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弟子規》之親憎我 孝方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弟子規》之親憎我 孝方賢

鐘茂森博士

 

    “親憎我,孝方賢。”這是說父母親假如是憎恨我的,我也不改我的孝心,這樣的孝才真正叫賢德。要知道父母親對我們的愛是一種本性的愛,如果父母親憎恨我,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自己實在做得太缺德、太不孝,讓父母都寒心,所以父母對我都會起憎恨,那我的德已經可以說去盡了。這時候要趕緊回頭向父母忏悔,努力的改過自新,父母一樣會重新愛我們的,這是一種天性,憎恨我們是暫時的,這是一種可能。另外一種可能是父母他迷惑顛倒,他自己可能被物欲所蒙蔽,或者是受人挑唆,聽了人家說的壞話,對我起了憎惡的心,我這個時候也絕不能夠用憎恨的心來對抗,要知道如果我用憎恨心對父母我自己是大不孝,父母即使是憎恨我我也要對父母盡孝,這樣的孝真正是難能可貴。

    在中國歷史上,《二十四孝》裡面的第一孝是四千五百年前的舜,當時大舜是生長在一個平凡的家庭裡,他的親生母親很早就過世了,他的父親娶了後母,後母憎恨他、嫌棄他,後母自己生了兒女,偏愛自己的親生兒女而虐待舜。他的父親也是胡塗,聽信了後母的話,父親、母親兩個人就合起來虐待舜,甚至要謀害舜。舜雖然他盡心盡力的去行孝,但是卻常常受到父母的那種惡罵、欺負,而舜絕沒有因此而生怨恨,反而處處回頭檢討自己,是我自己做得不好,不能夠孝順,才會讓父母的心起這些煩惱。有一次舜的父母要害舜,就讓舜下到一個枯井裡面去干活,當舜下到井裡之後,他的父母就一起把土埋到井裡面要把舜活活的埋死。幸好舜他很有智慧,事前他已經知道父母的用心,於是在這井裡面事先挖好了一條通道通出去,結果沒死,從這個通道裡鑽出來。當他回到家裡面,父母很驚訝,怎麼這個兒子沒死,看到舜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還是這樣老實、還是這樣溫順孝順自己的父母。後來有一次舜的父母又把舜騙上草屋的頂上去,當舜上到房頂以後,父母就把梯子拿走,舜就下不來了,結果父母就在底下放火,想把舜活活燒死,結果舜他也早有預料,事先准備好了兩個大斗笠,就從屋頂上拿著這個大斗笠跳了下來,像降落傘一樣慢慢的降到地上,也沒死。所以你看,父母這樣的對待他,而舜絕沒有因此有一句的怨言,甚至不生一念的憎恨,這樣的大孝感動天地,傳說舜在耕田的時候大象都幫助他拉犁,小鳥都來幫助他播種,銜著種子給他下種,也感動了這些百姓,感動了當時的帝王。當時帝王是堯,堯帝聽到有這樣的大孝子,非常歡喜,把舜請出來輔佐他治理天下,甚至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舜。舜給堯做助手做了二十八年,然後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這是有名的歷史上的禅讓。你看看,正因為舜能夠在這樣的困境裡面依然行孝,他的德就厚,他的結果竟然是這麼樣的美滿,你看他得到的是幸福人生,他娶的是堯帝的兩位公主,得到了天下的皇位,做天子。他治理下的天下國家百姓也都能夠幸福快樂,因為舜他是以孝治天下。這樣的一種福分從哪裡來的?從孝德而來的。福報是逆著加的,如果我們能夠承受得起,就叫有福,如果不能承受,就沒福,叫薄福之人。

    這句話也可以有些引申的意思,“親憎我”可以理解成父母親對我們所做的事業可能不理解,假如我們做的事業是好的事業,比如說真正是為國家、為人民、為世界謀福利的,創造和諧的這些事業,假如說父母不能理解,那我們應不應該干?應該干。雖然父母不理解,但我們真正為國家、為民族、為世界、為人民做真正的貢獻,這是對父母在盡孝。《孝經》上講孝有三個層次,“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第一個層次是孝養我們現前的父母親;第二個層次是為國家、為人民、為世界謀福利,這是盡忠;第三個層次,這是最終極的層次,叫立身,立身行道,做出真正的為國為民的好事,這是讓父母得到了光顯,父母那個時候也就能夠理解了。比如說我們要從事聖賢教育的工作,推動傳統文化、倫理道德的教育,要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這些道德規范向社會傳播,幫助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這是古聖先賢贊歎的事業,我們現在也來立志從事這個事業,可能要做出一些犧牲。父母如果能同意,這個父母是大賢大德,如果父母他不能同意,這也很正常,我們這個時候要能夠委婉的跟父母勸說,讓父母明白,自己努力的在聖賢之道上學習,自己做到了以身來做示范,讓父母了解我們從事這個行業的偉大、崇高。在父母不理解我們的時候或者不支持我們的時候,我們也要懂得盡心盡力的勸導,讓父母能夠理解、支持,這樣的孝叫孝方賢。

 
恭摘自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規》學習心得 52-251-05 鐘茂森博士主講 2008/1/1
感恩老師!
 

上一篇:周泳杉老師:《弟子規》之己有能 勿自私
下一篇:淨空法師:宇宙人生的真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