在台南講四十片,那就有一條一條講,諸位朋友可以去做參考。
所以「父子有親」這是第一倫,教孝第一重要。
再來,「君臣有義」,君臣用現在的話講叫領導人跟被領導人的關系,叫君臣關系。孔夫子非常尊敬以前的古聖先王,孔夫子所尊敬的都是春秋以前的這些聖主。到底是什麼樣的德行讓孔夫子這麼樣推崇?我們也要去學習這些古聖先王,那你就能做很好的領導人。
堯帝有一次剛好走在路上,看到兩個人犯罪被押送,堯帝很緊張,趕快跑過去問士兵:他們兩個犯了什麼錯,怎麼會被關起來?士兵就講:他們偷人家的東西。堯帝接著就問他們兩個:你們兩個為什麼要偷人家的東西?這兩位人民就說了,「因為上天久旱不雨,所以我們沒有收入,不得已偷人家東西給家裡人吃」。這堯帝聽完很慚愧,他說:「把他們兩個放了,把我抓起來」。士兵很驚恐,怎麼可以把君王抓起來?他說:我犯了兩個罪:第一個上天久旱不雨,因為我沒有德行,所以才久旱不雨;第二個,因為我沒有把我的子民教好,他們才會犯錯。所以他們不用關,我必須要關起來。堯帝這個念頭、這個話語一講完,馬上天空大變,沒多久雨下下來了。
一個領導者的德行,上行下效,多少的盛世都是因為皇帝是孝子,馬上風行草偃。我們看到文景之治,文帝、景帝都是孝子。我們看到大舜,他有沒有權勢?沒有,因為一個至孝感動了鄉裡,感動了很多的遠方的人,甚至感動了堯帝,把天下讓給他。所以當一個領導者非常會自我反省,他的整個組織那個整個風氣一定快速轉變。所以一個領導者一定要有這種反省的能力,一定要有這種愛民如子的態度。
我們也要愛員工就像自己的親人一樣的態度;所以一個公司帶不好,誰要負最大的責任?老板。所以孟子有一段話非常有道理,所以我們人生走了幾十年,你再回來看看這些經句相當有味道。但是絕對不要等四、五十歲再看,孩子能夠從三、四歲就看,那他的人生一定跟你不一樣。我們可能是黑白的,他會是彩色的。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雠」。我們來體會一下,假如你現在是在當老板,你是處在什麼樣的位置?領導者假如把下屬看做手足情深,下屬會把你看成什麼?像心腹一樣。假如把員工就當做想要騎馬,想要呼喚一下,「來來來,幫我做事」,你只把他當作一個工具,他把你當什麼?就跟平常的陌生人一樣,五點了,多一秒我都不願意給你做,現在有沒有這種情況?有,那就停留在第二種。再來,「君之視臣如土芥」,你覺得我很有錢,可以請很多人,對員工不尊重,那員工下了班之後怎麼說你,把你形容得像仇人一樣。所以有一個餐廳,他的員工都在廚房裡面給他動手動腳,後來他關店了,經營不下去了。所以整個團隊的風氣,領導人影響特別大。所以要君仁,臣就會忠。所以當領導者要把員工的生活、員工的家庭都要好好去照顧,這樣他們感你的德,你會得到很多的支持擁護。
領導者的一舉一動都會帶動風氣,所以你要謹言慎行。你要很會罵人,那氣氛一定很不好。當時候纣王因為寵愛妲己,纣王身旁有沒有非常好的良臣?有,好多!其中有一個良臣叫箕子,箕子很有德行。結果他看到纣王送給妲己一雙象牙做的筷子,結果箕子就說:「商朝必亡」。看一雙筷子就知道這個國家要敗亡,這樣厲不厲害?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智慧?古代人很厲害,他看你的眼神,看你的舉手投足,他就可以斷你的人生能有多大格局,這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為什麼從一個筷子可以斷一個國家要倒?象牙的筷子要配什麼碗?配什麼酒杯?犀牛玉的酒杯。你拿了一個犀牛玉的酒杯,還有這種很高級的所謂的金盤、玉盤,你要盛什麼菜?你會只盛青菜、豆腐?不會!山珍海味。你會在吃山珍海味的時候只穿一件T恤?穿什麼?绫羅綢緞,你有可能穿绫羅綢緞住小木屋,有可能嗎?住什麼?一定是非常豪華的宮殿。錢從哪裡來?從人民身上,民脂民膏搜刮。你要他的錢,你把他的家庭搞垮了,他要起而攻伐。所以《大學》講:「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一個上位者假如很貪婪,底下的人會起而反抗他。「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所以領導者要注意,很多不好的風氣絕對不能形成,不能穿很浪費的衣服,或者不能形成那種拍馬屁的風氣,你的整個團隊就敗光了。
所以為人領導者,公司一有錯,不要先責怪很多的員工,要先回過頭來反省自己,這樣才能得人心。當臣子的應該用什麼態度?忠,臣子這個態度就很重要。要忠,忠就是要把本分做好,而且要懂得勸谏領導人。所以這「勸」是大學問。諸位朋友,誰要勸?誰需要勸?其實不只是領導人要勸,五倫關系都要勸,父子要相勸,君臣要相勸,夫婦要,相夫教子;兄弟要規勸,朋友要規勸。
勸人怎麼勸?你覺得現在勸人成功率高不高?不高!勸都勸不聽,這個人沒有善根,他沒福氣,都沒有想到自己勸不對,因為操之過急。勸很重要。我有一個朋友,聽完課知道說,吃太多肉對身體不好,所以她回去馬上就跟他先生說:「從今天開始,我不煮肉給你吃,我是為你好,你要可以接受,聽到沒?」結果怎麼樣?一個禮拜以後她很生氣,來到我們辦公室說:「我老公真不受教,我都為他好」,為他好都很好聽,其實強加於人,自己覺得好,就馬上「你要給我吞下去!」都沒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所以我們沒站在對方角度看,就很難把他勸動,往往好心都做壞事。你勸他來學聖賢,把他推得太緊,反而讓他不要,這個東西不好。
所以這位朋友來了,她抱怨了一會兒,抱怨完,我說:你一定很口渴。倒一杯水給她喝,喝完,我跟她說:你先生假如有外遇,你要負責任。她嚇一跳。「你先生假如得高血壓,得心髒病,你要負責任;你先生假如跟兒子愈來愈不親,你也要負責任。」她覺得好像很委屈,怎麼會這樣?我接著問她:你不煮肉給你先生吃,請問他吃不吃?她說:吃!我說:到哪裡去吃?她說:到外面去吃。我說:對!外面很多野花野草,不小心摘了一棵怎麼辦?所以你要負責任。再來,外面都那麼油,吃起來都很不健康,所以你先生吃了三年以後得高血壓,你要負責。再來,人家是鼓勵爸爸回家吃晚飯,你卻把爸爸趕出去,那你兒子沒有得到父親的關愛,那也是你害的」。
所以人在做一件事不夠冷靜,不夠理智,當初她要讓她先生不吃肉,動機是什麼?健康,對!這是對還是不對?對的,好事!做到中途,忘記這個目標,只要逞一時之氣,都忘記當初了。有沒有達到當初的目標?沒有,愈弄愈糟。所以老祖宗說要「道法自然」,那很有學問。
我接著跟她說:你要讓一個人改變,你就要讓他自然而然,你要按兵不動,讓他不知道你已經在把事情辦起來。比方說,這個禮拜你煮三樣肉,過兩個禮拜就變成兩樣,再過兩個禮拜變一樣。但是有一個條件,你那個素菜要愈煮愈好,要不然他吃得很痛苦,你要慢慢愈來愈好。「這個素菜也不難吃」,慢慢一步一步來,欲速則不達。再來,你有空就把他帶來,我們中心上完課,中午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吃素,旁邊的這些老師會說:陳先生,你看吃素不錯!她先生都說:對、對、對。用團體的力量影響,讓他覺得說吃素的人也不錯。吃素的人,蔡老師額頭還亮一點,也不會氣色很難看,增加他的信心。
所以很多事你要做好,一定要讓對方可以接受,而不是你想怎麼做,而是他怎麼樣才能接受。當你有這樣的態度,你的心就會愈來愈柔軟,愈來愈慈悲。所以修行就在與人相處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
所以你要勸上司也要有智慧。你不要去上班一個禮拜,馬上就說:「老板,我列出十大罪狀,你看看這就是你的缺點」,他會說:「很不好意思,你明天不用來了」。交淺不言深,而且在勸的時候「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你不要在別人面前說他的不是,那他面子顧不住。所以怎麼勸人?你只要把《弟子規》學好就會勸。《弟子規》裡面有一句話說:「親有過,谏使更」,用什麼態度?「怡吾色,柔吾聲」,這個就是態度。什麼時機?態度就是怡吾色,柔吾聲,人都不喜歡口氣不好,誰都不能接受。
「谏不入」,第一次勸沒效怎麼辦?「悅復谏」,還是要勸,為什麼?他接不接受是他的事,我要規勸是我為人子,我為人臣,甚至於為人夫、為人婦的本分。這我應該要做的,不是他喜歡接受,我才要做。該做的事,不管對方有什麼反應,我們都要堅持做到底,那是做人的道理。你假如他不接受,你就跟他翻臉,那你又高他多少?那你不就跟他一般水准,都意氣用事?所以假如勸一次他就聽了,那假如你先生你勸他一次,他就聽,那你一定要把你先生介紹給我,我懷疑他是顏淵轉世,「不二過」!現在有這樣德行的人,真的找不到,所以你要介紹給我,因為我們推展文化很不容易,要有人才出來。所以要「悅復谏」,復就是重復,「悅」是看他心情較好的時候,時機來了再勸告。你不要他氣的要死,你勸他,那當然沒效。所以悅復谏看對時機,要用對態度,用對方法。
「號泣隨,撻無怨」,所以勸人最後要有耐性。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有一些人要勸兩個月才勸得動,有些人要勸三年才勸得動,有些人要勸三十年,有些人要下輩子,你都要不厭其煩。這個叫「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所以君臣關系,臣子很重要。
臣子也要常常念著領導人對我們的關懷。我記得當有一個公司發現危機的時候,他的員工就馬上把工廠圍起來,不讓他做,有沒有看過這個情況?這樣做好不好?你把他圍起來,他又不能繼續生產,又沒有錢,你可能又沒工作做,他可能也倒掉,兩敗俱傷,意氣用事。那我們要回想,這幾十年來為什麼我們的經濟可以穩定,誰的功勞?假如沒有老板開這個公司,我們沒有這樣的工作機會。所以當我們家庭可以穩定發展,領導者老板最少有一份功勞在。所以我們這個恩不能忘,不能因為幾個月的薪水發不出來,把幾十年的恩統統拋在腦後。這樣的態度太忘恩負義,這樣不好。
很多人都說:你看老板都領比較多錢,我比較少。都很會計較。其實我爸爸在銀行上班,他說:三點半都誰在趕?老板開的車很好看,但是常常都要去趕這些,怕跳票。晚上,我今天工作做完了,睡覺很好睡;但是老板他可能還想著,公司以後要怎麼發展,他的覺沒你那麼好睡。所以要感念這個緣分,不能這麼薄情。
所以我們看人家日本人怎麼抗議?繼續工作,頭上綁一個白布條「抗議」,老板一進來,這麼多人綁白布條,趕快把干部找過來,「有什麼需要溝通的地方」?我們現在動不動就抗爭,那就不理智。溝通,等領導者老板他有這個誠意了,自然而然關系就良性發展。所以這個日本人做到了,日本人跟誰學的?跟中國人學中國文化,唐化運動。
我記得在東南亞經濟風暴的時候,韓國人,因為很多大公司都倒了,他的員工把家裡的私房錢拿出來,跟老板說:老板你不能倒,你一倒幾百個人、幾千個人沒工作。還主動支持老板,繼續把企業辦下去。我們看到這一幕內心很感動,有道義、有情義、有恩義。所以父子關系重要,君臣關系很重要。
再來,夫婦關系也很重要。我們之前也講到夫婦正,五倫皆正。但是現在面臨一個問題,以前古代叫「男主外,女主內」,這個夫婦有別,別在哪?別在他的職責、責任。所以家庭的兩大主軸:第一個經濟問題,第二個教育問題。所以「男主外」,負責經濟問題,讓家庭可以無後顧之憂;而女眾在家裡教育好孩子,讓家族後繼有人。假如孩子沒有教好,縱使父母在社會很有地位,很有財富,他這一生會不會好過?也不可能會好過。所以這個教育的重責決不能推出去,你推出去很危險,你的中晚年不會好過。
現在都推給誰?老師,學校老師。老師一個人要看幾十個,而且大半時間還是在家裡。禮拜六、禮拜天、寒假、暑假,而且課程又不是老師每次都是他的課,還有很多課程。所以其實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還是誰?父母。
你把他推給傭人,你看我們的下一代很多都是被傭人教出來,連國語都講不清楚,有沒有?有!對,你賺了很多錢,下一代變這樣,那你算盤會不會打?這傭人待他,是用當父母的態度待他?還是用什麼態度?當下人!把他伺候成什麼?皇帝!所以那個小朋友已經小學了,不會穿鞋子。每次要出門就坐在椅子,雙手雙腳一攤,誰幫他服務?傭人幫他穿鞋子。結果到學校去,老師說:這位同學,這塊地是你掃的,你要負責。「老師商量一下,我給你錢,你幫我做」。對!他的概念裡面只要有錢就好了,誰都可以幫他做。
傭人也好,或者給爺爺、奶奶帶好不好?好一點,但是怕會寵。很多人做父母的時候很清醒,做爺爺、奶奶都不清醒,很奇怪!因為我媽媽那個時候,我在管我的外甥嚴格,我媽媽常說:「別這麼凶,不要這麼處罰」,都叫我不要。然後差不多過了幾個月以後,她就跟我說:你這樣做,對!他已經騎到她頭上去,她才知道我這樣對。所以當父母的時候很嚴格,當爺爺、奶奶都想要含饴弄孫,「好可愛」,每天孫子打他一下,好可愛,那不行。
再來,推給補習班,不好!我曾經去注意過,小孩子補習跟不補習成績差不多,上了國中、高中以後,有補習的一定是下來,沒有補習的上去。因為你有給他補習,在上課的時候,剛好老師講的他補過了,他會跟旁邊同學說:「那個我會了,那個我會了」,在那裡炫耀,會不會專心?掉以輕心。孩子只要聽課不專注,完蛋了,怎麼學都學不好。假如今天教的還沒講,他心裡想反正補習班還會教,不專注。花錢不一定有好效果,家長都覺得花錢一定有好效果,這個你還要多多思量。因為那是我的經驗。
我上了國中以後,我國小從沒有補過習,結果上了國中,那些有補習的同學跟我們的成績都愈拉愈遠。因為那些同學要考試的時候,都是抱著補習班幫他整理的重點,他不會自己做選擇,依賴心特別重。所以有時候我們覺得是幫孩子,事實上是害了他。所以我姐姐很少在補習的,幾乎沒有,人家也是讀到博士。所以重要的是要扎他讀書的態度,讀書的習慣,而不是要給他補一大堆習,這個我們要去思惟。
還有自己沒當父母,把孩子交給電視,把孩子交給電腦。現在很多家長想到電腦、想到網路頭都痛,有沒有這個問題?為什麼?孩子沒有志向,玩物喪志。每天悠悠放任,無所事事不負責任,所以一玩樂在一個東西就膩在裡面。這個都是從小沒有好好教他的原因,讓他沒有志向,讓他沒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要很謹慎。所以教育孩子不能掉以輕心,夫妻一定要取得這個共識。我們兩個以後假如要能夠安享晚年,要能夠站在沙灘上漫步,然後你對我說:「老伴,今天十五」,你要能有這樣的晚年,一定要把孩子教好。有這個共識,你的孩子也會感受到你的決心。
再來,夫妻相處很重要。夫妻和樂,孩子就能潛移默化。所以我們父母待人忠厚,我們連罵人都罵不出來。現在離婚率很嚴重,所以夫妻相處,一般人都覺得困難。我在海口有一次吃飯,坐了四個女性,其中三個離婚,坐四個,三個離婚,其中一個准備離婚。我看我們讀聖賢書要力挽狂瀾,要把這個家庭救回來,她孩子才一歲。不能白吃飯,邊吃邊看看講話的時機。結果話鋒一轉,我說:「夫妻相處,只要守住一句真言,保證白頭偕老」。她眼睛馬上瞪得很亮,耳朵都豎起來,我說:「只要守住結婚以後,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你只要做到這句話,保證白頭偕老」。我這個朋友聽完,眉頭馬上深鎖,她說:「蔡老師,好難!」
我有一次在珠海演講,我把這句話講完,底下有一個女士她就說:「沒有優點」,馬上說她先生沒有優點。我馬上走過去說:「這位女士,我非常敬佩你的勇氣,你先生沒有任何優點,你還敢嫁給他」。人都是健忘的,需要被提醒。我再去向小叮當借時光穿梭機,再坐回來,坐回來他們夫妻還沒有結婚,在熱戀的時候。男士一直看,怎麼還沒五點半,時間怎麼過這麼慢,待會要跟我女朋友共度晚餐,每天都想著怎麼樣給她吃好的、給她穿好的,所以說「情人眼裡出西施」。
所以熱戀的時候,腦子裡都想「我能為對方做什麼」,那叫「愛」。你看中國字把這個智慧都顯現出來,一個「受」裡面一個「心」,所以愛就是用心感受對方的需要。所以熱戀的時候,常常都要讓對方歡喜,所以熱戀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很快樂。會有人覺得熱戀很辛苦的?結果今天結婚了,那個章一蓋下去,碰!你是我太太了,馬上從「我能為對方做什麼」變成「她應該替我做什麼」。一念之間,從天堂到哪裡去?地獄!所以有人說:「結婚是愛情的墳墓」。那你知道原因在哪裡?「一念之間」。所以我們能把天堂變成地獄,我們也能把地獄變成天堂。
所以有一個人剛好有一個因緣,遇到一個小天使,小天使說:「來,我帶你去看天堂和地獄,你要先看哪一個?」他說:「好,我先看地獄」,到了地獄,看到一排長長的桌子,坐兩排人,中間很多菜。結果開動,因為筷子一公尺長,不好拿,每個人一喊開動,夾著就要往自己的嘴巴送過來,深怕自己少吃,讓別人多吃了。所以夾過來的時候,因為筷子太長了,在中途打架,結果菜掉滿地,他們彼此在那裡謾罵,「你害我沒吃到」,罵來罵去,氣氛很凝重。這個人說:我看不下去,我去看天堂好了。結果小天使帶他去天堂。奇怪,桌子還是那一排長桌子,還是坐了兩排人,還是那些菜,還是那支一公尺長的筷子,他就很納悶了,怎麼會這樣?結果一喊開動,所有的人不慌不忙夾起來就往對面的嘴巴送,「來,給你吃」,有一個人,人緣不錯,同時有三、四支筷子送來,他說:「等一下,我要噎著了」。
天堂跟地獄差在哪?念念自私在地獄,念念為對方設想到天堂去,所以只在一念之間。當夫妻本身都能處處為對方設想,那個家庭氣氛自然就愈來愈和樂,這個熱戀可以從年輕到年老,這樣值得我們去經營。
因為我滿幸運的,看到一些很幸福的夫妻。我剛好在楊老師家住了半年,就看到一些她夫妻相處的一些態度。比方說,不管是先生還是太太先進門,裡面他一定會一進門說:「我回來了」,裡面不管誰在一定會站出來,他們的工作也會放下,一定會站出來說:「你回來了,歡迎你」。你今天回去說:「我回來了」,裡面沒有聲音,你先生在那裡看報紙,都不理你,這樣氣氛會好?對!家就要有那種認同溫暖的感覺。所以一進門就是學問,「我回來了」,裡面的人馬上「你回來了」。
結果假如看到先生剛好拿東西,馬上沖到前面來,楊老師就把她先生的東西接過來,「來就來,還帶什麼東西」,來就來還帶東西,太客氣了,就走進去。家庭裡面要多一點幽默感,她先生假如切水果給她吃,她一定吃著說:「怎麼有人可以把柳丁切得這麼甜」,要鼓勵,要看他的優點。她先生又很喜歡泡茶,每次喝下去說:「怎麼可以把茶泡得這麼香」,人都做得很歡喜。所以夫妻相處,好話一句,做牛做馬都願意。
所以我們講父子、君臣、夫婦,甚至於後面的兄弟、朋友,其實不外乎一個仁慈,一個設身處地,一個時時記住我們的本分去付出。所以要讓家庭和樂,讓事業圓滿,都要從修身做起,都要從自己的德行提升開始。而德行提升最好的第一部,最好的第一本經典,哪一本?《弟子規》。真的,這個是掌握五千年聖學修為的綱領,不要小看這一本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的經典。保證能夠讓你的家風綿延數百年不墜,有沒有信心?有,最後用我們《弟子規》的話做結尾,「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好,謝謝大家。
|
|
|
|
|
|
上一篇:作協主席 放生慶生
下一篇:蔡禮旭:認識《弟子規》(第二集)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