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大和尚除夕開示送祝福
北京龍泉寺除夕春晚現場
誦經祈福
兒童情景劇《真假賢二》
音樂情景劇《挖煩惱》
小品《初學佛法》
小品《出家真好》
龍泉寺翻譯中心表演的多語小合唱《師心照吾心》
龍泉寺法師給大家發紅包啦
金雞報曉開啟曙光明,花開見佛熏聞正法城!
1月27日農歷三十除夕夜,北京龍泉寺舉行佛門裡的春節聯歡晚會,中國佛教協會會長、龍泉寺方丈學誠大和尚在晚會伊始做重要講話,期寄佛教弟子要傳承佛門的六和精神:身和同住、口和無诤、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營造自他幸福的人生,進而達到一個和諧的社會。
龍泉寺的春晚別具特色,首先在學誠大和尚的帶領、龍泉寺上百位法師與上千信眾共同誦經、佛法開示中拉開序幕。
學誠大和尚在開示中說:“我們在2017年怎麼樣能做得更好,就需要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比,明天的我跟今天的我比,今年的我跟明年的我比,明年的我跟今年的我比,今世的我跟前世的我比,後世的我跟今世的比,這就是增上生,這道理很簡單。我們講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就是一天比一天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是止惡。眾善奉是行善。一個方面我們要止惡,一個方面我們還要行善。”
佛教的“僧團”名為六和,是指一個清淨和合的團體。學誠大和尚就“六和”詳細闡述道:“外同他善”名為“和”,“內自謙卑”名為“敬”。“外同他善,內自謙卑”,要恭敬大家,就是我們無論是久學的、初學的,要尊重別人,尊重大眾,恭敬集體。在佛門道場裡,為什麼大家做的比較有力量,就是因為有六和精神在傳承。”
學誠大和尚列舉唐太宗說的“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希望大家了解自己,知道別人,知道歷史。在佛門裡,佛陀教我們以心為鏡,大家對改變生命的佛菩薩、師長要有一顆恭敬的心,以我們師長的心為鏡,“師心照我心,以心印心”, 讓自己人生更慈悲、更智慧、更有力量!
北京龍泉寺自2005年恢復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已經走過十多個年頭了,學誠大和尚對寺院未來的發展做了展望:“我們前面十年主要做硬體建設,那從現在開始,要真正走入到藏經的編校工作,息諸緣務,正聞熏習,要深入經藏,這是道場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方面我們做的更好一點,佛法的修為更有力量一點,對居士的帶動引導,才能做得更好。”
大和尚深入淺出的開示,給現場信眾很大鼓舞與啟發。熱烈的掌聲不絕於耳……
隨後龍泉寺春晚表演節目開場。歌伴舞《吉祥經》、兒童情景劇《真假賢二》、器樂合奏《雲水禅心》、音樂情景劇《挖煩惱》、男聲合唱《我們》、小品《初學佛法》、獨唱《立雪斷臂》、小品《轉變》、小品《出家真好》、女聲合唱《三十八攝頌》、《以戒為師》紀錄片、訪談《大藏經》等節目,節目精彩紛呈,內容妙趣橫生,現場不時掌聲、笑聲連連。這些節目,大多都是由龍泉寺的義工自編自演的,展現了龍泉寺僧俗二眾在人才培養、僧才教育、修學次第、學佛經歷等方面的狀況和故事。
小品《初學佛法》由年齡分別在12歲、10歲、6歲的三位小師兄表演,他們均來自佛化家庭,從小接受佛法的熏陶,伴隨著龍泉寺的成長而成長,也必然秉承了很多修行人所具有的品行,從接到劇本,背誦台詞,到彩排,才三四天不到的時間,卻表現的如同已經演繹過無數遍似的熟練,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其背後的付出,不言而喻。《初學佛法》小品是龍泉寺賢頌法師、賢書法師根據一位居士學習佛法而帶來的一系列家庭問題的真實案例改編的,小品借三個兄妹之口發現初學佛法的媽媽因為“法鏡外照”,在家庭中引發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今年的寺院春晚除了義工自編的節目外,還有專業音樂人的創作與參與。歌手譚燦帶著自己譜曲創作的兩首歌曲《吉祥經》和《立雪斷臂》來到了龍泉寺的春節晚會。譚燦學佛後發願要為佛陀而唱,為美好的願望而唱,傳播正能量,讓世界充滿愛。學佛以及譜曲佛樂,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譚燦的生活處事及普世價值觀。她說:“‘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一直讓我銘記要孝順父母;‘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讓我學會如何與親朋好友相處;‘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讓我們學會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圈,讓我的生活變得非常的和諧愉快。”談及與龍泉寺的因緣,譚燦的笑容異常燦爛。在沒有來龍泉寺之前,她就參與過龍泉寺的很多慈善項目,第一次來龍泉寺是因為她資助的學生填高考志願。今年是她第一次在寺院裡過春節,她覺得在道場裡心很清靜,和這麼多人一起吃火鍋,有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歡喜感!
大家從遠方回到寺院過年,是為法而來,佛門的除夕夜,獨特而法喜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