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法師:生死泰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死亡是歷來人們忌諱談論的問題,但是時代的進步,“生死學”已經成為熱門的話題。其實,人間最大的問題,一是“生”的問題,二是“死”的問題。

  生要居處,死要去處;有的人為生辛苦,有的人為死掛念。佛學就是生死學,例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就是解決你生的問題;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決你死的問題。只是因為人有“隔陰之迷”,換了一個身體就不知道前生後世,因此自古以來對生死茫然無知,成為天下最難解決的問題。

  其實,人之生也,必定會死;人之死後,還會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環形的鐘表,如圓形的器皿,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生死只是一個循環而已,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也不是開始,收也不是結束;開始中有結束,結束中有開始。

  在佛門裡,有許多的大德高僧,他們對於死亡的看法,認為生要歡歡喜喜而來,死也要歡歡喜喜而去;因為來來去去、生生死死,無有休止啊!

  從歷史上看一些禅者,有的田園荷鋤而亡,有的自我祭拜而終;有的吹箫奏笛,泛舟而逝;有的東門西門,向親友告假而去。所謂“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來來去去,根本就不用掛懷。正如衣服破舊了,要換一套新衣;房屋損壞了,要換一間新屋;連老舊的汽車都要淘汰更新,何況人的身體老邁了,怎能不重換一個身體呢?

  法國文藝復興時代的代表人物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說:“笑劇已經演完,是該謝幕的時候了!”他對於死亡表現得潇灑自在,毫無依戀;哲人盧騷(Jean-Jacques  Rousseau)臨終時安慰夫人:“可別傷心,你看,那邊明亮的天空,就是我的去處!”真是自在人生的示范。

  死亡不足畏懼,只是死亡以後就像移民一樣,你到了另外的國家,你有生存的資本嗎?只要你有功德法財,你換一個國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

  現在社會上有“安樂死”的說法,其實“安樂死”是要比“痛苦生”還要好很多!快樂人生當然畏懼死後痛苦,如果“生死一如”,又何必“貪生怕死”呢?

  佛教淨土宗稱死亡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喬遷,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嗎?所以,死亡只是一個階段的轉換,是一個生命托付另一個身體的開始。因此,死亡不足懼,面對死亡,要順其自然,要處之泰然!

 

上一篇:學佛人家庭被盜怎樣解釋
下一篇:星雲法師:正與邪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