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純祥法師: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因願文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因願文五

此稿依純祥師十八願因願文五、六錄音合並整理,經純祥師重新校訂,內容有增減,特此說明。

第十八願的願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因願文五(完)

前一節我們介紹了十八願的三心是往生的正因,法體三心在我們身上體會到的就是機受一心(信心)。在阿彌陀佛的願心中有三種心,叫至心、信樂心、欲生心。前幾節就三心給大家作了介紹,今天接著學習這條願文中的“乃至十念”。

阿彌陀佛有三條攝生願,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三條攝生願的相關經文是:

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十九願: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不取正覺。

二十願: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從上面三條願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在十八願中才出現了“乃至十念”,這十念是“念”什麼?就是念佛,那它出現在這裡有什麼意義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和體會阿彌陀佛在這裡選擇“乃至十念”的真實用心。

第一部分乃至十念(信)

一、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它是從哪裡來的?它是從三心中來,因為有了至心、信樂,欲生的內在三心,然後就表現出乃至十念。

1、乃至釋

乃至是什麼意思?古德有二種解釋:

①下至,少至的意思

少至十念,至少是十念。

②一多包容的意思

一個是從多到少的意思,多到一生、一形,它包含著一生到一年,一個月,一個星期,十念,一念;二是同時還有從少到多的意思,從一念,十念,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到一輩子。

善導大師《觀經疏》言: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從多向少)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從少向多)

綜上所述,乃至有“不定”的意思。

2、乃至十念釋

在“十念”前面加上“乃至”兩字,這一點非常重要,這裡就不單純是“十念”的意思。親鸾大師在真相銘文裡面解釋說,乃至十念是不拘遍數,不拘時節的,不分時間長短,也就是說你念不到十聲,只念八九聲也可以,時間延長的話,你念十一聲、十二聲也算。十念是指什麼意思?就是從一到十,十是一個圓滿數,念念功德成滿的意思,一念,百千萬念,念念功德圓滿,也都叫做十念。昙鸾大師說:“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就是說只要往生之業成辦,都叫十念,而不是限定在這個數字上。如果你聞到這個法門時間長久,可能念十年,如果你聞到這個法門時間很短,臨終時才聞到,就像《觀經》下下品往生的人,他遇到這個法門之後,很快就斷氣了,他只念了十句佛就往生了,這就叫做“乃至十念”。因為這裡有了“乃至十念”,所以往生變得極為容易,這是佛為我們選擇的易行,在此處我們可以好好地去體會一下,佛要給予我們的真實利益和他對我們的最大慈悲。

很多念佛的人認識是念佛要念得越多越好,至少我要念一天,或者是我要念到某種程度,總之往生是靠我念的力量,這種想法就跟乃至十念的意思不相應,與佛心也是不相應的。

二、“乃至十念”與“信心”的關系

1、“乃至十念”是信心的相,信相不離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裡面是兩個內容,一個是三心(至心、信樂、欲生),一個是乃至十念,實際上這裡幾乎是可以省略“乃至十念”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引用密教的一些觀念,密宗裡面講究三密加持,三密是指身口意的三密。至心信樂欲生是意業,屬於信心;這個“乃至十念”它是口業,是信的相,信相與信心是不離的,有信心就有信相。我們往生的正因是信心,淨土法門是念佛,往生靠的是佛的力量成就,不是靠你念佛的修行。

禅宗有個公案叫“磨磚作鏡”。是講馬祖道一當年在南岳常習坐禅,懷讓祖師看見,就問他:“大德坐禅是圖什麼”,道一說“圖作佛”。懷讓禅師就拿起磚頭用力磨,磨的久了,道一禁不住問:“磨磚做什麼?”懷讓說:“磨磚做鏡。” 道一問:“磨磚哪能成鏡子呢?”懷讓說:“磨磚不能成鏡,枯坐就能成佛嗎?”道一又問:“那怎樣成佛呢?”懷讓反問,車要是不走,打牛還是打車,馬祖說那當然是要打牛了。這則公案講修行要善用“心”。

作為不同法門,淨土和禅宗是有差異的,核心的差異就在“乃至十念”。禅宗不立一切相,但是淨土宗它有念佛的相,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而“乃至”的意思就是要你別執著在一念或多念的“念”上,不是一念或多念,而是念佛,重點在佛。禅宗六祖當年曾說:“我此法門,不論禅定解脫”。淨土也是不立次第,阿彌陀佛給你往生的信心,直接獲得,不需要你慢慢修,雖然它有一個相,但是“乃至十念”就破這個相,它的意思是讓你不要拘泥於念一聲或者念一輩子,而是時節不定;也不在於你念得多,念得深,而在於你是否有信願。藕益大師曾說,即使你念得風吹不透,雨打不濕,沒有信願,往生不能決定。所以如果說要執著,也是執著在佛號,不在自己的一念或多念上。

2、“真實行”就攝有“真實信”

那麼“信心”和“乃至十念”是什麼關系?說信心重要,有的人就會理解成,那我不念佛了,我去找信心,信心怎麼找?到哪找呢?信心就在名號裡面,“乃至十念”就是信心的相,信心必具名號,也就是說信心必具念佛的,信心就“常念”。

信心和乃至十念是“信”和“行”的關系。我們聽到有些人勸導說,“你念佛,聽到了佛的名號,一聲就一定可以往生”,他強調一聲或者一念,實際上是在強調阿彌陀佛選擇的“相”。從阿彌陀佛的法體上來說,誓願是念佛必生淨土,少到一念。這是從“真實行”上說,“真實行”就攝“真實信”,因為阿彌陀佛選擇了念佛的方式,還在名號裡面打包放了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

信心(他力)念佛與自力念佛的差異

信心念佛和自力念佛是不一樣的。信心念佛叫做他力、弘願力,阿彌陀佛用無量光攝受我們,我們被攝取,就安住在攝取不捨中,有了這樣的信心,對佛的憶念,是淳一、相續、決定的。而自力的念佛是監督自己修行,定時來念,念一萬遍、二萬遍……。有信心的人不是不念佛,而是在信心中常念,和自力有所不同。

五逆十惡“十念”往生之啟示

道綽大師和善導大師在解釋這個“乃至十念”時都引用《觀經》下品的內容。

《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的經文說: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種五逆十惡的人一輩子沒有遇到過佛法,只在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告訴他阿彌陀佛的本願,佛有十力威德,是無量光、無量壽,念佛就可以往生淨土。這時他的境遇很苦,心不能起思維力,聽了善知識的教導,合掌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具足十念,他就往生了。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知道:

第一,「口稱」利益不可思議

臨終的人地獄之火已經燒到他的面前了,他的心中只有慌亂和恐懼,這個時候,要他回頭去行善積德,做佛法的修行,拜忏、誦經、打坐……,在時間上已經不容許了,以他的心境來講,也不可能靜下心來好好地思維阿彌陀佛救度的慈悲功德(救度的內容),也不可能以閒暇的心來憶念阿彌陀佛,那這個時候他怎麼辦呢?阿彌陀佛就有一個選擇的相,你只要念佛就可以,而且在觀經裡面特別說口稱,就是出聲念,口稱區別於觀想和憶念。他是至心口稱,連著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這裡專門說“十聲”,後來淨土宗祖師法然上人解釋說,“念”和“聲”是一個。這裡是阿彌陀佛口業的利益,念佛是一個暗號,它裡面有秘密,你念就有利益。口稱是阿彌陀佛的選擇,是一個相,口業跟心業、身業相連,至心稱十念(聲)南無阿彌陀佛,以口業為主,這樣每一念都消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臨終蓮花出現,他就坐著金蓮花,一剎那之間往生極樂世界去了。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口稱利益不可思議。

第二,名號功能不可思議

至心口稱念佛沒有觀想,也沒有思維,只是以慌亂的心盡全力(至心)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卻能達到這個效果,顯示這並不是他的功力,也不是他所累積的德行,完全是這句名號的功能。因為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是阿彌陀佛與我們的約定,裡面就有強大的力量,乘著這個力量,在成就文中說“乃至一念”你就可以往生。其實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光,因此能夠消除極重罪業。

為什麼口稱名號有這麼大的力量,能得這麼大利益呢?這裡的“具足十念”,就是“乃至十念”的體現。從法體上來說,阿彌陀佛在發願時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裡就有二個內容,一是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它是指真實信,二是乃至十念,它是指真實行,所念即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真實行中是攝有真實信的。“三心”和“乃至十念”(稱名)的“信行”組合是法藏菩薩為我們往生選擇的精要,也是淨土法門與其他法門最根本的區別,他將信心放入名號中回施給我們,因名號中有信心,所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下品下生,五逆十惡者臨終,合掌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即得往生,全是佛的願力信心使然。古德說:“稱名必往生,依佛本願故”,即是從名號法體成就上說,也就是稱名是真實行,這個“行”中就攝有“信”了。如果五逆十惡的人十念都能往生,那我們就更不用懷疑自己稱名念佛不能往生了。

三、與“信心”和“乃至十念”相關聯的疑問

疑問一:“乃至十念”往生是專指臨終呢?還是平時也可以呢?

答:信心即得往生,“乃至十念”是信相。那麼平時念佛和臨終念佛有什麼差別呢?觀經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終具足十念即得往生。這裡體現了機法一體的相應。機是世間最惡的眾生,法是至心具足十念的稱名。法藏因地選擇時是乃至十念,世間最惡的眾生臨終是具足十念;對照看有乃至和具足的差別。經文中特別說明十念的功用是念念中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也就是具足十念的功用之一是滅罪。因為此惡人有罪障生淨土,故需要具足十念。也就是說,即使是最惡的人,具足十念也能消除往生的障礙,乘佛的誓願獲得往生。更參照下品中生的人,“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此品罪人是聞名滅罪,沒有稱念一聲。比較起來就可以知道,往生是憑佛的本願,聞名號與念名號體現的都是佛的本願力。無論平時還是臨終,佛的本願力並無差別,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如果說有差別,那是眾生根機不同,但就是最惡的人,具足十念也決定得生徹底體現了佛的大悲本願以惡人為正機的不可思議恩德。我們平時聞名念佛,由於往生的事實沒有現前,就容易懷疑佛的本願力。佛在《觀經》告訴我們最惡的人臨終具足十念即得往生,是告訴我們本願力真實不虛,稱名必往生。

疑問二:有信心的人是不是不需要念佛?

答:實際上從你有了信心開始,你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了,這個不一定時刻表之於口齒。有信心的念佛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照射在我們心上,我們就開始憶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如我們不間斷的憶念自己,但並不是時刻都提醒或向別人說我在憶念自己。南無阿彌陀佛,是我們和佛在交相呼應,佛念我,我念佛,不間斷的。佛在極樂世界中象一個不可思議的源動力,一念、一剎那都在呼喚著我們,我們被他催促,也一念一剎那的回應,沒有間斷。所以有信心的人一定是念佛的人,不要誤會有信心的人不需要念佛。有信心的人不是不需要念佛,而是常念佛,就如凡夫常念自己一樣,信心開顯才是真正的念佛人。雖然這不一定表現為時刻在口念,也不一定要表現出天天要去念佛堂,要去閉關。淨土法門的信心是一個果證,它具有不可思議的性質,如果說表現出來的“相”,那就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但口稱並不就一定有信心。

佛法畢竟是要落在心上,有信心是一定具有“行”的,但是“行”不一定具有信心,所以是信心必具名號。有信心的人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但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不一定有信心。信心是機法一體,機是我們,法是阿彌陀佛,機法一體就是指我們跟阿彌陀佛已經是一體的,信心念佛人常在阿彌陀佛身邊,在阿彌陀佛的保護中。有了信心你就有了真實行,在沒有信心之前,你的念佛不能稱為真實行。因為信心裡面具備法藏菩薩回向給我們的一念一剎那的願往生的心,歡喜的心,也叫本願之行,叫信心“行”,所以有“信”一定有“行”,但是有“行”不一定有“信”。

疑問三:沒有信心之前要不要念佛?

答:在阿彌陀佛的因願選擇上面,“信”和“行”兩者是綁在一起的。有信心就有乃至十念,有乃至十念就有至心、信樂、欲生三心。信心是能信,行是所信,能所不離,也就是信心與名號不能分離。沒有開顯信心,依法藏本願,稱念名號是隨順佛願的正行。

如果要念佛,要怎麼樣的念呢?

正行是念佛,但是我們要了解念佛有自力、他力的差異。從他力來講,念佛就是指你專稱名號憶念阿彌陀佛本願離自力之心。從自力來講,就是有很多自己的思維計度在稱念裡面。

疑問四:有人問乃至十念就往生,那我為什麼還不能往生?

答:念佛沒有得到往生,是信心沒有開顯,也就是沒有信受本願力。世親菩薩說:“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念佛沒有確定往生是稱名卻不如實修行,即是對名號本願力有懷疑心。

四、《佛說無量壽經》(大經)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與《佛說阿彌陀經》(小經)的“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的異同

《佛說阿彌陀經》裡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心不亂”,這裡的“若一日到若七日”和“乃至十念”都是指時節不定的意思。這裡“一心不亂”有兩方面的意思:

一是指帶有自力的一心,藕益大師曾說,即使念得風吹不透,雨打不濕,沒有信願,往生不決定。帶自力的“一心不亂”是假的一心不亂。

二是指他力的一心,是真的一心不亂,就是指信心,也就《大經》至心、信樂、欲生的法體三心,在我們是機受一心。信心是往生的正因,獲得信心,往生決定,這叫平生業成,不需要等到臨終,這就是兩者主要的差異。

第二部分若不生者(證),不取正覺

下面再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說南無阿彌陀佛是名號本尊,名號裡面就總攝所有的淨土教,而所有淨土教的內容又全部都歸到了這句話上面。

“若不生者”有兩個方面意思,從智慧門上來講不生者就是不生不滅,往生極樂是無生;從悲門來講,是蓮花化生,無生之生。我們要得到這個果證,就是全憑法藏菩薩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一句話。

一、法藏菩薩用弘誓大願攝受眾生

前面的“設我得佛”是法藏菩薩立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立誓,聯系在一起就是誓願。阿彌陀佛跟我們的關系,關鍵就在立誓,如果十方眾生不能生到淨土裡面去,他就不成佛,這是他對著我們立的弘誓。阿彌陀佛以弘誓大願來攝受眾生。願誓是法藏菩薩的,但是他的發願立誓和我們每個人都發生了關系。所以你不要光念佛,你要知道佛有願要攝化我們,同時知道他和你立了誓約。阿彌陀佛說我用這個方式保證你往生,你要是不往生,我的願就不圓滿,我就不成佛;就是這樣一個誓約,誓願相連,你往生了,他的誓就達成了,他的願才圓滿。

二、教行信證是淨土教一個完整利益

法藏立誓用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成就我們,用光明名號攝化十方。首先是名號,把他的修行回向給我們,回向的方式就是念佛,這是淨土的真實“行”。通過這樣的行,我們就得到真實信,你入了這個真實“信”,就“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就有了淨土的真實“證”。從此你今生和來生(到淨土)就入於“正定聚”之中。在獲得了信心同時,即使你還沒有生到淨土,你就已經進入到“正定聚”之中。“正定聚”是信心所獲得的利益。住在“正定聚”也有“還相”的利益,自信勸人信,生到淨土,就開顯出究竟成佛的利益。

所以《佛說無量壽經》開始說,佛之所以出生在我們世間,是為了“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個真實之利就是“教行信證”完整的利益。對於我們來說你獲得了信心,你就有“行”有“證”了,因為信心保證你的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三、往生正覺,機法不二的果證

淨土宗的祖師對“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句話的體驗特別深,他說“原來法藏菩薩成佛,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我一個人呀。法藏菩薩說我發了四十八願,經過久遠長劫的修行,其它的全部都圓滿了,但是我還不能成佛,就是因為你還沒有往生到我的淨土來”。我們不能生到淨土,他就不是阿彌陀佛,這意味著什麼?這就意味著你什麼時候生到淨土去了,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才能光明遍照,他才能成佛,我們的往生和阿彌陀佛的成佛是綁在一起的,是一體關系。

說到這裡,有些人就又會產生新的疑問:“那我現在還沒有往生,但是我明明念的卻是南無阿彌陀佛了,這又是為什麼呢?”地藏王菩薩因為地獄清空不了,所以他一直還是菩薩,而阿彌陀佛不是這樣。雖然我們沒有往生,但是已經有很多人已經往生的了。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裡解釋說,這是菩薩的巧方便回向。巧方便者,謂菩薩以已智慧火,燒一切眾生煩惱草木,若有一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眾生未盡成佛,菩薩已自成佛,譬如火栝,欲燒一切草木,燒令使盡,草木未盡,火栝已盡,以後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回向。“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叫做機法不二的果證,這裡有一個關系,我什麼時候往生,法藏菩薩就什麼時候成正覺,也就是所謂的“往生正覺,機法一體”,“機”就是指眾生,“法”就是指彌陀。我們眾生的往生和阿彌陀佛的正覺是一件事情,稱為“一體”。我們眾生的往生和阿彌陀佛的正覺分不開,阿彌陀佛的正覺,就是我們眾生的往生。阿彌陀佛已修成了自身的正覺功德,也就是成就了眾生的往生功德。因為“(眾生)若不生者,(彌陀)不取正覺”。法藏菩薩在十劫之前已成佛了,成為正覺的南無阿彌陀佛,也是在十劫之前就已成就了我們十方眾生的往生功德,它們是同時成就的。

四、大慈悲父阿彌陀佛以利益我們為自利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還有一點很深的意思,大家用心去體會一下。法藏菩薩是以利他為自利,就是他以利益我們為自利的,所以阿彌陀佛確實是大慈悲父。阿彌陀佛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我們,這裡充分體現出法藏菩薩是一個性情中人,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不要說佛沒有感情,佛是真正的至情至性。有人說出家是無情無義的,學佛的人都學得很冷,這個是世俗的觀念,世俗的情感它是很無常的。而法藏菩薩要追求的是什麼呢?他所追求的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裡蘊藏著他的無量光,無盡智慧,無盡的慈悲,如果說這個世界上誰對你的感情最深,那恐怕沒有人能比得上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在久遠劫以前就一直在用“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深情地不間斷地呼喚著我們每一個人,你們要是不來(若不生者),我就不成佛(不取正覺),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用心好好去體會一下佛的心,不要辜負了佛對我們的深情。他的每一念修行裡面都蘊藏著對我們的招喚,蘊藏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力量。

所以靠你自己修行的力量想往生是絕對不行的,靠你自己想要往生的心是不行的。如果講感情,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深情就象大海一樣,象須彌山一樣,我們跟他沒法比。如果講力量,那你可以先跟地藏王菩薩比一比,再跟法藏菩薩比一比,如果你能夠從他們身上照見自己的渺小,覺得自己不行,那你就應該放下自已那顆剛硬、傲慢、自力的心,好好地去聽聞,他是如何修行的?如何為我們選擇的?老老實實地依靠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

第三部分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機)

第十八願最後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所有四十八願中只有這條願才出現這個內容。這一願有誓願,再加上“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實際上它是指根機,因此這條願是最圓滿的,把整個淨土教從機法兩個方面的誓願和因果全部都含攝在其中。

法藏發願要成佛,要給予我們的是往生成佛的利益,但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從文字上看,五逆和謗法的人他們是沒有這種利益的。但在《觀經》下品下生章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卻得往生。那為什麼這兩部經說法不一致呢?我們應該聽誰的呢?

一、五逆誹法之除取

十八願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後代曾有人推斷說這可能是釋迦牟尼佛加上的,也有人不同意此觀點,認為整個四十八願都是法藏菩薩在說話,沒有釋迦牟尼佛在說話,如果說是要另外加上,難道是四十八願還不夠圓滿嗎?所以從《大經》來看,這裡是法藏菩薩發願的原文,而不是釋迦牟尼佛另外加上的。

①昙鸾大師逆謗具否

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中對此解釋說,《大經》上說是五逆和謗法,兩罪是復罪,所以不能往生;而《觀經》裡面就只有五逆,未提謗法,所以攝取。

②善導大師的抑止門和攝取門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下品下生章中就專門針對這個問題設了“逆謗除取”的問答。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

是因為這兩種罪業、罪障太嚴重了,眾生如果造了的話是肯定要入阿鼻地獄的,一旦入了阿鼻地獄,很長時間,就沒有辦法出來了。

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如來恐怕眾生造這樣的罪過,所以方便說不能往生,也不是說不攝你往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它的道理是什麼?

是因為“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

是因為這個人已經造下了五逆十惡的罪,不能讓他流轉,所以還用大悲的力量攝取他。就是說你造了五逆的罪,佛的大慈悲還是不捨你,只要你回心也還是攝取你,還是可以往生的。

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

但是在下品下生裡面,沒有說那個人造謗法的罪。因為如果你在謗法的當下,你是不信佛法的,謗法和攝取是相對的。如果你說沒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誓願是不存在的,沒有六道輪回,沒有善惡因果,你根本不相信這些,這時你顯然是不可能念佛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所以說謗法的人不能往生。

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這是對未造業的人來說的,但是如果你造了謗法,只要你能夠回心,象五逆一樣,都是可以往生的。這是從已造和未造的兩個角度來說的。

雖得生彼,華合經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

雖然五逆十惡的人,乘佛的願力可以生往淨土,但是他要在蓮花裡面住很長時間,下品中生是六大劫,下品下生是十二大劫,在蓮花裡面有三種障礙,一個是不能見佛,及諸聖眾;二是不能聽聞正法;三是不得歷事供養。

除此已外,更無諸苦。經雲猶如比丘入三禅之樂也。應知。雖在華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此義就抑止門解竟。

除了有這個障礙,他沒有諸苦,猶如比丘入三禅之樂,在世間法中三禅之樂是最樂的,即使在蓮花裡多劫不開,那還有三禅之樂,比你在地獄裡多生累劫永遠不出來、長時受苦,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所以,我們還是要求生西方極樂淨土。這個就是善導大師解釋為什麼《無量壽經》裡面說要除掉五逆謗法的人,而觀經下品又把他攝取來,這就是對未造的抑止,對已造的攝取,因此抑止是方便暫時的,而攝取是真實永遠的,佛對我們永遠都是愛護和慈悲的。

二、十八願真正要救度的正是“五逆謗法”之人

但是更深的意思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佛特別加上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發願要幫助的眾生恰恰正是那些五逆誹法的人。

十八願裡面包含真實的教,真實的行,真實的信,真實的證,它是佛要給我們的一個完整利益。這就好比佛是一個醫生,他制訂了一整套的救人方案,那麼首先他要學最高的本領,尋找最好的藥方,采用最佳的治療方式,那麼這些又都是為了誰呢?主要就是為了救度那些五逆和謗法的惡人,所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出現在這裡,最能體現十八願是所有願中最圓滿的,也充分體現了阿彌陀佛的大慈悲。

這個願文前面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這裡的“十方眾生”沒有說是凡夫還是聖者?但從後面“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卻讓人體會到阿彌陀佛建立淨土,攝受眾生,主要就是為了十方眾生中凡夫,凡夫又分成善凡夫和惡凡夫,阿彌陀佛要幫助的恰恰正是凡夫中的惡人。

因此這個地方和“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聯系起來就特別令人感動,為什麼呢?法藏菩薩說我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發四十八願兆載永劫的修行,建設這個地方,我要給的是什麼樣的人?從根“機”上來講,不是那些菩薩們和很善良的人,而最主要的是要給予那些最惡的凡夫,他要用最好的藥來治療那些最重的病人。阿彌陀佛的力量非常無礙圓滿,大慈大悲,他所要幫助的正是那些最需要幫助的惡凡夫。

所以古德往往是把阿彌陀佛的誓願和五逆十惡的人直接聯系起來,充分展現出阿彌陀佛的智慧和慈悲。昙鸾大師在做《贊阿彌陀佛偈》和在解釋十八願的時候,他都把“唯除”兩個字拿掉了,說法藏菩薩要救度的恰恰就是這些要除掉的人。

道綽大師在解釋十八願時說,是故《大經》雲“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裡用的是“縱令一生造惡”,他這樣解釋的原因就是引用了《觀經》下品的人,下三品的人都是一輩子造惡的根機,十惡、五逆,道綽大師就是以十方眾生裡邊最惡的、臨終的、沒遇到佛法的眾生,來顯示阿彌陀佛真正要救度的人正是這些要除掉的五逆謗法的人。

這裡面還有兩個含義,一是體現阿彌陀佛的無量光,光明即是真正的智慧,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就是他是最有智慧的,最有力量的;二是這麼大的力量最後要落在誰的身上?就是要落在“五逆謗法”的人身上,這麼大的力量就是要救度那些在地獄中最深處的眾生。所以只有大智慧,才能具有強大的力量,才能產生真正的大慈悲,因為悲智是相連的。

三、保護念佛人,與世間法安立

另外它還有一個保護的意思,這跟我們的實際情形相應。十方世界造惡的地方少,而娑婆世間是一個造惡很多的地方,我們這裡叫穢惡之界,濁亂之世。地藏王菩薩說我們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阿彌陀佛發這樣的弘誓大願,只要你有至心、信樂、欲生的三心,乃至十念,我就一定可以讓你往生到我的國土裡面來。佛給我們最大的利益,並給我們下了保證。有些人就認為,我有了依靠,有了信心,我就膽大了,反正我也不會墮地獄了,我即使是造了很多的惡,我也不怕,因為有阿彌陀佛的保證了,這個就叫因藥而好毒,佛說這樣也不行。從諸佛的通法來說,都是止惡向善的,所以這裡還是要“抑止”。雖然有阿彌陀佛的保證,但是你也不能因此就去造五逆十惡的業,這樣就可以保護念佛的人。阿彌陀佛就象慈父一樣,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們,但是我們也不能太過份了,要有個限度,不能造到五逆十惡的那裡去。所以這裡用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他有保護念佛人,抑止他不亂來的意思,這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

善法中有世間善法和出世間善法兩種。往生淨土是出世間的善,出世間的善包含著世間善,兩個不矛盾。佛法是要你得到究竟的解脫,不是要你貪世間的有為法,世間的好人好事,善因善果,有為法的善它始終還是不究竟。我們要把這兩者劃清,阿彌陀佛的善是出世間的善,是上上善。而象我們沒有得到空性智,沒有證到無為解脫的聖果,平常所做的都屬於世間的善因,你憑這個世間善因,你是不能得到出世間往生淨土的果證,所以往生就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的行,他是屬於出世間的善法,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這裡的“唯除五逆,誹法正法”,是為了安立世間善和出世間的上上善之間,相同相對。佛是大慈悲,他不象我們去分別、取捨,他發願要去救度那些我們認為最討厭、罪惡最大的人,用他所有的力量來幫助他們,救度他們,但是不能因此就把世間的善惡破壞掉,所以佛法和世間法是相依關系。

四、從此處入“機的深信”

在末法時期,我們雖然造五逆的機率較小,但是造謗法的機率卻很大。有很多人雖然聽聞了,但是沒有獲得往生決定,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沒有信受,也就是對阿彌陀佛還有懷疑,這實際上就是“捨”法,也可以說是謗法。所以法門到這個地方是非常的簡單和現實,它和我們的心緊緊相連,我們不正是那些惡人嗎?名號不正是我們最需要的嗎?誰不需要慈悲憐憫呢?越惡的人越需要慈悲憐憫,越是需要弘大力量的慈悲憐憫。

我們最初獲得淨土法門的利益通常都是從機的深信上面進入的,你能夠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慈悲,深感自己是一個惡人,你就有了信心,從此進入“機的深信”,也是淨土教獲得信心的標志。你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能夠把往生決定真正地建立在佛的身上,對佛產生依賴和信靠。你沒有對自己是惡人的自覺,你不可能獲得往生的信心,獲得信心跟你認識自己是一個惡人是連在一起的。你只有承認自己是惡人,阿彌陀佛才是無量光,才是真正可以依賴和信靠的人。所以真正獲得往生淨土信心的人絕對不會說自己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凡是說我是一個很好的人,你就沒有信心。

善導大師說“機的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我們從阿彌陀佛的大誓願中就能夠照見自己的罪惡,所以念佛的人有兩種信,一個是從機的深信來講,信自己確實是一個惡人,但是只有你念佛,你才能有這種自覺;二是法的深信,有了機的深信才會對阿彌陀佛的大慈悲產生出一種依賴和信靠。

所以淨土宗的信心與通途的信心是正好相反的。通途的信心是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彼既丈夫我亦爾。他們認為釋迦牟尼佛能成佛,我也能成,他能成菩薩道,我也能行,別人能夠修行,我也能修,別人能做好人,我也能做。而淨土法門的信心就不是這樣,它把一切好都歸到阿彌陀佛那裡,而自己就只是一個念佛的人,對佛依賴、信靠的人。就象得了癌症的病人,對阿彌陀佛的渴仰,相信他就是能救自己命的醫王,你要是這樣去念佛,想要你忘了他都不可能。

這些都是屬於體驗,不是道理,念佛是有真證的,不是單純的讀書和學道理。你要用你全部的生命力量去追求他,阿彌陀佛已經用他全部的力量來救度我們了,我們也要用全部的力量來回應他,如果你的回應是不平等的,沒有全部歸命,那就暫時沒有信心。阿彌陀佛不捨一切眾生,本來這條願把究竟的利益、所有的因果全部給了我們,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進入到這條願裡,所以緊接著又發下了第十九條願。

 

上一篇:純祥法師: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成就文二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