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一些佛經中,也會介紹我們所處大千世界乃至他方世界,就具體的世界來講,佛經也有極詳細的介紹,須彌山與四大部洲就是世界基礎結構。但在現代天文學上,宇宙構成又有不同說法,如從地球、月球到太陽系,從銀河系再到河外星系。這兩個敘述體系有什麼不同?是否相互沖突?
佛經所說“四大部洲”
現代科學觀察的銀河系
一、《起世經》中“須彌四洲”的世界
漢語《大藏經》中有一部《起世經》,描繪了阿羅漢所見的“須彌四洲”的世界。
阿羅漢眼中的世界,是上下突出的平面。上面聳立著須彌山,須彌山外是大海水(香水海),香水海外有七重金山,七重金山被香水海隔開,七重金山的山高從內到外依次遞減。
第七重金山外是鹹水海,海中有四大部洲,東邊是弗婆提洲(東勝神洲),西邊是瞿陀尼洲(西牛賀洲),北邊是郁單越洲(北俱盧洲),南邊是閻浮提洲(南瞻部洲),又有三千中洲、無數小洲,散在鹹水海中,這些大、中、小洲便是一切眾生的所在之處。
鹹水海之外是斫迦羅山(鐵圍山),是世界的外圍;斫迦羅山之外是太虛空,太虛空內另有《地藏經》中所說的“他方世界”。
須彌山的半山腰有日月宮殿,照耀著人間。宮殿之外有七重牆壁、七重欄楯、七重多羅行樹,都由七寶組成。
日宮殿由天金構成,“天金”是火之精華,清淨光明。日宮殿位於空中,有五種風(持風、住風、隨順轉、波羅诃迦、將行)吹著日宮殿使之不下墜,並不斷前行。日宮殿具足千光,五百光發自日宮殿側部,五百光發自日宮殿下部,千光照著四大部洲。日宮殿每六個月轉換一次移動方向,前六月向北移動,後六月向南移動,日宮殿南北移動的路線稱為“日道”。當日宮殿向北移動到北極時,日光直射須彌山上各洲大陸,大陸溫度升高,就形成了夏天,接著日宮殿轉而向南移動。當日宮殿向南移動到南極時,日光直射大洋,斜照須彌山上各洲大陸,大陸溫度降低,就形成了冬天,之後日宮殿又向北移動。日宮殿如此沿著日道向南向北移動,周而復始,日宮殿南北移動的一個周期是十二個月。
須彌山王並不隨著日宮殿而移動,是旋轉而動,須彌山所在的位置不變。須彌山王所面向日宮殿的方向形成白天,背向日宮殿的方向形成黑夜。
由於日道越往北越高,越往北越早被日宮殿的光照射,因此夏天時晝長夜短;反之冬天時,晝短夜長。春、秋兩季時,晝夜持平。
當日宮殿直射到南閻浮提洲時,西瞿陀尼洲正值日出,而東弗婆提洲正值日落,北郁單越洲則是夜半;
當日宮殿直射西瞿陀尼洲時,南閻浮提洲正值日出,北郁單越洲正值日落,東弗婆提洲則是夜半;
當日宮殿直射北郁單越洲時,西瞿陀尼洲正值日落,而東弗婆提洲正值日出,南閻浮提洲則是夜半;
當日宮殿直射東弗婆提洲時,南閻浮提洲正值日落,北郁單越洲正值日出,西瞿陀尼洲則是夜半。
南閻浮提洲人所認為的西方,在西瞿陀尼洲人看來則是東方;西瞿陀尼洲人所認為的西方,在北郁單越洲人看來則是東方;北郁單越洲人所認為的西方,在東弗婆提洲人看來則是東方;東弗婆提洲人所認為的西方,在南閻浮提人看來則是東方。東西如此而來,南北也是如此而來。
月宮殿由玻璃構成,玻璃是水之精華,清淨光明。月宮殿也位於空中,由五種風吹著不墜,並不斷移動。像日宮殿那樣,月宮殿也發出千種光,五百種光發自月宮殿側部,五百種光發自月宮殿底部。月宮殿的移動路線與日宮殿不同,一方面隨日道南北而行,另一方面圍繞須彌山東西而行,因此移動方向是東南、西北兩個方向。每天,月宮殿圍繞須彌山向東移動的跨度是十二度多一點,二十九天圍繞須彌山轉一圈,二十九天繞須彌山所行的度數是365度。一個月由二十九天或三十天構成,三十日是加上了一天閏日,以使年歷計時補齊天數。
由於須彌山旋轉較快,月宮殿移動速度較慢,在人看來好像月是向西而行的,其實是向東而行。
在每月初一時,月宮殿離日宮殿最近,月宮殿之光被日宮殿之光遮蓋,因此初一時看不到月亮。初一之後,月宮殿背日宮殿而行,距離日宮殿逐漸變遠,月宮殿所發的光顯得越來越明亮。到第十五日時,日宮殿在須彌山之西,月宮殿在須彌山之東,月宮殿所發的光不受日宮殿之光的影響,此時月宮殿在眾生看起來最為明亮圓滿。十五日之後,月宮殿朝著日宮殿的方向而行,距離日宮殿越來越近,所發出的光越來越不明顯。到三十日時,與日宮殿並行,所發出的光完全被日宮殿之光遮蓋。在南北方向上,月宮殿所行方向與日宮殿所行方向是相反的。
日宮殿南北移動一個周期,是三百六十五日。月宮殿南北移動一個周期,是十二個月,每月按三十天計算,是三百六十天,十二個月中六個月按二十九天、另六個月按三十天計算,則是三百五十四天,比日宮殿移動周期少十一天,三年就少三十三天,三十三天中三十天集成一個閏月,還余三天。再過三年,再閏一個月,加上前面三天,共余六天。再過兩年,所差的日子是二十二天加上六天,二十八天作為一個閏月。
世間的寒暑晝夜就是由此而來。
大陸上的江河,是山岳被日光照射所蒸發的水汽匯聚而成。到了夏日,山岳被蒸發的水汽變多,因此江河流水較急。到了冬天,山岳被蒸發的水氣變少,江河流水變緩。
由此可見,眾生所在的世界不是自然而有,而是眾生的共業所招致的。各個世界雖然千差萬別,但本質都是地水火風。山岳主要出於地大,月主要出於水大,日主要出於火大,空氣主要出於風大。因此,世界的本質是地水火風,即使經過因緣和合,變化結果的本質仍然是地水火風。
這個“須彌四洲”的世界觀可說是現代人最不易理解的,因為這樣一個世界和現代科學所觀察到的宇宙銀河看上去是截然不同的。但如果能夠明確了佛教的世界觀,那麼須彌四洲跟宇宙銀河之間並不沖突。
二、阿羅漢境界:不觀察須彌四洲,一觀察處處四大
《起世經》所述的“須彌四洲”是阿羅漢在不觀察時的依報環境,“四大種性”屬於阿羅漢正報環境當中的修行所得。
依報環境和正報環境,不只是在二乘聖人的身上呈現,也在任何一個凡夫的身上呈現。
依報環境是客觀的,比如說都市、人群、街道、食物等。依報環境一樣,但正報環境可能有所不同。
比如一個福報積累得多的人和一個福報積累得少的人從同一條街上走過,大環境是一樣的,但可能一陣風吹來,左邊的人吹著了,右邊的人就沒吹著。一個矛盾來了,左邊的人趕上,被人打了,右邊的人就不被人打。
對世界的起源,三乘人各有確定的理解:凡夫有凡夫的理解,羅漢有羅漢的理解,菩薩有菩薩的理解。
就凡夫而言,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轉……星球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確定。美國在地球的那面,我們在地球的這面……這些也可以確定。
但若回到阿羅漢層面,依據能見地、水、火、風四大種的眼光,所見到的世界就是佛經中所說的:中間是須彌山,外面有四大部洲、七重香水海,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這些境界便是阿羅漢的所見,不觀察的大境界是須彌四洲,一觀察處處是四大。
因此,佛在《起世經》中所描述的“須彌四洲”並非凡夫所見的世界,是與凡夫不同層次的世界觀,與現代科學所觀察的“宇宙銀河”的世界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