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16-20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六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6

  請掀開經本,從第十六頁看起:

  【大經合贊雲,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

  《大經合贊》就是《無量壽經》,《合贊》是夏蓮居老居士編的,依經論古德對於這部經、這個法門的贊歎,當中有這樣的幾句。『依此經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前面已經介紹過,「依此經」最重要的是依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將佛的願做為自己的本願,這個感應非常不可思議。再遵守佛在經上給我們的教訓,『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心念專一,當然要把世緣放下。念佛人為什麼不能得一心不亂?實在講是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所以,看不破放不下就決定不能得一心,得一心一定要看破要放下。不能專念,決難得一心,專就是專而不雜。古德有說,念佛,不僅是念佛,實在上講,修學任何一個法門,如果夾雜就不能成就;要想成就,一定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才能夠有成就。

  第四段就講到此地,我們看第五段「所被根器」。這段裡面是要說明,這部《大乘無量壽經》是哪些對象可以修學的、可以接受的,在這一段裡面來討論這個問題。

  【疏鈔雲,前三非器,謂無信者,無願者,無行者,反是皆器。】

  這是蓮池大師為我們說的。『器』就是根器,也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講的條件,哪些人有條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池大師說了,他說除了三種人以外,都能夠往生,都是本經所說的往生之人。哪三種?第一種是他不相信,這種人決定不能往生,不相信的。第二種,雖然相信,他不想去,這個也不能往生。第三種,他雖然也信也願往生,不肯念佛,不肯依照經典教訓去奉行的。經上教我們要做的,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到,叫我們不能做的,我們決定遵守,不要去做,這才叫做依教奉行。所以這三個條件,信願行三個條件具足,決定往生;這三個條件不具足,缺少一個也不能往生,這是必須知道的。信願行這三個字含義都很深、都很廣,全經幾乎字字句句都離不開這三個原則。

  我們看第二段:

  【疏鈔雲,又復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非器。】

  我們先看這幾句,這段裡面是有兩個意思。前面來說是世間人,世間實實在在是善人,有德行、有操守、有學問,有善心善願幫助社會、幫助大眾,這是我們世間非常景仰的大德。但是他不相信佛法、不相信淨土,所以信願行這三條他都缺乏,就像前面講的無信、無願、無行,這個不是淨宗度脫的對象。這些人修世間的善法,他的果報在三善道,他往生,也有很好的瑞相,譬如說預知時至、沒有病苦,很自在的走,甚至於走的時候也有天樂盈空,也有很多的瑞相。那些天樂是什麼?如果他生天,天人來迎接,天人身上也有香氣,所以你也會聞到香、也會聽到天樂。但他那不是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欲界天、色界天,他生天了。如果是在人間,那他得大富貴,在人間是大富長者,果報都非常的殊勝。假如『雖行眾善』,裡面夾雜著貢高我慢、忌妒瞋恚,要夾雜這種念頭在裡面,他就到阿修羅去,這也是人天阿修羅,福報也非常之大。總而言之,他生三善道,他不能夠生淨土。再看後半段:

  【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

  這一段講的是,雖然這個人在世間不是善人,甚至於是惡人,人人都討厭的人,但是他對於淨土相信,他具足信願行,這樣的人他也能往生。他這個往生叫悔罪往生,他忏悔。諸位要想想,具足信願行,罪障就忏除了;沒有信願行,天天拜什麼忏也沒有用處,那是假的。一心向往淨土、一心想見阿彌陀佛,這一念就把所有一切的罪業都忏除,他心裡有佛,沒有別的東西。所以對於造諸罪過的這些眾生,我們也不能夠輕視於他們,往往這些人忏悔往生,品位也不可思議。像我們在《觀無量壽經》看到阿闍世王,他造的是五逆十惡罪,要依照經典來說,他如果要是沒有忏悔的話,決定墮阿鼻地獄。殺父親、害母親、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他干的是這些事情,《大藏經》裡面有一部叫《阿闍世王經》,釋迦牟尼佛講這個人。這個人臨終的時候忏悔,他在臨終時候才忏悔,忏悔念佛往生淨土,他是上品中生。我們怎麼想都想不到,他的品位會那麼高!那個品位是忏悔的力量,誠心誠意忏悔,品位一下就拉高了。這也是告訴我們,對於造作罪業的人不能輕視,而且應當幫助他,給他做好的增上緣,也就是你要幫助他學佛、幫助他念佛求生淨土,這才是菩薩、才是真正善知識。

  第三段是:

  【觀經四帖疏曰,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是善導大師說的,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淨宗的祖師跟其他宗派的祖師不一樣,其他各宗都是祖祖相傳,一代傳一代,甲祖師傳給乙,他是一代傳一代傳下來的,唯獨淨土宗沒有。大家很熟悉的,像禅宗是衣缽相傳,一代傳一代,淨土宗沒有。淨土宗是民主的,是後世大家公認某個法師,他對於淨土自己的修持,以及對於淨宗的弘揚,成績非常優異的,尊他為祖師。所以,淨土宗的祖師是大家推選的,不是相傳的。像東晉慧遠大師,這是我們淨土宗第一位祖師,淨土宗是他發起的,從他開端,他是淨土宗的初祖。慧遠到善導,當中相隔大概有三、四百年的樣子,差不多有三、四百年。當中如果沒有這樣的人,就不選了,必須真正有這樣的人出現,才選他為祖師。像我們近代印光大師,他自己是專修專弘,近代佛門裡面,無論出家、在家,尊稱他為祖師,他是第十三代。所以,淨土宗每一代的祖師,都是後人、後世把他選上去的,推崇他。

  善導大師對淨宗的貢獻實在講非常之大,特別是對於日本與韓國。因為他出生在唐朝,隋唐時代,日本人派了許多的出家人到中國來留學,把佛法從中國傳到日本。日本人的性格保守,而且對這些法寶非常重視,比我們中國人重視多了。所以中國有許多失傳的這些經論、古大德的注疏,在日本都能找得到。像法相唯識宗的經論、窺基大師的注疏,在中國失傳了將近一千多年,這一千多年,換句話,從宋到清朝中葉,中國人研究法相都在摸索。一直到清朝末葉,同治、光緒年代,楊仁山在日本,從日本經典裡面看到中國所失掉的東西全在日本,這才從日本再拿回來。他很難得,把自己的房子捐出來做刻經處,金陵刻經處,把中國歷代遺失的這些重要的注疏,都在金陵重新刻版流通。所以民國初年,法相唯識一度曾經很熱鬧,就是這批東西我們又看到了,失傳的東西又得到了。善導大師對日本人影響非常之大,所以日本的淨宗注疏,像《無量壽經》的注解,古注有二十多家,都很有名的。而在中國,《無量壽經》的注解只有兩種,跟日本人比相差太遠了。

  他老人家在《觀無量壽經》注解,他的注解名字叫《四帖疏》,把全經分為四卷,一帖就是一卷,這段話非常重要,與中國古大德的講法不一樣。在以往,以往是指唐朝以前,隋唐以前的事情,一般大德們認為,九品往生,上三品大概是菩薩去往生的,也有人說前面四品,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這四品,是菩薩去往生的。再往下,就是阿羅漢、聲聞、緣覺去往生的,由這些大修行人去往生的。而凡夫去往生,只能夠生到凡聖同居土的上中下三品。這種說法流傳很久,影響也相當的深遠。善導大師不同意這個講法,他這個說法給我們修淨土的同修,的確在精神上是大大的振奮起來,令人振奮!

  『如來說此十六觀法』,《十六觀經》重要的就是講修淨土的方法,十六種方法。十六種前面十二種是「觀想念佛」,從第十三觀叫「觀像念佛」,最後第十六觀就是「持名念佛」。所以,《彌陀經》跟《無量壽經》上所主張的持名,都是在十六觀的最後一段,也是十六觀之一。由此可知,《十六觀經》講的方法非常完備。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能體會到一點,佛法有些地方跟世法相同,在世法總是把最好的東西放在後面,愈是在後面墊後的,都是最好的。像舞台上的表演,所謂壓軸戲,那是最好的。有些人來聽戲,前面他不聽,專門到最後這一場他才來,他來聽最精采的。佛法也是如此,最好的法門一定放在最後。譬如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第五十三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五十三參的壓軸戲。我們在《楞嚴經》裡看到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觀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兩個人擺在最後,沒有按一般順序擺。按順序的是普通法門,不按順序,挑出來放到最後叫特別法門。

  這個二十五圓通,它的順序是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是這樣安排的。前面六根、六塵、六識,這三六十八,加上七大,二十五,七大的順序是地、水、火、風、空、見、識,是這樣的順序排的。按順序,觀音菩薩是耳根,應該在第二位,六根在前面,六根第一個是眼根,第二個是耳根,應該擺在第二;他沒有,他拿出來,擺在最後。如果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根大,念佛是根大,地水火風空見識,這個根大就是見大,他應該是在識大的前面。識,是彌勒菩薩代表的,彌勒菩薩代表唯識,應該擺在彌勒菩薩的前面,他是第二十三,彌勒是二十四,應該是這麼排列的。可是他的排列顛倒了,彌勒菩薩排在前面,大勢至排到後面去了。所以你仔細去觀察,二十五圓通章裡頭是兩個特別法門,不是一個,大家一般習慣都注意到,看到觀音菩薩,把大勢至菩薩忽略掉了,這是個很大的錯誤。

  也許有人問,念佛這麼重要,為什麼不把念佛擺在最後?觀音菩薩擺在二十四,大勢至菩薩擺在二十五,那不就很好了嗎?那個擺法不行。為什麼?是照我們娑婆世界眾生根性來安排的,娑婆世界眾生六根是耳根最利。你看文殊菩薩揀選圓通,「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觀音菩薩是代表耳根,所以他一定要放在最後。大勢至菩薩這個念佛法門,不見得是對娑婆世界,他是對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他擺在最後。他擺在最後是對盡虛空遍法界來說的,觀世音菩薩擺在最後,是專門對我們講的。所以,這兩個特別法門,它表法的用意非常之深。這是說明跟古大德的看法完全不相同。

  『但為常沒眾生』,這句話就說明,專門為六道眾生。這個「沒」就是頭出頭沒,生死輪回。佛說這十六種觀法、說念佛往生的法門,是為六道生死凡夫而說的。『不干大小聖也』,大是菩薩,小是聲聞、緣覺,與他們不相干!他們聞到這個法門往生的是附帶的,最主要的是度六道生死凡夫。這是善導大師的講法,跟古人講法不一樣。我們從歷史、傳記裡面來看,傳記上有說,善導大師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化身來的。既然如此,這個話就是阿彌陀佛親自所說的,我們怎能夠不信!在歷史上,為大家所周知的,阿彌陀佛化身有三位,第一位就是善導,第二位是永明延壽大師,這是以後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第三位就是國清寺的豐干和尚,跟寒山、拾得同時在國清寺的,國清寺還有個豐干和尚,以後知道他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這是比較上著名的,佛菩薩常常示現在世間,我們世間人肉眼凡夫不認識,不知道。眾生愈是有苦難,佛菩薩示現就愈頻繁,真正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又雲,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義。】

  『看此』,這個「此」是指《觀無量壽佛經》,善導大師在這部經裡面分做「定善」、「散善」兩個部分,『定善及三輩上下文義』。

  【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

  善導大師這幾句話,可以說把我們多少的疑惑都解除了,真正是無量功德,他所說的話與經義完全相應。淨宗法門,就是佛大慈大悲普度六道眾生。三輩九品的差別在哪裡?是在我們『遇緣』不同,才有這個差別。遇緣不同,這個裡面含義也很廣。此地所講的,上三品『是遇大凡夫』,什麼叫大凡夫?發菩提心的凡夫;換句話說,他這個菩提心發的相似的菩提心,觀行的菩提心。雖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但是確實能夠與菩提心相應。真誠心、好善好德心、大慈悲心,這三心雖然是比不上菩薩們,但是他確實有這個心,這叫大凡夫。因為他真有這個心,而且這個心與他的行、解能相應,往生的品位就高了。『中品三人』,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他有沒有發菩提心?發了。因為《觀無量壽佛經》上告訴我們,三輩往生條件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雖發了菩提心,但是行小,換句話說,妄想分別執著還相當嚴重。心是發了,做不到,想做,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業障、習氣障礙住了。不是說他不發心,他的確是發了心;不發心,不能往生。這是中三品往生的。『下三品』是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下品這三種是作惡的凡夫,造作罪業,臨終忏悔往生的。他有沒有發菩提心?有,不發菩提心,還是不能往生。臨終的時候後悔,悔罪往生的。這是講遇緣不同,這個法門遇緣不同,有三輩九品的差別。

  另外一個意思,遇緣不同是我們凡夫遇到的法門、遇到的善知識、遇到的道場、遇到的同參道友不相同,也是往生品位差別不同的因素,這一點我們也應當要知道。如果遇到真正的經典,現代這個時代,在這方面我們的機會多了。在古時候,經本是手抄的,流通的數量太少了,你一生當中未必能見得到。以後雖然印刷術發明了,實在說,印刷術到普遍大概是在宋朝末年,宋朝末年、元朝初年以後木刻版本才盛行。但是刻版的成本很高,所以經典的價值不是一般普通人民所能夠買得起的,書籍貴。一直到清朝末年,印刷術進步,有鉛字排版,我們叫合字排版,比以前木刻版就更進一步。成本雖然比木刻本降低了,可是價錢還是很高。我們舉一個例子,諸位如果能到圖書館裡面去看,看民國初年那些書,你翻翻看後面版權頁上的定價。那個時候,大概民國十幾年的時候,像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辭海》,那是上下兩冊精裝,這麼厚的本子上下兩冊,定價大洋五元。大洋五元,你知道值多少錢嗎?四口之家可以過一個月很舒服的日子,一般貧窮人家的生活,四口之家兩個月的生活費用。你就曉得書本價錢之高!所以,在民國十幾二十年的時候,我們家鄉讀書的風氣比較盛,書都是自己手抄,哪有錢去買,借來抄。不像現在,現在照相制版印刷術太進步了,成本太低了。

  以前說這一部《藏經》,一般人從來不會作夢說他家裡會擁有一部《藏經》,不可能的事情。《藏經》幾乎都是大的寺院,對於地方弘法利生很有成績的,才上表請求皇帝賜一部《大藏經》,那是多隆重的。現在《大藏經》不值錢了,每個人家裡都可以去買一套放在那裡,這在從前決定不可能的。所以這是遇緣不同,現在我們在這方面的緣殊勝。你說《無量壽經》九種不同的本子,我們現在都得到,而且我們把這九種本子合印成一本,可以人手一冊,這是古人想像不到的,這個緣有了。

  第二個緣,你要遇到好的注疏,就是好的注解。特別是我們現代,遇到的是夏蓮居老居士給我們做的最好的會集本,這個很難得。這個本子的流通,給諸位說,也是最近十年才流通出去,以前一般人沒聽說過這個本子。注解,有黃念祖《無量壽經》的注解,他這個注解可以說是集古今《無量壽經》注解之大成。他的老師會集這部經,是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夏老的弟子黃老居士,他這個注解的確是集古今《無量壽經》注解的大成。你看我們現在這份資料就是他注解裡頭所引用的,我們把它名字定做「指歸」,是這部經古德常講「十方諸佛共贊,千經萬論指歸」,他所引用的這些典籍、古德的注疏。我們讀這部分東西,再加以研究、討論,不但對於修學的同修有幫助,對發心講這部經那些人幫助就更大。這是我們在此地看到,善導大師在《觀經》注解裡面這一段話。

  【觀經四帖疏雲,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善導大師在這部注解裡面對於這樁事情講得很多,這是老人家的苦口婆心,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建立願心。『一一出文顯證』,這個「文」就是經文,他所講的,一條一條都指出經文,明顯的證實他所說的確實是佛在經上講的意思,而不是他自己的意思,確實他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今以』就是叫我們現前,『今時』就是現在,『善惡凡夫同沾九品』,遇到緣殊勝,遇到真正的善知識,遇到真正修行的道場,作惡之人也能夠上輩往生。就像《阿闍世王經》裡頭所看到的,五逆十惡那是極重的罪業,他能夠上品中生,他是上輩。可見得遇緣不同是真正解答了為什麼會有三輩九品,的確與菩薩往生,與聲聞、緣覺往生不相干,都在遇緣不同。所以這個法門是平等法門。惡人遇緣要殊勝,可能他上輩往生,善人遇緣要不勝,可能在中、下品往生,緣的關系太大了。

  『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這三句可以說是善導大師注疏《觀無量壽經》的目的,希望幫助一切善惡眾生生信,斷疑生信,發願求生,得佛願力的加持,悉得往生,所謂是萬修萬人去。

  【又於行卷偈前,開示大無量壽經之機曰,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

  這句話正是所謂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我們看淨宗的法門,『一切善惡』是講六道凡夫,三善道、三惡道,一直到地獄眾生,『大小』是講大乘跟小乘,大乘菩薩,文殊、普賢,這是達到頂峰,圓教的等覺菩薩,從圓教等覺菩薩一直到地獄眾生,只要具備信願行,沒有一個不得往生的。足見這個法門廣大,無與倫比,佛所講的一切經論、一切法門都不能跟這個法門相比。所以這個法門是普度,沒有不度的。就是蓮池大師講,除非你不信、不願、不肯念佛,那就沒有法子。除此之外,統統得度。我們看第五條:

  【合贊雲,第十八願,十方眾生,三輩眾生,皆是具縛凡夫,是其機也。】

  夏老在《合贊》這段也說得好,他這個意思跟善導非常相合。『十方眾生』是指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三輩眾生』,三輩是指往生的品位,《無量壽經》上講的上輩、中輩、下輩,就是《觀經》上講的九品。九品往生的眾生,『皆是具縛凡夫』,具縛凡夫就是沒有斷煩惱,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是其機也』,可見所度的對象的確是凡夫,這就是說明我們人人有分。上品上生我們有沒有分?有分。我們今天遇的緣好,可以說是統統具足,問題就是我們相不相信?我們明不明白?信、解、行、證,頭一個是我們能不能理解,明不明白經義,然後問你相不相信;真正明了,能夠相信,那就照做!

  古大德這些說法雖然不太難懂,可是真正去體會也相當不容易。我在講大經的時候,我用另外一個方法來講,大家比較上好懂多了。我這個說法,《無量壽經》你明白了、理解了,你也念熟了,你要去照做。你要是完全都做到,百分之百做到,你往生一定是上品上生。如果你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到,你能做到九成,就是你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你就上品中生。百分之九十做不到,我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你就上品下生。這樣逐漸往下遞減,減到最後下品下生,你至少要做到兩成,兩成都做不到,往生靠不住!我這個講法你們想想有沒有道理?我這個比古人講法簡單容易懂,要做到,不做到不行!

  身、口、意是造業的工具,所以《無量壽經》一開端,就把總綱領、總原則教給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總綱領,經裡面所講的那些教訓,那是細解。我們要真做才行,因為那裡是淨土,「心淨則土淨」。所以有信有願還得有行,行是什麼?總綱領就是這三句,你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清淨了,當然往生。有信有願,三業不淨,還是不能往生,這個是必須要知道。所以我勸大家讀經,為什麼叫你讀三千遍,讀熟。就是你起心動念,對人對事對物,你要想說話、要想做,你馬上就想到經上教給我這麼做的。這個樣子你才能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才不會做錯。經不熟不行,經不熟,境界現前,往往自己做錯事情自己不知道。這是凡夫有分,我們是凡夫,努力把經典的教訓去做到,你能夠做到個十之八九,你就是上品往生,上輩往生。

  【復雲,如元曉雲,四十八大願,初先為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

  這後面一段,是元曉大師講的,元曉師有《無量壽經》注解。他這個說法都是宗善導大師的意思。『四十八大願,初先為凡夫』,主要的就是要度六道罪苦眾生,六道眾生非常可憐。『後兼為三乘聖人』,三乘聖人說實在話,最低限度他已經超出六道,阿羅漢、辟支佛都超越六道了。雖然還有苦,不像六道這麼苦,完全不相同,分段生死苦沒有了,不會造這些善惡的業,不會造了。他們遇到這個法門,成佛快,遇不到這個法門,成佛慢,畢竟都還是有期限的,不像我們六道凡夫,六道凡夫要想成佛是遙遙無期。證得小乘初果,那就是真的入了佛門,就有時間性,他是證得了位不退,絕對不會退墮到凡夫。小乘初果,天上人間七次往來,就出六道,所以說他們是有期限的。我們沒有證初果之前,遙遙無期,這是非常可憐。諸佛如來大慈大悲,開淨宗法門,就是來幫助我們的。『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是附帶,附帶為這些大小聖者。

  【彌陀疏鈔曰,又起信因緣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忏滅罪被初機。】

  『被』這個字要念破音字,古時候因為字少,有很多字通用,這個字在此地跟現代挑手邊那個「披」字是一樣的,也念「披」。

  【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以求生淨土被上機,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是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

  這一段蓮池大師真的是很用了一番心思,如果自己這麼說,不免外面人有譏嫌,說你是修淨土、弘揚淨土,都是自己誇自己,在中國人常講的「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免不了譏嫌。引用《起信論因緣分疏》裡頭一段話來說,這個說得好。『信位初心』,十信位初發心就是初信位,初信位初發心的四種不同的根機。諸位要知道,這四種都是屬於初發心的,初發心裡面,根機有厚薄不相同。『以禮忏滅罪被初機』,這就是根性最低的、最下等的。我們在現前佛教裡面來觀察,「禮忏滅罪」的多,太多了,到處都盛行,這是初學佛的下根人。中根的人『修習止觀』,學禅、學教,「止觀」把禅跟教都包括在其中。教裡面,像學天台的、學賢首的、學三論的、學法相的,都包括在止觀之中,這是中根,中等根器的。『求生淨土』的,這是上等根器的,為什麼?往生不退,一生成佛,這種人不是上上根機,誰是上上根機!

  禮忏滅罪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這個要知道。實在講,天天禮忏求消災滅罪,災真的消了嗎?罪真的滅了嗎?我們冷靜去觀察則未必!諸位細細去觀察就曉得,不必多說了。參禅、學教,參禅不但開悟不可能,這是倓虛大師所說的,我們在《念佛論》裡面所看到的。他說他老人家一生當中,不但沒有見過參禅開悟的,聽都沒有聽說過。他說參禅得禅定的見過,也聽說過,得禅定的,沒有聽說有開悟的。不開悟就不能解決問題。禅定功夫淺深次第差別很大,而一般得禅定的,雖然講得禅定,實際上他得到的是什麼?叫未到定,是有一點定,但不是真正的初禅;如果真的得初禅,他將來生初禅天、生色界天。初禅是什麼樣的功夫?你要懂得,初禅脫離了欲界。欲界裡面五欲,財色名食睡,這個五欲他確實沒有了,不但在事上沒有,心裡頭念頭都沒有。這個沒有了,不是真的沒有,是他的定功伏住,定心是清淨的,這些東西不起現行。這樣深的定,才生初禅天。如果說他能夠入定,一盤腿面壁可以入定一個星期、半個月、一個月再出定,出定之後,財色名食睡還沒有完全放下,他的功夫就叫做未到定。這樣的功夫,如果是五戒十善修得好,再加上心量很大,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他在欲界裡面,他能夠生到夜魔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是他們的去處。往生的瑞相也好,也是預知時至、沒有病苦,他有禅定,他怎麼會有病苦?他往生的時候天人來迎接,這是生天的,不能出三界。

  學教的,學教能不能斷煩惱、開智慧?還是在止觀功夫。你能不能伏住煩惱?能不能大開圓解?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能通達?我們也沒有聽說過。總而言之,都比不上老實念佛。你別看那個老實念佛的人,你問他什麼都不知道,甚至於字都不認識一個,人家往生能夠站著走、坐著走,那叫上根人。他這一生往生不退,就成佛了,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佛門當中所說的上上根人,絕不是講世間聰明智慧人,世間聰明智慧,我們佛門裡面稱做八難之一,八種障難!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在兩種障裡面,這種人叫所知障,所知障太重。煩惱障重,煩惱障還好破,所知障不好破。

  底下結論,『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參禅、學教的確實是凡夫二乘。凡是發心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的,給諸位說,都是大乘菩薩。你只要一發這個心,現在還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諸佛贊歎你、菩薩恭敬你。因為菩薩知道,你不久就成菩薩、成佛了,他怎麼不恭敬!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彌陀要解。】

  這是蕅益大師講的。

  【謂持名,法門深妙。】

  『持名』就是我們講的老實念佛,這是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上所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叫做持名。所以諸位千萬不要誤會,持名就是我們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叫持名。這樣去體會,是自己錯會了意思,你沒有深解義趣。持名,持是接受,這一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多少你要能體會到一些,理論、方法、境界你要明了,完全接受,依教奉行,這叫持、這叫受。持是保持,不能夠失掉。

  『法門深妙』,因為這一句名號是整個佛法的大總持法門,也就是整個佛法的綱領。受持一句名號,就是受持圓滿的《無量壽經》,名號是題目,就好比文章一樣。所以「法門深妙」。

  【破盡一切戲論。】

  『戲論』是指的經教。你抓住這個總綱領,下面可以不必再提,原理原則掌握到,所有一切經教、法門都是戲論。

  【斬盡一切意見。】

  『意見』是講禅宗。這兩句就是持名這個法門超越宗門、教下,所以叫深妙!

  【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

  哪些人懂得?哪些人真正做到了執持名號?馬鳴菩薩、龍樹菩薩、智者大師、永明大師,他們這些人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執持名號。

  【徹底擔荷得去。】

  『擔荷』是承擔的意思,他們能夠承擔,徹底承擔。這個意思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遇緣不同,他們遇的緣勝。他們能夠承擔的,我們能不能承擔?這要問自己,剛才講了,你把《無量壽經》百分之百的做到,你跟他們一樣。什麼叫承擔?做到了!把《無量壽經》變成自己的信、願、解、行,這叫「徹底擔荷」。所以,經不是念念就完了,名號也不是掛在口裡念念就算了,不是!一句名號就是一部《無量壽經》,名號一提起,整個經典裡面的道理、方法、境界,阿彌陀佛的教訓,統統能現前,這叫受持名號。這個叫法門深妙,真的深妙,不是假的。你不懂這個道理,不是這樣修法,那怎麼會相應?

  馬鳴、龍樹是印度的菩薩,都是地上菩薩,初地菩薩,智者、永明是佛在中國化身的。智者大師,傳說當中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永明,剛才說過了,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近代我們曉得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這些不是普通人,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典型,我們學佛應當向他們學習。

  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七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7

  請掀開經本,第十八頁,從第六行看起。第八小段:

  【如來不思議境界經雲,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

  這是經上講的。『菩薩』是指十方世界的菩薩,『了知』就是遇緣殊勝,才能夠明了,知道『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這個意思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因為識,這裡面差別就太大了,從菩薩到惡道眾生,心量大小就不一樣。心量小的,他現的境界就小,要用現代科學家所講的話我們就很好懂,所謂二度空間,那就很小,他的生活范圍很窄小。心量大一點的,像我們人道則在三度空間。如果心量更大的,就可以到四度空間、五度空間,他們那些境界,我們凡夫是無法想像得到的,佛經上常講不可思議。

  空間,究竟有多少度數?要是從佛法大別來分,佛法講十法界,十法界外面還有個一真法界,這是大分,十一個完全不同的境界。可是事實上,不止如此,每一界裡面又不曉得分多少界!天台家講十法界,每一法界裡面又有十法界,所以一百法界。這一百法界裡頭,每一界又有一百法界,這是事實。我們怎麼曉得?每個人心量都不一樣,你就曉得,宇宙當中有多少眾生,就有多少不同的空間。這是近代科學替佛法加了注解,讓我們對於佛法裡面講的「一切法皆為心量」這樁事情,我們知道得更清楚。

  真正的成就,必須要超越十法界,那才算真正的成就。要想超越十法界,先要知道這十法界怎麼來的,也就是說現在科學家雖然發現、證實有許多不同的空間存在,但是這不同空間怎麼形成的?科學家不知道。佛告訴我們,這是一切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原本的法界,就是原本的空間是一個,叫一真法界。因為心量不同,把一真法界變現成許多不同因次的空間,在佛法講,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由此可知,空間跟時間都不是真的,時空不是真的,時空裡面所有一切的現象,當然也不是真的。這樁事情諸位如果細心能體會的話,是很有趣味的事情,真正如《金剛經》上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確實是如此。

  空間可以突破,正是宗門古大德所說的粉碎虛空,在我們以前聽到粉碎虛空,好像是形容的,虛空哪有可能粉碎?現在我們知道,確實虛空不是真的。我們從日常生活當中,實在講如果細心,也能夠體會得到。譬如我們每天晚上睡覺會作夢,夢中的境界就是不同因次的空間。當我們醒來的時候,夢中的虛空也沒有了,虛空真的粉碎了。還有一個,定中的境界,定中跟夢中完全不相同,定中境界也是不同因次的空間。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體會到,所謂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六度空間確實存在,實在是我們平常太粗心,沒有細心去想到這些事情。然後才曉得,時空也是唯心所現之物,唯識所變。要怎樣突破?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因為不同因次的時空,就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東西,幻相!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無量因次的時空都突破了,超越十法界,這樣才能進入到一真法界。在佛法修學裡面這才算是成就,沒有離開十法界,算是小成就。在六道裡面不能算成就,超越六道,聲聞、緣覺、菩薩,在十法界,算是小成就;超越十法界而契入一真法界,那是真實的成就。在這個情形之下,佛法裡面講就是成佛,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菩薩成佛之後,這個時候所成的佛是分證佛,並非究竟圓滿佛,是分證佛。他具足大慈悲心,他還會回到十法界來,這我們常講「倒駕慈航,普度眾生」。他再進入十法界、進入六道,他很自在,他進出很自由,他想來就來、想去就去,來去自由。他來做什麼?不外乎兩樁事情,一個是自行,一個是化他。在這個境界裡面,自行化他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沒有離開十法界,自行化他是兩樁事情,契入一真法界,自行化他是一樁事情。眾生難度,這是《地藏經》上所說的,尤其是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剛強難化。他要到這裡來示現,『得隨順忍』,隨順忍就是普賢菩薩十願裡面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才能夠與六道眾生和光同塵。能跟這些人相處,以種種善巧方便來啟發眾生,幫助他覺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就是隨順忍。『或入初地』,實在講,隨順忍就是初、二、三地,這就是隨順忍。『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這一句是說,他要不在六道度化眾生,先成就自己圓滿的智慧德能也好,然後再倒駕慈航,度化眾生就更方便。到哪裡去成就?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地方講「妙喜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他們可以到極樂世界先去成佛,成了佛再到六道裡面來度化眾生。這意思就是說,以菩薩的身分來度化眾生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了佛之後再回來度化眾生,也可以。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彌陀疏鈔雲,故知念佛,菩薩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

  這是蓮池大師苦口婆心,勸勉我們一定要修學這個法門,唯有這個法門,才能幫助我們在一生當中圓滿的成就。他這也是引經說的,經上講的。念佛比喻是『菩薩之父』,父母是能生,取這個意思,子女是所生,取能生的意思。『生育法身』,我們法身慧命,是得自於佛菩薩教誨而來的。而佛菩薩教誨,在無量法門當中,實在說念佛是第一法門。這是前面我們讀過的,念佛是接引上上根人,不是上上根人他不相信。這個事情亦不能勉強,因為這個事情是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了,他要是沒有成就,什麼人都沒有方法勉強叫他成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一點我們應當要清楚。接觸到淨宗經教,就能夠深信無疑,發願求生,老實念佛,這就是上上根性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契入一真法界就證法身。所以到西方世界往生的這些人,他們證得的法身,實在講不是自己的功夫,他的見思、塵沙煩惱都沒有斷,他怎麼能證法身?證得法身,在一般教下所說的,必須要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再破一品無明,才證得一分法身。我們帶業往生的,沒到這個程度,所以這個證得法身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這是在所有一切法門裡面最快速、最穩當的方法。

  底下這句很重要。『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這一句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十地菩薩沒有問題了,《華嚴》是圓教,十地菩薩,四十一品無明已經破了三十品,他們的智慧、德能跟如來果地上已經很接近。這個時候,對於念佛往生淨土這個法門絲毫懷疑都沒有,普賢菩薩一提醒,他們真的發心,真正的老實念佛。「十地始終」,始是初地,終是等覺,總共是十一個階位,從初地到等覺,這始終,不離念佛,怎麼可以輕視念佛法門!『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這是蓮池大師責備的話,也是感歎的話,實在講這一類的人太多了。初心是指初發心,他去學教、他去學禅、他去學密,就是不肯念佛。他也很認真、也很精進,說實在話,第一法門他捨掉了,去求第二、第三、第四,這就是善根福德不足,沒有大善根、大福德,這是《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些人就是善根福德因緣不足。

  【要解雲,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這是蕅益大師對淨宗的贊歎,淨宗攝受眾生之廣,可以說是任何一個法門不能相比的。此地所說的『上上根』,是指大菩薩,像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等覺菩薩也『不能逾其阃』。「阃」是門檻,在美國看不到,美國的門沒有門檻。但是到中國大陸去觀光旅游,諸位要是去看那些古老的建築有,那門檻很高,大概有一尺多高,要很大步才能跨過去。阃就是門檻,門檻表示范圍,就是上上根等覺菩薩,也不能超過淨土的范圍。這是我們在《華嚴經》上明顯的看到文殊、普賢發願往生,華嚴會上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就證明,上上根沒有辦法超越淨宗的范圍,還是要念佛求生淨土,他才能圓滿成就。

  這個地方講的下下根,是指地獄眾生,五逆十惡,阿鼻地獄的眾生,這是墮落極下位子。他要能遇到這個法門,一念忏悔,求願往生,也能得生。你就想想看,這個法門它攝受眾生之廣大,的確任何經論、任何法門都不能跟它相比。所以九法界眾生,尤其殊勝的是平等得度,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所以是真正難信之法。這個法是平等法,平等得度,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平等成就。西方世界雖然說有四土三輩九品,但是它是平等的,它跟一切諸佛剎土不一樣。一切諸佛剎土四土三輩九品不平等,像我們現在住這個世間,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剎土,釋迦牟尼佛也有四土。我們今天生在凡聖同居土,但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我們見不到,釋迦佛的實報莊嚴土,我們也見不到。不像西方世界,西方世界四土九品統統在一起,全都見到了。這就是平等的成就,很不可思議。

  這兩句是說明淨土法門的廣大,普度九法界一切眾生。條件只要眾生肯信,能信能願,肯老實念佛,統統都得度。末後這一條:

  【彌陀疏鈔謂此法門為,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

  『盡攝』是一個都不漏,利根指的是菩薩,鈍根指的是凡夫。也就跟前面《要解》所講的意思相同,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悉皆度脫』。

  【並雲,諸余法門,高之則下機絕分,卑之則不被上根。】

  我們先看這三句。『諸余法門』是除淨土法門以外的,所有一切大小乘的法門。法門高的,中下根機的人沒分,像《華嚴》、《法華》、《楞嚴》確實下根人沒分。『卑之』是講經論裡面所說的,說得很淺,說的境界很低,譬如《阿含》,小乘經論,講的是人天之法,上根這些菩薩們用不著,菩薩們早就超過了,這一類經典太淺了,對他們來講不適用。

  【是以華嚴如盲,螢光增結。】

  這是比喻,古人的比喻。《華嚴》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真的是上根人。中下根性的人,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是在定中講的,我們凡夫不見不聞。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在那裡入定,誰知道他在定中開華嚴大會,講這樣的大經。不是法身大士入不了佛的境界,聽不到這個法門。我們今天能夠沾到一點邊,那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裡面看到這部《華嚴經》,傳到我們世間,傳了一點點!我們今天讀這部經,實在講是《華嚴經》的目錄,提要都談不上,目錄!

  【唯此一法,上下兼收。】

  『唯此一法』是指淨土法門,念佛往生的法門。『上下兼收』,上是指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統統都因之得度。

  【可謂萬病愈於阿伽,千器成於巨冶。】

  這兩句是比喻。『阿伽』是梵語的音譯,我們也不曉得這是什麼藥,經上講「阿伽陀藥」,這個藥什麼病都可以治,無論生什麼病,得到這個藥,統統都能治,把它比喻念佛法門。『千器』,器是講器皿,都是『成於巨冶』,是講冶煉,都是成就於,所謂提煉成就的,來制造的。特別像現在的工業,我們工業所用的一切器材,金屬的東西,都是從礦產裡面提煉出來的,然後再加以制造,才能得其功用。把「巨冶」也比作念佛法門。

  【又雲,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贊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

  這一段是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前面這兩句『但持佛名,必生彼國』,是講善根成熟的人,他在這一生當中確實萬緣放下,對於這個世間絕不會再有一點憂慮牽掛,統統放下。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只知道念這句佛號,這個人這一生當中必定往生,這就是前面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許大家聽了這兩句話,一向專念好像是有,他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就一句佛號,發菩提心了嗎?諸位要曉得,萬緣放下就是菩提心,你有一樁事情放不下就不能往生。發菩提心,菩提是覺,真正覺悟,覺悟這個世間是假的,覺悟世間是一場空,統統放下,再沒有憂慮,再也沒有牽掛,這一句佛號老老實實念下去,這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他成功了。

  後面這一段,都是說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或高或下』,高是講智慧,高度智慧的人,或者是下愚之人,這是一類。『或聖或凡』,聖是指聲聞、緣覺、菩薩,凡是講六道凡夫,這又是一類。『乃至或信或疑』,接觸到淨土法門,或者是相信,或者是懷疑。『或贊或毀』,或者是遇到這個法門贊歎,或者遇到這個法門的人毀謗。這都不要緊,為什麼?『知有彼佛,便成善根』。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即使接觸到其他宗教徒,他看到我們念阿彌陀佛,馬上就搖頭,魔鬼!毀謗!但問「阿彌陀佛」有沒有聽進去?聽進去了,這句名號他聽進去了。不管他怎麼毀謗,我們點頭,我們很歡喜,為什麼?這一生你不會成就,再過多生多劫,這個阿彌陀佛種子成熟,還是念佛往生淨土,不過是遲去,我們早去,他後頭追隨就是了。所以,不要跟他計較,他毀謗是毀謗,「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前面講或者是高的、或者是低的,他聽到這句佛號,這句佛號叫金剛種子,永遠不壞。

  由此可知,我們宣揚這個佛號,以音聲、以文字,像現在有很多印的佛像,現在印刷術發達。學佛的人要有智慧,學佛是學開智慧,有了智慧的人就懂得權巧、方便。現在這個世間有些人根本就不信佛教,沒有這個信仰,但是世間佛教徒很多,他在廣告上印上一個佛像,佛教徒看到很尊重,就收到了廣告的效果。報紙上印的佛像,學佛人拿到家裡,不曉得怎樣辦,這還得了,這報紙又不能摺、又不能銷毀,又怕有罪,你就上了人家的大當。佛像印得很莊嚴的,我們可以把它剪下來,鑲成鏡框來供養。印得不甚莊嚴的,可以當垃圾處理,沒有罪。不要以為這是銷毀佛像,等於出佛身血了,那個在戒律上給你講得很清楚,是惡意的,我們這不是惡意的,沒有惡意。所以是一樣好好的可以處理。在美國,不能焚化,美國你隨便燒東西,警察馬上就找麻煩了,那犯法的。所以美國不能夠焚化,不能夠隨便丟棄,當垃圾處理,我們用個干淨的塑膠袋包好,把它封起來,當垃圾處理,這就很恭敬。

  現在很多的商人用佛號、佛像來做廣告,這是我們要知道,知道怎樣去應付他們。實在講,他雖然不是對佛有敬意,也不是信佛,他也有好處,也做了不少好事情。他這個廣告讓多少人阿賴耶識裡種下佛的種子,見到佛像、見到佛的名號,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所以他也做了好事情,這就所謂「偏中正」。他的心本來是賺錢的,雖然賺錢,在貪利裡面也做了一點好事情。做這個好事情,將來他當然也有果報,果報就是『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不一定是哪一生哪一劫,他這個緣成熟了,再遇到這個法門,他就真的能信、能願、能修了。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再看底下這一大段,「藏教所攝」,藏就是指的三藏,教是指十二分教。說明本經在三藏經典裡面是屬於哪一類的,在十二分教裡面是屬於哪一種的。這些我們都應當要清楚、要明了的,對於自己修持或者弘揚這部經典,都會有幫助。

  【智度論曰,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故有大小眾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

  《智度論》也稱為《大智度論》。論是解釋經的,就是注解,經的注解。古時候,菩薩、大德們注解佛經,所講的意思的確是佛的意思,沒有講錯,這樣的注解就可以用論。這個論,就是完全肯定注解實在是佛的意思。後世人就很謙虛,不敢認為自己的注解完全符合佛意,可能還有偏差,還要請後人或者是當代的大德多多加以指教,不敢用論。用論這個字,絕對不會請人指教的,沒有這個意思在。「我講的一點都沒錯」,他有這個態度在,完全肯定。如果講注、講疏,這就謙虛多了,我是可以請人家指教的;用論,別人沒有指教,你只照我這個學就好了。《大智度論》是《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注解,我們講《大品般若經》的注解,這是「釋經論」,完全是解釋經的。論有兩種,這是屬於佛學常識,附帶的講一講,另外一種叫「宗經論」,宗經論是根據經的意思他來發揮,不是照一句一句來注解。像《瑜伽次第論》就是屬於宗經論,它不是解釋一部經的,是解釋一些法相宗的經典,做為整個來研究討論的。像這樣的疏的話,就稱之為宗經論,它不是解釋一部經的。所以有這麼兩種。

  《論》裡面說『雖俱求一解脫門』,這是講學佛,目標是共同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求解脫。我們中國俗稱修行證果,證果就是解脫。解是解開,念卸,它是個動詞,念解,它是名詞,這裡念動詞。把什麼東西解掉?煩惱,煩惱就像結一樣,前些年還有個電影叫「心有千千結」,要把那個結解開,心結解開,這叫解。脫是脫生死、脫輪回,脫離生死、脫離六道輪回,這才算是有成就。用這個來代替涅盤,跟涅盤的意思是相同的,學佛都是求這個目標。『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有些人專求自利,有些人除自利之外,還全心全力去幫助別人,這個用心就不相同。因為有這兩大類,所以佛講經就有大乘跟小乘。『故有大小眾差別』,大眾就是大乘菩薩,小眾就是聲聞、緣覺,所以有大乘、小乘的差別。『為是二種人』,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是應機而說。你求的是什麼,你想要的是什麼,佛就給你說什麼,佛也不多說,佛也不少說,佛所說的,正是你自己所需要的。所以,佛得一切眾生的愛戴,道理就在此地。你心量小的,佛不會給你說大法,說大法你不能接受;心量大的人,佛也不會給你說小法,說小法你不滿意。一定是應機而說,『故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這就分為大小乘教。

  【淨影疏雲,龍樹雲,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捨城,結集法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诃衍為菩薩藏。】

  『淨影』是宋朝時候一位法師,他的法號也叫慧遠,跟我們淨土宗初祖慧遠的名字完全相同,都是這兩個字。他在歷史上很出名,於是在歷史上,我們一般稱他做小慧遠,跟東晉時代廬山慧遠大師有個區別。要單稱法名,他們兩個完全相同,不曉得指哪一個,所以我們稱他做小慧遠。淨影是他寺廟的名字,淨影寺。這是中國古時候,對於這些大德都不稱名,最尊敬的是稱地名,意思就是說這個地方出了這一位大人物,是這個地方的光榮,所以稱地名,而不稱名號。古時候人有名、有字、有號,要是連號都不稱,是最恭敬的。在佛門裡面,法師當中,像智者大師當時在世的時候,大家稱他為天台大師,連智者的名都不說,他住在天台山,天台大師就是智者大師。像窺基大師,這是法相唯識宗的初祖,在中國是初祖,一般人稱他做慈恩大師,他住在慈恩寺;稱寺,不稱法師的名號,這都是最恭敬的。我們對於淨影,也是稱他的寺廟,《淨影疏》就是慧遠,隋代的小慧遠。這個疏是《無量壽經》的疏,他這個注解很流通,在台灣也很多,一般講《無量壽經》都是用他的注解。

  他在注解裡面引用龍樹菩薩這段話。佛滅度之後,迦葉尊者跟阿難尊者,就是五百阿羅漢,在王捨城集結經典。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沒有寫成文字,沒有留文字下來。經典是怎麼來的?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就佛一生所說的一切法,從記憶當中寫下來的。所以這些經典佛並沒有看過,是學生記錄下來的。這個工作做得非常謹慎,當時參加結集有五百人,這五百人可以說都是佛的常隨弟子,都跟佛幾十年的。所以佛所講的一切經,他們都參與了,都曾經親自去聽過。佛弟子當中,阿難尊者這是個天才,記憶力非常好,阿難尊者一般是聽一遍他永遠不會忘記。所以結集的時候,就請阿難升座復講,佛當年在哪裡講的經,重覆講一遍。講一遍,這五百個人作證,要五百個人完全同意才能夠寫下來,如果有一個人不同意,這一句就不能寫下來。不是像現在,多數人贊成就可以通過,結集經藏,一個人不同意,那句話就不能傳下來、不能寫下來。所以,這個工作是非常謹慎、非常嚴肅,為了是要取信於後人。這個結集是小乘藏,就是現在所講的《阿含經》,四阿含,『為聲聞藏』。

  文殊菩薩跟阿難在『鐵圍山,集摩诃衍』,「摩诃衍」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大乘,大乘是『菩薩藏』。這個結集不在我們地球上,諸位要曉得,鐵圍山不在地球上,所以這是另外一個境界、另外一個時空,不曉得是多少度空間去了,不知道。因此,大乘經典一直到今天,像泰國、錫蘭這些小乘國家還不承認,他們說大乘不是佛說的,「大乘非佛說」,一直到今天還有許多人懷疑。研究佛教的這些學者們、大學教授們,對於大乘佛法都打了很多問號,他們認為大乘佛法都是後人假托佛菩薩的名義,他們自己造的,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對小乘經典是格外的尊重,而不知道大乘佛法是這麼集結的。特別是《華嚴經》,《華嚴經》是佛在定中所講的,這誰能相信?所以有許多人說,《華嚴經》是龍樹菩薩偽造的,假托釋迦牟尼佛名,是他造的。實在講,龍樹菩薩能造《華嚴經》,那他就是佛出世了。

  世間許多的事情,諸佛菩薩、羅漢的境界,不是我們凡人能夠思惟、想像得到的。有沒有真正這些事情?這些事情我們相信真的有!在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法照大師,法照是我們淨土宗第四代祖師,唐朝時候人,提倡五會念佛,法照禅師。他到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的道場「大聖竹林寺」,聽文殊菩薩講經說法,他說當時參加的會眾有一萬多人。他聽了以後,向文殊菩薩請教,末法時期,眾生的根性劣,應當修什麼法門?文殊菩薩教給他,要修淨土法門,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向文殊菩薩請教,他說怎樣念法?文殊菩薩口傳給他,這就是五會念佛的腔調。但是,不是我們現在這個,那個早已經失傳。現代五會念佛的腔調,我聽聽不行,為什麼?心不定。它像唱歌一樣,拿去表演很好,現在在舞台上表演不錯,當做宣傳可以。那個調不行,不能夠定心、不能攝心,所以絕對不是文殊菩薩傳給法照的。法照離開大聖竹林寺,一路上還做記號,想到下次來不要迷路。但是走了沒有多遠,回頭再一看,寺廟道場完全沒有了,一片荒山。於是他才曉得,我們這個地方是凡聖同居土,不是特別有緣分的人,你進入菩薩道場你看不到。我們相信法照不是講假話,不是騙我們的,他從禅回過頭來專修淨土,成為淨土第四代的祖師。

  另外一個故事是《三昧水忏》,這個在台灣很盛行的,悟達國師。悟達國師遭了一次難,害了個人面瘡,幾乎要了命,迦諾迦尊者救了他,這段故事在《水忏》的序文上寫得很清楚。迦諾迦尊者是阿羅漢,住在四川,也是一個山上。他那個時候曾經告訴他,你以後要有大難的時候,你來找我,我在什麼地方,你到哪一個山上,看到有兩棵樹長在一起的,你在那棵樹邊叫我,你就會看到了。他就想起這個事情,找到這個地方,他在那裡求迦諾迦尊者,然後就看到一片寺院,規模很大。迦諾迦尊者把他的病治好了,他離開之後,回頭再一看,也是一片荒山,什麼都沒有。這是佛教史上所記載的,眾所周知。

  像這一類的事情,鬼神所居住的,還有像《聊齋志異》,狐仙所居住的,好多!不是假的,都是真的。不能把它當小說看,很多事情是真的,沒有緣的人看不到,有緣的人碰上了。凡聖同居土,我們現在了解是兩個不同因次的空間,它可以重疊在一起,你沒有辦法看到。正如同我們電視上的頻道一樣,電波是重疊在一起的,你撥哪個頻道,那個畫面就出來,實際上許多的頻道都重疊在一起。科學家發現的是無數因次的空間,也就跟這些頻道一樣重疊在一起。所以,阿難跟文殊菩薩在大鐵圍山集結菩薩藏,絕對不是假的。多少修學大乘人,依照這些大乘經成就的人太多了,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各宗各派都有大成就之人,那怎麼能是假的!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有信心。

  【地持亦雲。】

  這是《地持經》上說。

  【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

  這是佛當年在世,就是為大、小這兩類的眾生講經說法,目的為『出苦』,小乘人出六道之苦,大乘人出十法界之苦。所以說經,『修多羅』是經。

  【結集經者,集為二藏。】

  後世這些弟子們將佛所講的經再整理,把它變成文字、變成書籍,也分為這兩大類,聲聞藏與菩薩藏。

  【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

  這是大小乘二藏。第三段說:

  【思益經雲,得說法正性者,不從一地生於一地。】

  《思益經》是《思益梵天所問經》,這部經在古時候很流行,現代好像不太流行了,古時候很流行,古大德在注疏裡面常常引用《思益經》的經文。這一段的意思很深。如賢首、天台家所說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思益經》通大小乘,它裡面有小乘的教義,也有大乘教義。『得說法正性者』,這一句就是講明心見性,見性之人所說之法,都是從心性當中流露出來的,所以他不是從『一地生於一地』。「一地生於一地」,他就是有層次、有階級了,好像學校的教科書。學校教科書,一年級的課程跟二年級的課程就不一樣。學生念到二年級,一年級的課程對他就沒有用,他就捨棄了,它是有階段性的。但是大乘經教沒有階段性,大乘經教任何一部經典,可以說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都可以不必改變;也就是說,從小學一年級,念到博士班還是用這本書,這個很奇怪,你要跟外國人怎麼講都講不通。但是跟中國人講得通,中國人有很明顯的例子,譬如四書,這大家都曉得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書。從前的時候,小朋友六、七歲上學就開始念這些書,一直念到胡須白了,他還是念這本書。他永遠也念不厭,而且是愈念還愈有味道,所以這叫經,經典。

  文字還是那些,義理隨著你境界體會不一樣。低程度的,他體會的淺一點,你再高的時候,體會的深一點,裡面其味無窮!所以這種課本,是可以從小學一直到研究所,都不要改變的,就一本書。這是外國人怎麼想他想不通的事,但是它是事實。所有一切大乘經就像這個樣子,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他不是從一地生於一地,就是這一部經,境界是無限的深廣,因為它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

  【楞伽經雲,初地即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次第。】

  《楞伽》是法相宗的重要經典。『初地即八地』,這個裡面明顯的告訴我們,這是八個階級。八個階級它是圓融的,就像《華嚴經》上所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次第,《華嚴經》上所說的,菩薩從初信位到等覺,五十一個階級,五十一個階級是次第,有次第的。但是在真正修學上沒有次第,它是圓融的,也就是初信位的菩薩所修的課程裡面,有十地菩薩、等覺菩薩的境界。到等覺、十地菩薩,他們所修學的也有初信位菩薩的那些行法,也沒有離開。這裡就是講這個意思,說明佛法是圓融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因為它稱性。我們講世間學校課程,為什麼沒有這個現象?因為世間課程所編排的是凡夫心裡頭流出來的,不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是從意識裡頭流出來的,意識有分別、有執著,它不圓融。佛法,特別是大乘經,是從如來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

  在中國,中國古代的這些聖賢,雖然他們不是佛菩薩,可是他們的心清淨,他們也能夠離開一切妄想執著。雖不能像佛法講的明心見性,但是我們從實際上去觀察,像孔、孟的境界,老、莊的境界,古代佛門大德都認為他們夠得上地上菩薩的境界。尤其稱莊子,很多人認為莊子有七地菩薩的境界,那時候佛法沒到中國來。由此可知,他們定慧的功夫確實達到這個境界。因此他們這些典籍流傳下來,也跟佛法一樣,超越時空,他有這個能力,不受時空的限制,字字句句義理無有窮盡,這才有味道。現代人寫文章、寫書,看一遍絕對不想看第二遍,為什麼?沒味道。古來這些典籍,你去看,愈看愈有味道,看的遍數愈多味道愈濃,這就不一樣。這是從許多大乘經典裡面,我們能夠見得到的。

  第五段講:

  【五教章雲。】

  『五教』是華嚴宗的五教義。

  【或分為二,所謂漸頓。】

  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中國的古大德做了判教的功夫,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把它重新做一個整理,分門別類。也是把它分成兩類,一類叫漸教,漸是漸次,循序漸次修學的;一個是頓教,頓教就是不按次序的,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天才班,他不按次序。有這個兩種。

  【以始終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說,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通名為漸。】

  天台講五教,五教裡頭,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小、始、終、頓、圓。「小」在此地就不說了,小是小乘,屬於前面講的聲聞藏,這個地方講大乘,大乘從始教講起。「始」是大乘的開始,「終」是大乘的終結,一個開始,一個到終結,這大乘法。這裡面所有講的『解行』,解是理論,行是修行的方法,經中所講的理論、修行方法,『並在言說』,經典裡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階位次第』,菩薩的階位,十信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這是講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從低慢慢一步一步向上提升,這都叫漸,是漸次的。像讀書一樣,從小學、中學、大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循序漸進,這個叫做次第,叫做漸教。

  【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名為頓。】

  在五教裡面,頓教是屬於這一類的,圓教也屬於這一類,就是後面這兩個大類都是屬於這種性質。圓教裡面有次第、有圓融,次第不礙圓融,圓融不礙次第。頓教『言說頓絕,理性頓顯,解行頓成』,在中國最明顯的代表就是禅宗。禅走的這條路完全是這條路子,所謂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這是屬於頓超的法門。禅是頓,再給諸位說,淨土也是頓。你看窺基大師在《彌陀經》注解裡面他就講得很明白,他的《彌陀經》注解叫《通贊疏》,《佛說阿彌陀經通贊疏》是窺基大師著作的。怎麼說淨宗是頓教?因為《彌陀經》上講,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就了,比禅還要頓,禅還沒有聽說七天開悟,七天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淨宗七天可以往生不退成佛,真的古人講淨土是頓中之頓,大乘當中的大乘,了義當中的了義,沒錯,真的是有根據。

  這是古德大概把大乘判做漸、頓二教,這是各家都同意,都沒有意見的。當然,分,還分得很多,我們在《華嚴經疏鈔》裡面看到,那時候有十幾種判教,十幾種不同的。可是這些判教流傳到現代,大概只剩兩種,就是天台的四教,賢首的五教,其他的大概都被時代淘汱掉了。這兩家判得最好,所以一直能夠流傳到現代,這是值得我們做為參考的。

  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八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8

  請掀開經本,第十九面,倒數第三行:

  【隋代慧遠師判本經曰。】

  這個『隋代慧遠』就是淨影法師。

  【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為根熟人頓教法門,雲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

  這是《無量壽經淨影疏》裡面判教的一段話。『此經』就是指《無量壽經》,在『二藏』當中,它是屬於『菩薩藏』。底下這一句很要緊,『為根熟人頓教法門』,我們特別注意的是「根熟」,哪些人根熟了?正如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面所說的,能信、能願、能行之人,這個人就是根熟了,他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這是「頓教法門」。下面他還為我們做了一個解釋,『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厭畏生死」就是覺悟了,知道生死是個麻煩事情,是非常恐怖的一樁事情,所謂生死輪回,生死疲勞,只要不出六道,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得了。在六道之中,決定是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也就是說受苦難的日子多,在人天兩道的時間短。佛在經上常常說,我們自己要冷靜的去思惟,也能夠體會得到。

  三善道是禀五戒十善、四無量心而生的,也就是這一生當中他五戒做到了。五戒的戒相非常微細,我們一般人縱然是受了五戒,甚至於出家人三壇大戒都受了,五戒實在講究竟它的戒體、戒相、戒行,能夠說得清楚的沒幾個人。他都沒有搞清楚,他怎麼能做得到!十善跟五戒,從條文上來看似乎是大同小異,可是內容上講決定不一樣,一個是善行,一個是戒律。戒能幫助你得定,能幫助你了生死、出三界;善不行,善修得再好,只能得三界裡面的福報。所以善跟戒不相同,目標不一樣。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由此可知,六道當中,我們得人身、得天的身都相當不容易,這是過去生當中所修積的這些善業,這一生感得的善道。可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再仔細去想想,如果不能往生,我們的來生會到哪一道去受生?不必問別人,自己冷靜想想就知道了,我們來生會到哪一道去。

  唯有覺悟的人才曉得,縱然升天也不究竟。天人的壽命長,可是要知道,地獄的壽命比天人不曉得要長多少倍!你了解事實真相,你才曉得六道輪回的可怕。有沒有方法超越?佛在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凡夫一品煩惱沒有斷的,唯有這個法門可以幫助我們超越三界、超越輪回,這是決定可靠的。所以,發厭畏六道生死輪回的心,『求正定者』,佛教我們發心求生淨土。這個法門不從小,所以它是大乘。它也不是漸次,往生到西方世界就證三不退,所以它是頓教,不是漸教。我們再翻過來,第七段:

  【明大佑師判小本曰,漸頓之分,此屬頓教。】

  在漸頓二教當中,我們從前面一直看下來,幾乎古來這些大德們都承認這個法門是頓教,是大乘頓教。這些話決定不是白說的,它的意義很深。因為自古至今,有許多的學者誤會我們念佛求生淨土的人叫自了漢,自了漢就是小乘,沒有慈悲心,逃避現實。這個世間太苦,六道太苦了,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享樂去,逃避現實,沒有慈悲心,說我們修淨土的人是小乘。所以,古今大德注解這部經,不得不引用經論、古大德的說法,你看這麼多人一致的說法,不是一個、二個。於是方知,那些人對淨宗,自己沒搞清楚,產生了許多的誤會。度眾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佛在大經裡頭常說,菩薩如果自己還沒有得度,哪有能力度眾生?菩薩要度自己,唯一的方法也是念佛求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他的悲心懇切,自己還沒有成佛,就想到十方世界去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他從西方世界再回來,他就有智慧、有能力,而且得一切諸佛如來的護念。他有能力了才能夠普度,這是菩薩為什麼要求生淨土。

  『大佑』也是淨宗的一位大德,他有《彌陀經》注解傳世,他的注解叫《阿彌陀經略解》是大佑法師的。注解雖然不多,可是相當重要。他也承認淨宗是屬於頓教。

  【清代彭二林居士於起信論判本經曰,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

  『彭二林』就是彭際清,二林是他的別號,他是乾隆時間的人。這個人非常聰明,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所以他也是貴族出身的。傳記裡面說,他在弱冠就中了進士,弱冠是二十歲,可見這個人天賦很高。中進士之後他曾經作官,時間很短,他的家境好,生活沒有憂慮,所以他就不作官了,專門學佛。在佛法的造詣很深,他有《無量壽經起信論》,這個『起信論』不是《大乘起信論》,是《無量壽經起信論》。他這本書在台灣有單行本流通,一般我們也能夠看得到。他是依據《無量壽經》康僧铠的譯本,康譯本裡面有很多句子念起來不太順口,他把它節要,把它重新編了、重新刪節,所以他的本子我們讀起來就很順暢。他的《無量壽經起信論》的本子,就是他自己所謂節教本,《無量壽經》,王龍舒是會集本,魏源的本子也是會集本,彭際清叫節教本,《起信論》就是用他自己的節教本。民國初年還有一個注解《無量壽經》采取了彭二林的本子,就是丁福保的《無量壽經箋注》,他用的經本就是彭二林的節教本。

  這裡面講,『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彭居士把它判作圓教,前面我們所看到的是頓教,頓教是決定沒有問題的。彭居士在佛法上的成就,實在講很了不起,他讀《華嚴經》,將《華嚴經》修行的方法結歸到念佛法門。所以他有個著作,《華嚴念佛三昧論》,是彭居士注的。在近代,黃念祖居士曾經將它講過一遍,有講記流通。這個《論》就是彭居士作的。

  【日釋道隱。】

  這是日本道隱法師。

  【於無量壽經甄解。】

  這是道隱法師注解的《無量壽經》,他注解名字叫《甄解》。現在這本書在台灣也有單行本流通,這是最近我們才看到的。

  【判本經曰,本願一乘,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

  道隱法師生在我們中國唐朝的時代,這些人都是到中國來留學,回到日本去很有成就的日本高僧。他判本經是圓頓大法,極頓,頓到極處,速是快,《彌陀經》上講若一日到若七日,修行、證果沒有比這個更快的。『圓融圓滿之教』,這是判大乘圓教,圓滿到極處。

  【大經釋曰,天台、真言雖皆名頓教。】

  這個地方講的『大經』,通常在佛門裡稱大經,多半都是指《華嚴經》。在性宗裡面,一般講大經,都是指《大般若經》。在淨土宗裡面講大經,就是指《無量壽經》。不單獨說出來,一般都是指《華嚴》。這是在注解裡所見到的,天台宗、真言宗,真言是密教,雖然都是頓教。

  【然彼許斷惑證理。】

  它那種頓教還是要斷惑,理就是心性,換句話說,它還是要明心見性才能成就。

  【故猶是漸教也。】

  要跟本經淨宗法門來比較,它就不算是頓教,它還是漸教。因為它要斷見思煩惱、要斷塵沙煩惱、要斷無明煩惱。

  【明未斷惑凡夫,直出過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為頓中之頓。】

  『明』是說明,就是說明沒有斷惑,一品惑也沒斷,那就是講無明、塵沙、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有斷的,直接了當就能夠超過三界。『偏是此教』,此教就是《無量壽經》。除了這個法門之外,任何大小乘經教,要不斷見思煩惱就不能出三界,不能夠破一品無明就不能出十法界。你看看淨土法門叫帶業往生,諸位要知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是超過三界,三界是六道,而且超過了十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所以跟天台、跟真言來做個比較,它們當然是漸教,唯有這個法門才是真正的頓教。

  【日溪師雲。】

  『日溪』是日本的一位法師。

  【聖道諸教,理是圓融,益是隔偏,以其頓機難得也,是以教雖圓頓,望機自成漸。】

  我們先說這一段。這也是古代的日本高僧,他這幾句話說得很中肯、很有道理。『聖道』是講釋迦牟尼佛所弘的出世大道,『諸教』就是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在理上講,是圓融的,尤其是大乘經。益是講利益,眾生實際上得的利益不一樣,眾生得利益可以說各個不同,並不圓,而是偏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底下說『以其頓機難得也』,要找一個圓教的根機、頓教的根機太難了。圓頓根機,就是我們一般人講聰明絕頂之人,這種人到哪裡去找?儒家所謂的聞一知十,有這種能力才是圓頓的根機。我們現在想一想,我們聞一,一都不知道,哪裡還能知二、三?聞一,還把一聽錯了,還把一的意思錯會了,你說有什麼法子?這就沒有法子。圓,怎樣才能圓?必須妄想分別執著很淡薄的人,這個人才是圓機,他心地清淨,領悟得快、領悟得深。如果妄想執著很重的人,他怎麼能圓得了!這樣的根器難得,非常的難得。

  所以,佛講這些大乘經,雖然是圓頓大法,遇不到圓頓之人,這個法也變成漸法,也變成偏而不圓。這也是佛門裡有句話常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不是圓人,遇到圓法也不圓,道理在此地。教是圓,沒錯,底下講『以教雖圓頓』,沒錯,『望機自成漸』,這個「機」是眾生、修學的人,那個人不圓、煩惱重、習氣很深,所以圓頓大法遇到他,那個法也就不圓、就不頓,這都是事實。實在講,這些圓頓大乘的經論,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夠修學,沒有人能夠成就了。

  【淨土言圓頓者,於圓滿速疾利益。】

  這是說淨宗的淨土三經,要跟《華嚴經》、《法華經》這些一乘圓教相比,的確超過它們。可是這個法門它要求的條件的確是很簡單,這麼簡單容易的條件,如果我們不具足,還是沒有辦法,極圓極頓的利益我們依舊得不到。那就是真的要信、真的要願、真正老實念佛。這個話說起來容易,聽起來好像大家都沒有問題,實際上統統有問題。問題在哪裡?不相信!不要以為我們現在真信,禁不起考驗的,沒有真信。就像過去李老居士在台中,跟我們講到這個信,他舉了個例子,譬如大家在打佛七當中,結七念佛,結七念佛最要緊的就是要具足信願行。你真的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個一心不亂、功夫成片,你到這裡來目的在此地。有一個人來報信,說你家的房子失火了,這時候你怎麼辦?你佛也不念了,趕緊跑出去,這就不信!真的信的人是房子燒任它燒去,與我無干,我要念佛求生淨土,這才叫具足信心,不容易!所以,禁不起考驗的信心,他不能往生。這就是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為什麼那麼少,信願行都是假的,都是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修一點癡福而已!這是我們要認真去反省的,要知道去改過,這一生才能夠有成就。

  所以說『圓滿速疾利益』,這個利益得的太快了。現前的利益,身心清淨,一塵不染。《無量壽經》裡面跟我們講的修行綱領,就是三業清淨,這是現前得的利益。將來得的利益是往生不退成佛,一生當中成就,不要等來生,這個法門叫當生成就的佛法。所以,這裡講的是圓滿速疾的利益。

  【圓中鈔雲,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方證圓果,以階不退。】

  這一段是講一般圓頓大法,像天台宗、華嚴宗,乃至於禅宗,禅宗也不例外,一定要『先開圓解』。開圓解是斷疑生信,我們的解為什麼不圓?疑慮太多,放不下。有疑慮必然就有分別執著,這是一定的道理,這些東西障道。所以,教下研究討論是幫助你開圓解,解圓了,解圓就相當不容易,《維摩經》上講入不二法門,《金剛經》上講諸法如義,那就是圓解。如果解不圓,換句話說,觸處都是障礙;圓了,障礙就沒有了,這個時候所修的行,叫圓行,無論修哪一個法門,譬如菩薩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沒有一法不圓。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開端所示現的,入捨衛大城乞食,著衣持缽都是圓行,法法皆圓。所以,能夠『破三惑』,三惑是見思、塵沙、無明,這才『證圓果』。圓果是圓教初地以上,都是圓果,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他得的三不退,『以階不退』,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

  《圓中鈔》是《彌陀經》的注解,所以此地講的『今』是《彌陀經》。《彌陀經》上只說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沒有多說。說得很少,好像說得很淺,如果我們聽了生歡喜心,就能夠相信,給諸位說,等於大開圓解。怎麼說可以等於大開圓解?諸位要知道,大開圓解的目的就是在生信心,破迷生信,起信的。我們讀了《彌陀經》、聽了《彌陀經》,對於淨宗就絲毫不懷疑,有堅定的信心,豈不等於大開圓解!

  【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

  這就是圓行,淨宗打佛七就是從《彌陀經》來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真正的佛七,實在說這個道場是正好,非常理想,而參加佛七念佛的人不能超過十個人。超過十個人就不叫佛七、不叫念佛,那叫法會,做法會,法會是很熱鬧的,大家都很喜歡做法會。真正打佛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招牌掛在外頭,不會有一個人來,七天就往生了,你看看有沒有人敢來,沒有人敢來。七天七夜這一句佛號不中斷,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中斷,七天真成功。我們在《往生傳》裡面見過,《往生傳》裡頭最著名的是宋朝的瑩珂法師,《往生傳》上有,《淨土聖賢錄》上也有記載。這一位是出家人,雖出家了,不守清規,常常破戒,造作罪業。他有個長處,是別人比不上的,他有自知之明,這一點很了不起。他自己想想,他出家這種行為將來必定墮阿鼻地獄,他有這個自知之明。想到將來要墮地獄,他就害怕了,所以就向同參道友請教,有沒有方法來救我?同參道友也不錯,就給了他一本《往生傳》給他看。他看了之後非常感動,於是自己就發心念佛,把寮房的門關起來,他念了三天三夜,不睡覺也不吃東西。三天三夜居然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俗話講誠則靈,他真誠,這三天三夜的確一句佛號裡頭沒有夾雜妄念、妄想,沒有。

  阿彌陀佛念來了,佛告訴他,你的陽壽還有十年,你好好的修持,等到你臨終的時候我再來接你。他聽了以後,就跟佛講,他說,不行,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外面的誘惑,十年我又不曉得造多少罪業,我十年的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走,可不可以?阿彌陀佛就答應他,他說,那這樣好了,三天以後我來接你。他很歡喜,把他的寮房門打開,就告訴大家,三天之後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道場裡面一些同修看到他這個樣子瘋瘋顛顛的,平常的行為根本就不檢點,關了門念了三天佛,居然說三天之後他要往生。好在時間短,同參道友、寺廟的大眾就看,看三天以後你往生不往生?到第三天,他確實洗了澡,換了干淨衣服,早課的時候,要求大眾不要照儀規做,早課念《阿彌陀經》、念佛號送他往生。大家聽了也很高興,你既然這麼有把握,於是大家就念佛送他。念不到一刻鐘,一刻是十五分鐘,不到一刻鐘,他就跟大家講,佛來接引我了,我走了。就這麼往生了。三天三夜,《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沒錯!

  我們現在常常打佛七,有的佛七一個接一個,接十幾個佛七,都沒有一個往生的。不是佛不靈,不是法不靈,說老實話自己不想去。嘴裡面是想往生,真的佛來接引就嚇死了,這還得了,這不得了!所以是口是心非,佛也就不來,佛何必來跟大家開玩笑!你既然不想去,佛就決定不來。那是真想去,真正知道將來的前途不堪設想,真想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七日持名,一心不亂』這是圓行、頓行。

  【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

  這是講他的圓果,他的果證,這個果證實在不可思議。阿鞞跋致菩薩,阿鞞跋致是梵語,翻譯成中國的意思叫不退轉。什麼地位的菩薩才是阿惟越致的菩薩?大乘經上佛常說,七地以上。七地以上,諸位要知道,是八地菩薩,七地上面是八地,八地叫不動地,真的不退。所以,大經裡頭常講的是圓證三不退,這一點諸位必須要知道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阿惟越致菩薩,我們在四十八願裡頭看到的,在《無量壽經》上看到的;換句話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一切的受用跟八地菩薩相等。你是不是真的就做了八地菩薩?不是的,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說得很好,如果說你是八地菩薩,你一品煩惱都沒斷,見思、塵沙、無明一品都沒斷,你是帶業往生,所以不能說你是八地菩薩。但是也不能說你是凡夫,要說你是凡夫,你的神通、道力、智慧、受用跟八地菩薩一樣。蕅益大師講,這個境界叫不可思議,凡夫、菩薩這些名都加不上,這叫難信之法。

  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念四十八願就知道了,原來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因為阿彌陀佛有這一願,凡是十方世界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做阿惟越致菩薩,他就誓不成佛。他今天成佛了,他的願力加持的。所以不是自己修得的,是佛力加持的。這樁事情實在講也很難懂,我們從比喻當中來說,譬如六道凡夫投胎,投胎到人道來。有的人投胎投到富貴人家,一生下來像王子一樣,多少人侍候,是主人的身分,應有盡有,他一樣都不缺。這就像我們投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像生到帝王家一樣,什麼都是現成的,不要求的都得到。可是有些人投胎,如果投到貧窮人家,那一生的生活就過得很辛苦。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像投生到帝王家一樣,這些福報不是自己修的,是祖宗、父母的余蔭,他們修的福,你去享受,不是自己修得的,要明白這個道理。

  經上跟我們講四土三輩九品,那是不論佛加持的,你要懂得。不論佛加持,就有這個階級;要論佛加持,大家平等。《華嚴經》上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在極樂世界,這兩句話就太妙了,完全兌現,真是講得妙絕了。所以大家不要以為,讀了《觀經》,下品下生要十二劫才花開見佛,它講得沒錯,那是自分,沒有論佛加持。你念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平等的,四十八願是佛加持的,佛一加持就圓融、就沒有次第。不論佛加持,有次第;論佛加持,沒有次第,圓頓之極。

  【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五濁』,大家都清楚,濁是污染,五種的污染。第一種是時代,我們講這個時代年頭不好,這是個染污的時代。第二是思想的污染,思想跟見解的污染,見濁、煩惱濁,見是見解,煩惱是思想,貪瞋癡慢,這是煩惱。五濁裡面這兩種是最重要的,有了這兩種,連帶的時間、空間乃至於我們的生活、壽命,都包括在其中。現在我們這個時代濁惡到了極處,在這個時代要想修行、要想成就,確實唯獨這個法門。所以《圓中鈔》裡面講『故知此經』,雖然講的是《彌陀經》,《彌陀經》是小本,《無量壽經》是大本,這兩種經的注解可以通用的,這部經才是『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我們依照這個理論、方法能成就!

  【甄解雲,由自力修斷,故名豎超,淨土本願,真實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橫超。】

  除淨土法門之外,所有一切法門都要靠自己的力量,自己要真修,要斷惑、要斷煩惱、要斷習氣。見思煩惱斷了,才能證阿羅漢果、才能夠脫離六道輪回,沒有說是見思煩惱不斷能夠超越三界的,沒有這個事情,查遍《大藏經》也沒這個講法。這是說明其他法門難,難在這個地方。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要不能斷,你就證不了小乘初果,八十八品見惑裡面,佛在經論裡頭通常把它歸納為五大類,便於解說。第一個是身見,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我相。什麼時候我們能破身見?真的知道、覺悟了,身不是我,真正覺悟到身不是我。身是什麼東西?身是我所,我所有的,不是我,就像我們穿的衣服一樣,衣服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所以衣服脫下來送給人,很容易,捨這件衣服很容易,一點困難都沒有。如果知道身不是我,是我所有的,也跟衣服一樣,捨身就不難了,破身見。一切眾生都執著這個身是我,為這個身不曉得造多少罪業!哪裡說身不是我?這是最難破的。這是第一類。

  第二類是邊見,邊見就是相對的概念,落在二邊。佛法是不二法,他什麼都落在二裡面。二,就有比較、就有分別,這是迷惑,這是沒有辦法入不二法門的嚴重障礙。六道凡夫生活在相對的世間,相對就是邊見,二邊,相對的世間。相對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是一,一真,二就是虛妄的,不是真的。第三類是戒取見,第四叫見取見,這兩種我們把它合起來講叫成見,某人成見太深。成見是什麼?煩惱障,執著,執著他才有成見。戒取見是在因上的執著,見取見是在果上的執著,他不了解因果的真相,在因與果上起了執著,這個執著非常的普遍。大的事有大的因果,小有小的因果,總而言之一句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因果。第五類就是不屬於前面四大類的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叫做邪見。

  這五樣東西都斷盡,才證得小乘須陀洹。證得小乘須陀洹,雖然沒有出三界,但是你已經拿到保證書了,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你決定證阿羅漢果,你拿到保證了。由此可知,見惑這一關最難破。無量劫來,大家統統是修行人,正是佛經上講的,我們在過去生中已經供養過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這樣深厚的善根,為什麼還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這一關沒能夠透過。這一關若透過了,怎麼會在六道輪回?早就超越、早就成就了。由此可知,自力修行斷煩惱的難。這叫『豎超』。

  若以經教裡面普通的一個講法,斷煩惱要修定,戒律是幫助你得定的,定才能斷煩惱,戒不能斷煩惱,戒只是暫時防范而已,因戒得定,定就能斷。得到定功,先是伏,把煩惱伏住,見思煩惱、習氣伏住了,伏久了自然就斷了。世間的禅定,依照淺深次第,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了八個等級。從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這叫色界天,再往上面去就是四空天,也是更高層次的四種定功,到四空天。我們常講四禅八定,單講四禅是色界,講八定,色界跟無色界合起來,並不是四禅之外還有個八定,不是的,八定裡頭包括四禅。這是禅定功夫八個階級,沒出三界,為什麼?伏斷的。定功再往上進一層就超出了,像《楞嚴經》上所講,阿羅漢、辟支佛所證得的九次第定,他這個定功,排順序是第九定,超越了。見思煩惱斷了,超越六道輪回,證阿羅漢果,這叫豎超。一般修學,大小乘法門都是用這個方法,都是豎超。

  『淨土本願,真實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淨土法門跟一般的法門不一樣,那些法門叫豎超,這個法門叫『橫超』。「淨土本願」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所以修淨土的人,實在講我們完全是靠阿彌陀佛,全身投靠,要依靠佛。不依靠佛,我們有什麼能力?佛是真正靠得住,只要我們真正去投靠他。所以這個法門是「超越成佛之法」,超越是超越次第,不要經過小乘的四果四向,不要經過大乘菩薩五十一個階位,不需要,往生不退成佛,全都超越過了。所以它是超越成佛之法。這叫橫超。

  【橫超之頓,持名頓中之頓也。】

  『橫超』這個頓教,跟其他的大乘頓教不一樣,殊勝太多了,如果跟其他大乘來比,其他的頓教也變成漸教。大乘法中,禅是頓教,可以說一切教下都不能夠為比,但是禅要跟念佛人比,禅還是漸教,淨才是真正的頓教。為什麼?參禅,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成的是什麼佛?這個要知道,不是究竟圓滿佛,他成的是分證佛。天台家講「六即佛」,是六即裡面的分證即佛,這我們必須要知道,不是究竟佛。分證佛,圓教初住菩薩就是的,他已經到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可是諸位要曉得,從圓教初住菩薩到成佛,這當中是四十一個階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個階級,《華嚴經》上稱之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要修多久才能到究竟圓滿佛?這是佛經上常講的,三大阿僧祇劫。你說他是頓還是漸?他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他要經歷四十一個階級。

  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對普通人講的,我們不要誤會,我們沒分,法身大士。第一個阿僧祇劫,他修滿三十個位次,就是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一個阿僧祇劫。第二個阿僧祇劫,他修七個位次,從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修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修滿,是圓教初住菩薩到法雲地的菩薩,愈往上面去愈難。由此可知,法雲地的菩薩修滿了,他就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成佛,這一個位次,要照前面的來推想,大概也要一個阿僧祇劫,等覺菩薩才能成佛,愈往上去愈艱難。於是我們才明了,為什麼華藏世界等覺菩薩,像文殊、普賢還要發願求生淨土,因為生到淨土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生到淨土他就圓滿菩提,節省時間太多了。所以《華嚴經》上,前面我們讀過,「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他們知道念佛法門的可貴,念佛法門成就不可思議。到登地,他絲毫懷疑沒有了,文殊、普賢一介紹,他完全接受。由此可知持名,確實是『頓中之頓』。

  【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

  這四句,把淨宗贊歎到極處,贊歎到頂峰,我們要想在這一生有成就,真正成就,你就學這四個字,「專、頓、真、圓」。你能把這四個字學會,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之中、待人接物之中,你把這四個字學會了,你這一生決定往生,而且你往生的品位一定很高。我們讀淨宗的經論,修學淨土法門,這一點不能不知道。『專』就是專在一部經上、專在這一個法門上,持名念佛,老實念佛,專要做到,專精,決定不能夾雜。『頓中之頓』,這個認識必須要清楚,然後你才不會被其他法門動搖。人家講禅好,密是即身成佛,你知道「你們那是頓,我這個是頓中之頓」,不會被他動搖,在這個地方建立信心不逆,《金剛經》上講的信心不逆。你不知道這個法門是「頓中之頓」,就很容易被人家誘惑。

  『真中之真』,我們要用真誠的心來修學,真誠的心求生淨土,也要用真誠的心來過日子,決定不能用妄心,不能用情識,用妄心、用情識就錯了。圓是智慧,真實的智慧圓融的,法法皆圓,不圓就偏了,不圓就有欠缺。所以這四個字講得實在是好。後面有兩句,也是《甄解》裡面所講的:

  【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我們如果懂得這個意思,自然對於《無量壽經》、對於持名念佛死心塌地,深信不疑。『絕對不二之教』,不僅僅這是稱贊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對眾生傳這個法門是「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一乘,不是二乘、不是三乘,二乘是大小乘,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一乘是成佛的,直接成佛的,這個法門不是叫你作菩薩的,就是叫你成佛的!所以修這個法門是修成佛之道,真實成佛之道。

  我們今天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九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9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一面,第五行,從第十五段看起:

  【彌陀要解雲,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禀,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蕅益大師這一段開示,實在是充滿了感歎,說明這個法門的殊勝不可思議。『一代時教』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稱之為一代時教。在世尊一生所說種種經論、法門裡面,確實唯有《華嚴經》說明一生從初發心到證究竟果位,理事因果講的最為圓滿,確實是《華嚴》。所以《華嚴》稱為根本法輪,道理就在此地,而不像其他經,往往是專門說明某一樁事、某一部分,《華嚴》是完整的。展開《華嚴經》,首先所看到的就是毗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這是講的華藏世界,經文很長。我們在《八十經》裡面,這一段文差不多占了十一卷半,這樣長的文字。而這段文對初學的人來講,會感到相當困難,他看不出味道出來,只看到許多這些天神、菩薩、大眾對佛的恭敬、供養、贊歎,都看到這些東西。這部分講也非常困難,到十二卷以下,大家讀起來就很有味道,為什麼?解說。實在講,《華嚴經》最精華的東西就在前面,可惜前面看不懂。正如同我們好像到故宮博物院去參觀,參觀博物院收藏的精華,商周的銅器,那個要是不懂的人是一點味道都沒有,看到是破銅爛鐵,不知道那個東西寶貴。《華嚴經》開頭就有這個味道,你看不懂,所以說枯燥無味,經文又那麼長,很不耐煩能看下去。後面是解釋,解釋什麼?就是解釋前面的,前面這一段你要看懂了,《華嚴經》就圓滿了,不必說了;因為你看不懂,這才一樁一樁給你細說。所以,解分占全經二分之一以上,這部分很長。

  明白之後要修行,如果不修行,你不能契入佛的境界。佛境界知道了,曉得它的好處,怎麼能夠證得,怎麼能夠把佛的境界變成自己的境界,我們自己才能得受用,所以講修行。修行這一段經文在全經裡面是最少的,只有一品叫「離世間品」,有五卷經文。裡面總共講了二千多個法門,當然這還是用歸納的講一些綱領、原則,細說法門無量,但是二千個法門已經是不少了。它的總題目,品題我們要注意到,因為那是行門的總綱領,二千法門不能違背這個大原則,二千法門展開來就是無量法門;換句話說,無量法門也不能違背這個原則,這個原則是什麼?離世間。離就是放下,就是《金剛經》上講的無住,應無所住。離相、離念是行門的總綱領,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所以,它的品題叫「離世間」。

  末後最後的一部分,這是講證果。怎樣證得?證得的方法、證得的境界、證得的受用,我們講利益、好處,在末後這一品裡面。這一品的經文很長,叫《入法界品》,入就是證入,在八十卷經裡面它占了二十一卷,可見得是全經的四分之一。這一品經也叫做《普賢行願品》,我們一般人聽到《普賢行願品》,只曉得薄薄的那一卷,那個叫《普賢行願品》,不知道《普賢行願品》的分量很重,這一卷是《普賢行願品》的總結。古時候,經典流通相當不容易,都是要靠手寫的。諸位想想,二十一卷的《普賢行願品》,寫一部很難得,很不容易,所以流通的量很少。而清涼大師,這在我們中國人尊稱他為華嚴菩薩,這個人實在了不起,在華嚴宗裡頭空前絕後。他老人家講《華嚴經》講五十遍,清涼以前沒有這個人,清涼以後也沒有,誰能把這個經講五十遍?

  這部經還是不能細說,概要的來講大概總得要三千個小時,這都不能細講,三千個小時講一部。清涼大師當年講經是一年講一部,實在講五台山就是華嚴大學。從前一天講經是八個小時,一年講一部。他講了五十年,清涼活了一百多歲,長壽,好像是一百二、三十歲的樣子。他覺得這部經太好了、太重要,大家沒有機會看到全經,全經的精華,最重要的這部分都在結論上,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將這一卷單獨流通,請人抄寫,抄的分量特別多,專門流通這一卷,於是我們現在提到《普賢菩薩行願品》,只知道這一卷。以後在貞元年間,我們中國又得到一部《普賢行願品》完整的本子。當時把它翻譯出來,總共四十卷,稱之為《四十華嚴》,這四十卷是完整的《普賢行願品》。這個諸位必須要曉得,《普賢行願品》總共有四十卷,現在一般流通的是最後的一卷。

  這四十卷裡面就是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就是證入的方法、證入的境界、證入的受用,完全顯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這部經裡頭是最著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法身大士,我們一般講,那都是佛。這些佛在哪裡?就在我們社會上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可見得佛沒有叫我們改變生活方式,也沒有叫我們要放下工作,就在你現前的生活當中、你的工作當中,你就能修行成佛。怎麼修法?就是過日子,就是照常工作;我們過日子、工作不知道修行,這些菩薩們過日子、工作就是修行。所以,《華嚴》才是真正的圓滿,真實的圓滿。最後的圓滿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而一生圓滿之因』,就是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安養』就是極樂世界。

  不但文殊、普賢發願求生淨土,而且這兩位大菩薩普遍的勸導華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華藏海眾』,勸大家統統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做法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啟示。文殊、普賢是毗盧遮那佛的學生,他們兩個人跑到極樂世界,去拜阿彌陀佛作老師,那就算了,回來還把所有的同學都勸了都帶去。毗盧遮那佛這個老師不生氣嗎?你在我這個地方,你們兩個跑掉了,還把我所有的學生全部都帶跑掉。毗盧遮那佛沒有生氣。要是我們現在凡夫的道場,這還得了!我這個道場也講經說法,你們跑到別人那裡去,還把我的信徒都帶去,那還得了!佛菩薩的心跟凡夫的心量不一樣,佛菩薩的心希望一切眾生快快成佛。毗盧遮那佛知道,到極樂世界成佛快,在華藏世界成佛慢,不是成不了佛,華藏世界成佛,前面跟諸位報告過了,從圓教菩薩到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他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時間就縮短了,可能一個大劫都不到他就成就了。所以,他的學生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拜阿彌陀佛,毗盧遮那佛歡喜!絕不障礙、絕不阻擾,希望學生快快成就。這是我們在《華嚴》上得到很大的啟示。可見得諸佛菩薩,一絲毫的私心都沒有,在這邊學跟在極樂世界學,沒有兩樣,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要細心去體會的。下面這一段是大師感歎的一句話。

  『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這一句是說的《無量壽經》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念佛往生是凡夫,見思煩惱確實一品沒有斷,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一般講是八地以上。蕅益大師在此地,絲毫懷疑都沒有,告訴我們「例登補處」。例是排列,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位子排列在哪裡?跟補處菩薩排列在一起;換句話說,這絕對不是自己的能力,自己一品煩惱都沒有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的。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受用跟補處菩薩沒有兩樣。確實叫「奇倡」,奇是奇怪,十方諸佛世界裡沒有這個事情,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唯獨西方世界有,這奇怪。「極談」,談就是講經說法,這才達到登峰造極,能令九界眾生平等成佛。所以實在不可測度,不可測度就是常講的不可思議,這個法門是無比的殊勝。

  『華嚴所禀,卻在此經』,《華嚴》講一生圓滿,憑什麼、依靠什麼?「禀」是依靠的意思,憑藉的意思,就憑《無量壽經》。《華嚴》到最後導歸極樂,它才得圓滿,如果《華嚴》最後不能夠導歸極樂,《華嚴經》就不能圓滿。所以說《無量壽經》是《華嚴》的歸宿、是《華嚴》的總結,這是深入經藏才能夠明了這個道理,才能夠明了這個事實真相。如果對於這些大經大論沒有涉入的話,他看到淨宗經論沒有不懷疑的,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而天下古今』,天下是說橫的,講的是空間;古今是講豎的,講的時間,古往今來。『鮮』是少,真正相信淨宗法門的人少,懷疑的多。一直到現在,這個事實我們很清楚的看在眼裡,你看現在學佛的人有多少,有幾個人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找不到,信的人實在太少了,懷疑的多。

  『辭繁義蝕』,辭是言辭,言辭講的太多了,經義太深,像太陽遇到日蝕,被掩蓋了。辭是講什麼?一般懷疑淨宗的說法,太多了,說的人太多了,讓初學的人聽了之後,信心動搖。經義,說的人當然不能透徹明了,如果透徹明了他一定相信,他怎麼會懷疑!他沒有能透徹。這四個字是說明為什麼信的人少,疑的人多。正因為這個緣故,蕅益大師不能不給《彌陀經》做個注解。『余』是蕅益大師自稱,只有『剖心瀝血』寫《彌陀經要解》,幫助我們起信。這是《要解》裡面說的一段話,後頭再看。

  【要解雲,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

  這樁事情佛在《無量壽經》裡面說過,我們讀《無量壽經》讀過這一段經文。另外在《大藏經》裡面還有一部叫《法滅盡經》,要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釋迦牟尼佛的預言。說明佛滅後一萬兩千年之後,佛的法運終結,佛法在這個世間消滅了,最後消滅的是《無量壽經》,跟《無量壽經》所講的完全相同。《法滅盡經》裡說,最早,就是第一部滅的經是《楞嚴經》,《楞嚴經》最先滅,《無量壽經》最後滅。所有經滅掉之後,《無量壽經》還在這個世間留一百年,《無量壽經》最後滅。在那個時候,法滅盡的時候,眾生要是遇到《無量壽經》,依照這個方法修行,都能往生。《法滅盡經》裡說得很好,一百年之後《無量壽經》也沒有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還在世間。在那個時候有人稱念這個六字洪名,求願往生,也能得生,名號功德實在不可思議。

  【阿伽陀藥,萬病總持。】

  這是用這個來做比喻,『阿伽陀藥』是古印度的一種藥名,這個藥什麼病都可以治,無論害什麼病,拿到這個藥都能治。這是比喻《無量壽經》彌陀名號就像「阿伽陀藥」一樣。

  【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絕待』是絕對,說明不是相對的,通常我們講圓融,圓融的對面就不圓融。這裡是講絕對的,不是相對的,真實不可思議。

  【華嚴奧藏。】

  『奧』是深奧,『藏』是含藏,《華嚴經》裡所含藏極深的義理,極深的修行要領,以及證入的境界,如來果地上的境界,這叫奧藏。

  【法華秘髓。】

  『髓』是骨髓,『秘』是深密之意,意思跟奧藏是相同的,這是兩部圓教大乘的經典。說這兩部經,其他都不必說了,因為一切經都不能超越這兩部的范圍,用它就做代表。這是講教。

  【一切諸佛之心要。】

  這一句是講的禅,禅是佛心,是佛的心傳。

  【菩薩萬行之司南。】

  四教或者是五教,無量菩薩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稱之為『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

  【皆不出於此矣。】

  『此』是指蕅益大師講的《彌陀經》,不出於《彌陀經》。《彌陀經》稱為小本,《無量壽經》稱為大本,所以贊小本就是贊歎大本,小本跟大本是同一部,不是兩部。這是把《無量壽經》贊歎到極處了。

  【欲廣歎述,窮劫莫盡。】

  要是廣說、細說,不要說一劫,實在講無量劫都說之不盡。這個話到底是真還是假?真的,確實是真的!諸位如果能通達《華嚴》的教義,你就懂得,一點不假,因為它是稱性的。底下一段說:

  【印光法師贊要解雲,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要解》把《彌陀經》,也就是把《無量壽經》,贊歎到了極處,而印光大師對於《要解》的贊歎,跟蕅益大師贊經差不多,也是贊歎到極處。《彌陀經要解》,我想我們同學每個人都曾經讀過,它的分量不多,蕅益大師是九天寫完成的。他後面有個跋文,記載他注解《彌陀經》九天完成,確實注得好。他的老師是蓮池大師,蓮池大師有《疏鈔》流通在世,他贊歎《疏鈔》博大精深,他對《疏鈔》的贊歎這四個字,確實博大精深。《疏鈔》實在講不亞於《華嚴》,而他的《要解》確實是精要,是經義裡頭的精華、中心,便於受持。蓮池大師的《疏鈔》便於了解,我們對於淨宗的認識明了,他裡面內容豐富。但是講到實際上修行,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把它用上,那是愈簡單愈好,那《要解》就最適用,便於修行。

  印光大師贊歎他說『理事』,這兩個字裡面自然就包含著性、相、因、果,這理事、性相、因果都講到極處,講得太好了。『極』就是真正達到究竟圓滿。『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佛是釋迦牟尼佛,自從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以來,古今的這些《彌陀經》注解,印光大師推崇蕅益大師的《要解》是第一注,在注解當中這是第一。『妙極確極』,「妙」是他寫得好,文筆也好,「確極」是正確,可以說蕅益大師所注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意思,這是確,正確。『縱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過其上。』這個話確實也有不少人疑惑,我常常在外面講經,就遇到法師跟我談到這個問題。說印光老法師對於《要解》的贊歎,是不是太過分了一點?許多人都認為印光大師講得太過分。是不是過分?一點都不過分,印光大師講的字字句句都是實話;凡是認為印祖對他贊歎太過分,就是前面所講的,信少疑多之人。不但他對於淨宗的教義沒有透徹,即使一般大乘佛法他也沒搞清楚。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決定沒有懷疑。印光大師是什麼人?我們很多同修都知道,印光大師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大勢至菩薩這樣贊歎,那蕅益大師是什麼人,能夠當的起大勢至菩薩這樣贊歎?蕅益大師的身分沒有曝露,但是我們從印祖這個贊歎我們可以聯想到,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也是觀音菩薩之流。絕對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說實在話做不出來!

  我們現在讀的這個《無量壽經》的經本,這個本子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夏老會集這個本子之後,對他疑惑、批評的人很多,所以他這個本子沒有人流通。雖然曾經有慧明老和尚、慈舟法師用他這個本子講過一遍,就好比昙花一現,以後再沒有人提起。信少疑多!如果不是遍讀大乘,詳參五種原譯本,你不曉得夏老會集之好。這個人也不是普通人,如果是普通人決定做不出來。你不要看會集,會集不是容易事情,宋朝王龍舒居士會集這個本子,裡面瑕疵就很多。魏默深會集的本子,確實是比龍舒居士那個本子好,可是裡面不能叫人滿意的地方的確還有不少。這些事情,梅光羲居士在《無量壽經》會集本的序文裡面寫得很詳細。所以夏蓮居居士不是凡人,也是佛菩薩再來的,他的身分也是沒有曝露,在大陸上可能有幾個人曉得,很少。不是凡人!凡人做不出來的。所以,我們對這個本子要生深信心,我們才能得到經教的利益。再看底下這一段。

  【疏鈔雲,依賢首判教五分,謂小、始、終、頓、圓,今此經者頓教所攝,亦復兼通前後二教,圓全攝此,此分攝圓。】

  《疏鈔》是蓮池大師做的,蓮池大師當年在世的時候,社會的背景我們必須要了解。那個時候是禅宗非常興盛,淨宗非常衰沒的一個時代,沒有人念佛,沒有人相信淨土。蓮池大師要弘揚淨土,實在不容易。所以,蓮池、蕅益是在明朝末年中興淨宗的大德,是淨宗衰到極處的時候。提到淨土,一般人都譏笑你,正如同在早年,民國五十年代的時候,大專學生開始學佛,手上不敢拿念珠,怕人家笑話,怕人家說你是迷信。學的時候是偷偷的學,不敢公開學,在那麼個狀況下。尤其是淨土,提出來,人家說這是老太婆教,這是沒有知識人學的,你就曉得淨宗再要恢復是多麼困難的事情。所以,蓮池大師注解《阿彌陀經》,用什麼方法?用《華嚴》,你看他經裡面引用《華嚴經》來注經引用的很多。這是他老人家的苦心,因為大家對《華嚴》沒有話說,都認為是佛教根本法輪,圓滿的大教,用《華嚴》來注《彌陀經》,說明《彌陀經》即是《華嚴》,用這個方法把淨宗的地位抬高。他做得非常有效,確實是把淨宗從他手上興旺起來,蕅益大師再接著有《要解》出來,明末淨宗就復興了。所以,我們要了解他時代的背景,用《華嚴》、用大經大論來注釋《彌陀經》,大家這才沒話說。

  他此地講的話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淨宗是從他手上慢慢興起來,如果你要講淨宗是超過《華嚴》,那大家反抗,大家不服。到蕅益的《要解》,才明顯的說出《彌陀經》是《華嚴》的歸宿,「華嚴奧藏,法華秘髓,皆不出於此」,這是到蕅益才可以講,蓮池大師那個時候不能講這個話,講這個話要遭人毀謗。所以你看蓮池大師的話姿態就比較低。『依賢首』,他注解《彌陀經》完全采取《華嚴》教義。所以注解一開端,你看到有十門開啟,跟清涼大師注《華嚴經》的架勢完全相同。『華嚴分五教,小、始、終、頓、圓』,這部經,就是《彌陀經》,說《彌陀經》跟說《無量壽經》意思是相同的,『頓教所攝』。這個沒話說,自古以來,古大德都承認的。『亦復兼通前後二教』,頓教的前面是終教,大乘最後的一部分,《彌陀經》有這個教義,頓教後面是圓教。底下這兩句話,蓮池大師說的很婉轉,『圓全攝此』,圓教是完全含有淨宗的教義,而淨宗裡面有一部分圓教的教義,『此分攝圓』,分是部分,這個說法就說得很婉轉。跟古時候這些大德,像日本《甄解》裡面所講的,「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蓮池大師不這個說法,這就是怕引起別人的毀謗,所以說得很婉轉,「此分攝圓」,實際上是圓中之圓。

  【又雲,四法界者。】

  『四法界』是《華嚴》教義

  【一事法界。】

  完全從事相上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裡面的事相,這屬於事法界。

  【二理法界。】

  理是性體,這些現象從哪裡來的?現象之所依是理。

  【三事理無礙法界。】

  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也就是性不礙相,相不礙性。

  【此三諸教所有。】

  這三項,小、始、終、頓、圓這五教統統都具足、都有。

  【四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有之。】

  講『事事無礙』這個說法,只有《華嚴》這部經講到,而且講得非常詳細,其他大乘經裡頭都沒有這個說法。

  【名為別教一乘。】

  一乘法裡頭分同教跟別教,同是什麼?教義跟其他經典有相同的地方。《華嚴經》這個事事無礙,這是所有一切大乘經沒有的,它特別。所以我們要講別教一乘,你就曉得這是指《華嚴經》。『一乘』是一佛乘,在大乘之上,大乘是教你成菩薩,一乘是教你成佛的。

  【以華嚴全圓。】

  《華嚴》是圓教,全圓。

  【今得少分。】

  這是蓮池大師不好說這個經是圓中之圓,不能這個說法,只得圓教的少分,我們要了解他這個說法的時代背景。不像日本這些法師們,把淨宗傳到日本之後,注《無量壽經》就直接了當稱圓中之圓。

  【圓教全攝此經,此經分攝圓教。】

  【沈善登曰,所謂大權菩薩,曲被當機,應病與藥,時節因緣應爾也。】

  沈居士是清朝初年的人,也是我們佛門一位大德,他這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大權菩薩』,「權」是權宜示現,示現什麼樣的身分,那就沒有一定。就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樣的身分,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佛的身分,應以菩薩身得度,他就示現菩薩身的身分。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感應道交,這叫大權示現。權是權巧,也就是很權宜、很巧妙的方法,示現來幫助需要幫助的眾生。『曲被當機』,「曲」是委曲婉轉,蓮池大師《疏鈔》裡面許多的話都是委曲婉轉的。那個時代禅風很盛,大家都把禅抬的很高,輕視淨土法門。所以,淨土雖然非常殊勝,也不能不把姿勢放低,以免別人的毀謗,這就是要委曲婉轉,也要幫助大家。『應病與藥』,講經說法、注解經論不能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時代的眾生,他們想些什麼、他們念的些什麼?他們的所做所為,他們的生活方式都要了解,然後才抓到他病在哪裡。講經說法沒有別的,治病而已。

  佛法在今天為什麼不能興旺,道理在什麼地方?真正學佛的人太少了。自己對佛法尚且不通,怎麼能夠教化眾生?講經,把古人的注子拿來講,行嗎?給諸位說不行。古人的注子,譬如蓮池大師、蕅益大師的,注解是藥方,治什麼人的病?治五百年前那些人的病。我們今天跟他相差五百年之後,我們今天的病跟那些人的病不一樣。我們對於宇宙人生想法、看法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意識形態不相同,拿那個注解來講,怎麼能講的通?對我們有什麼用處?如果對我們沒用處,他講的是沒錯,他講的是對明朝人講的,不是對現代人講的。要我們去當明朝人,如果對外國人講就更糟糕,還要叫外國人當中國人,還要當中國古人,你說他怎麼能甘心?這是我們佛教在今天衰微不能振興的結症。

  要想弘法利生,先要真正修行,你自己不入這個境界,你怎麼會知道?你要不過佛菩薩的生活,你怎麼能叫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可見得信、解、行,證,證是證入,入法界太重要。《華嚴經》末後,普賢菩薩是入法界,你自己不能契入的話,也就是你沒有得到佛法真實、真正的受用,你決定說不出來。所以,「應病與藥,曲被當機」,對什麼人說?他毛病在哪裡?他需要的是什麼?『時節因緣應爾也』,應是應該,應該這樣的,在哪一個時代有哪一個時代的說法。我們看古注要明白這個道理。你看漢朝的注解,從注解裡面你就曉得,注解就好像藥方,他開的藥方,這個藥方治什麼病的?就曉得當時的人他有些什麼毛病?唐人的注解跟漢人的注解比較,哪些地方不一樣?就曉得唐朝時候人,意識形態、生活方式跟漢朝時候人不一樣,得要重新開方子,才能治的了。所以,古人的注解我們可以看,可以做參考,多了解眾生那些毛病,推陳出新,陳是舊的,從舊的注解裡面融會貫通,你就有新的講法。你這個新的東西從哪來的?新的從舊的裡面生出來的,沒有離開舊的,從舊的裡面生出新的來。這才能治得了現代人的病,才能幫助現代人修學佛法得佛法真實的受用。「時節因緣應爾」,應該是這樣的。所以學佛不能學死了,古人講「多讀書不如無書」,死在書裡頭那就糟了。從前李老師也常講,世間念書人,念多了就變成書呆子,學佛念經,經念多了就變成佛呆子,這就壞了。所以,佛法是活活潑潑。再看底下這一句。

  【華嚴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

  這個意思跟底下這三句,《大疏》就是《華嚴經疏鈔》裡面,清涼大師所講的,我們把它都念下去,合起來講。

  【大疏雲,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我們先將這兩句合起來講,這就是經文裡面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法門無量無邊,我們在四弘誓願裡面念到,法門無量,經論裡面常講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是一個真正的數字。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門路,方法、門路雖然多,到最後目標、目的地只有一個,是相同的,『同會一法道場中』,目的地是相同的。譬如我們這個小道場,諸位從四面八方而來,這就是「一切法門無盡海」,到了此地,都歸到這一個講堂,一個目標。這是比喻佛法修學,不管是什麼方法,不管它是什麼門徑,最後的目標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不僅僅是禅宗所說的,哪一宗哪一派哪個法門也是如此。我們在《金剛經》上讀到,「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沒有高下?最後達到目的地完全相同,都是見性。我們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邊去之後,也是明心見性,見性才能成佛。

  《大疏》這個比喻,『如海一滴』,海水,這一滴海水,一滴海水就是同會道場。『百川』,古時候在說法講到地理環境,都是說中國的本土。中國,東面是大海,所有的河流都流到海裡,都是向東流。在沒有入海,每一個江河,水的味道並不完全相同,就是它源流不相同,河流的地質也不相同,以及它的生態環境不一樣,水的味道當然也不相同;流入大海就都相同了。把百川比作法門,就跟前面講一切法門無盡,這個地方用百川來比喻。將海水一滴比喻同會一法道場。底下一句說:

  【大疏雲,如徑尺之鏡,見十裡之影。】

  『徑尺』,徑是直徑,這是一面大的鏡子,就是直徑一尺,這在古時候就是相當大的鏡子。古時候鏡子是銅鏡,這個要知道,清涼大師那個時代還沒有玻璃。唐朝時代,我們到故宮裡面去看能夠看到,通常鏡子很小,都不太大,圓圓的,一尺的鏡子是很大的鏡子。把銅鏡磨的很亮的時候能夠照,當然沒有現代鏡子照得那麼清楚,但是能夠照了。『見十裡之影』,擺在外面,很遠的風景都能夠照在鏡子裡面。

  【大疏雲,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

  『一室』是一個房間,一個房間點一千盞燈,這是比喻多。我們現在這個講堂有十幾盞燈,也就不少了。每一盞燈的燈光跟其余的燈光它相涉,『光光相涉』,可是每一盞燈雖然跟它相涉,各個還是獨立的。我們息一盞燈,這一盞燈的燈光滅了,沒有干涉到其他的燈。《疏鈔》裡面講這些意思,都是說我們真性互相融攝,說明《華嚴經》上所講的四無礙的法界,特別是形容事事無礙,確實沒有障礙。障礙發生在哪裡?障礙都在妄想分別執著。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諸位想想,哪裡有障礙?這個意思我們說得過分的省略,如果說得詳細一點,像清涼大師在《疏鈔》裡為我們講的,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佛有十身,通常我們只講三身,法身、報身、應身,這是大乘經上常講的。《華嚴》講十身,十身,每個身又有十身,這就變成百身;這一百個身,每一身裡頭又有百身。所以這個身,相涉是無量無邊,這些都是事實。可是我們很難懂,我們這個身跟一切眾生的身,不但有情眾生,還有無情眾生,怎麼可能相涉?實在講,現代科學家給我們幫了很大的忙,從前科學不發達,那些人讀《華嚴》能夠悟入,我們真佩服,佩服的五體投地。

  現在我們曉得,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色身是許多細胞組織成的。細胞用分子再分析到原子,分析到電子,分析到基本粒子,是這些東西組織的,所有一切萬事萬物統統是這個組織成的。我們身基本的粒子它不會消滅的,離開我們這裡,會跑到別的身上去,確實是這個現象。我們每天在飲食裡頭攝取無量的粒子,也有無量的粒子從我們身體跑出去。我們的熱能、光,我們肉眼看不見,確實有,練過氣功的人,他看到人身上有氣,那是我們這個能力往外面,向外散發,我們在飲食裡頭吸收。這是科學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的現象,跟《華嚴經》上講的一樣。所以你說哪一個細胞是我的?可能我這個細胞過幾天到別人身上去,也可能到畜生身上去,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

  元朝初年,趙孟俯的夫人寫了一首詞,「你侬我侬」,好像唱的人很多,就是那個意思。那個意思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佛的十身、百身、千百億化身,就那個意思。所以要從哲學裡面講,那裡頭意思很深,《華嚴經》的教義跟那個非常相似,非常接近。知道這個道理,諸佛大菩薩知道,所以對於一切眾生沒有分別,自他不二,生佛不二。凡是跟自他、人我分開的,那是迷惑顛倒,不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不但一切有情眾生跟自己有不能分的關系,植物、礦物統統一樣,所有一切的相分都沒有辦法分割,是一個整體。這是《華嚴》說得詳細,《華嚴》說得透徹。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大慈悲心自然就生,不是要人勸的,自然就生了。知道什麼?盡虛空遍法界原來就是一個自己,諸佛菩薩是自己善的種子現行的,三惡道的眾生是自己惡的種子現行的,除了自性種子之外什麼都沒有。所以,一切現象無非是因果相續的幻相而已,《金剛般若》裡頭說的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說明它雖有,並不存在,相雖然是有,但是確實它不存在;雖不存在,它確實有現象。這是比較難懂一點的,但是這是事實,這是真相。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二十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20

  請掀開經本,二十二面,倒數第四行:

  【華嚴盧捨那佛品雲,以一佛國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余,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應爾。】

  這首偈很難懂,因為它不是我們一般常識所能夠理解的,這正是經上所講事事無礙。所謂「芥子納須彌」,這是《華嚴經》上用的比喻,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大概只有芝麻那麼大,須彌山是世間最高的一座山,把須彌山放在芥菜子裡面,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也沒有縮小,它就能裝的進去,這叫大小無礙。這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可是事實上確實是如此,這首偈就是這個意思。『一佛國滿十方』,一佛國是小,十方是大,一佛國人遍滿十方,這個我們好懂,就像須彌納芥子我們能理解,須彌山那麼大,把芥菜子裝進去,這個毫無問題,沒問題。底下一句就難懂了。『十方入一亦無余』,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入一個世界,怎麼能容的下?也能相容。《維摩經》上曾經講到,維摩長者當年說法,他坐在師子座,他的房間並不大,所謂丈室,維摩丈室,只一方丈,可見他房間不大。能容一萬個師子座,師子座大概像我現在坐的這個,從前叫師子座。這麼大的椅子,一萬張放在那個裡面,菩薩坐在那裡聽維摩長者說法,沒有感覺得很擁擠,這個境界叫不思議解脫境界。所以,《華嚴》是大不思議經,《維摩經》叫小不思議經,都是說的事事無礙境界。這種境界到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見到?在理上講,如果我們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境界不會現前;離一切妄想執著,這個境界就現前。

  其實這樁事情,現代的科學家逐漸體會到了,也證實了這個事情存在。所以,我們凡夫說有大小、說有長短,其實這些說法毫無意義。為什麼?這一切法裡頭確實沒有標准。我們今天設立的標准,是就在眼前這個小范圍之內來說它有標准。譬如我們講東南西北,東南西北哪來的標准?不要說離開地球沒有東南西北,就在地球上也找不到東南西北。我們要想講東南西北,必須假設一個座標,座標是假設的,不是真的。你了解事實真相,就是這些分別執著,毫無意義。法界確實是能夠互相融攝,互相融攝的理,就是稱性,性德,也就是自性的本能,它就是圓融的,就是相融的。所以,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整體。底下這兩句說,就是相融的功德。

  『世界本相亦不壞』,所現的相並沒有因此放大、縮小,沒有,它就能夠相融。『無比功德』,稱性的功德。若非自性功德,都是從比較上說的,剛才講了,比較並沒有標准。如《金剛經》上校量功德所說的,這是諸位同學都很熟悉的。經到最後的校量,是無量無邊恆河沙數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及有一個人受持《金剛經》,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的功德大。這是我們在《金剛般若》裡頭,很明顯的見到。尤其更勝的,不僅是受持一部經,乃至四句偈。我們凡夫聽了的確是大惑不解,雖然天天念,念得很熟,你仔細想想,有沒有懂?有沒有相信?如果相信了,那就是自己的境界,你的功德就得到了。我們今天沒得到這個功德,天天念這個經句還是沒用處,不能入它的境界;不但不能入,也不能理解它的境界。這稱性的功德。因為受持大乘圓頓經教的一句兩句可以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功德,那是恆河沙數的恆河沙世界七寶真的不能為比。

  【晉譯華嚴十住品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這個跟前面「盧捨那品」講的意思完全相同。『晉譯』是《六十華嚴》,《華嚴經》在中國總共有三次的翻譯,這是最早的一次,翻成六十卷,我們稱它做《六十華嚴》。如果不加上晉譯,要說《華嚴》的時候,多半是指八十卷《華嚴》。一是從性上說的,多是從相上說的,無量無邊的現象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說法我們好懂,我們能夠接受,另外一個意思更深,但是也是事實。任何一法即是一切法,這是《華嚴》事事無礙,就從相上講,任何一個相就能含攝一切相。清涼大師在《華嚴疏鈔》裡面為我們舉個例子,講佛的十身,十身裡頭,隨舉一個身,都圓滿含有其余一切身的意思。譬如說佛身能攝一切眾生身,一切眾生無量無邊,不止是我們地球,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眾生身裡頭都有佛身;佛一身當中,有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身。如果就粗淺的現象來說,我們也稍稍能體會一點。在世間人講,我們眾生心裡有佛,我們心裡念佛,我們念阿彌陀佛,心裡有阿彌陀佛,我心有佛。佛心有眾生,所以他才有感應道交。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都念佛,佛身遍一切眾生,「一即是多」,眾多眾生心中都有佛,「多即是一」。這是很粗淺的現象裡面,我們能夠體會到。可見得心性是融通的,心性裡面沒有隔閡,沒有障礙。

  這個事實,佛與大菩薩親證這個境界,他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對於一切眾生生起大慈悲心。眾生慈悲心為什麼生不出來?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慈悲心生不出來。眾生他有人我、有是非,有人我就有私心,私心就是隔閡,就是障礙。本來沒有隔閡,本來沒有障礙,隔閡、障礙從哪裡生的?從自己這邊生的,絕對不是從外面來的。外面真的是大海,自己是海裡頭一個水泡,那個水泡就是個界限,這個界限打不破,這界限的關鍵就是我執。所以你看《金剛經》,《金剛經》代表釋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講到最後是破我相、破我見,這就是那個水泡的基礎。這個東西破了,原來整個大海是自己,自己不是那麼渺小,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那個時候「我」就真正找到了。現在把水泡當作我,這是錯誤的。所以,大經上講的無障礙的境界,破了我執、破了法執就證得了。

  【大疏雲,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

  這是用比喻來說,『金』是體,『金色』是相,體跟相是一不是二,體沒有離開相,相沒有離開體。金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相是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相。我們自己身體是自性現的相,諸佛剎土是自性現的相,一切諸佛菩薩也是自性現的相,芸芸眾生還是自性現的相,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這些是給我們講真相。為什麼現的相這麼復雜?為什麼現的相有善有惡?這個道理不要問別人,得要問自己。現象的因是什麼?妄念,你的妄念太多!無量無邊的妄念,剎那不停,周遍循環。你的念頭有善念,它就現善相;有惡念,它就現惡相。你要問,我們可不可以現的相純善而無惡?行,不是不行,只要你的心純善而無惡,現的相就如你所願。一切眾生心,妄想是雜念,善惡混雜,所以現的相非常復雜。但是諸位要知道,無論是什麼相,相跟性一定是連在一起的,性相不二,性相一如。心地清淨、我法二執破了的人,知道見相就是見性,所以他的心永遠清淨平等。

  【大疏雲,若片月澄空,晦明相並。】

  這也是比喻,比喻像月亮,在晴天夜晚,我們看到月光非常明亮。『晦明』就是明暗,明暗之相是並存的。不僅是在月光之下,白天在陽光之下,明暗之相也是並存的。明暗是比喻所現境界相中,覺、迷不同,四聖法界就好比明,聲聞、緣覺、菩薩、佛;六凡法界就好比暗,六道凡夫。明月澄空是比喻真如本性所現,統統是真如本性所現的。下面又是一個比喻。

  【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

  『瓶』是一,『芥子』是多。這比喻多裡面容一,也是跟我們講一多不二,但是它是從一個方面來取比喻。

  【普賢行願品雲,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塵』是講微塵,佛經上講的微塵,是不是現在科學家講的基本粒子,我們不敢斷定,但是非常接近。佛說微塵很小,我們凡夫肉眼看不到,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我們凡夫看不到。但是現在凡夫藉著科學的儀器,可以看到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小的物體,像原子、電子、粒子都看到了。甚至於波動,在儀器裡面都偵測到,可見這是很小的物質。這一粒塵中,『有塵數剎』,剎是三千大千世界,叫一個佛剎,一個佛剎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我們今天講銀河系,一般說銀河系是一個佛剎。可是黃念祖老居士說銀河系不是一個佛剎,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那這個佛剎就太大了。一個佛剎有多少個銀河系?有十億個,十億個銀河系才是一個佛剎。有多少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佛剎,這麼多的佛剎在哪裡?在一粒微塵裡面。這一粒微塵剛才講了沒放大,無量無邊的世界沒縮小,這是《華嚴》講到事事無礙,真的說到極處。

  每一個佛剎裡面,都有許多的佛,『難思佛』,不可思議的佛。諸位想想,我們這個身體,是多少微塵聚集的?身體確實是微塵聚集的,桌椅板凳都是微塵聚集的,這一個小紙片也不曉得是多少個微塵聚集的。每一粒微塵裡面有塵數剎,每一個佛剎裡面,有不可思議的佛,這一片紙裡頭有多少佛?數不清。在一切大乘經裡頭,確實唯有《華嚴》講這個境界,這是不思議境界。普賢菩薩證入,《四十華嚴》的品題,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入是證入,什麼是不思議境界?這裡所說的就是不思議境界。「普賢行願」,普賢行願能入,不思議境界是所入。「普賢行願」十個綱領,我們天天在念,沒有人能修。為什麼沒有人能修?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在,就不能修。修普賢行願需要什麼條件?清淨、平等、正覺,《無量壽經》上的清淨平等覺。如果是清淨平等覺心修禮敬諸佛,那是普賢行願;修稱贊,那是普賢行願;修供養,也是普賢行願。總而言之一句話,你的心要不是清淨平等覺,你就不能修普賢行願。

  心裡頭沒有離開清淨平等覺,可以修什麼?普賢行願以下的都行,像我們淨宗學會列的修行的五個科目,前面四個科目可以,三福、六和、三學、六度這個行。為什麼?沒有出十法界。如果是清淨平等覺心,就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那是普賢行。所以《華嚴經》上講,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由此可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簡單。在往生那一念,也就是我們講人在臨終的那一念,那一念的心要清淨平等覺,就決定往生;那一念當中要不是清淨平等覺心,不能往生。由此可知,清淨平等覺我們雖然做不到,一定要向這個方向、目標去努力;也就是說我們平常對人、對事、對物,分別執著要淡,這就是我們功夫有進步,愈來愈淡薄。假如嚴重的分別執著,執著的心愈來愈強,愈來愈來堅固,這一生往生是決定靠不住的;愈來愈淡,心就清淨。

  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實在講,是道理、事實真相不明,所以才有嚴重的分別執著。了解理論,理是凡所有相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就像我們作夢一樣,夢中所有的境界都是自己變現出來的,確實沒有一樣東西是跑到你夢中去,沒這個道理。你明了這個理,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變現的,你跟別人過不去,是跟你自己自性過不去,這叫迷惑顛倒。理事明了,我們的看法自然不一樣,看法不一樣,你在生活上做法就不一樣。你的慈悲心能生的起來,對於一切眾生,無論是善、無論是惡,無論是順境、無論是逆境,你都能用平等心、慈悲心來關懷,這就接近於菩薩道了。下一句說: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前面這兩句,是依報裡頭現正報,主要講是佛,微塵、剎土是環境,是依報,依中現正;後面這一句,正中現依。『毛端』,毛是我們汗毛,汗毛的尖端,這是我們身體,身體算正報,環境算依報。『一毛端極微中』,一毛端是極微,能『出現三世莊嚴剎』,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的世界在哪裡?在毛端上。三世佛剎無量無邊,過去現在未來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在一毛端上。極顯其事事無礙,正報是事,依報也是事,互相融攝,沒有障礙。這個境界我們凡夫不容易體會,所以清涼大師在注解裡頭用的比喻很多,底下這個兩句就是比喻。

  【大疏雲,若兩鏡互照,傳耀相寫。】

  兩面鏡子互相照,人走在這兩面鏡子當中,你向鏡子當中一看,有多少個我?無量無邊,顯示出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古時候大師講《華嚴經》,講到這個境界,聽的人沒有辦法理會,法師也很聰明,請皇帝做了一個亭子,八個角,八角亭。八個角都放上鏡子,八面大的鏡子,你不懂,請皇帝到亭子當中站一站,四面去觀看一下,你就懂了。他到那裡一站,果然就明白了,原來一個人可以化身無量無邊身。這是從比喻,比喻當然不能比的很恰當,只能比個彷佛,讓你從這裡了解理與事實。

  【大疏雲,立像豎臂,觸目皆道。】

  這個境界也是要到心清淨時候才會現前,所謂是一低頭,一舉手,無不是道。宗門裡面,禅宗裡面常常用這種方法來測驗修學的人是不是真的見性,用這些方法來測驗。如果見了性的人,我們常講,見一切眾生皆是佛,他見性的時候,見一切眾生都是佛。如果還覺得有一個人我很討厭他,他決定沒有見性,決定沒有成佛。他要成菩薩,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一定的道理。境隨心轉,外面境界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境界沒有好丑、沒有善惡。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講的很多,說明事實真相,外面境界確實沒有善惡、沒有真妄、沒有好丑,這些差別都是自己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之後,你起心動念自然就謹慎,曉得外境都是中立的。我們面對,我們覺得好,是我們的善心所起現行,就是起作用與外境相感;覺得外面不好,是我們自己的惡心所起現行、起作用。外面境界哪有什麼好不好?同樣一個境界,甲看到好,乙看到不好,你就了解,境界裡頭沒有好惡,看的人有好惡。人好惡從哪裡來的?阿賴耶裡含藏的種子,無量劫來習氣種子起作用,自己做不了主宰。做的了主宰是自己有定功,不會隨外面境界轉,自己能做的了主宰。

  凡是自己做不了主宰,就是沒有功夫,還會被外頭境界轉。能夠從這裡提高警覺,這是覺悟,我們佛門講開悟了,他常常警覺到自己。能把毛病、習氣轉過來,那就是修行的功夫,功夫是不隨外境轉,這是功夫。這兩句是清涼大師所講的,入了境界之後,所現的就是這樣的現象。『觸目』,你六根所接觸的皆是道,道就是真性,就是諸法實相。

  【華嚴初發心功德品曰,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無量劫。】

  【普賢行願品曰。】

  我們把這兩句合起來看。

  【盡一切劫為一念,我於一念見三世。】

  這四句都是《華嚴經》經文,說明時間不是真的。前面所講的是空間,空間不是真的,這個地方講的時間不是真的。劫是講時間,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所以叫做無量劫。時間與空間,現代有不少科學家在研究,四度空間就是三度空間裡面加上時間,稱之為四度空間。在法相唯識裡面所說的,時空都是不相應行法,像法相宗入門的教材《百法明門論》裡頭,「時分」,時分就是時間,「方分」,方分是空間,都列在不相應行法裡面。什麼叫做不相應行法?它跟心法不相應,就是八識,八識裡沒有時空。它跟心所法不相應,五十一個心所法裡頭沒有時空,心所法是心理作用。它與色法不相應,色法是一切色相,五根、六塵,與這個不相應。可是有這些事情存在,這個事情就叫不相應,不相應就是現在所說的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事實,可是大家都有這麼一個觀念,有時間的觀念、有空間的觀念。它不是事實,所以它也沒有標准,無量劫可以變成一念,一念可以展開為無量劫,時間哪有一定?

  我們在有些筆記小說裡面看到,它是真是假我們暫時不論它。說有造極重罪業的人,墮到阿鼻地獄,隔了幾十年或者是幾百年,我們人間的年數,確實有這個事實看到,好像是在明清時代,歷史上有記載的。屠夫殺豬,那個豬的毛刮掉之後,豬身上有字,「秦桧七世身」,秦桧已經做豬做了七次,這是第七世身。秦桧我們曉得他墮阿鼻地獄,阿鼻地獄的壽命是沒有法子計算的。宋朝到現在沒幾年嘛,頂多才一千年,怎麼一千年他就離開阿鼻地獄了?諸位要曉得,他在阿鼻地獄裡頭確實經過無量劫。我們世間人有的時候在苦難當中是度日如年,感覺到光陰好長,歡樂的時候,好像時間很短,時間哪有長短?所以墮阿鼻地獄,可能幾天他就出來了,但是雖然是幾天,我們覺得是幾天,他在阿鼻地獄的感受那就是億萬年,確實是億萬年的感受,那一點不假。這是說明時間不是真實的,時間的長短沒有標准,所以一念可以化為無量劫。

  『盡一切劫為一念』,這跟前面無量劫的意思就差不多,一切劫,一切就是無量,為一念。『我於一念見三世』,這個話是真的,如果你真的到一念,過去現在未來你統統見到了。一念是清淨心,清淨心裡面把所有的障礙都突破了。我們今天為什麼見不到三世,見不到過去、見不到未來?原因都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少一分,我們的能力就恢復一分,實在講能力恢復個幾分,過去、未來就多會知道一點。雖然知道不多,障礙突破了一、兩關。在中國稱之為定功,定心是清淨的,暫時把所有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心地很清淨。定中能夠見到過去、未來,看他功夫的淺深,他知道時間的長短,在一般小有定功的人,大概未來三、四個月的事情他看到,再遠他就看不到,那要更高的定功。

  我早年在台北蓮友念佛團講經的時候,那個時候團長是王天民老居士,年歲都很大了。王老居士在抗戰期間他是個高級軍官,好像是在一個集團軍總部裡面擔任參謀長。在戰爭的時候他遇到一位老道,道士,不是學佛的,那個時候他也沒有學佛,遇到一個老道。那個老道就告訴他,他們住的營區那個地方,老道告訴他,三天之後這裡會淹水,叫他們搬到高一點的地方去。他們也不相信,因為一點徵候看不出來,天氣睛朗,也沒有一點徵候,怎麼會漲水?老道靠不住。到三天之後果然洪水暴發,這個地方淹起來了,他一想這個老道講的是有道理。老道住的那個地方也在淹水區,他就派人去打聽,老道搬走了。所以他說,他確實是能夠曉得,這樣子對這老道就很佩服,常常往來。有一次老道告訴他,他看到有一個戰爭,這個戰爭的狀況很慘烈,在中國的東面,他說距離大概差不多有三千裡的樣子,有三、四千裡這樣的距離,是一個很殘酷的戰爭。他們是軍官,這些消息都知道,沒有這個事情。三個月之後,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他們想想老道講的那個方向、位置,就是那個地方。那個戰爭是他三個月之前看到的,他在定中看到的,所以時分、方分在定中的界限就沒有了。這個老道是有一點功夫,功夫不算太大,他所看的只能看到三個月,三個月再多他就看不到了。大陸上確實有這些修定的人,對於過去未來他們真的知道。

  【大疏雲,若一夕之夢,翱翔百年。】

  這也是說明時間是沒有標准的,這個經驗我相信有不少人有。而在中國,唐朝傳奇小說裡面的「黃梁夢」,很多人都念過。黃梁是小米,小米煮粥,那個時間很快,頂多十五分、二十分鐘就煮好了。他煮小米稀飯,在旁邊打個瞌睡,一覺醒來,小米還沒有煮熟,你就曉得他作夢的時間我看不會超十分鐘。十分鐘,夢裡頭就過了幾十年,他對於夢中境界清清楚楚。幾十年的光陰能夠縮短成幾分鐘,說明時間跟空間都不是真實的,都是虛妄的。

  【大疏雲,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

  這是贊歎的話。『北辰』就是北極。為什麼用辰不用極?因為北極沒有星,我們講北極星,是北極這一顆星最接近北極,不是真正的北極,北極沒有星。而且這兩極,北極跟南極也不是固定的,也是在緩慢的變動,這是與地球自轉有關系,它轉實在講還是有稍微的偏差,所以兩極也不固定。我們現在定方位,特別是在古代,古代航海、夜晚行軍,那個時候因為儀器不發達,多半都是看星星,從星宿判斷方位跟時間,經驗豐富的人,判斷得相當准確。這是舉這個比喻,『北辰所居,眾星拱之』,把「北辰」比喻做西方極樂世界,把「眾星」比喻做十方諸佛如來,十方世界,世尊在經上贊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這是用來贊歎的。

  【華嚴金獅子章雲。】

  這本書收在《華嚴義海》裡面。

  【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回轉。】

  隱現不定,都在緣上,緣聚它就顯,緣不足它就隱,就是不現,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這個道理。所以,佛法對於緣非常重視,講緣生,生就是顯現的意思。而不說因,因要沒有緣,不能顯現,所以緣是個關鍵。佛教給我們,修行、證果基本的道理也在緣,只要我們會控制緣,成佛就不難。你不會控制緣,你就會隨著境界轉,那就很苦,所以自己作不了主,這個很苦,隨業流轉。修行人的好處在哪裡?就是他在緣上自己作得了主,於是他就能避免隨業流轉。在十法界裡,自己可以選擇果報,更聰明的,他超越了十法界,那是最聰明的人。佛法依據的原理在此地。我們曉得,眼前跟我們關系最密切的是六道,我們沒有出離六道。六道裡面有三善道、三惡道,三惡道的緣,就是作惡,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這是我們天天在制造惡緣。阿賴耶識裡有惡的種子、習氣,現在又有緣,種子遇到緣起現行,就變現三惡道的境界。三惡道從哪裡來?自己變的,不是別人安排的,自己變的。就跟作夢一樣,夢裡境界是自己現的,不是別人安排的,自作自受。

  如果我們現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善,斷惡修善,我們現在造的是善緣,阿賴耶識裡善的種子習氣起現行,就現三善道。只要你能夠把緣控制住,你就有辦法了。在一切緣當中,佛告訴我們,第一殊勝的是念佛,專念阿彌陀佛,專想極樂世界,我們跟西方極樂世界阿賴耶識裡頭有因。如果這一生這個緣非常強烈,這個因緣現的果報就是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這麼個道理。一法界顯,九法界隱,這一個種子起現行,其他種子就不起現行,一顯九隱。

  『或一或多,各無自性』,因為它無自性,所以經上講當體皆空,了不可得。相會不會現?會現,為什麼?業因果報,這是大經上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是能現,果是所現,因果不空。『由心回轉』,這個心是講念頭,念頭在轉境界,我們一念是佛,就轉變成佛的境界。理事、因果如果都清楚、都明白,為什麼不利用這一生短短的時間,把這個境界轉成佛的境界?這是無比的殊勝莊嚴。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期望就在此地,就是一般常講的,希望一切眾生快快成佛。佛能夠幫助我們的就是這些,把理論、事實、方法都給我們說出來,我們自己明白了要肯干,要真在這裡用功夫。

  【說事說理,有成有立。】

  這是講的說法。

  【名唯心回轉善成門。】

  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在經教裡面『有成有立』,「成」是講果,「立」是講法則,有理論、有方法、有境界,這叫做『唯心回轉善成門』。

  藏教所攝,我們就介紹到此地,節錄到這個地方。下面是第七,「部類差別」裡面只錄了一條。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面講:

  【疏鈔謂大小二本。】

  大本是《無量壽經》,小本是《阿彌陀經》,這兩部經是同部。

  【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換句話說,《無量壽經》就是大本《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就是小本《無量壽經》,這兩部經在文字上,《彌陀經》文字少,簡單,《無量壽經》的經文長,繁多,只是經文有多少不同。『義無勝劣』,裡面所講的道理、所講的方法跟所證的境界完全相同,沒有兩樣。雖然沒有兩樣,可是諸位必須知道,講得詳細我們就容易懂,講得簡單我們就難懂。聰明智慧高的人,簡單一說他就懂得,就明了;中下根性的人,一定要細說,才比較上了解的透徹一點。所以,這兩部是一部經,是屬於同部。因此這兩種注解可以互相會通,《彌陀經》的注解可以用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注解也能用在《彌陀經》上。

  我們再看下面第八段,「譯會校釋」,這裡面講四樁事情。第一個是翻譯,佛經最早是梵文所寫的,流傳到中國必須要翻成中文,所以翻譯經過我們不能不曉得。而《無量壽經》從東晉的時代一直到宋朝,趙匡胤建立的王朝,宋朝,前後八百年間,從東晉到宋朝八百年,這部經總共翻譯了十二次,換句話說,就有十二種不同的譯本。所以古德說,中國譯經翻譯最多的就是《無量壽經》,翻譯十二次。十二種版本,裡面的內容當然不相同,如果是一個本子,一個原本,那倒無所謂,翻譯出來總是大同小異。現在這些譯本有七種失傳了,只有五種還保留下來,在現在《大藏經》裡面,現在有五種的譯本。五種原譯本仔細去觀察,它的內容差別很大,特別是在四十八願,有些本子是四十八願,有些本子是二十四願,宋譯的本子是三十六願。古人看到這個現象就不能不懷疑,不管什麼人翻譯的,不能有這麼大的出入,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判斷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這個經不止講一次。梵文的原文不是一個本子,傳到中國來就有好幾種不同梵文的原本,因此翻譯出來才有這麼大的差別。

  這個想法很有道理,證明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多次講《無量壽經》,這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因為佛在世講經,每部經只講一遍,從來沒有講第二遍的,這部經居然多次宣講,可見得它的重要性。現在流傳下來這五種本子,裡面就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古德判斷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原本,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因此就有會集的必要,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多次宣講,我們把裡面的內容會合起來,除掉重復的部分,不同的部分重新再來編輯、再來組合,成為一個完整的本子,會就是會集。最早會集的是宋朝王龍舒。會集有三個本子,魏默深在清朝鹹豐年間,做第二次的會集,夏蓮居是民國初年,第三次的會集。這是說明為什麼會有會集。除會集之外,還有個節校本,節是節錄,並不是完整的,是在裡面節錄,校是校正,也是參考其他的幾種版本,來做一次校對的工作,這個工作就是彭紹升做的,前面我們曾經介紹過。彭紹升居士做了一個節校本,他編的也非常之好。但是他五種原譯本,只依據康僧铠的本子,沒有去節錄其他的四種本子,這是他不完備的地方。他節校的比康僧铠的原本我們看起來更通暢,很適合於我們中國人的口味,所以也做得很好。釋是注解,就是《無量壽經》古今中外的注解、解釋,這一段裡頭講這四樁事情。

  【甄解雲。】

  我剛才在這裡看了一下,書架上有,有兩部《甄解》,這是日本古代的高僧大德對於《無量壽經》所做的注解。他采取的經本是采取康僧铠的本子,注得非常之好,是《無量壽經》重要的注疏之一。

  【凡於諸經中,傳譯盛無如今經,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

  《甄解》裡頭有這麼一段贊歎。『諸經』是講一切經,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大小乘所有的經典,翻譯之盛沒有超過這部經的,這部經有十二次的翻譯。《金剛經》是非常著名的,中國人很喜歡的,家戶喻曉,《金剛經》有六種譯本,比起《無量壽經》還少一半。但是《金剛經》的六種譯本,諸位如果仔細去讀一讀,內容是大同小異,的確看出來原本是一個本子。六個人譯,他譯的文字當然不一樣,內容是一樣的,而不像這部經,這部經裡面差別太大。都比不上這部經,這是如來出世的正意;也就是說,佛出世度眾生,度眾生要用什麼法門?善導大師講得好,「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要普度一切眾生,只有這個法門,這個法門確實能令一切眾生平等得度、平等成佛,所以是『利益無邊』,任何經論、任何法門都不能跟它相比。

  【會疏雲,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

  這個講法跟《甄解》的說法幾乎完全相同,正是我們中國人所說「英雄所見,大略相同」。

  【斯乃道理幽邃。】

  『幽邃』是講深,形容深。

  【利益最上故也。】

  《無量壽經》之深,實在講我們凡夫看不出來,我們凡夫看起來好像挺淺的,都能看得懂,這是翻譯得好。《彌陀經》我們看起來就更容易,其實你看看蓮池大師《疏鈔》,《疏鈔》看不懂。注解看不懂,經很好懂,你們想想哪有這個道理?經太深,唯有這些大善知識他們真正懂,給我們說出來。『利益最上』,沒有任何一部經、沒有任何一個法門能像《無量壽經》、《彌陀經》,帶給我們這樣殊勝的利益,這個利益是一生當中不退成佛。《華嚴經》也不能跟它相比,《華嚴經》到最後還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要沒有這一句的話,《華嚴經》怎麼能跟《無量壽經》相比?我們這一生非常幸運能夠遇到,一定要抓住,千萬不能放過,要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這就不辜負世尊講這部經,不辜負從前譯經的法師、會集的法師,給我們做注解的這些法師,才真正對得起他們。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上一篇:淨空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11-15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21-25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