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黃威南居士:情到深處人孤獨 第八章 「看見」無常—開啟智慧的無常法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情到深處人孤獨

  第八章 「看見」無常—開啟智慧的無常法門

  ⊙無論富或貧,年青或年老,人類或動物,沒有任何生命可以在這世界上永久的將自己保持在一種狀態中,每一件事都會歷經變化和疏離,這就是生命的真相......

  —阿姜‧查

  所謂「無常法門」就是「關於世間無常真相的方法和門徑」,也就是「學習、觀察,以便對於世間的真相—無常變易,有所體認、覺悟的方法」。所以,「無常法門」也就是一切有關世間現象的知識和發現、觀察這種現象的方法。

  首先,讓我們一起讀一段增一阿含經的經文:

  一時,佛在毗捨離奈祇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漸復在人中游化。是時,世尊還願,觀毗捨離城,尋時便說此偈:

  「今觀毗捨離,更後不復觀;

  亦復更不入,於是當別去。」

  是時,毗捨離城中人民,聞說此偈,普懷愁憂,從世尊後,各各墮淚,自相謂曰:

  「如來滅度將在不久,世間當失光明。」

  世尊告曰:

  「止!止!諸人勿懷愁憂,應壞之物欲使不壞者,終無此理。吾先以有四事之教,由此得作證。亦復與四部之眾,說此四事之教。雲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一法;一切行苦,是謂二法;一切行無我,是謂三法;涅槃為滅盡,是謂第四法之本。

  如是不久,如來當取滅度。汝等當知:四法之本,普與一切眾生而說其義。......」

  這段經文是說:

  有一次,佛陀和五百個大比丘一起,正在毗捨離城中慢慢地走著。這時,佛陀回過頭來,望著毗捨離城,好一陣子後,說了下面這首偈語:

  「我現在再看這座毗捨離城最後一眼,

  以後就再也不去看它了;

  我也將不再進入這座城中,

  這是我最後一次來到這裡,

  所以我現在要和它道別了。」

  這時,毗捨離城中的人民,在聽了這首偈語後,心裡都覺得很憂愁。他們悲傷地跟隨在佛陀的背後,各自掉下了眼淚。大家都知道:

  「佛陀將要在不久後滅度(死去),這個世間將要失去光明了!」

  佛陀看到這種情形,便對他們說:

  「快快停止你們的悲傷!大家不必為了這件事實而心裡感到憂愁。應該會敗壞的東西要想讓它永遠不壞,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我曾經教導過你們四件事理,現在正好從這件事情上面得到證實。我也就為在場的四眾弟子再講說一次這『四事之教』吧!是那四件事理呢?

  一切行(精神、物質)無常(不會永久保持不變),是第一種我要講說的法理。

  一切行苦(因為一切的物質、精神等都是不會永久保持不變的,這種變遷是我們所抗拒和不能忍受的,所以會使我們感到痛苦、煩惱),這是我要講說的第二種法義。

  一切行無我(因為一切的物質、精神等都是無常變易的,而這種變遷是由於所有的物質、精神都是因(直接條件)緣(間接條件)和合(配合、組合、構成)而成的。隨著因緣的聚合、散離而「生、住、異、滅」或者「成、住、壞、空」,其中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主體,可以被稱之為「我」;並沒有一個可以一直被「依賴」為「我」的對象),這就是我要講說的第三種法義。

  涅槃為滅盡(只要清楚觀照、知見上面所說的:世間的三種特質,而能滅除對「常」(永遠保持不變)、「樂」(好的感受、欲望的滿足、暢快的官能刺激)、「我」(對身體、感受或思想等心理作用的慣性依賴)的貪(想要得到、想要永久擁有的欲望......)瞋(對「不想要」的物質、感受......的抗拒或求而不得的恨、怨等負面心態)、癡(迷惑、蒙昧、彷徨的心態)等執著(就是緊緊抓住、不肯放松的意思),那麼,便可以完全除滅一切的煩惱、痛苦了,這是我要講說的第四種根本法義。

  不錯!再過不久,佛陀就要滅度了;但是,你們應當知道:要將這四種法義,為一切眾生講說、解釋。」

  涅槃,也就是本篇所謂的「超越無常」了。

  (注:涅槃,梵文Nirvana,巴利文Nibbana 的音譯。它的字根有二種說法,其一是:「Ni」是離、吹,「Va」是氣,合起來就是「吹熄」之意。雜阿含經中對「涅槃」有一個定義,就是: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所以,「涅槃」(吹熄)的是什麼?就是貪、瞋、癡三火。其二:「Nir」是脫出,Vana是密林,就是走出稠密的森林(熄滅貪瞋癡),只見四周一片大好風光!)

  ◆苦難是開啟智慧的源頭

  無常是世間的真相,是一切在因緣和合下形成的種種精神、物質等事物的特質。然而,我們卻往往對於這有生必有滅的自然現象不知不覺。總是在「苦難」來到時才驚覺於這種「轉變」。為什麼我們會無視於無常變易的事實呢?

  因為我們人有一種「惰性」—容易在歡樂中沉醉、迷戀,以致被官能的刺激蒙昧了我們的觀察能力。在盲目須索種種美好的「感受」的同時,被這些「爽快」、「過瘾」的感覺所役使;並且在越覺得「美好」、「爽快」的同時,生起更強烈地「執著」—一種想將這種感受保持下去、延續下去的強烈渴望:「執」是抓住、握住;「著」是粘在一起、站得很近;「執著」就是「一直抓住,並且抓得很緊,緊得幾乎粘在一起了;再也無法擺脫了,所以也就不由自主地被動、被役使」。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使我們失去了覺察「無常」的能力;官能刺激的沉醉、迷戀遮蔽了我們的理智,使我們不知不覺、不聞不問,一如盲者。這種情況,也就是經典上常說的:「無明」了。其實,「無明」本來的意思就是:「看不見」。

  看不見什麼呢?看不見無常、看不見苦難將要來臨,看不見並沒有一個可被永遠依賴的「我」。

  一旦苦難來臨了,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這種「轉變」,察覺到「我」的不可以被依賴:不論是「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我」的感覺、「我」的心......一切都是如此地危脆、動搖,時刻都在變易,根本就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體藏在其中。這時,我們才會驚覺:「啊!原來真是『無常』的!」

  因此,有人說:苦難是開啟智慧的源頭。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增一阿含經中的一個例子:

  一時,尊者那伽波羅在鹿野城中。是時,有一婆羅門年垂朽邁,昔與尊者那伽波羅少小舊款。是時,婆羅門往至那伽波羅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梵志語那伽波羅曰:「汝今於樂之中,最為快樂!」那伽波羅曰:「汝觀何等義,而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婆羅門報曰:「我頻七日中,七男兒死,皆勇猛高才,智慧難及;近六日之中,十二作使人無常,能堪作使,無有懈怠;近五日已來,四兄弟無常,多諸技術,無事不閒;近四日已來,父母命終,年向百歲,捨我去世;近三日已來,二婦復死,顏貌端正,世之希有;又復家中有八套珍寶,昨日求之而不知處;如我今日遭此苦惱,不可稱計。然,尊者今日永離彼患,無復愁憂,正以道法而自娛樂。我觀此義已,故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是時,尊者那伽波羅告彼梵志曰:「汝何為不作方便,使彼爾許之人而不命終乎?」梵志對曰:「然亦多作方便,欲令不死,又不失財,亦復隨時布施,作諸功德,祠祀諸天,供養諸長老梵志,擁護諸神,誦諸咒術,亦能瞻視星宿,亦復能和合藥草,亦以甘馔美食施彼窮厄,如此之比不可稱也;然復不能濟彼命根。」......

  現將經文譯述如下:

  有一次,那伽波羅尊者來到了鹿野城。當時,有一個年老的婆羅門,曾經是那伽尊者的兒時友好。這位婆羅門來到那伽尊者所居住的地方,互相問訊致禮後,坐在一旁。

  這時,婆羅門便說:「你今天真可算是一個最最快樂的人啊!」

  那伽尊者不明白婆羅門話中的意思,於是便請問他:「為什麼你會說我是一個最最快樂的人呢?」

  婆羅門感慨地說:「我的兒子、傭人、兄弟、父母、兩個妻子,都是難得的好人,和我的感情也很融洽,最近卻都接二連三地死去了。這還不算,就連我珍藏的八套珍寶也在一夜之間全部不見了!我現在的苦難,真是十分難以承受啊!可是,我看見尊者您今天已經永遠離開了這些惱人的禍患,再也沒有令您煩憂的事情了;因為看見您的安然自在都是由於對於真理的體悟,所以才會說出:『您是最最快樂的人』這樣的話。」

  聽了婆羅門的話,那伽尊者想進一步的了解對方是否已經真的洞察了無常的真相,便又問他:「你為什麼不想辦法來使你所鐘愛、指定的人不會死去呢?」

  婆羅門回答說:「我也試過用許多不同的辦法,想要使他們得以不死,使我的財物不會被偷竊遺失—我隨時隨地布施,作種種的功德,向眾天神祭祀、禱告,供養那些有德行和威望的長老和修行人,我熱心護持各種神祇、進行各種宗教儀式,也曾誦讀各種咒語和法術的口訣,也學會了從觀察星座來預測吉凶禍福,也懂得配制各種藥方,更以種種美味可口的食物來布施貧窮困苦的人們,像這樣的事情也不知道作了多少;但是,始終還是無法永遠留住他們的生命!」

  經典中記載:過後,這位婆羅門也就皈依了佛法,出家修行。這不正是一個「苦難開啟智慧」的好例子嗎?

  然而,我們是不是一定要等到苦難臨頭了才可以開啟智慧呢?當然不是。有一句話說:防患於未然—既然已經知道了會下雨,為什麼不帶把傘才上街呢?這「帶把傘上街」的主意,就是一種智慧的表現。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道他應該做些什麼。

  ◆在日常生活的無常現象中開啟智慧

  雜阿含一三四三經(大正二~370)中提出了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無常現象以開啟智慧的建議:

  「......正命弟子眾,無常心乞食,無常受床臥;觀世無常故,得究竟苦邊......」

  「究竟苦邊」就是「完全除滅一切所有無邊無際的痛苦、煩惱。」

  「乞食」是出家人每日晨朝出外托缽乞討食物的生活習慣。由於這段話,當時是對一群散亂嬉戲的比丘所說的,所以提到托缽乞食的事。

  這段經文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要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裡都照見無常的現象。進食時,我們要清楚地知道:這些食物會消化,然後排洩...... 口中感覺到的種種美味,也只是感官的作用,生起後將會消失;不要去渴望它的延續,不要去「執著」它。只是清清楚楚地知道:這個「好味道」的感受生起了,嗯......又過去了......睡臥在床上時也一樣,時刻「看清」無常的現象,不要被一時的「快樂」所蒙蔽,以致掉進了欲望的深淵。

  不要去拒絕感覺的生起,因為抗拒也是一種苦;也不要去迎接感覺的生起、去抓住感覺,因為執著是一種苦;讓感覺只是感覺,只是因緣和合的自然現象。所以,感覺它、知道它,但是不要企圖去占有它。

  所謂「心不顧念,無所縛著」(雜阿含經語)—「顧」,是「回顧」,也就是「回過頭去看」的意思;有時我們說「照顧」、「顧盼」,也就是「一直把視線投注在某一件事物上」的意思。「念」,是「想念」、「掛念」,也就是「一直想著某個人或某件事」的意思;「念」,就是「把心思投注在某一件事物上」的意思。

  「縛」是綁、捆的意思;「著」,是貼在一起的意思;縛著,就是「被緊緊地綁在一起」。

  「心不顧念,無所縛著」說的就是:

  不要把視線(或聽覺、觸覺等感知作用)一直投注在某一件事物上,也不要把心思一直投注在某樣東西上面,這樣也就不會再被什麼東西所緊緊綁著了。下面的這個譬喻也許能使大家比較容易明白:

  一個人坐在一輛車子裡,這輛車子正在行駛中。正當車子在路上迅速地移動著時,車裡的人如果伸出手來,想要去「一直」抓住車外的樹枝,後果會怎麼樣呢?也許他想要抓住的是後面那棵樹的枝桠,也許是前面的,或者就在車外路旁的,後果會有所不同嗎?

  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這個有趣的問題吧!

 

上一篇:黃威南居士:情到深處人孤獨 第七章 無常的自由氣息
下一篇:黃威南居士:情到深處人孤獨 第九章 無常這個事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