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載有余,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師曰:“汝何處未明?”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師曰:“汝作麼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經雲:‘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
志道禅師是個老修行人,念了十幾年《涅槃經》,沒有明白其中的意思,希望六祖大師給他指點指點。六祖問他,你到底是哪裡不明白?志道禅師說,我對《涅槃經》中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句話有疑惑。
大家都知道,佛教的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無常指的是這世上的萬法都是在變化的,都不是永恆的。因為不永恆,所以它就是生滅法,這個生滅當體即空,放下就是我們的佛性,所以叫生滅滅已。了悟心性的不生不滅,就是自性清淨寂滅,這個就叫做無樂之樂。
六祖就又問他,你怎麼生的疑呢?志道禅師說,一切眾生都有兩個身體,一個是色身,一個是法身。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是恆常的,但無知無覺。兩個身體不知是哪個身在受樂,是色身還是法身呢?志道禅師對色身與法身,沒有完全的通達理解,他把它們全分開了,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疑問。以上是第一個問題。下面第二個涉及到的是斷見和常見。
“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這裡就涉及到大智慧的問題。因為他沒有完全斷除見惑,不了達諸法實相的體、相、用的關聯,所以就產生了種種的疑問。回答他的問題,必須要徹證、了悟諸法實相,只有了解真實相貌的人,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看六祖大師是怎麼給他扭轉過來的。
師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回。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乃謗佛毀法。
六祖大師開始回答志道禅師的問題,並指出他的不足。六祖說,你是佛的弟子,為什麼要習外道的斷見和常見?而且還用外道的斷見和常見來議論佛的最上乘的法呢?根據你所說的,色身之外還有個法身,離開色身的生滅,去求法身的寂滅,又用你的思維去推測涅槃常樂,說有個身體去受用。你這是執著於世間的生死法,把色身和法身看成兩個身體,把世間和出世間分開了,把常樂涅槃的樂當做世間的樂來看。
六祖接著說,佛陀曾講過,一切迷惑的人把五蘊和合之身當成是真實的身,分別一切法為自心相,這是身和心的兩個無明,由於無明而受輪回之苦。佛憐憫眾生,才開示涅槃真樂。你用斷見和常見來推測佛陀圓融無礙的智慧,用凡夫的錯誤見解來理解佛陀了義的佛法,這是在推斷臆測佛陀的正法,這樣是不可能真正通達佛法的,而且還會誹謗佛法。
志道禅師念經十幾年,雖然把經可以倒背如流,但是沒有實證,只是用思維和推理來了解佛法,這樣就把這個色身和法身給分開了。根據他的這種思維和推理,六祖用一首偈頌做了解釋。
聽吾偈曰: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
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象,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
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
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吾今強言說,令汝捨邪見,
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志道聞偈大悟,踴躍作禮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