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王骧陸:印證分,對於奇突事時之印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乙亥講演錄

  十三、對於奇突事時之印證

  經雲不驚不怖不畏,或雲信心不逆,或一念生淨信者等語,皆可考證行者情見之深淺。眾生無始執我,外取粗分之境,由我相妄起分別,遂有我人眾生壽者之相。內證細分之意境,由我見妄起遍計,遂有我人眾生壽者之見。境不分順逆,凡超過於我見之所期者,始生疑怖,至其極,乃有顛倒狂亂之果。推其始,則有狐疑不信之因,其實皆我相中之情見,幻化虛妄,輾轉養成,《圓覺經》所謂養此無明,不自覺其養成長大也。夫情為我愛,見為我執,病固由此起,病亦由此除,凡對奇怪事而認為可怪者,必其人之少所見而不能轉耳,若視為平常,或明為不二,其疑自破,然破此疑者,仍藉我見,前見為識,後見轉智,先以智破識,更以智破智,以幻滅幻,得無所滅,乃名無智無得之第一義,更進而義亦不立,第一亦假名,我不著我,怪不見怪,非大定不惑而能如是乎?茲將對事驚怖之緣起心,抉其隱以相告示。

  總之破此比量法,亦不外乎見,一曰不理,以覺在前,知其本幻,出於自然不理而現量之有力者也。二曰以見破見,如以劍斬物,更以劍斬劍,此藉功用為方便而善巧處之也,姑舉二事以為參究:

  一、風俗 此謂俗見,最不易破之事,以寡不敵眾也。彼改革風俗者,必強欲破之,此不名破,但名易俗,以同一俗也。惟先以智慧破彼迷悶,勿與之逆,於無可究竟中,假立多數為安者方便以存之,即是究竟,在自己則未嘗不了了覺知,不隨俗以浮沉,見一切境認為法爾如是,原無奇特之可言,則入於清淨覺地矣。

  二、意外事 凡遇意外之事,非關事之大小如何,乃我不識無常,執為實有,不辨虛偽,遂被動搖,又事非預料者,驟聆之,每生驚怖,有智慧者,不待其事之成果,先於因地徹了,決為畢竟無常,皆屬生滅。如生子女,明知為可愛,為父母者,自望其成人長壽,但各有因緣,各有壽數,於湯餅會親友道賀時,此未來一幕之病死喪葬,早於此時定局,抑又何傷,人既如是,物亦如是,時時存此慧觀,入不二門,則未來諸苦,悉皆布施捨棄,佛法之妙,譬如打防疫針,先除未來恐怖,使早有准備,故驟聆之,即無怖畏,此救於因地,自較世法之救果者為圓。

  眾生習氣無量,多則為八萬四千相,《大日經》簡之為六十,謂有六十心,具有六十相。茲更簡明,釋之如此。行者由此參問自己,我於何種心為最堅固,即我病相之最深者,以何對治,則習氣自除而根本智日益堅強矣。茲簡明釋之如下:

  一、貪心 謂見境即取,染污淨心,然必有相彰於外者,如觀煙即知有火性,貪根在內,為一切入道之障,於財寶名利,乃至貪法味,皆病也。以空一切為對治。

  二、無貪心 謂與前心相違,此無慧不貪之行也,如正用功修持時,乃亦消極偏空而不貪,不發大心,但求少足,或不精進,或入斷滅,前為過取,此為過捨,皆病也。以不取不捨,發大心承當為對治。

  三、嗔心 由貪求不得而嗔恨也。以慈心為對治。

  四、慈心 此與嗔相違,但屬婦人之仁,妨入大道。當以明因果,求究竟,大處落墨為對治。

  五、癡心 凡遇所為事,不能以慧心甄別,諸多迷惑。此以開般若為對治。

  六、智心 此世間小智,曲意分別,此勝此劣,自以為是,不知個人所知所見,極為有限,螢火之光,不能燃須彌山也。當以虛心勿自大為對治。

  七、疑心 此由自身之利害得失太分明,絲毫不肯吃虧,處事猶豫不決,進退失據。當以犧牲、勇猛心為對治。

  八、決定心 此言決定太速,不辨邪正,因而誤事。當以慧觀考察,勿重人情為對治。

  九、暗心 言此事可以不疑,乃亦疑慮不決,此與第七心略同,前為細,此為粗,前為過分,此為不及。亦以慧照為對治。

  十、明心 言一切明了,然察察則過矣。不知世事本屬無常,難期圓滿。當以不可求全為對治。

  十一、積聚心 謂得一勝法,積聚於此,余法皆不取,如喜密法者,自謂離此更無余法,修淨土者亦然,遂開門戶紛诤之漸。當以平等廣大心為對治。

  十二、斗心 謂好辯論是非,曲亦辯之使直,不知論即非義。當以無诤為對治。

  十三、诤心 此內自訟也,如自思維,已得一義,則亦可矣,辄復自設異議,輾轉生心。當味季文子三思而後行之為對治。

  十四、無诤心 謂是非俱捨,反至了無主張,善惡不分。此以明斷速決為對治。

  十五、天心 謂有自然習氣,一切隨願需求,如天道中之果報樂事,不加功力,自然而致,今則修行亦隨之自然,不下苦功,能障菩提,若明一切非可自然,亦必種因而果。勿貪省力以為對治。

  十六、阿修羅心 謂其人雖知解脫之利,乃習於生死果報,沉淪而不進趨。當以觀世無常苦空為對治。

  十七、龍心 貪財貪貨貪色如龍也。以知足為對治。

  十八、人心 恩怨極分明,報施極不苟,處處立人我。當趨大道為對治。

  十九、女心 多欲心也。當以不淨觀為對治。

  二十、自在心 自求一切如意滿願。當觀法無自性,因緣而會,豈能盡如我意以對治。

  二十一、商人心 謂分析過細,籌慮太周,勢必拖泥帶水,即成大病。當修疾智以為對治。

  二十二、農夫心 如農夫耕耘,一一求知,方下功力,學法者,亦先欲廣聞而後求法,今之研究法相宗者,但聞理解,疏於事修,勞而無功。當思毒箭入體,急宜速治,不應廣問而後拔箭,故修利智,為所對治。

  二十三、河心 謂如河水依靠兩邊,或漂流不定,心不專一。當專心一境以為對治。

  二十四、陂池心 謂人貪得名利無厭足,如水之聚集,無所不收,學法亦爾,貪多則不精一。以少欲為對治。

  二十五、井心 謂如是思維,深復甚深,皆欲令人不測。當以平直顯了易知為對治。

  二十六、守護心 世人護己財物身命,如龜藏頭,此聲聞習氣,不堪大受。當以廣大慈悲,普利人眾為對治。

  二十七、悭心 謂一切所作,無不為己,乃至善法亦好秘惜,不以惠人。當以念一切無常,利他即以利己為對治。

  二十八、貓狸心 謂伺捕禽獸,屏息待機,不務速進,乘便再取,於法亦持而不修,冀待良緣,又受惠而不念報德,亦貓心也。以聞法速修,常念恩德,為對治。

  二十九、狗心 得少為喜足,以薄福因緣,所期下劣,如得少分善法,以為行不可盡,不求勝上,亦聲聞習也。當以心大如海為對治。

  三十、迦樓羅心 此鳥常恃兩翅以成其勢,其人好羽黨,植勢力,以為依賴,遂少獨進心。當以獨立性,如獅子王,不賴助伴,為所對治。

  三十一、鼠心 其人好小破壞,行非理無益事,見有成事,好為間隙而沮敗之。當以廣大光明心為對治。

  三十二、歌詠心 好以文詞麗句以為法施,不能內證自然之慧,徒習皮毛,不得實益。當以求實務為對治。

  三十三、舞心 喜神通變幻,現種種未曾有事,能障淨心,說名為病。當以勿貪世間小驗以對治。

  三十四、擊鼓心 發心警誡眾生,熱心太急,務小利而妨大事因緣,亦病也。當以求究竟法度眾生為對治。

  三十五、室宅心 謂如室防身,遠離諸惡也,此與守護心相同。當以利眾為對治。

  三十六、獅子心 修行一切,無稍怯弱,如獅子王,觀天下無難事。當以無有優劣,一切平等,願一切眾生遍勝為對治。

  三十七、鸺鹠心 即枭鳥也,利於夜暗。凡好處靜、閉門暗修者近之。當念明暗不二,靜鬧非異,不起二見以為對治。

  三十八、鳥心 謂常驚怖思念,雖對友善,亦懷疑懼猜阻。當修安定無畏心以對治。

  三十九、羅剎心 於善中忽起不善,如造佛塔廟,是大功德,忽恐損害小蟲,煩擾施主而止。當以權衡利益,分別輕重為對治。

  四十、刺心 謂一切處發起惡作為性,多所損妨,令近者不安,又如布施,作已又生追悔。當速忏除以為對治。

  四十一、窟心 謂求長壽神仙不老之術,待見未來諸佛,如諸龍阿修羅,深藏海底深窟中。當以此生速得聞法明道,不應無益稽留,以為對治。

  四十二、風心 謂無法不求,遍種善根,如風之無不周及,豈知石田不毛,虛費種子。當以善擇,勿貪多為對治。

  四十三、水心 如水之洗物,務欲發露其穢而去之,修行偏執於淨,反障淨心。當觀實相,從本無垢,二見由我起,見即是穢為對治。

  四十四、火心 性躁急如火,猛暴過甚,求法欲須臾即成,多所敗傷。當以柔和慈善之水為對治。

  四十五、泥心 一向無明如泥也,其性又如泥濘。以求善知識,令方便開發為對治。

  四十六、顯色心 如素絲,見色即染,隨染顯色,或紅或紫,自無主宰,見惡事亦隨順而入。當以自主,不由他轉為對治。

  四十七、板心 如板在水中,隨其分量,受載諸物,過限即不勝,終亦傾棄之,行人專修一法,不知其他,更不慕余善,從此不進。當發廣大心,學菩提行為對治。

  四十八、迷心 顛倒錯亂也,如欲西反東,由心散亂故。當專一其心,審谛安祥為對治。

  四十九、服毒心 如中毒而死,既不生善心,亦不生惡心,麻木不仁,任境流轉。當發大悲眾善,離斷滅見以為對治。

  五十、絹索心 墮於斷見,心不活潑,如為絹索所縛,此最是重障。當起正慧,斷此邪見,以為對治。

  五十一、械心 二足被杻械,不能前進,凡好寂坐修死定,於法則又為法所拘。當於一切處,常活潑潑地,使靜亂無間為對治。

  五十二、雲心 常多憂思,杞人憂天之類。當行捨心,遠離世間憂喜以為對治。

  五十三、田心 如良田耘除荒穢,務求淨盡,其人好修飾其身,務令光潔嚴好。當思此無益事,以種心地福田為對治。

  五十四、鹽心 如鹽之性鹹,深入更鹹,其人所思,輾轉深入。當知推求無窮期,非臆度可了,宜速決以為對治。

  五十五、剃刀心 自謂剃除須發,即名出家,更何所求。此心最惡,以善根亦剃除不再生發矣。近世出家人,自命已具戒相威儀,即是僧寶,更不求心戒,作福田僧,在家人亦不辨真偽,敬僧而不敬寶,助其貢高而誤之。當令剃去無明之毒,行真出家為對治。

  五十六、彌盧心 此心高傲自大,並師僧父母亦不敬。當以孝順謙卑為對治。

  五十七、海心 如海之無所不包,凡一切勝事,皆歸於我,無人可與比者,彌盧務高,此心務廣。當以謙下為對治。

  五十八、穴心 如器之有穴,成為漏器,不堪用也。其人初發心受戒,具足無缺,不久漸生漏法,同於敗器,法水不留。當以有終始為對治。

  五十九、受生心 此心未詳其義,蓋人所修,皆欲回向未來受生,求得其果,而不分善惡黑白。當純修白法以為對治。

  六十、猿猴心 此心為六十心之總相,極言種種攀緣,不定如猿猴心也,梵本缺此一心。當以明心見性,求定開慧以為對治。

  以上六十心,皆為習氣上事,足以障道,故又名蓋障。欲除此障,先應明心,明心後則種種濁見,方有下手處,惟明心後,習氣仍在,正當著手消除,行者切勿偏執,自謂明心後,即算了事,尚有一個如喪考妣在也。在他人,亦切勿偏執,謂其人習氣未除,即斷為未明心也,此惟自己證知,或同見同行者,方識其究竟耳。

 

上一篇:恆傳法師:不知是不是拜的不如法,生活過的很不順心,望您能百忙中替弟子解憂
下一篇:恆傳法師:請問法師,學佛還有“請假”一說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