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從裴度到胡雪巖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從裴度到胡雪巖

有這樣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唐憲宗時宰相裴度年輕時候得一行禅師相面,斷定其沒有福壽,將來會饑餓而死。一日,裴度去香山寺散步,拾到一個包裹,裡面裝有很多貴重的物品。裴度沒有偷偷的收歸己有而是耐心的等待著施主的歸來。當驚慌不已的失主匆匆趕回找尋的時候,裴度原封不動的把包裹還給了她。後來他又遇到了一行禅師,一行禅師對他說:“你滿面陰骘紋,不但改掉了原來的貧餓之相,而且將來富貴不可限量。”後來果如一行禅師所推斷的一樣,裴度後來出將入相,他的五個兒子也都被朝廷賜封爵位。無獨有偶,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晚清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身上。胡雪巖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父親又去世的早,他靠幫人放牛來幫著母親維持家計。在他十三歲的一天,放牛的途中,他在路邊拾到了一個包裹。家境貧寒的胡雪巖並沒有驟起貪心而是想到了失主的急切心情,他默默地坐在原地等待著失主的到來。幾個時辰過去了,還是沒有看到有人來尋找包裹。胡雪巖的肚子已經餓的呱呱叫了,但他還是堅持等待著。一會,一個滿頭大汗的中年人急急忙忙的走了過來,向他詢問包裹的事情。胡雪巖仔細的詢問了包裹的情況,確定了包裹確實是他的,就把包裹還給了他,這個中年人給他的幾兩感謝銀子他也沒有要。這件事成為了胡雪巖一生中關鍵的轉折點之一,因為這個丟失物件的人是一個外地開雜糧行的商戶,他覺得這個小孩子實在淳樸,就把他帶去自己的雜糧行作了伙計,從此開始了他傳奇的商業生涯。如果沒有還物一事,胡雪巖可能一生中都在績溪老家,就不可能有後來富甲天下、官居一品、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了。

這兩個人,一個貴為宰相,一個富甲天下,是絕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我想他們能成就這樣的事業和他們的人格密不可分。從世俗上來說,“誠信”是一個人的根本,這個基本的品質決定了這個人能夠走多遠的路。所言所行,都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和信任,這樣的人,想默默無聞都不可能。他們身上的人格魅力會散發出光芒來,讓他們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從佛法角度講,他們這樣做是積了陰德。而富貴功名都是積德行善的果報(或今生或前生),不是偶然得來的。裴度因為還物之事改變了原本應該貧賤的命運,而胡雪巖不知是否也如裴度一樣轉變了命運還是原本就應該富貴,至少是在他的命運上加了正分,增加了福報。

古人雲:“士之致遠,必先器識而後文藝。”真正能夠建功立業名留青史或是我們普通人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都是要以人格作為基礎的。初唐四傑幾個人都是滿腹錦繡文采飛揚之人。王勃的《滕王閣序》據傳是在當時一蹴而就的,駱賓王的《討武瞾檄》也是擲地有聲的一篇名文,然而他們幾個不是年紀輕輕就死掉就是被追捕下落不明,最終都沒有建立功業,留給後人無盡的歎息。當時的宰相裴行儉在他們聲名顯赫的時候就給他們下過斷言:“如勃等,雖有才,而浮躁炫露,豈享爵祿者哉?炯頗沉嘿,可至令長,余皆不得其死。”也正如陳希夷在《心相篇》上所說:“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

《論語》上孔子告訴弟子:“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聖人在這裡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學習的次序,先修德,再學文。而近幾十年來無論是父母還是學校都太側重於技能教育而忽視了根本品格的培養,近年來全國各地漸漸有了國學復興的趨勢,開始注重孩子們品格的培養,真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上一篇:淨空法師:不可思議消災滅罪的方法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學佛路上如何看待家庭?找伴侶是否會影響修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