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佛遺教經講記 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遺教經講記(八)

淨界法師主講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六面,

乙二、明不共世間法要

前面的共世間法要,成就人天安樂的果報。這一科不共世間法要,更進一步成就出世間的永恆解脫。在不共世間法要中,要遵守八個規則,透過這八個規則使生命解脫三界的生死,達到涅槃的究竟安樂。

明不共世間法要分八。丙一、無求功德;丙二、知足功德;丙三、遠離功德;丙四、不疲倦功德;丙五、不忘念功德;丙六、禅定功德;丙七、智慧功德;丙八、畢竟功德

丙一、無求功德

無求則是少欲,一位宗教修學者,對於生命的種種資具,如無求即是少欲,對房子、車子乃至於飲食等等,要減少自己的欲望。這分為二段,第一段先說明多欲的過失。

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

消文 佛陀告誡我們欲望有三種的過失:

(一)多欲:多欲是煩惱障。多欲之人,對於生活資具的質量多所追求,因而產生貪煩惱,煩惱的本質是煩躁擾動,惱害身心,所以多求生活資具,則生起煩惱障,煩躁擾動會障礙自己的寂靜安樂。

(二)多求利苦:欲望被一次一次的放縱,就會增長廣大,而容易造殺、盜、淫、妄的罪業,因欲望無法滿足,只好造罪業以滿足其欲望。「多求利苦」是業障,造罪業後,這罪業會障礙自己的安樂。

(三)苦惱亦多:蕅益大師解釋這「苦惱亦多」為報障。由前面的罪業,召感當來痛苦的果報,這是報障。

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一個人若能減少對生活資具的欲望,內心安住於無求無欲,保持隨順因緣的態度,則不會有煩惱障、業障、報障的過失。

釋義 蕅益大師對這段經文開示說,一切的痛苦是由貪欲所引生,「愛是苦本」。佛在世時曾問一比丘:「如果有人打破你的缽,你是什麼心情?」比丘答:「如果有人打破我的缽,我的心會苦惱。」佛陀說:「比丘,你看前面那片森林,有人在偷砍樹木,你看到樹木被砍掉,你是什麼心情?」比丘:「我沒有什麼感覺。」為什麼同樣的東西被破壞,這比丘對缽會產生痛苦呢?佛陀說:「因為對缽有愛著心。」若這人是我的親屬,我對他有愛著,所以對他的不利行為就會帶給我痛苦。反過來說,如果見到陌生人被傷害,我們卻不會感覺痛苦,這是因為人有愛著心的差別。所以對於資具若有種種的愛著,我們就有種種的痛苦。以上說明多欲會帶動各種的痛苦,以下說明少欲的功德。

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谄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消文 少欲的功德可分成三小段,第一段是總標。「直爾少欲,尚宜修習。」減少欲望至少能減少身心的苦惱,這就值得修習。只要減少苦惱,對我們的生命就很重大,少欲不但能減少苦惱,更能幫助引生種種戒定慧的功德。

第二段別明中,說明少欲為什麼能幫助引生戒定慧的功德。分欲能成就善法。一個對生活資具少欲的人,內心沒有成二小段,首先說明少欲能離諸障礙。如果減少對生活資具的欲望,內心就不會因為要欺诳別人,討好別人,而講出谄媚以迎奉別人的言詞,心就能保持正直。所以多欲容易引生谄媚,心若谄媚不正直,則與聖道不相應。「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諸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些人六根不容易靜下來,外面稍有風吹草動,六根就躁動不安。有些人很容易都攝六根,如有人打佛七,「一句佛號念誦聽」,一句佛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只要佛號在心中運轉幾次,就能把六根收攝在這一念佛號中,「心與佛合,心與道合。」有些人打佛七已經三、四天,他與佛號還是不相應,六根仍向外攀緣。這說明一個人的欲望有差別,若欲望重,他的六根容易被牽動,很難安住在自己的法寶中,這是一種障礙。以上說明,少欲能避免谄曲及諸根容易被牽動的障礙,這是修學佛法的二大障礙。

其次,少得失心,有也好,沒有也好,內心坦蕩蕩,沒有憂愁怖畏心。少欲之人對事情也容易感到滿足。

最後總結:「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一個人要追求涅槃,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減少對生活資具的欲望,這是成就涅槃的基礎。

釋義 今天我們是欲界的果報體,有欲界的色、受、想、行、識,所以我們不可能沒有欲望,我們會有飲食、睡眠、種種資具的欲望。這段經文的涵義,是要我們把欲望減少到最低程度,如此才能隨順涅槃。

一般非宗教修學者,他沒有克制欲望的念頭,若有十分的福報,就享受十分,有九分的福報,就享受九分。佛陀告誡我們不要享盡福報,印光大師也說,若有十分福報,則可享用三分、四分,最多只享受五分、六分,其它的福報留待臨命終時再來享用。他說一個人平時若過於奢侈豪華,臨終時會障礙重重,因為已把福報享盡。若臨命終時已把福報享盡,也就是罪業將要現出來的時候。有人在臨命終時,有眾人為他助念,最後在很好的環境中往生,這是因他的福報未享盡,仍有強大的福報力與善業力所致,雖然生命結束,但阿賴耶識中還有很強的善業,因此臨命終時,能在容易提起佛號的安適環境中往生。所以我們有二個選擇:(1)選擇今生在死亡之前把福報享盡,但臨命終時障礙重重。(2)選擇減少生活的受用,把福報留待臨命終的最重要時刻來受用。以上是兩種對生命的不同規劃。總之一個人的福報是固定的,古人說:「享千金者必千金之人也,享百金者必百金之人也。」一個人的福報是固定的,所以不要享盡福報,而應減少欲望。

丙二、知足功德

這二者的總相都是對貪欲的克制,但其知足與少欲有何差別所緣境不同。蕅益大師說,少欲的所緣境是針對別人的財物,對尚未擁有的財物不生貪欲之想。知足是針對自己已經擁有的財物,知所滿足。這段經文分成總標、別明、結勸等三科,以下先看第一科總標。

所以這二者都是對治貪欲,但少欲是針對他人的財物,而知足是針對自己的財物。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

消文 如果想要解脫內心的苦惱,應當安住在「知足之法」,對已經擁有的資具要感到滿足。為什麼呢?因為「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是富樂之處,也是使我們身心安寧之處,若能知足,生命就能安住在富樂安穩的處所。這段總標是贊歎知足的功德,以下二段的別明,對知足與不知足做一比較。

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消文 就正報色身的受用來說,如果知道滿足,身體雖睡地上這麼卑賤的資具,由於知足,內心仍感安樂。反過來說,不知足的人,雖然色身享用天堂般美好的資具,但內心仍不滿意。所以人的安樂與滿足與外境無關,而是以心為主宰,心為業主。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消文 人若不知足,雖外在資具豐足,但內心總覺不滿意,應該再多追求。知足之人,雖然外人看他的資具非常貧乏,但他內心感到富足,生活已非常滿意。以上是就依報資具的受用來分別說明,以下是總結。

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消文 不知足者的生命,容易被外在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界所牽動,他容易向外攀緣,因不知足,只好向外追求。因他不知足而常感痛苦,知足者對他的苦惱生起憐愍心。

釋義 我們的明了心識與外在境界接觸時,會產生苦、樂、憂、喜、捨等五種感受。唯識學把「苦、樂」的感受判為身受,這是外表感官的前五識感受。第二種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心所引生的心受,這是「憂、喜」的感受。唯識學認為前五識的感受是不帶名言的直覺,如資具貧乏,當然會有痛苦的感受,但這種感受是短暫的,因前五識的感受只能緣現在,不能緣過去、未來,而且前五識不能安立名言思想,所以前五識的感受比較薄弱,所以外在資具對我們內心的感受,其影響是比較間接的。從唯識的角度,我們最強烈的感受是第六意識產生的心受-「憂、喜」的感受。因為第六意識能緣過去、現在、未來,它能安立名言,創造廣大的思想,所以它的影響是綿延不斷的。譬如你今天剛做完功課,或打完佛七,或拜完八十八佛,內心感到法喜充滿,第六意識正安住在三寶的功德境界中,內心有「喜」-法喜的感受。這時你從佛堂出來,即使外在的資具差一點,但因內心充滿法喜,你仍然感到快樂。反過來說,若第六意識有障礙,心有千千結,即使食用美食,眼見美色,你還是不快樂。所以第六意識的感受,引導整個前五識的感受,因前五識的感受只是一時的刺激而已,但第六意識的感受在心中能相續不斷。我們都想離開痛苦得到快樂,但我們一直沒能找到痛苦與快樂的關鍵點。前生的善、惡業力,所創造的外在資具是助緣,它會影響前五識的感受,但重點在第六意識,若想離苦得樂,一定要感到知足。如一個人身上有五仟元可受用,五仟元有五仟元快樂的方法;身上有一萬元,一萬元有一萬元快樂的方式。若不能知足,無論身上有多少錢也無法得到快樂,因為你沒有掌握到快樂的重點,也就是說,快樂有一個門,你並未進入快樂之門。所以外在資具對快樂與痛苦的影響不大,所以這段經文說,身體臥於地上,若能知足,仍感快樂;若不知足,即使身處天堂,依然不感快樂,因為你沒掌握快樂的根源,快樂的根源在於第六意識的思想,這才是關鍵點。

從經文上來看,這裡的少欲知足,佛陀是偏重在離苦得樂,佛陀的意思是「少欲者少煩惱,知足者常安樂。」少欲知足是減少煩惱得到安樂的方法。但當我們讀到後面的經文,其實這段經文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它不只說明生命暫時離苦得樂的方法而已,這裡佛陀是要我們把握珍貴的精神體力修學聖道。能少欲知足,才能把握生命中最為珍貴的精神體力,修學止觀,調伏心中的顛倒,否則精神體力都耗在追求外在的資具,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與精神專心修學佛法,這是此段經文更深一層的涵義。

丙三、遠離功德

蕅益大師把遠離功德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自性遠離門。自性是指每一個人的現前一念心性,心性本質遠離種種的愦鬧,本性是寂靜的,所以我們遠離愦鬧是隨順本性,因為我們本性中沒有愦鬧,換句話說,愦鬧是我們向外攀緣所生起的。所以自性遠離門,從自性的角度,根本沒有愦鬧的相貌可得。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愦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

消文 佛陀告訴我們,修行人應有志於追求以下三種功德:

(一)寂靜:蕅益大師解釋寂靜就是空三昧,空三昧是觀察我空真理而成就三昧。在我們的一期生命中,由業力所創造的色受想行識五蘊,凡夫認為五蘊諸法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後的我一樣,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也相同,皆有一個不變異的我。佛陀要我們修無常觀,觀察五蘊的身心,不論是外表的身相或內在的感受、思想,從小到大都是不斷的變化,所以「恆常住不變異」的我是不可得,我執是自己所捏造出來的虛妄之物。我們的身心世界其實是剎那剎那的變化,一期生命的業力釋放出來,創造一期的五蘊身心,這一期生命的業力釋放完畢,又釋放下一期生命的業力,如此又創造一個新的五蘊身心。這個五蘊可能是男人或女人,死後又從心中釋放一期生命的業力,又創造一個身心世界,如此的身心相續而已,並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當我們修我空觀,消滅心中的我執,內心就出現寂靜的相貌,沒有生滅的擾動相。

(二)無為:無為是無相三昧,前面的寂靜是我空觀,無為是法空觀。透過我空觀,消滅心中的我愛執,內心從擾動相變成寂靜相,這時觀察寂靜相也是如夢如幻不可得,連寂靜相也不可得,寂靜之法也是因緣所生,它的自性也是畢竟空,所以無相三昧是法空觀。

(三)安樂:安樂是無願三昧。修前面的我空觀、法空觀,把心從對外在的攀求帶到內心的寂靜深處,把心帶回家,這時內心現出安樂的相貌,故對三界的果報再也沒有希求之心,這是無願三昧。

以上三種功德是出世聖道最為重要的三三昧,或稱為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是出世的究竟安樂,這種安樂是不可破壞,因此稱為究竟安樂。

身為一位修行者,如果有志於為自己的生命創造寂靜、無為、安樂的功德,「當離愦鬧,獨處閒居。」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生命有所規劃,「當離愦鬧」,愦是指事物煩亂,鬧是聲音嘈雜。我們應該遠離人事的干擾跟嘈雜,「獨處閒居」,處所要獨處,遠離人群的干擾;閒居是沒有事務的糾纏。如能遠離愦鬧,安處寂靜,修學空、無相、無願三昧,這是帝釋乃至諸天所共同尊重。在三界的果報中,帝釋最為尊貴,也就是說,寂靜、無為、安樂是出世的無漏功德,這是帝釋所沒有,因帝釋雖享受人天的快樂,但「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三界的快樂不能作為究竟依止處,因為這快樂總有一天會喪失。但得到寂靜、無為、安樂以後,永遠不會喪失,所以帝釋對這種功德特別尊重贊歎。當然要得到寂靜、無為、安樂的前方便,就是必須遠離愦鬧。以下第二段是修習遠離門,講到如何修學。

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

消文 我們既然知道寂靜、無為、安樂的功德,它無法在擾動的狀態下成就,必須在獨處閒居中才能成就,所以一位修行者應該有二個修學內涵:

(一)捨離己眾他眾:這是從前方便來說。他眾是指外在眷屬的干擾,修學者在剛開始修行時,不要攀緣太多的信徒。「己眾」是指對自己五蘊身心的追求,對自己色身一時的感受,不要太在意,對自己打的妄想也不要當作一回事。

(二)思滅苦本:除了遠離己眾他眾,自己的明了心識要「思滅苦本」,內心專一的思惟佛法的真理,思惟聖道。這裡的「道」不是前面人天安樂的業果道理,而是思惟我空、法空真理,消滅生死輪回的根本。以上說明修習遠離的方法,先遠離己眾他眾,然後再正修「思滅苦本」。

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者,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

消文 這一段是「受用諸見門」,如果我們不遠離愦鬧,就會產生很多的邪見過失,所以修行者若不想遠離己眾他眾,會受眾多的苦惱,這苦惱有二:

(一)他眾的干擾:他眾就是眷屬,「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有戒定慧功德的人,猶如大樹能庇蔭眾人,但因沒有適當遠離他眾,有太多的鳥停在樹上,結果導致大樹枯折。這是譬喻說,為了應付眾多信徒,自己的心思攀求散亂,使好不容易栽培的戒定慧功德,就在愦鬧中被破壞掉了。為成就前面的世間福報,不一定要遠離己眾他眾,因它是比較粗的。但戒定慧的功德是出世的功德,它並不容易得到,得到以後若稍微不慎,很快就會失去。成就出世功德要付出很多精神體力,但成就後它卻是如此的脆弱,若不善加保護,可能幾十年的功力就會喪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這棵大樹要栽培起來相當不容易,需要幾十年的心血,但因沒善加規范外在眷屬,結果大樹就枯折了。以上是他眾外在眷屬的干擾。

(二)。內眾的干擾:這是自己五蘊身心的攀求干擾,世間的系縛,有如老象溺泥,老象的行動緩慢,是譬喻初學者的障深慧淺,觀慧薄弱,情執深重,猶如老象前進本來就很困難,不幸的,牠又掉進溺泥中。這是譬喻說,若不收攝五蘊身心,整天只在人事的是非中打轉,結果「不能自出」,有如老象本來就沒有什麼力量,卻又不走干淨的道路,偏偏要行走於污泥中,因此很難從障礙中解脫出來,這是佛陀要我們遠離的主要因素。

釋義 宗喀巴大師說,菩薩道的大悲心是以出離心為基礎,也就是說,菩薩的心情是遠離愦鬧,好樂寂靜。但菩薩不能捨離顛倒的眾生,所以菩薩即使在愦鬧的環境,還是依止大悲心,非依止攀緣心。由此處的經文可以看出,聲聞法是菩薩法的基礎,經文的「少欲知足,遠離愦鬧」是聲聞法,但如果沒有經過「遠離愦鬧」的過程,而直接發動大悲心,這大悲心恐怕會夾帶攀緣心的雜染,這就容易有過失,因為「心為業主」,內心若有問題則所創造的一切業都有問題。禅宗的修學,認為修行有三個次第:

(一)見山是山:有些人初學佛法,因為唱爐香贊他就開始護持三寶,做一些人天的善法,這時他的內心跟過去沒有多大的差別,這是見山是山。以前他看到的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但他內心基本上對三寶有歡喜心。

(二)見山不是山:他開始遠離愦鬧,不再跟別人往來,內心開始回光返照,收攝向外攀緣的六根,專心思惟佛法的道理,這時他見山不是山,所謂「整天吃飯,未吃一粒米」,內心已不向外追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渡時期。

(三)見山還是山:這是從空出假。

一位菩薩學者,若剛出家沒多久而激發他的善根,就去度眾生,這可能會有問題。如果沒有經過大死一番,整個身心世界對真理的觀察,沒有透徹的勝解,行菩薩道時,可能會有過失出現。所以蕅益大師一再強調,若無高超的見地,絕不可能栽培高超的品格,因為遇到誘惑時,你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一個人能「為他人所不能為」,這來自於他對生命真理的通達了解,為什麼他對生命能有這麼高的智慧呢?因他有一段時間息諸緣務,專心學習思惟,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這時你對佛教界、眾生完全沒有貢獻,但你不能忽略,以後之會有廣大貢獻,就是在此時所栽培的。所以佛陀要我們少欲知足以減少體力的耗損,並遠離愦鬧,思滅苦本。從出世間的功德來說,正行雖是禅定跟智慧,但如果沒有具備前面的前方便,後面的功德則無法生起。

 
 

上一篇:露意絲·海:生命的重建 第八章 建立新的一切
下一篇:露意絲·海:生命的重建 第九章 每天的生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