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何時得與聖賢親?
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 紅藕華藏金砌鴨,綠珠簾映玉樓人。 塵沙莫計聲聞輩,海水難量大士倫。 博地亦能容入會,何時得與聖賢親?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者的數量非常之多,有天人,有聲聞,有菩薩。不僅天人、聲聞輩無量無邊不可計數,那些菩薩大士也多至不可計數。 好,那這些都是聖賢哦!如果按四佛土來劃分,我們凡夫是在凡聖同居土;斷了見、思惑的聲聞輩應該是在方便有余土;菩薩大士、報身佛應該在實報莊嚴土;清淨法身佛是在常寂光土。 那麼我們這些凡夫,實際上是不能生到實報莊嚴土和方便有余土的,但是西方極樂世界有一個特別——“博地亦能容入會”。 “博地”就是指我們這些業力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有斷,見惑、思惑還浩浩然地存在,卻也能夠以信願稱名感通彌陀願力,帶業往生。一去之後就可以跟這些聲聞、菩薩大士聖眾相會,蓮池海會。那麼這樁事情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我們娑婆世界,當下也有四土。我們是凡聖同居土,有聖人,有凡夫。那聖人在哪裡?比如說一些名山就有菩薩:文殊菩薩在五台,普賢菩薩在峨眉,觀音菩薩在普陀山。但是一般凡夫見不到,除非是特殊的因緣。 所以我們在凡聖同居土,跟聖賢是隔開了的。各人不同的業力,只能感受到跟他業力相應的時空態。見惑、思惑沒有斷的凡夫,不可能跟阿羅漢同處在方便有余土,更不可能跟這些菩薩大士在實報莊嚴土相會。 但是極樂世界卻有一個特別,我們在《佛說阿彌陀經》中知道,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個“諸上善人”就不是一般的善人:像聲聞、緣覺,這都是叫善人,菩薩也是善人的范圍;一生補處菩薩才叫“上善人”。 那麼我們一去,就能夠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菩薩把手同行,這就是他方世界所不具備的。由於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樣的一句經文,我們就能夠知道,西方極樂世界四土能圓融在一土。 我們這些業力凡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卻能見到聲聞,見到菩薩,乃至見到阿彌陀佛。也就等於凡聖同居土含攝著上三土,這就是他方世界所沒有的。 這些菩薩大士都是功德甚深。在《佛說無量壽經》裡面,談到這些極樂世界菩薩的種種功德。用了二十三個比喻,來比喻他的功德甚深。 比喻他們禅定功夫的堅固不動,就像須彌山;他們智慧的光芒就像明亮的日月;他們的胸懷就像大海,生出種種的功德寶藏;他們斷煩惱的智慧熾盛如火,燒盡煩惱的柴薪;他們的平等心、忍辱,就像大地承載一切;他們就像清淨的水,洗濯垢污;乃至於他們的慈悲廣大,就像虛空。 我們一去就能夠跟這樣甚深功德的大菩薩同為勝友,把手同行,對我們的道業就會有很大的增上。 好,既然明白了博地凡夫都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就很值得我們向往,很值得我們去求往生。就如同詩中省庵大師非常神往地期待,什麼時候才能夠到極樂世界與這些聖賢親近在一處呢? 懷著這種盼望、渴求、欣樂之心,將來就會感召“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樣殊勝果報的。
上一篇:殺人無數的惡鬼被降伏後真誠悔改終得善果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由于xuefo.tw域名因备案需要暂停使用(最短15天),自即日起请用http://big5.xuefo.tw访问网站,特此通知!
30575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