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數亦得。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饒你講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
——淨土九祖·蕅益大師《靈峰宗論》
以上是淨土宗第九代祖師蕅益大師對“定課”重要性的開示,也告訴了我們如何通過定課,達到“一心不亂、不念自念”的狀態。
首先,“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數亦得。”要念到一心不亂的境界,也沒有其他的妙術,最初下手修習念佛法門,須用數珠記數。所念數目要記得分明,計劃好每日定課,決定不要缺課。念多少時間,念多少佛號都要定下來,這樣久久無缺,念熟之後,自然而然就會“不念自念”。到了這個境界後,記數也可以,不記數也可以。
“不念自念”是什麼意思呢?沒有起心動念,佛號就會在那裡念。打個比喻來說,就像車輪被推動起來之後,你不去推它,它也會自己滾動。我們心裡的佛號念熟了之後,這個佛號就自己在那裡不停地轉,這時候不用起心動念,不用費力去提這個佛號,自己心裡就冒出來了。
這個時候,你的正念會分分秒秒地現前,就像房間的燈光一樣,本來燈光忽明忽暗,而這時燈光清清楚楚一直在那裡映照、不滅不失。
“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一開始如果就不想記數,嫌記數麻煩,認為記數是老太婆干的事情,覺得像我這樣的知識分子,像我這樣根機,怎麼能學老太婆呢?我要用一點高明的方法,偏不記數。蕅益大師就告訴我們:一開始你說大話,不著相學圓融,那說明你就“信不深,行不力”,以後肯定很容易懈怠。
“饒你講得十二分教”,十二分教是佛經的十二種分類,這裡指一大藏教都講得來,“下得千七百轉語”,是指禅宗的機鋒轉語,說明對禅宗有所悟之後,任何機鋒轉語都能對答如流。
“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所以,如果不下死功夫,多多念佛、老實念佛,就算你通宗通教也不頂用,生死到來之時,臨命終的時候,你就手忙腳亂了,都派不上用場。
這是蕅益大師非常殊勝的教言。對我們來說,“老實”兩個字最難做到。人就是不老實,不老實就好高骛遠,就是“信不深,行不力”。
所以,老實念佛非常重要,老實了就死心塌地了。
怎樣才能死心塌地,能老實呢?
就是前面講的,要信自己是生死凡夫、是鈍根之人,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如果思維一下這個道理,我們就老實了。否則不會老實,以為靠自己能夠出輪回,靠自己能斷惑證真,但從古自今又有幾人能有這樣的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