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黃夏年教授:明州佛教與四明知禮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明州佛教與四明知禮
       
黃夏年

唐武宗滅佛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與歷史上的其它滅佛活動相比,由於這次滅佛活動比較徹底,中國佛教受到致命打擊,其後的佛教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盛況,從此走向衰落。滅佛活動的直接後果是寺院毀滅,僧人還俗,佛教的經濟和人與物受到了根本性的破壞,但是影響更深遠的則是對佛教文化的破壞,當時佛教典籍湮滅散失情況極其嚴重,特別是《華嚴》、《法華經》等章疏,大半都在此時散失,以致影響到天台、華嚴等宗派日趨衰落。到了宋代時,中國佛教宗派裡只有禅宗和淨土宗仍然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中國佛教天台宗產生於陳隋之際,尊印度龍樹為初祖,二祖為北齊慧文,三祖慧思,實際創始人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僧人智顗大師。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建立的民族化的佛教宗派。因智顗於陳隋期間在天台山著書立說,創一家之言而得名。該宗以《法華經》為理論依據,奉智顗所著的《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诃止觀》為基本經典,故又名法華宗。天台宗融合了南北朝時期中國佛教南方重義理,北方重實踐的佛學特點,主張止觀並用,既要重視學習理論,又要重視坐禅。強調心、真如等同,世界萬有,各種事物皆為一心的產物,是為“一念三千”。同時一心非在物外,也非在物前,為“心具三千”。世界上事物都是虛幻不實,顯現空相,是一種假名。但是它不是全空全假,而是非空非假,從中道來認識這種空假,就體現了空假中為一,是名“三谛圓融”。在修行上,天台宗要求“一心三觀”,即觀空、觀假、觀中,只有實行了這種觀法,才能除掉“無明”,獲得涅槃解脫。還進行“五時判教”。將佛教分為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五時。認為自己是最高的法華涅槃時。又分為頓、漸、秘密、不定化儀四教,藏、道、別、圓化法四教,天台宗屬於教義圓滿的圓教。
  智顗創立天台宗後,經五祖灌頂的弘揚,盛極一時。此後漸漸衰落。中唐時湛然進一步提出了“無情有性”的思想,主張草木磚石也有佛性,天台宗中興。五代時,吳越王朝從朝鮮取回佚失的經典,四明知禮著書,天台宗又一次中興,分為山家、山外兩派。以後重又衰頹。元代性澄港堂請命大都,诏復舊制。明無盡傳燈辟幽溪講堂,重立天台祖庭。清未蒼溪敏羲修復祖塔,刊刻經典。民初古虛谛閒創設僧學,弘法南北。現代有倓虛、興慈、靜權一代高僧致力開拓。唐以後,天台宗傳朝鮮、日本等國,法脈東分,至今仍存。
  浙江天台山國清寺是天台宗的根本道場和祖庭,每年來此朝聖的中外人士絡繹不絕。天台山屬於台州地區,寧波是明州地區,兩地的距離不算太遠,現在坐汽車只要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古代是一天的時間。明州的佛教一直弘盛,香火最旺和影響最大的是阿育王寺和天童寺,特別是阿育王寺,據有重要的地位,因為裡面供奉了一顆佛捨利,所以隋文帝曾三次下敕在全國各地建捨利塔百余座,“建軌制度一准育王”。[1] 天台宗是以佛教的義理見長,智者大師發揮的止觀雙運的法門學說,在中國佛教學說史上占的重要的地位,所以天台宗的學說,一直是後來僧人學習佛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天台與明州的佛教雖然各有特點,但是從地域佛教文化的特點來看,兩地之間有著同樣的佛教氛圍,籠罩著同一地域佛教文化的背景。阿育王寺的佛教捨利崇拜,是流行在民間大眾中的一種信仰和文化符號,而天台宗的深奧義理,則是一些佛門精英的精神追求。
  唐武宗滅佛雖然傷了佛教的元氣,但是並沒有徹底鏟除佛教,佛教的火種仍然薪火相傳。武宗死後,中宗繼位,下诏恢復佛教,全國的佛教猶如引發的干柴,一下子點燃,重新爆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迅速發展起來。佛教的異常反彈給天台宗的中興帶來了契機。五代吳越王錢(亻+叔)崇奉佛教,在他的支持下,天台宗得到了重視,從台州發展到明州,而推動天台宗發展的功臣是中興之祖知禮大師。
  據宋推誠保德功臣資政殿大學士守太子少保致仕上柱國南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五百戶食實封六百戶賜紫金魚袋趙(抃)撰《宋故明州延慶寺法智大師行業碑》,知禮(960~1028),俗姓金,字約言,明州人。又以長住四明延慶寺,故世稱四明尊者、四明大法師。7歲喪母,遂發願出家,15歲受具足戒,專究律典。20歲從著名的天台宗僧人寶雲義通學習天台教典,不久便能自講《心經》。3年以後,代師講經,入文銷義,流暢無礙,人們驚覺,教法有賴矣。淳化二年(991),出主乾符寺。至道元年(995),進住四明山保恩院,大中祥符二年(1009),保恩院重建完成,三年受敕額“延慶寺”,德望寖隆。當時日本國師曾遣人向他提問二十余個,知禮一一作答,“鹹臻其妙,天台之教莫盛此時。”[2] 知禮在明州在延慶寺專事忏講40余年,使寧波成為天台宗的中心地之一,天台宗的勢力蓋過了禅宗。天聖六年正月五日圓寂,享年69,僧臘54。荼毘之後,舌根不壞,捨利不可勝數。宋真宗感念其德,賜號‘法智大師’。後被尊為天台宗第十七祖。知禮生前從其教化者,數以千計。授其教而唱道於時者,三十余席。“今江浙之間。講席盛者,靡不傳師之教。其於開人之功,亦已博矣。”[3] 史載“自四明諸嗣最顯著者十余師。子孫有繼者唯廣智、神照、南屏三家為光。盛守家法。御外侮。”[4]
  知禮一生師致力著述講忏,以弘揚天台教法為其特色。先後講解智者大師的著作多遍,又以修法華忏、金光明忏法、彌陀忏法、觀音忏法、大悲忏法等而著名,造佛像、寺院等,不計其數。其著述頗多,有《十義書》、《觀心二百問》、《十不二門指要鈔》、《金光明經文句記》、《解謗書》、《大悲忏儀》、《修忏要旨》、《光明忏儀》、《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觀音別行玄義記》、《觀音別行疏記》、《釋請觀音疏中消伏三用》、《問目二十七條答釋》、《二十問》、《別理隨緣二十問》、《義例境觀》等。
  宋代天台宗分成了兩派,以四明知禮和慈雲遵式為首的是山家派,[5] 因其和弟子們都以住山,如天台山、寧波等地來弘揚天台教觀為其特色而得名,自視為天台宗正統。與之相對的是住在京師錢塘慶昭、智圓、晤恩等人被貶稱為錢塘派為山外派。兩派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學理方面,山外派之晤恩作《發揮記》一書,以書中“觀心釋”一節乃後人附加,專為此事撰述略本。其門弟源清、洪敏奉此說,否定廣本之觀心釋。知禮專門著書答辨,雙方來復問難數年。其實,兩派之爭的焦點是在於觀心之境的真妄,山家派主張“妄心觀”,認為修行觀心的目的在轉凡心而實現理心,故應修圓觀之直接對象為日常起滅之剎那心,真性理心本非對象性之物,故不為觀察之對象,能成對象者只有無明妄心,即此妄心,方能觀三谛之妙理。山外派則主張“真心觀”,認為觀道之要點在依妙解而定妙行,妙解乃理解圓融三谛三千之圓理,妙行是實行圓妙之三觀;由妙解而得妙行,即無真妄之別,亦即依妙解而得實相三谛之理心,須視此一理心為觀法之直接對象,此理心(一心、一念)並非妄心妄念之一心,乃靈知自性,是不思議境。就其宗旨,山家派主張理事一體,無論理造之三千或事造之三千,皆為“有相”,並有差別現象;山外派則認為理具之三千乃平等而無相,事造之三千始為“有相”,並有差別現象。
  由於知禮對天台宗作出了特殊的貢獻,得到了世人的稱贊,四明奉化的雪窦寺重顯禅師,看見知禮撰寫的《十不二門指要鈔》,大加贊歎,專門設齋慶賀,為知禮端茶侄倒水,表示敬意。[6]天台後人對他的評價很高,“贊曰,唐之末造天下喪亂,台宗典籍流散海東,當是時為其學者,至有兼講華嚴以資說飾。暨我宋龍興,此道尚晦,螺溪寶雲之際,遺文復還。雖講演稍聞,而曲見之士氣習未移,故恩清兼業於前,昭圓異議於後,齊潤以他黨而外務(侮同),淨覺以吾子而內畔(叛同),皆足以溷亂法門,壅塞祖道(溷胡困反濁也)。四明法智以上聖之才,當中興之運(中竹仲反當也),東征西伐再清教海,功業之盛可得而思。是以立陰觀妄,別理隨緣,究竟蛣蜣,理毒性惡,唯色唯心之旨,觀心觀佛之談,三雙之論佛身,即具之論經體。十不二門之指要,十種三法之觀心,判實判權,說修說性,凡章安、荊溪未暇結顯,諸深法門悉表而出之。以為駕御群雄之策,付托諸子之計,自荊溪而來,九世二百年矣。弘法傳道何世無之,備眾體而集大成,辟異端而隆正統者,唯法智一師耳。是宜陪位列祖稱為中興,用見後學歸宗之意。今淛河東西(淛浙江也又音制見莊子),號為教黉者(音橫學捨),莫不一遵四明之道。回視山外諸師,固已無嚼類矣(嚼才笑反嚙也。《漢書》項羽攻城,所過無嚼類,謂屠殺皆盡,無嚼食之遺種也),然則法運無窮之繫,其有在於是乎!”[7]
  [1] 道宣《續高僧傳·昙遷傳》。
  [2]《佛祖統紀》卷四十九, T49, p0442b。
  [3]《佛祖統紀》卷四十九, T49, p0442b。
  [4]《佛祖統紀·釋列傳》卷一, T49, p0130b。
  [5] 現代學者又將山家派裡再分出四明知禮派和天台慈雲派兩家,加上山外的錢墉派,宋代天台宗一共分為三派。參見潘桂明、吳忠偉著《中國天台宗通史》第十章。
  [6] 《佛祖統紀》卷八曰“《指要》初成,雪窦顯禅師出山來訪,觀其書大加欽贊,即為設齋致慶,親揭茶榜,具美其事雲。” T49, p0194b。
  [7] 《佛祖統紀》卷八,T49, p0194b。
 

上一篇:剛曉法師:《攝大乘論》要義 增上戒學分第七
下一篇:剛曉法師:《攝大乘論》要義 增上心學分第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