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念觀世音菩薩即是自在—事事無礙 理事圓融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念觀世音菩薩即是自在——事事無礙 理事圓融

    觀音菩薩,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
    觀自在菩薩,就經文來說,有兩種解釋:
    一、是觀察自在、徹底斷惑、法界即我、觸目菩提的大菩薩。
    二、是尋聲救苦的聖觀自在——觀世音菩薩。
    這裡雖沒有明確的標示,但兩種意義都有;而在此所謂“觀自在菩薩”,是泛指一切自觀自在、觀察自在的大菩薩。
    菩薩貴行,所謂“六度萬行”;離開行,就沒有證,也沒有菩薩。坐在那裡不動,是不能到達彼岸的。踐行般若波羅蜜,有深有淺,因為踐行的深淺,所以從登地菩薩到十地菩薩、從等覺到妙覺,都是由踐行般若波羅蜜的深淺度來分證的,並非以任何標准來規定,也無須透過人評會議。
    前面所說“觀照般若”,就是不用六識,也不離六識。法相宗的修行重點是把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轉為“成所作智”,把意識轉成“妙觀察智”。“觀照般若”是要使六識消融於般若,產生觀照作用;觀照作用就是“大圓鏡智”。
    為什麼觀世音又名為觀自在?根據梵文「阿縛盧枳帝濕伐邏」的原義,含有「觀照縱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觀照萬法而任運自在的意思。現在借用太虛大師的話來作一解釋,他說:因為觀世音菩薩有般若的智慧,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難。平常人執五蘊為世界、為我,就不能照見五蘊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見五蘊皆空,則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無人無我,則能以眾人苦難為苦難,這樣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無私的偉大人格,發揮救苦救難的作用。」(見《太虛全書·雜藏》五五一頁)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薩依智能之體,起慈悲之用,遍觀法界眾生,隨其機緣,拔苦與樂,自由自在,無所障礙,因名觀世音。亦名觀自在。或有人說:舊譯名觀世音,新譯名觀自在,征之佛經,並不盡然。或說觀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觀世音,更不可信。其實,觀世音即是觀自在,觀自在亦即是觀世音,而大悲心陀羅尼經,世尊則名之為觀世音自在。
   “觀自在菩薩”就性質而言,有全稱的大菩薩、特稱的觀世音菩薩。就屬性而言,有悲、智二方面:
    一、在智的方面是觀自在:一切諸法,萬事萬物,入眼了然,不會執著認同,不會形成窒礙。由萬事萬物的本源,看到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看到萬事萬物的最後結局,看到條件組合的萬事萬物當體是空。
    二、在悲的方面是應機救苦自在:一稱南無觀世音菩薩,馬上獲得解救。觀世音菩薩過去是對中國人,稍早是對東方人,現在是對全世界,都有很深的緣。很多人得了重病,求觀世音菩薩,咒大悲水喝,就痊愈了,這是“大悲自在”。
    此外,“觀自在”是菩薩的共法。觀,是“覺觀”。菩薩“自觀自在”,卓然獨立,不認同外物。既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實,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虛幻,色受想行識(五蘊)原本不存在,就只有“自在自覺”、“自覺自在”了。能夠這樣,自然就會超越一切痛苦、煩惱、災難了。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大士神光第二十八節選:本師贊歎觀世音菩薩
  
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眾,悉皆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心意善惡,口所欲言,何時度脫,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又彼佛剎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雲何?
    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欲至十方無量佛所,隨心則到。現居此界,作大利樂。
    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見聞利益品第十二節選:本師贊歎觀世音菩薩
    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
    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贊歎汝者。
    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因果將熟。遇佛授記。
   

觀世音菩薩的表法是慈悲:
    他的理念是從家庭走到社會,因為人不走出去,那麼你的緣份就不會廣泛。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是教育我們,用慈悲的心結廣大緣份,也是教育我們愛心奉獻,服務社會。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如我們做觀世音菩薩!大家想一想,六道裡面什麼罪惡都有,菩薩能進到六道去渡眾生,他的精神首先是什麼呢?菩薩的偉大精神是原諒世間上的一切過,就是“菩薩不看世間的過”。他如果還看世間的過,他永遠救不了世間的苦。我們埋怨人,能渡得了人嗎?所以說真正的慈悲,第一步是原諒一切過,能原諒一切過就能感化一切過!所以慈悲是感動眾生,慈悲是感化眾生!再惡的眾生,見到菩薩的慈悲,也主動轉變過來,所以說慈悲能召感天地,是無上之德!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到哪裡,天龍八部都跟著他?表示菩薩的慈悲召感天地。因為龍王菩薩能降甘露,所以菩薩到哪裡甘露就到哪裡。我知道龍王菩薩常常跟隨觀世音菩薩,所以如果天旱不下雨,當你們念觀世音菩薩請求下雨,馬上就會下雨。如果水災嚴重,當你念觀世音菩薩,請求龍王菩薩不要下雨,雨也會停下來。觀世音菩薩的精神是慈悲,觀世音菩薩的功德是原諒一切過,他能原諒一切過,才感化我們所有的惡業眾生。    所以我說,念地藏王菩薩不如我們做一個地藏王菩薩,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如做一個觀世音菩薩。而我們在生活中,因為沒有能力真正能做到像這三位菩薩一樣,所以人來到世間一定要拜師學道。拜師學道,接受師長的教育,明白做人的根本,然後依照師長的教導來做,這就是普賢菩薩的精神。把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擴展到對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是觀音菩薩表法的重要意義。要以善心、善念、善行、對待一切眾生。不分國土、不分族類、不分彼此、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相關懷,永不間斷。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代表“ 智慧” 、“ 理性 ”。佛門常說 :慈悲為本, 方便為門。
    如果離開智慧和理性,僅僅依從個人感情去實施所謂慈悲與方便,其結果往往是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帶來無窮的煩惱。所以慈悲、孝敬要建立在理性和智慧的基礎上。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代表“實行”。孝敬、慈悲、智慧 ,如果不能落實在生活上,不能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上,就沒有意義,就變成空談了。所以普賢菩薩交給我們實踐、實行、真干。把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的法門統統做到。 

為什麼要念觀音菩薩名號  宣化上人
    假使我們生出貢高我慢的心:“啊!我們萬佛聖城是勇猛精進,他們是懈怠懶惰。”如有這一念心,所有的功德,都會沒有了。這就是自滿心、自傲心。我們必須了解,人家在無量劫以來,就修行用功。現在人家休息,是在等待我們從後邊追。若能這樣地想,所用的功,一定會相應。不要在用功裡生出障礙的心,障礙就是自滿,就是我慢,這樣就妨礙菩提種子生根發芽。我們用功,要懂得這一點--無論在什麼情形下,絕對不可以生貢高我慢心,不可有自私自利心。要看“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要有這種的思想,才是修道人的胸懷。
   我們一開始用功,存心要正當。如果心存不正當,無論用什麼功,都會著魔。心要是正當,不管用什麼功,都會成佛。所以佛和魔,只在一念之間,因此在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
  為什麼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和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有大因緣。祂是尋聲救苦救難的菩薩。有人在想:“我們有苦有難,才念觀世音菩薩。我們沒有苦也沒有難,念觀世音菩薩做什麼?”你覺得沒有苦嗎?在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惡世中的眾生,統統有苦,苦不堪言。在輪回中轉來轉去,這不是苦嗎?一天到晚不停地打妄想,這不是苦嗎?總想自己要得到什麼,總想利益歸於自己。想不到,就睡不著;求不得,就吃不下飯。你看!這不是苦嗎?誰能保證自己沒有苦?沒有這個苦,還有那個苦。總而言之,苦不離身。如果萬念放下,一無所求,那時,才算沒有苦。
  我們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首先要了解它的意義。“南無”是梵語,譯為皈命。“觀”是觀察,用妙觀察智來觀察。誰有妙觀察智?觀世音菩薩有。她有這種的智慧,故在世間上一切的聲音,悉知悉見,都騙不了她。“世”是世間,“音”是音聲。觀世音菩薩修“反聞聞自性”的法門,所以用心來觀察世間眾生呼救的聲音。菩薩聞之,即刻分身前往,救出苦海,令眾生離苦得樂。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觀世音菩薩如慈母一般,有求必應,不會令子女失望。所以說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菩薩是半梵語,應讀“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或譯為“有情覺”,意思差不多。覺是覺悟,有情是眾生。也就是覺悟中的眾生,也可以說眾生中的覺悟者。菩薩是自覺覺他的聖人,沒有自私心,沒有自利心,一切為眾生的幸福著想,而忘掉自己的存在,這就是無我的精神。
  我們想祈求觀世音菩薩保護或幫助,必須用真心來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便會產生心電感應作用。觀世音菩薩聽到眾生的求救聲,一定來拯救出苦海。但如果念時不誠心,摻雜求名求利的心,便不會有所感應。
  我們現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要純凈其心、至誠懇切地念。不為私欲而念,乃是為五濁惡世中所有的眾生而念。祈求觀世音菩薩慈悲,令全世界的人類,消災免難,罪滅福生,都能獲得好處。
  人人抱定這種宗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樣感應道交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各位!把念觀世音菩薩的功德,皆回向給法界眾生,所謂“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虛雲老和尚:觀世音菩薩究竟能救什麼樣的人間苦難呢?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舉例說:“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诃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另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 》分十四個方面來列舉觀世音菩薩所能救的人間苦難,曰:“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鸠槃茶鬼及毗捨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系、枷鎖所不能著。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眾生,遠離貪欲。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修法垂范,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華嚴經記載 念觀音名號24種利益(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   罽賓國 三藏般若 奉诏譯)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诃薩。放閻浮檀金妙色光明。起無量色寶焰網雲。及龍自在妙莊嚴雲。以照善財。即舒右手。摩善財頂。告善財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薩大悲速疾行解脫門。
    善男子。我以此菩薩大悲行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攝受調伏。相續不斷。
    善男子。我恆住此大悲行門。常在一切諸如來所。普現一切諸眾生前。隨所應化而為利益。
    或以布施攝取眾生。或以愛語攝取眾生。
    或以利行攝取眾生。或以同事攝取眾生。
    或現種種微妙色身攝取眾生。或現種種不思議色、淨光明網攝取眾生。
    或以音聲善巧言辭。或以威儀勝妙方便。或為說法。或現神變。
    令其開悟而得成熟。或為化現種種色相。種種族姓。種種生處。同類之形。與其共居。而成熟之。
    善男子。我修習此大悲行門。願常救護一切眾生。令離諸怖。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诃薩。欲重明此解脫門義。為善財童子。而說偈言。
       善來調伏身心者 稽首贊我而右旋 我常居此寶山中 住大慈悲恆自在
       我此所住金剛窟 莊嚴妙色眾摩尼 常以勇猛自在心 坐此寶石蓮華座
       天龍及以脩羅眾 緊那羅王羅剎等 如是眷屬恆圍遶 我為演說大悲門
       汝能發起無等心 為見我故而來此 愛樂至求功德海 禮我雙足功德身
       欲於我法學修行 願得普賢真妙行 我是勇猛觀自在 起深清淨大慈悲
       普放雲網妙光明 廣博如空極清淨 我垂無垢傭圓臂 百福妙相具莊嚴
       摩汝深信善財頂 為汝演說菩提法 佛子應知我所得 一相一味解脫門
       名為諸佛大悲雲 秘密智慧莊嚴藏 我為精勤常救護 起諸弘誓攝眾生
       憐愍一切如己身 常以普門隨順轉
    1 、我於無數眾苦厄 常能救護諸群生 心念禮敬若稱名 一切應時皆解脫
    2 、或遭牢獄所禁系 杻械囚執遇怨家 若能至心稱我名 一切諸苦皆銷滅
    3 、或犯刑名將就戮 利劍毒箭害其身 稱名應念得加持 弓矢鋒刃無傷害
    4 、或有兩競詣王官 诤訟一切諸財寶 彼能至誠稱念我 獲於勝理具名聞
    5 、或於內外諸親屬 及諸朋友共為怨 若能至誠稱我名 一切怨家不能害
    6 、或在深林險難處 怨賊猛獸欲傷殘 若能至心稱我名 惡心自息無能害
    7 、或有怨家懷忿毒 推落險峻大高山 若能至心稱我名 安處虛空無損壞
    8 、或有怨家懷忿毒 推落深流及火坑 若能至心稱我名 一切水火無能害
    9 、若有眾生遭厄難 種種苦具逼其身 若能至心稱我名 一切解脫無憂怖
    10、或為他人所欺謗 常思過失以相雠 若能至心稱我名 如是怨嫌自休息
    11、或遭鬼魅諸毒害 身心狂亂無所知 若能至心稱我名 彼皆銷滅無諸患
    12、或被毒龍諸鬼眾 一切恐怖奪其心 若能至誠稱我名 乃至夢中皆不見
    13、若有諸根所殘缺 願得端嚴相好身 若能至誠稱我名 一切所願皆圓滿
    14、若有願於父母所 承順顏色志無違 歡榮富樂保安寧 珍寶伏藏恆無盡
       內外宗族常和合 一切怨隙不來侵 若能至誠稱我名 一切所願皆圓滿
    15、若人願此命終後 不受三塗八難身 恆處人天善趣中 常行清淨菩提道
    16、有願捨身生淨土 普現一切諸佛前 普於十方佛剎中 常為清淨勝薩埵
       普見十方一切佛 及聞諸佛說法音 若能至誠稱我名 一切所願皆圓滿
    17、或在危厄多憂怖 日夜六時稱我名 我時現住彼人前 為作最勝歸依處
    18、彼當生我淨佛剎 與我同修菩薩行 由我大悲觀自在 令其一切皆成就
    19、或清淨心興供養 或獻寶蓋或燒香 或以妙華散我身 當生我剎為應供
    20、或生濁劫無慈愍 貪瞋惡業之所纏 種種眾苦極堅牢 百千系縛恆無斷
       彼為一切所逼迫 贊歎稱揚念我名 由我大悲觀自在 令諸惑業皆銷滅
    21、或有眾生臨命終 死相現前諸惡色 見彼種種色相已 令心惶怖無所依
       若能至誠稱我名 彼諸惡相皆銷滅 由我大悲觀自在 令生天人善道中
    22、此皆我昔所修行 願度無量群生眾 勇猛精勤無退轉 令其所作皆成就
    23、若有如應觀我身 令其應念鹹皆見 或有樂聞我說法 令聞妙法量無邊

        一切世界諸群生 心行差別無央數 我以種種方便力 令其聞見皆調伏
    24、我得大悲解脫門 諸佛證我已修學 其余無量功德海 非我智慧所能知
       善財汝於十方界 普事一切善知識 專意修行無懈心 聽受佛法無厭足
       若能聞法無厭足 則能普見一切佛 雲何見佛志無厭 由聽妙法無厭足
    爾時觀自在菩薩。說此偈已。告善財言。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薩大悲速疾行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诃薩。已淨普賢一切願。已住普賢一切行。常行一切諸善法。常入一切諸三昧。常住一切無邊劫。常詣一切無邊剎。常觀一切諸如來。常聞一切三世法。常息一切眾生惡。常長一切眾生善。常絕眾生生死流。常入如來正法流。

 

上一篇:自己的行為自己負責 因果很嚴重 這就是因果
下一篇:《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宣化上人講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