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調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為表面的佛教徒。噶當派祖師說,口裡聲稱自己不是表相上修行之人,他正是這種表相上的修行人。比方說,往昔有位上師,他從自己家鄉磕長頭到拉薩三次,因此他就說:我不是個只注重表面的修行人,那時候我是如何如何磕長頭到拉薩的,我一點都沒有浪費時間。另外一個人就對他說,當你這樣說時,你就已經成為“注重表面的修行人”,因為你若不是“表相的修行”,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善業都講出來,都要在別人面前炫耀呢?
一般而言,我們不能去說其他眾生的過,比方說在達波噶舉的傳承中,在取捨善惡因時,最主要應守持的是:不去思惟他人的過失,而應想著自己的過失,這才是真正的因果取捨。總之,平常我們總是指著別人的過失錯,而忽略了自己的過失,因此所有的取捨都已經顛倒了,對因果的取捨也就有錯誤的觀念。
因此,首先我們應反省、省察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心從無始以來總是伴隨著煩惱,要視煩惱為過患,為了讓煩惱可以斷除,就想方設法去尋找煩惱的對治法。
總之,不論自己有多大的功德,但不要被此功德所誤而生起驕傲,一定要恆持之前的謙虛,讓自心住在卑謙的低處!否則一味地放任自己,目中無人的話,也會讓所得的功德退失。我們的傲慢心已經太滿了,不能讓它再滿了,再不能對這些功德生起驕傲之心。比方說,對於圓滿斷證功德的諸佛菩薩而言,他們尚且將傲慢之心視為過失,更何況總是被煩惱所充斥的凡夫眾生的我們呢!如果我們還要再生起傲慢的話,那真是很愚昧的作法,因此也不可能會生起功德,因為有了傲慢之心你就會想:現在這個狀態已經很好了,總是自我滿足,如此你永遠也不可能再進步。相反地,如果你一直有著謙虛之心,總是想著自己還不夠,還要去修還要去學,這樣你才會更進步。
所謂謙虛,並非就是要虐待自己,並非如此。總之,無論置身何時何地,都應該對佛法、善業不滿足,而且還要進一步地去追求,比現今的修法與成就功德更高更好的功德,而去做努力精進。這種“對佛法沒有滿足之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