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緣起無我的正見
如何避免愚癡與苦難,這其實才是每個人內心真正需要的,這也是佛教在世間應提醒眾生的重點。從緣起角度言,這世間每個人本來就不同,各有長短,沒法平等,接受自己的不足與缺點,願正視現實,才不會一直有非分之想,知足常樂。接受會變化的事實,不作不必要的掙扎,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此才不會把世間推向競爭不已的互軋,進而能降伏我慢,走向解脫。
佛教提供解脫的方法雖多,但不外四聖谛,或說“味、患、離”。味就是看到貪著的集起,患是看到在變化中無法有可掌握的渴愛,所有的執取都會把人推向苦,而離就是願接受自己的缺點,能慚愧無明的沖動、肯反省人生的真谛,放下渴愛,趨向無貪、無嗔、無癡的修行。
貪愛是眾生的驅動力,也是助長無明的溫床,執取貪愛就是強化五蘊我的世間,化解貪愛便能抽除無明的燃料,令之不續。雖然南傳佛教重於離貪愛,而後期佛教著重於打破無明,但這兩者的共同處,都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就是因為根塵觸的反應而有識,名色緣識就是識支持身心的繼續,這雙方的關系猶如“父母生孩子,孩子養父母”,互相支撐一個家庭組織(名為我)。每個人的生命,就像個家庭組織,本來名色與識互相照顧是沒什麼問題,麻煩是“強愛性的支使”,就像父母控制孩子,或孩子左右父母,具有壓力的愛,必讓人的生命失去該有的自在。
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發展中,不明彼此是以關系而有,這不明就是無明。當人不明彼此的存在,是因關系而有,而以為各個有自己的本體,這即是無明緣行,或說行就是妄起個自性見。無明與行也是沒有自性,而是由識與名色而有,不能說無明是先有,這就是“此有故彼 有、此無故彼無”的緣起法,也是所有佛子學佛必先需有的正見。
從“父母生孩子,孩子養父母”而組織家庭,這“家”本來只是名詞或觀念,但把這名詞或觀念實體化,才會從此誤會 地活在猶如“水中月”的影子裡。為了維護水中月的生存,人必然要面臨“保不住”的憂苦,所以十二因緣的結果,就是“純大苦聚”,若發現這事實,就是看到 “苦、集”二谛。
當“孩子”長大後,又成了新家庭,這時新的組織結構(假名我)就出現了。有新的五蘊,新的角色,這就是“輪 回”。亦即輪回其實是因緣的流轉,我們看到的只是從一個我消失,轉到另一個我的出現,但事實上當這期生命未結束,已經對下期生命的因緣發生影響,而死亡只是組織結構中可見部分的色身轉變,其實輪回一直都在進行。換言之,輪回是因緣的繼續,是無我的輪回,有如季節的轉變,只是氣候的流轉。當認清這事實,人就能正見當下是無我的,若觀照成熟,就可證得初果。
正見生命其實是無我的,人的著眼點就能從“自我”轉向“因緣”的角度;從追求自我的成就與幸福,轉向見解的提升 與淨化。若人人都不再“自私”,就不必互相競爭,只考慮這大家庭中的利益,沒有個人的問題,這世間便是淨土。雖然這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但已提供我們知道解決人類問題最切實的辦法。這世間煩惱苦難的出路,不能只想解決外在的因素,而是從避免愚癡與破除無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