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有病服藥的時候,多喝水是一條捷徑,因為多喝水不但能預防藥物損傷身體,還能促進藥效,譬如說治療感冒、發燒、結石類的疾病的藥物,多喝水的確有著很好的效果。專家介紹,吃藥的時候多喝水並不能一概而論,有些藥物服用之時,如果喝水過多不僅無益,反而會影響藥效的發揮。
比如一些治療胃潰瘍的藥物,服藥之時就不適宜多喝水。如硫糖鋁、氫氧化鋁凝膠等,這些藥物多被制成混懸劑,進入人的胃部會形成許許多多不能溶解的細微顆粒,這些顆粒就會普遍覆蓋在受損的胃部黏膜上,以此來隔絕胃酸,防止胃黏膜受到胃酸侵蝕,這樣一來,就會生長出新的組織來修復受損的潰瘍面。如果服用此類的藥物,仍然按照以往慣例,喝下很多的白開水,這樣反而會稀釋藥物,造成覆蓋在胃黏膜上的藥物顆粒減少,保護膜會變薄,從而失去保護作用。不僅如此,服用這類藥物之後,最好能保證半小時內不喝水,因為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同樣會將這些藥物顆粒沖掉,導致受損的胃黏膜重新暴露於有腐蝕作用的胃酸之中。
與治療胃潰瘍的藥物相似,止咳類藥物譬如止咳糖漿、甘草合劑等,服用之時或者之後也不宜大量喝水。由於這些藥物較為黏稠,服用之後會附著在咽喉等部位,直接發揮消炎等治療功效,如果喝水過多,會將咽喉部位的有效成分沖掉,導致局部藥物濃度降低,從而不能充分發揮藥物效力。
因此,服用治療胃潰瘍、咳嗽類的部分藥物時,應該遵醫囑或者按照藥物使用說明書,喝少量水把藥片送服進去即可,無需再多喝水。而有的胃藥甚至需要直接嚼碎吞服,無需喝水。同時,服完這類藥物之後,半小時之內也應盡量少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