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王雷泉教授:佛教精神對當代人的滋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精神對當代人的滋養

文∕王雷泉

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物質層面或許到了趙本山小品中所說的“不差錢”,但在精神領域卻出現嚴重的價值失范現象。在中國走向強盛的現代化道路中,佛教的作用日益凸現,已經成為朝野有識之士的共識。佛法不是坐而論道的玄學,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踐的力量。佛法的社會作用主要體現在精神方面,也就是說,佛教是以改變人心而改變世道的。

在佛教的教義總綱苦集滅道四聖谛中,苦谛是認識佛教的前提。所謂知苦,就是用一種批判而又冷靜的眼光來觀察世界,審視我們社會的種種缺陷,並探索這種缺陷和苦難的原因,來自我們人類內心中的煩惱。煩惱的根源在於不了解宇宙和生命的實相,扭曲了自我與世界的真實聯系。煩惱障來自感性的欲望,所知障來自知識的局限,人們就是被這兩種障礙遮蔽了對真理的認識。由於不了解如虛如幻的生命流轉,將個體欲望無限放大,產生種種妄念。扭曲的思維把生動、流變的世界僵化,用停滯、孤立的觀點審視世界,產生種種顛倒夢想。

從大乘菩薩道的中道智慧來看,眾生所處的欲界與佛菩薩所處的法界是相即不離的。佛世時代,印度社會對人生的目標定位有四層:欲、利、法、道。欲是生命的第一層需求,就是人的七情六欲、飲食男女。為了滿足欲望,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所以對利益的追求也就成為人生的第二層目標。在追求利益的活動中,遂有人生的第三層目標——法,用法律制度和道德規范,來約束、規范人們對利益的追逐。在欲、利、法之上,則有人生的第四層目標——道,這就是哲學和宗教。即便是想在欲界過上好日子,來世不墮入三惡道,在遂欲、求利之上,還有法和道的上位目標,規范和提升著我們的生活品質和生命境界。如果不遵守最上層的道,法將無法施展,利將無法獲得,欲將無法滿足。

按照佛教的說法,一切眾生,皆以食為依。有四種維持我們生命的質料:段食,維持我們色身的基本飲食;觸食,能引起我們快樂的感覺與情感;思食,推動生命活動的願欲與意志;識食,是維持生命延續,幫助身心發展的力量。我們的生命,不能停留在動物層面對物質的追求,奉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而是要上升到更高的精神生活。

我曾經收到一個企業家學生在英國馬克思墓前發來的短信,非常有意思:我們以前為了追求思丟掉了馬克,最近三十年為了馬克又丟掉了思。21世紀的中國,無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然而君子愛財,必須取之有道。道的第一個層次,屬於世俗社會的法律和道德;道更深層的本原,是超越凡俗的宗教精神。一個人可以沒有宗教信仰,但一定要有宗教情操。這種超越性表現在個人身上,就是超凡脫俗的氣質。表現在社會上,就是要考慮長遠、全面、整體的利益。

正如《壇經》指出的:“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佛是根據眾生的需要而講說眾多法門,特別強調“對機說法”,而有“四悉檀”之設置。悉檀,意指成就眾生的方法。若眾生希望過人間好生活這些世俗需求,佛所說的是隨順眾生欲樂的“世界悉檀”。先行世間之善,然後層層向上,而有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最後達到最高真理——第一義悉檀。

在物質主義盛行的當代中國,佛教思想有著巨大的對治作用。佛教包攝信仰、社會、文化三層環圈,要真正落實人間佛教的宗旨,就必須進入主流社會,獲得自己的話語權,以提升社會對佛教智慧的認知,發揮佛教思想化世導俗的社會功能。從當前社會和文化各界對佛教的需求來看,人間佛教的弘化使命和目標,就是面對廣大平信徒、佛學愛好者和非佛教信徒,培養造就能轉變世道人心的“佛教文化人”。

佛教最基本的教義基礎,就是佛佛相同的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生命的痛苦或快樂,世間的污穢或清淨,都取決於生命主體道德價值上的善或者惡。四句話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第三句“自淨其意”。主體精神在道德上的淨化,就成為佛教個人修行和社會變革的實踐樞紐。

佛家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使人在做事時要三思而後行,有所顧忌,以體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因果報應涉及個體與群體的相互關系,就人類社會來講,業報就是法律、道德及公眾輿論共同形成的合力。只有越來越多的人走上智慧之路,懲惡揚善的業報審判才能越來越明顯,社會才能越來越祥和。佛教哲學的兩大支柱為“緣起論”和“業力論”,這兩者都是對宇宙人生真相及發展運動的解釋。緣起論是對業力輪轉的哲學慧解,而業力論的三世輪回、因果報應這一套人生觀准則,又建立在緣起性空的哲學基礎之上。換言之,這兩者在理論上是“空有不二”,在實踐上是“悲智雙運”,而在方法上則生發出佛教的中道智慧。

智慧與慈悲的兩輪,需要用一根車軸連結起來,這就是我們每個眾生之心。這個心的座標,向上縱軸的最高點是佛,這是我們生命的高度;橫軸則連著我們與眾生和環境,這是我們生命的廣度。大乘菩薩的精神,就是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在上求下化的過程中,提升我們的生命境界,淨化社會,改善我們生存的環境。

佛學大要,傳統的說法分境行果三。若用現代語言,可用三句話作簡單的概括:

一、緣起性空的哲學基礎。這是境的內容,探討生命與世界的真實。釋迦牟尼悟道的境界,他畢生宣講的思想,即緣起性空。這是佛學與任何哲學體系和宗教不一樣的哲學基礎,緣起論是佛教的不共法。

二、悲智雙運的實踐品格。這是行的內容,包括戒定慧修行及菩薩度眾的社會實踐。佛教不僅要說明這個世界,還要改造這個世界,轉變我們的命運。怎麼來改變我們的命運和世界?通過智慧和慈悲的實踐。

三、超凡脫俗的人生境界。這是果的內容,佛教的宗教理想,解脫成佛的果位。並以佛教獨特的方法論,把遙遠的目標落實在當下的實踐過程中,提升我們的生命境界,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在身心上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

“從因特網到因陀羅網,從知識經濟到善知識經濟。”這是我對佛教在新世紀融入主流社會發展的概括。因特網的發展,不僅拓展了佛教傳播的影響范圍,亦改變著佛教自身的發展形態。知識與經濟,這兩種巨大的力量,只有在佛教精神的指引下,才能極大地推動人間淨土的實現。總而言之,佛教是以改變人心而改變世道的。要讓有力量者更有智慧,有智慧者更有力量。這就需要有更多的社會人群掌握佛教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宣揚真正如理的佛法,從而形成改變世界的物質力量。

(刊於《佛教文化》2011年第1期)

 

上一篇:惟覺法師:十牛圖頌
下一篇:惟覺法師:助念安心 超脫生死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