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們繼續來探討善導大師的《法事贊摘要》。前面我們已經探討了十六段文,晚上從第十七段文接著看下去。請看講義第五頁第十七段文,照例師父把這一段文讀一遍,讓大家對照對照:
九十五種皆污世 唯佛一道獨清閒
出到菩提心無盡 還來火宅度人天
這四句話很白話,識字的人一看就懂。如果你懂了這四句話,就好好的修學念佛法門,發菩提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成菩薩或成佛了,回到娑婆世間來廣度眾生,那就對了,那你就是做到善導大師在《法事贊》所說的這四句話。在經典上講,念佛的行者是世尊的第一弟子,所以念佛法門是第一法,念佛行人是第一弟子,當然我們念佛不是為自己而念而已。念佛如果你要把菩提心流露出來,最基本的就是你念佛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造就。就猶如想要當老師的人,先到師范學院去讀書,有了學問、有了學識、也有了學歷,才有資格當老師教導學生。我們要度眾生,以我們凡夫也沒有智慧、也沒有神通、也沒有道力,我們要度眾生非常的困難。能夠在娑婆世間大家彼此結善緣不互相苦惱,那就已經很難能可貴了。說實在我們凡夫談不上度眾生,度是度脫的簡稱,要出離三界才是度脫。如果大家在佛門結個人天善緣,然後以後又到人間來,出生再遇上了,大家這樣又一次的輪回,那不能叫做度脫。所以度脫是要超越生死,是要離開六道,所以諸佛菩薩才有本事、也才有能力度脫眾生,所以我們念佛不是為自己念而已。
師父經常講我們念佛人責任非常的重大,所以我們沒有退失道心的本錢。我們不是為自己念而已,我們是為父母而念,為兄弟姊妹而念,為師長朋友而念,為累世的六親眷屬而念,為累世的冤親債主而念,甚至為天下一切眾生而念,那這樣我們不能不念佛,對不對?對,因為我們肩負的責任實在太重大了。如果你真正有孝心,你要孝順生生世世的祖先,你如果沒有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根本就不知道你生生世世的祖先,到底輪回到六道的哪一道,你怎麼去救他?說不定眼前的人就是你生生世世的祖先之一,說不定師父就是你過去世的爺爺,你沒有宿命通你不知道,對不對?對。所以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造就,跟著阿彌陀佛學習,然後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五願宿命智通願到第十願,第十願的漏盡智通願,就有了六種神通,有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漏盡通,你生生世世的父母到底淪落哪一道,在哪裡受苦受難,你不但知道,而且你有神通可以去救度他,對不對?對。所以念佛不是為你自己一個人而念而已,這一種念佛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了成佛,成佛為了度眾生。在我們淨土宗念佛法門叫做菩提心。因為菩提心各宗的解釋有所不同,淨土門的菩提心就是如此。所以你沒有退失道心的本錢,一定要好好的為自己,也為累劫累世的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好好的念佛。
「九十五種皆污世」,這一句話是在講世尊當年所處的印度環境有九十五種外道。九十五種外道皆污世,污世就是污染世間、污染世人。外道就是心外求法,佛道就是心內求法,佛法就是心法,自性能生萬法,這是我們學佛人都懂得的道理。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也從心想滅,所以心是我們的主人,心性能生萬法,所以佛法是心法。學佛就是修心,修行就是修心,因此如果你心外求法,就成了佛門的外道。
世尊當年所處的印度,時代環境背景可以說婆羅門教是最興盛的外道之一,當時世尊住世的婆羅門教就有很多宗教的儀式,跟我們現在末法時代佛教的宗教儀式非常的類似。所以師父經常勸勉,我們身為佛教徒,不能只有宗教的儀式而沒有修行的內涵。太多聖道門的行者拜八十八佛,到底拜什麼意義也不知道;參加梁皇寶忏,到底有什麼因果也不知道;為什麼參加水陸大法會也不知道。這叫迷迷糊糊的從事宗教活動,所以有人批評佛教徒迷信,這樣的批評也不是全無道理。對一部份的佛教徒而言,確實是迷信,因為因果的道理不知道。參加梁皇寶忏,拜了梁皇寶忏之後得到什麼樣的果報也不知道,梁皇寶忏的由來也不知道,那不是迷迷糊糊的信,不就是迷信嗎?什麼叫做黃金?什麼叫做白銀?沒有能力分辨。
法門的修學到底因果是人天因果,還是解脫因果也不知道。到了佛門裡,來聽經聞法學佛修行,一樣沒有捨棄外道的思想,所以拿著幾顆蘋果往佛桌一擺,就開始把外道的思想帶進來。阿彌陀佛慈悲、觀世音菩薩慈悲、大勢至菩薩慈悲,弟子某某某今天買了幾顆蘋果來供養阿彌陀佛、供養觀世音菩薩、供養大勢至菩薩,請佛菩薩要保佑我身體健康,弟子最近經常生病感冒,保佑我先生事業能夠成功,發達賺大錢,我先生最近事業不是很順利,讓人家倒了很多錢,阿彌陀佛您一定要保佑。我的孩子不聽話,經常會跟我頂嘴,阿彌陀佛您一定要教教他,一定要好好聽話。還有我每一次買大樂透都沒有中獎,阿彌陀佛大樂透這一期會開幾號,您要提醒我一下,如果我中了獎,我才拿更多的水果來拜您。然後……,帶了幾顆蘋果要求這麼多,講了很多之後,我聽了我在旁邊就搖頭歎息。我心裡想,我如果我阿彌陀佛,我不敢吃你這幾顆蘋果,我吃你幾顆蘋果,就要保佑你那麼多,如果我沒有讓你事事都如願的話,你又怪我不靈驗。
有一個老尼師,臨終之前的三個月,她的媳婦請我去關懷。我去關懷她的時候,她口氣很不好對我講:信願法師,阿彌陀佛根本就沒有保佑。我聽了以後就覺得很訝異,為什麼阿彌陀佛沒有保佑?我出家十七年了,我從來沒有一次早晚課沒做,為什麼阿彌陀佛都沒有保佑我?我年紀這麼大了,還讓我病的這麼嚴重,坐在輪椅上,根本阿彌陀佛都沒有保佑。我說阿彌陀佛有保佑,阿彌陀佛的保佑,是你不知道而已。你今天因為出家,早晚功課沒有缺課,又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你今天才坐輪椅,要不然你早就躺棺材了,不是坐輪椅,阿彌陀佛當然有保佑。
我們就是太多的觀念想法是心外求法外道,所以九十五種皆污世。外道有兩種:
一種指的就是佛門以外的宗教,一種指的就是心外求法。
心外求法那不只佛門以外的外道,佛門的三寶弟子,有的人還是在外道。進入佛門來,不是想要求解脫度眾生、不是發菩提心,是想求一生的福報。甚至根本沒有修因也想得果,也不念佛、也不守戒、也不吃素、也不誦經、也不持咒、也不修行,然後說自己是佛教徒。等到去檢查醫生跟他講:某某人你已經得到肝癌了,又怪阿彌陀佛沒有保佑。
有一次我到台北來講經,有一個女眾菩薩她請師父去關懷她的哥哥,她的哥哥已經得了肝癌了,躺在床上,她的哥哥很有錢,所以房子有好幾間,子女就為了父親的財產在爭奪。我問這一位病人:某某菩薩,你有沒有學佛?他一回答我嚇了一跳。他說師父,我學佛三十多年了。你學佛三十多年了,那你有沒有在念佛?沒有。有沒有吃素?沒有。有沒有聽經?沒有。有沒有做早晚課?沒有。那這樣他學佛三十多年了有用嗎?沒用。掛著佛教徒的名義,有沒有在修行?沒有。有的人是進入佛門,一皈依結束了之後就結束了,就沒有繼續在佛門修學,他也說他是佛教徒,這一種掛著佛教徒的名字,充其量是佛門的外道,所以外道心外求法不能解脫。
外道這裡善導大師說是污世,污染人心、污染世間、污染世人。印度在佛住世的時代九十五種外道,其中有一種外道叫裸行外道,就是標准的污世。因為不正確的修行會對人有不當的影響,這一種裸行外道就是他們認為把自己全身脫光光,然後在冰天雪地把自己掩埋只剩下一個頭,這樣身體受冰天雪地的寒凍,凍的很痛苦這樣就可以解脫。這樣不能解脫,你就算身體冰凍成冰塊也不能解脫。解脫是要把內在的煩惱、妄想、執著放下,恢復本來的自性清淨。如果以聖道門來講的話就是要斷惑證真。斷除見思惑證悟阿羅漢就出離三界,斷除塵沙惑就證悟辟支佛也出離三界,分斷無明,分證菩提也是分證法身,就是分證菩薩。無明有四十一品,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所以菩薩有四十一階位,也就是十信位以上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來就是等覺,等覺上去就是妙覺,妙覺就是佛。
就淨土門而言,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解脫生死也可以說是解脫。雖然還有煩惱妄想,但是已經不在三界六道了,仰承阿彌陀佛的願力,先將生死大事了辦,這是特別法門,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慈悲把我們這一種凡夫不斷煩惱證菩提。這一句話是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所說的。所以阿彌陀佛為了讓我們不斷煩惱證菩提,也就是印光大師經常所說的帶業往生。讓我們見思煩惱還沒有斷盡,就能夠離開三界六道,阿彌陀佛的恩德實在非常的廣大,跟阿彌陀佛感恩贊歎!
所以淨土法門不學的人,不是愚癡的人就是狂妄的人,這是古德這樣講。不學淨土法門的人有兩種人,不是愚癡的人就是狂妄的人。為什麼?因為這一法門就是最穩當解脫生死的法門,還不修不學。
九十五種外道皆污世,再講另一種外道,看到牛吃草,但是因為這一條牛的過去世行十善,他不知道他沒有神通,只知道牛吃草生天,所以這一種外道也學牛吃草,想要生天,這樣對不對?不對,這也是錯誤的觀念。
所以[九十五種皆污世,唯佛一道獨清閒],唯有佛所說的佛法,這一道是清閒。為什麼要用清閒來形容?因為佛所說的話是真理。根據真理修學,可以恢復自性清淨心,自性的清淨心一法不立,無事當然就是清閒。沒來沒去沒事情,用國語講實在不能押韻,也不怎麼貼切,用台語來講那就很貼切了。「沒來沒去沒代志」,那就是清閒的人,對不對?對。
沒有生死輪回,一個解脫自在的人,就是沒來沒去沒事情,我們凡夫妄想紛飛煩惱眾多,有來有去全都有事情,生死糾纏的事情其它不要說,感情一項就讓我們暈頭轉向了,很多的是是非非,對不對?對。所以唯佛一道獨清閒,因為佛所說的話如果照做能夠解脫生死,恢復自性清淨心,出到菩提心無盡,學佛修行首重發菩提心,所以中國淨土宗省庵大師寫了一篇《勸發菩提心文》,告訴我們學佛人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各宗的解說不同,我們念佛人當然也要發菩提心,所以《無量壽經》的三輩文不論上輩或中輩或下輩,都有共同的兩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發菩提心在前發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專念,發菩提心不論上輩、中輩、下輩的行者都要做到,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不論上輩、中輩、下輩的人也都要做到。換句話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發菩提心,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剛才師父向大家報告過了,在我們淨土宗發菩提心,就是發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度眾生的心,就叫發菩提心。
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覺悟的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念佛我們是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造就,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習八萬四千法門,因為眾生的煩惱有八萬四千,當你有一天成就了如來,成了妙音如來,你要教導的芸芸眾生,不是每一個眾生都一定念佛,有太多的眾生不願意念佛,所以願意參禅的人,你會為他說禅法,願意學天台法門的人,你會為他說天台教法,叫做觀機逗教。而且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譬如他是在家人,你要現在家身為他說法,你就會現在家身為他說法。譬如他需要以出家身為他說法,你就會現出家身為他說法。如果你要度畜生道的一只狗,你化成一條豬可以度它嗎?當然不行,那這樣會雞同鴨講,所以沒辦法溝通。所以諸佛如來度眾生,是應眾生心而度化,是隨眾生的根器觀機逗教,這要成佛有智慧、有道力、有神通才能做得到。我們凡夫就沒這本事,所以凡夫要度眾生很難,所以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跟著阿彌陀佛修學無量法門。我們在受八關齋戒或受菩薩戒,戒和尚會帶著我們唱忏悔文,帶著我們發菩提心,菩薩的四弘誓願那是一定要唱念的: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我們凡夫眾生通常是念一念之後,法會結束了也就跟著結束了,沒有真心去做,那叫呼口號,有沒有用?沒有用。而且有人還奢想在人間就修無量的法門,無量的法門你在人間怎麼修,法門無量誓願學,不是在人間學,法門無量誓願學,你一定要有無量的壽命才能學無量的法門,對不對?對。八萬四千法門,你在人間能學多少,師父告訴大家,如果你從出生每一天就學一個法門,到你一百歲捨報了,總共才活了幾天你有沒有算看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百年三萬六千五百天,一天學一個法門,你一生一百年的歲月,也只不過學了三萬六千五百個法門,那八萬四千法門你還學不到一半。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在人間根本沒法學,到西方極樂世界仰承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五願眷屬長壽願,讓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跟阿彌陀佛一樣無量的壽命、永生不死,而且又有最高明的老師阿彌陀佛在教導,那八萬四千法門,或者說無量的法門,我們都能成就,對不對?對。所以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學八萬四千法門,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仰承阿彌陀佛的願力,有了智慧、神通、道力,開顯自性了,八萬四千法門從自性所生,你通通都懂了,你成就了妙音如來,然後到他方世界去廣度眾生,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出到菩提心無盡,還來火宅度人天]。菩提的心為什麼用無盡?因為眾生無盡,所以菩提心無盡。眾生能不能度盡?不能度盡,所以佛度眾生永遠不疲不厭,無窮無盡。
所以我們好好的在今生專學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到了臨終阿彌陀佛迎接我們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很快的成就無生法忍菩薩。我們就可以到他方無佛的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廣修普賢十大行願,仰承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二十二願還相回向願,修行普賢之德,成就妙音如來。往相仰仗了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還相仰仗了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我們從因地到果地,從果地回來在因地度眾生,這一來一去,都是仗著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願力實在是我們自行化他,成佛做祖廣度眾生最佳的依靠。我們不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不然我們仰仗什麼,對不對?對。所以阿彌陀佛的願力才是我們上求下化的無上依靠,我們感恩阿彌陀佛的發願修行,所以贊佛偈八句話的第七句話講四十八願度眾生,四十八願是度我們這樣的眾生,四十八願是能度之法,我們眾生是所度之機,機法一體。阿彌陀佛用四十八願要度我們,我們隨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修學。如果以第十八願來講,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那這樣我們的念佛心不就跟阿彌陀佛的願心相契相應,對不對?對。這就是感應道交。
就如同兩個人一個在台北,一個在高雄,雖然遙隔兩地,但是手機一打馬上就通了。阿彌陀佛雖然在西方極樂世界非常的遙遠,我們在娑婆人間,在事相上西方極樂世界遙隔我們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但是我們跟阿彌陀佛心靈相契,也就是感應道交,那就是因為我們念佛等於我們打一通電話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服務跟7-11完全一樣,二十四小時沒有休息。所以你隨時隨地念佛,阿彌陀佛都會接受到你念佛的訊息,也就是說你隨時打電話給阿彌陀佛都可以打得通,永遠沒有線路障礙繁忙的問題,知道嗎?知道。所以師父經常鼓勵諸位菩薩,早晚要打電話跟阿彌陀佛,請安問候知道嗎?知道。你們有沒有照做?有,很好。
火宅指的就是我們娑婆世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菩提心自然流露、大悲心自然流露,就回到娑婆人間來度人天凡夫。火宅形容我們娑婆世間的苦難危急,我們娑婆世間確實很像火宅,就是已經著火的一間屋宅,這是在《法華經》譬喻品所說的,世間猶如火宅,世尊在《法華經》說: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我們世間很多天災人禍、地震、台風、飓風這一些天災,如果再加上瘟疫、戰亂、人禍,天災人禍不就是猶如失火的屋宅一樣嗎?如果房子著火了,你在房子裡面會不會趕緊跑出去?一定會。三界就猶如一間大房子充滿了烈火,奇怪我們怎麼不曉得要跑出去,趕緊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沒有天災人禍了,所以[出到菩提心無盡,還來火宅度人天],這是上求下化那修學佛道才能做到。
如果信仰九十五種外道那是不能做到的,不要說世尊當年住世的時候印度有九十五種外道,我們台灣現在也有很多外道,如果到外道去,就算修了十輩子,千千萬萬年也永遠不能解脫。
心外求法,底下師父來舉幾個我們台灣很顯而易見的外道,我見到修學佛法的三寶佛弟子跑到外道去了,實在非常的可憐,也非常的遺憾。念佛念了幾年,不念佛跑到外道去了,外道有的說人是上帝所生的,可是佛法不這樣告訴我們。佛法告訴我們,一切萬物都是緣生緣滅,人不是上帝所生的,或者有人說人是老母娘所生的,那同樣都是老母娘所生的,為什麼要生男人也要生女人,然後一直生下去無窮無盡的人,然後在斗爭、在戰亂,那通通都是您老母娘的孩子。釋迦牟尼佛也是老母娘所生的,耶稣也是老母娘生的,孔子也是老母娘生的,那為什麼要生的這一些聖人都去創造不同的信仰,然後因為不同的信仰產生紛爭。還有外道扶鸾,扶鸾講出來許多道理,規勸我們斷惡修善,是也不錯,但是有很多的道理,是跟佛經不相應的,所以似是而非的道理很多,沒有智慧還不容易分辨,甚至外道也有把佛經修一修改一改,這一些都是造成紛亂的原因之一。這一些就是污世,污亂了世道人心,也污染了世間清淨。國家要紛亂之前鬼神先亂,鬼神來假藉佛菩薩的名義扶鸾降乩,有很多去問神的,問到最後被騙財騙色的,確實是污亂人心。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的信仰佛道、修學佛法,尤其念佛這一門,如果能夠好好的修學自行化他,那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底下第十八段文是善導大師在告訴我們聖淨分判的道理,這一段文實在講應該是擺在前面來講,但是從第十七段文之後這一些法語,都是已經《阿彌陀經》的經文講完了之後善導大師所開示的法語。第十八段文照例師父讀一遍讓大家對照對照:
如來出現於五濁 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 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 或教禅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 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把這十二句法語道理了解了,我想你會好好的修學念佛法門,除非你不了解或不願意相信善導大師的勸勉。前面六句話從「如來出現於五濁」,一直到「或教禅念坐思量」,這六句話講聖道教法。後面六句話從「種種法門皆解脫」到「致使凡夫念即生」,後面這六句話講淨土教法,這就是聖道門與淨土門的分判。聖淨分判,目的當然要讓我們了解聖道法門修學的困難,淨土法門修學的容易。兩兩相比就能產生勝劣,殊勝與下劣。兩兩相比就能產生難易,困難與容易。猶如兩個人站在一起,才能顯示出高矮、胖瘦、美丑。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那就沒有辦法比較,善導大師的說法是如此,印光大師的說法也是如此。
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要介紹淨土法門之前,一定先講聖道法門的困難成就,然後再講淨土法門的容易成就。這一段文善導大師的說法也是如此。如來在這裡指的就是釋迦如來,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佛乘真如來世間修行成佛,所以稱為如來。另一個意思佛所說的真理如過去佛所說的真理完全一樣,叫做如來。
釋迦如來出現於五濁,世尊在兩千五百多年前降生在印度的迦毘羅衛國,這個世間就是已經是五濁惡世。《阿彌陀經》把五濁講了出來,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講一個煩惱濁就好,末法的凡夫眾生,身處五濁世間煩惱非常的重,你我每一個人如果不是煩惱很重,我們不會在末法時代出生在人間為人,尤其《悲華經》所說的,被三世諸佛如來所放捨的眾生,都來聚集在娑婆世間。因為煩惱厚重故,我們在娑婆世間的眾生都是煩惱很重的人來投生在這裡,所以師父形容我們娑婆世間叫惡人坑,真的一點都不錯。如果要說不好聽的譬喻,就是我們都是被淘汰在籃外那些又爛又臭的。你們如果在賣水果,好的水果一定會被裝到籃子裡面,把他包裝好賣出去。如果又爛又臭的水果就會被丟掉,對不對?對。我們是籃子裡面的還是籃子外面的?我們是籃子外面的,很可憐。阿彌陀佛就是專門發願在撿拾這種籃子外面的,真的,所以阿彌陀佛實在是很慈悲的一尊佛。講到這裡,我們不得不再跟阿彌陀佛贊歎!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世尊說法隨眾生機緣敘說教化,佛說法很慈悲,對於眾生樂法就說他所樂之法度化他。譬如《玉耶女經》這一部經,敘述玉耶女這一位千金小姐因為出生在富貴人家,享受千金小姐的生活慣了,嫁到夫家之後不聽公公婆婆的教導,不聽先生的話,仍然過著千金小姐的生活,先生與公公婆婆非常的苦惱,所以到佛所請佛來教化玉耶這一位女眾,佛真的很慈悲。用現代話來說婆媳之間的問題、夫妻之間的問題,也就是婚姻家事的問題,還要請佛去費心解決,佛真的很慈悲。到玉耶女的夫家,教化玉耶這一位女眾,說什麼樣的道理呢?說三從四德的道理。在《玉耶女經》裡,佛陀教導玉耶要怎麼樣做一位媳婦孝養翁婆,怎麼樣做一位太太相夫教子,說這些道理,這就是隨宜方便化群萌。群萌就是眾生,隨著各種善巧方便教導眾生。
「或說多聞而得度」這一句在講大乘法門。
「或說少解證三明」這一句在講小乘法門。
「或教福慧雙除障」這一句在講教下法門。
「或教禅念坐思量」,這一句在講禅宗法門。
佛法可以二分為大乘佛法、小乘佛法。禅宗將佛陀時代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判為宗門與教下,宗門就是禅宗,教下就是禅宗以外的法門。那麼要詳細說大乘的法門、小乘的法門、教下的法門及禅宗的法門,還要費一點時間。因為時間已經到了,十八段文我們就必須留待下一次再好好的來敘說,讓我們了解善導大師聖淨分判的苦心,然後把捨聖道門取淨土門,好好的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的誓願非常的深重,這一段文很值得聖道門的行者再三的體會。
時間到了。向大家報告到這裡。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