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二規教言論講記(十五)誓言堅定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達真堪布宣講於2015年6月27日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六,誓言堅定。

  誓言一定要堅定。但在立誓言的時候,絕不能隨便,首先要以智慧觀察。

  前面講過,智慧和穩重是根,在此處也是誓言堅定這種功德的根。

  首先應以智慧觀察和衡量,否則開始時輕易承諾,最後卻做不到,只能在無奈中捨棄誓言。這樣的情況也很普遍。這是什麼原因?就是缺乏智慧。其實很多人都想做好人,不想做違背良心的事情,但是很多時候卻很無奈,就是因為缺乏智慧。

  一個真正的好人或一位智者,不會輕易立下誓言,也不會輕易承諾何種事情。他首先一定會以智慧觀察。如果這件事情自己真正能做到,而且所做不會給自他帶來傷害和痛苦,在這種情況下,才會承諾去做。一旦承諾了,即使在做的過程中遇到了障礙,他也不會放棄,肯定會去實現這種承諾。立下誓言也是如此。在立下誓言之前,首先要看對自他有利還是有害,是該做還是不該做。通過智慧觀察之後,才會立下誓言,之前他不會輕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他絕不會再捨棄誓言,因為他知道這是正確的,也知道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乃至縱遇命難也不會捨棄。

  首先要有智慧。若是沒有智慧,世出世間都很困難。無論是立下誓言,還是對別人承諾,一定要在理智的情況下,通過觀察再去做。若是沒有通過智慧去觀察,不是在理智的情況下,所立下的誓言和所做的承諾都是錯誤的。這種承諾或誓言不能再堅持,否則就是錯上加錯,其帶來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這也是愚者的一種做法,所以不能這樣做。

  但是,為什麼說“任何時候都要守護誓言”“任何時候,自己所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實現”?這是指在理智的情況下立下的誓言,是以智慧觀察後立下的誓言,所以絕對不能放棄,不能動搖。如果輕易動搖,捨棄誓言,對成就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堅定誓言一定要在有智慧的基礎上。

  穩重也是根。什麼是穩重?任何時候都有自己的自道,這是不能改變的,也是不能退失的。若是自己沒有自道,就不要輕易立下誓言,也不能輕易承諾,否則也是錯誤的。不失去誓言或不動搖,也是要以不捨棄自道為基礎的。無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都有自己的自道,這是不能退失的。否則,再不動搖,再守護誓言也沒有多大意義,這是很重要的。

  一個人若是有慚愧之心,也不會輕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誓言以後,也不會輕易動搖。若是他有慚愧之心,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會去做,會去實現諾言。因為他是知道慚愧的人,若是不去做,肯定知道這是自己的過失,自己在良心上過不去。尤其是在嚴厲的對境面前,比如說在上師或者佛面前所發的誓言。

  對一個有慚愧心的人來說,他就會知道:第一,如果不去堅持自己的誓言,就連無形的護法都會恥笑這種人。第二,自己是在那麼嚴厲的對境面前承諾、發誓的,若是輕易動搖,失去誓言,盡管上師和佛不會恥笑自己,自己也會知道這是不應該做的事情,是關乎個人人格的問題。這樣自己就不會輕易違背誓言。所以有慚愧之心很重要。若是一個人沒有慚愧之心,其所立下的誓言或所承諾的事情都是不可靠的,他隨時都可能動搖或者有一些變化,這樣是不好的。

  不放逸。不放逸是指恆時鄭重謹慎。無論什麼時候,都特別謹慎,特別小心,這樣他也不會輕易承諾,不會輕易發誓。

  有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就違背了自己的誓言,在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自己的承諾,這都是因為什麼呢?因為放逸,自己沒有時時觀察自己的三門,也就是沒有做到任何時候都鄭重謹慎。所以說鄭重、謹慎是很重要的。

  若是一個放逸的人,他立下誓言、承諾都是不可靠的,隨時都會變化,隨時都會背棄自己的誓言。所以,必須要有不放逸這種功德。

  正直,即在一切事情中能做到公平公正。你做出承諾、立下誓言,都是要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做。若是不公平、不公正,雖然暫時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利樂,但是同時也給他人帶來了傷害和痛苦,這是不正確的,也是不好的。雖然暫時給自己帶來了一些利樂,但是卻給別人帶來了傷害或者痛苦,最終對自己也是一種很大的傷害,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痛苦。所以,無論是承諾還是立下誓言,一定要在公平公正的情況下做。

  正直也是做人的原則,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堅定的誓言,才能盡量去實現自己的承諾,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固然不能捨棄誓言,不能說話不算數,但是,如果你的前提錯了,你再堅持,這不是錯上加錯嘛,這樣你離正道會越來越遠,最後一定會墮落。所以這些前提條件都是至關重要的,大家要明白。

  堅定誓言是很重要的。有三種人:上等者、中等者和下等者。

  第一,上等者。他做出承諾、立下誓言就像在石頭上刻字一樣,不怕刮風淋雨,也不怕時間漫長。這種人不會輕易承諾,也不會輕易立下誓言,他一旦承諾了或立下了誓言,就不會再動搖了。

  為什麼說“堅定”?為什麼說“不能動搖”?這主要是在實現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你在承諾、立下誓言的時候都很簡單、很容易,隨口一說就完事了,但是實現的過程很難。在這個過程中,也許你會遇到很多的障礙,尤其會遇到生命的危害,但是也不能動搖,也不能捨棄,這叫守護誓言,這叫說話算數。若是想做好人,就要這樣做。

  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也是如此。如果你真的想走到最後,想最終獲得成就,就要這樣。即使過程再艱難,也要走下去;即使遇到再大的違緣,哪怕危及到生命,在生死關頭也要堅持,這樣才能成就。

  在世間也是,結婚、創業等也是要宣誓,也要做很多承諾,這些也是都不能輕易做,若是一旦承諾了,就要堅持。

  比如說結婚,你不能輕易給對方承諾。如果是自己做不到的,或者是自己不能做的,這樣就不能承諾。一旦承諾了,自己一定要堅持。首先要觀察,不能隨意、輕易決定。通過智慧觀察,確定“這個人是我的終身伴侶,我一定要跟這個人白頭偕老……”或者“我願意與他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樣才答應,才承諾。一旦承諾了,不能變。

  現在很多人都是不理智的,都是感情用事。剛開始雙方有一點感覺,憑這個就去答應這個答應那個,承諾這個承諾那個。過幾個月就開始煩了,過幾年就不行了,一切都變得空白了。不能這樣!壞人就不說了,壞人就是壞人。如果想做好人,就不能這樣。

  兩個人在一起生活,肯定會有很多坎坷和磨難,必須要經得起這些考驗。既然你已經答應了,已經承諾了,就是要堅持的。之前就應該想到會經歷這些考驗。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時間長了,肯定會有很多摩擦,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習慣,彼此一定要容忍,這樣才能白頭偕老,才能走到最後,這是很重要的。

  再如,創業也是要宣誓的,給領導或給員工宣誓。這個時候,自己也要考慮能不能堅持,能不能做到。如果自己能做到或者願意做,才可以做承諾,才可以立誓言。一旦自己做出了選擇,一旦做出了承諾,就要堅持。在創業的過程中,肯定有很多坎坷和磨難,這是必經之路,無論是做領導還是做員工,自己都要堅持,這樣才能成功,最後才能圓滿。否則都半途而廢了。若遇到一點點障礙、困難,就不去守護誓言,不去堅持自己的諾言,這是錯誤的。

  我們修法更是如此。什麼是嚴厲的對境?就是佛、菩薩、上師。在他們面前,不能輕易地發願,不能輕易地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就不能輕易動搖。

  比如,皈依、依止、出家或承諾去做何種事情,都要通過智慧觀察,覺得自己該做、自己能做,這樣才發願或立下誓言,不能輕率。

  現在有些人一見面,根本不了解就說要依止。出家也是,根本不了解出家的生活和戒律,就說要出家,就把頭剃了。不能輕率,尤其在佛法方面,更不能輕率做一些決定。一旦立下了誓言,或者決定了,縱遇命難也不能改變。

  現在有很多人,今天說皈依,明天可能就不皈依了;今天說依止,明天就不依止了;今天說出家,過幾天可能就不出家了……這是出爾反爾,是不好的。第一,你欺騙了上師,欺騙了佛,也欺騙了菩薩。欺騙本身就是一種過失,若欺騙的是上師、佛、菩薩,這個罪過更嚴重。第二,若自己總是這樣漂浮不定,會影響自己的修行和成就。信心是成就的根本;密宗中講“誓言”,守護誓言是成就的根本。無論顯宗還是密宗,信心是成就的根本。如果你漂浮不定,就是在動搖自己的信心,也是在背棄你的誓言,密宗裡叫“失毀誓言”,這是一種嚴重的破戒行為。信心動搖的人是不會有成就的。成就要靠信心。誠心誠意,一心一意,這叫信心。否則就不是真正的信心,這樣不可能成就。

  自己通過智慧觀察,然後再決定,之後就不能再動搖,不能再背棄誓言,否則都是發空願,這是很不好的。捨棄誓言,動搖信心,這也是一種破壞緣起的行為。緣起是不能破壞的。佛法主要強調的是緣起,一切都靠緣起。破壞緣起容易,恢復很難。一般人也可以破壞緣起;但若緣起被破壞了,只有一個大成就者才可能有恢復緣起的能力,一般人都沒有這種能力。

  有些人根本不明白,一張口就說“供養身口意”。上師如意寶也曾經講過,這種話不是輕易說的,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才能說。你修密法,依止上師,是要將自己的身口意都供養的,這樣才會真正得到攝受,才能得到真正的加持和竅訣。但是,不能輕易這樣做。如果真正將身口意都供養,這樣你的身口意就不屬於自己了,都是屬於上師的、佛的了,你對它再沒有權利了。因此,這是要通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的。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縱遇命難,也不捨棄誓言;縱遇命難,也不違背自己的承諾,這是上等人。

  第二,中等者。這種人立下誓言,就像在泥巴上寫字一樣,當時很鮮明,也不容易磨滅,但是一旦遇到刮風下雨,就慢慢不顯現了。

  現在有很多這樣的人。當吃飽穿暖、沒有出現違緣的時候,答應這個答應那個,承諾這個承諾那個,又發誓、又發願,一旦遇到違緣障礙,比如冬天吃得也不好,天氣也特別冷了,這時就容易動搖。剛開始說“我要出家”“我才不下山呢”“我再也不離開這個地方了”……到冬天,人少了,吃得也不那麼好了,經常有餓肚子的時候,天氣也變冷了,房間裡又沒有取暖設施,這時才知道條件太差了,就開始動搖了,就要下山了。

  在世間也是這樣。雙方結婚在一起生活,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都是靠父母的。自己也不要考慮什麼,雙方都有一點感覺的時候就在一起,承諾這個承諾那個,答應這個答應那個,很多時候還對天發誓,但是過幾天,過幾個月,過幾年就鬧離婚,反目成仇了。新鮮感過去了,感情已經淡化了,一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會捨棄對方,甚至傷害對方,最後就離婚了。

  立業、創業也是如此。剛開始聽到那些宣傳、介紹說得特別好,“我們就一起做吧。”然後一起湊錢開始做。剛開始的時候,互相之間特別信任,特別配合,就一起做事。就像現在很多人做傳銷,就是這樣。但是肯定做不下去啊!想騙別人,也沒有那麼容易,騙不了啊!一旦遇到了困難,彼此就開始鬧矛盾,最後做不下去了。

  學佛修行也是這樣。有些人剛開始很有信心,很有感受,哭啊笑啊……過幾個月,過幾年就沒有感覺了。現在坐在B區(出家師)的人剛開始都哭過吧。一想到上師的功德,一想到父母眾生的痛苦,真是汗毛豎立,熱淚盈眶。現在過去幾年了,就沒有任何感覺、任何感受了,也不流淚了。

  居士也是這樣,時間久了,不願意上課,也不願意聞思。這些肯定要堅持啊!上早晚課,不要說一生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是要上的,沒有不要上課的時候。聞思也是如此,輪回窮盡,眾生窮盡才可以不聞思,之前都要聞思。剛開始我說:“先不要受戒,先皈依,慢慢來。”自己卻很堅持:“不行,壽命太無常了,再不受戒什麼時候受戒啊……”非要受戒。受了居士五戒(殺盜淫妄酒)以後,用不著多長時間,就找各種理由喝酒……什麼壞事都干。不應該這樣!

  大家不能輕易立下誓言,不能輕易發願。一旦發願了、立下了誓言,就要堅定。有些人遇到困難、磨難了,就會動搖、退失誓願。這是第二種人。現在很多人都是這種人。

  第三,下等者。這種人立下誓言就像在水上寫字一樣,一點都不穩定,一點都不可靠。你在水上劃畫,一會兒就沒有了。時間特別短暫,不到一分鐘就沒有了。再劃,再沒有,永遠留不住。這種人是最下等的人。

  現在也有這種人,承諾這個承諾那個,一眨眼的時間就變了,說話不算數了。發這個願發那個願,一轉身的功夫就變了。這種人不用遇到什麼困難或違緣,自己隨時都變,變化無常,這是下等人。

  大家可以依照這些教理觀察自己,拿這些教理對照自己,自己是上等者,是中等者,還是下等者?如果是下等者、中等者,就要改變。一定要做上等者,這樣在世間和出世間才會有成就,今生來世都會快樂。

  思考題: 1、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不捨棄誓言?

  2、智者為了誓言捨棄生命,愚者為了生命而捨棄誓言,二者為何有那麼大的差別?到底哪一種是對的?

 

上一篇:李炳南:佛說阿彌陀經義蘊
下一篇:聖一法師:佛說阿彌陀經略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