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四無量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壹.四無量心的意義
  四無量心是指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以無量的與樂心、拔苦心、歡喜心和包容心來廣度一切有情。
  “無量”兩個字,涵蓋了“四心”的因、緣、果、德種種相狀,具有下列殊勝的意義:
  因無量:也就是發心無量。我們的思想主宰了一切的行動,因此唯有發心,才能產生力量,尤其像普度眾生這幺艱钜的使命,如果沒有無量的發心,徒有行動,還是無法產生廣大的效益。因此,我們要行長遠的菩薩道,就必須發起無限的菩薩心。
  緣無量:指無量的助緣。
  眾生無量:佛法在眾生中求,眾生就是菩提的根,若無眾生可度,就沒有菩提可修,也就完成不了菩薩道,成就不了佛果。我們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要以無量的眾生為助緣,做到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
  時間無量:在世間上,我們想要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都需要長久的努力,何況是要成就無上的菩提,更需要將自己投入無限的時間裡,勤行佛道。十方三世諸佛也都是在累劫精進中,累積自己的福德因緣,方得以成就正覺。所以,我們凡夫福薄德淺,更需要以無量的恆常心來求得佛法。
  空間無量:根據《本生經》的記載,佛陀在因地修行時,輪回苦趣,猶不忘以各種身份來度脫六道眾生;不僅如此,在《法華經》中,佛陀曾自述:“我於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來,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只國導利眾生。”其它如: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成就正覺,但為度脫眾生,因此倒駕慈航,游諸國土,常行佛道;普賢菩薩遍一切處實踐十大願,無怨無悔;地藏菩薩發誓度盡地獄眾生,方證菩提。凡此都說明了諸佛菩薩之所以會成為佛菩薩,就在於他們將慈心悲願遍覆法界,而無有揀擇憎愛之心。我們要實踐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應當效法諸佛菩薩的勇猛精進,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無論在何時、何處,都要以廣度眾生為己志。
  果報無量:“因”無量加上“緣”無量,我們與無量的人、地、時、空結下善緣,自然會產生重重無盡不可思議的無量依正“果報”。
  福德無量:“四無量心”的福德無有窮盡,在諸經論中多有記載,今舉《清淨道論》說明如下:
  安穩入眠,不作惡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由於日間心懷慈悲,常行喜捨,所以不但在夜晚能夠安穩入眠,而且能見吉祥之夢。
  常為一切眾生所愛敬:常行“四無量心”的人,猶如戴上道德的寶冠,常為人、非人等一切眾生所敬愛。
  諸天守護,善神擁戴:常懷“四無量心”以度眾利他的行者,便能得到諸天善神的守護愛戴。
  逢凶化吉,消災免難:常行“四無量心”,積集無量福德以為善緣,自然能減輕業障,逢凶化吉,消災免難。
  容光煥發,儀表堂堂:常懷四無量心的人,因為常行正念,相隨心轉,自然就會顯得容光煥發,儀表堂堂。
  臨終不亂,趣向善道:以“四無量心”為行持的人,直至臨終也能提起正念,所以能趣往善道。即使終其一生不能證果,死後必能上升梵天享受諸樂。
  貳.“四無量心”的內容
  菩薩懷抱慈無量心,慈愛眾生,因此常求安穩樂事以饒益有情。以悲無量心,悲憫眾生輪回六道,受種種身苦、心苦,所以發心為之拔除。以喜無量心,令眾生得大歡喜。以捨無量心,捨以上三種心,對眾生不憎不愛。
  一、慈無量心
  慈無量心是一種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慈與悲合稱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可見慈悲思想與佛教關系的密切。
  《大智度論》卷二十將慈悲分為三種:
  生緣慈悲:觀一切眾生因起惑造業,而在生死中輪回受苦,因此而生起與樂拔苦的慈悲心,稱為生緣慈悲。這是一般凡夫的慈愛,因為不明我、法二空,所以還是不能出離生死。
  法緣慈悲:證悟無我所起的慈悲。這是已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二乘,以及初地以上的菩薩的境界。
  無緣慈悲:是諸佛如來無限的慈悲,即徹證我、法畢竟空的般若智而生起的慈悲。因為心中已無差別,所以視眾生與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緣無緣的眾生都給予所需。
  此外,依慈悲的層次,又可分為:
  消極的慈悲、積極的慈悲
  熱鬧的慈悲、寂寞的慈悲
  直接的慈悲、間接的慈悲
  廣大的慈悲、微小的慈悲
  一念的慈悲、無限的慈悲
  有緣的慈悲、無緣的慈悲
  有情的慈悲、無情的慈悲
  有求的慈悲、無求的慈悲
  有相的慈悲、無相的慈悲
  一時的慈悲、永恆的慈悲
  二、悲無量心
  悲無量心,是解除眾生痛苦的心。《法華經》說:“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惱眾生。”菩薩經過累劫修行,斷除一切煩惱,成就一切梵行,本來可以證得清淨涅盤,然而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盤,不斷生死,乘願受生六道,廣開甘露法門,轉無上***。例如:佛陀因地割肉喂鷹、捨身飼虎;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尋聲救苦;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等,都說明了菩薩之所以能普度眾生,正是由於悲心願力所產生的偉大力量。所以經上說: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能激發感同身受的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無量心是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三、喜無量心
  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喜與樂有什幺差別呢?《大智度論》卷二十說:樂是在五塵中所生的快樂,而喜是在法塵中所生的喜悅。譬如:憐憫窮人,先施與財寶,是先給他快樂;然後教導他謀生的技能,則是使他在生活中產生歡喜。所以,樂是比較表相的感受,喜是深層的感受。因此,《大智度論》說:“初得樂時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踴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遍身,是名喜。”
  我們為什幺要給眾生歡喜呢?因為歡喜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產。一個人沒有了歡喜,即使坐擁金山銀窟、華廈美眷,也沒有意義;只要我們心中歡喜,即使是粗食淡飯,梅妻鶴子,也覺得充實自在。
  佛陀以“苦”來教誡弟子,是要我們正視苦的原因,然後實踐佛教真理來離苦得樂。所以,“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說法的真正目標。在佛經上,我們常看到諸弟子請法時“願樂欲聞”,及聞法後“歡喜踴躍”、“歡喜贊歎”的辭句,可見法喜禅悅才是佛教的真谛寶藏。
  因為歡喜修道而體悟者,在佛經中也多有記載,例如:
  《釋提桓因問經》:“我於喜樂念樂中,欲求五功德果。”
  《華嚴經.入法界品》:“歡喜恭敬心,能問甚深法。”
  《十地經》:“諸佛子菩薩,住於極喜地,極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忻慶。”
  諸佛菩薩中,以“歡喜”成就佛道者,除了彌勒菩薩以外,還有:歡喜自在佛、歡喜莊嚴佛、歡喜藏佛、歡喜德佛、歡喜無畏佛、歡喜威德佛、歡喜王菩薩、歡喜念菩薩、歡喜意菩薩、歡喜力菩薩等,可見佛教是一個提倡歡喜的宗教。
  因此,我們奉行佛教,除了自求清淨安樂外,更應該散播禅悅法喜給大眾受用,使大家在佛光的普照之下,遠離憂苦的陰影。
  四、捨無量心

  慈悲固然能使眾生得到福樂,但是行慈心、喜心時,容易生貪著心;行悲心時,又容易生憂愁心,因此佛陀告訴我們:需以捨心來去除一切分別妄想,並令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心進入佛道。
  捨,是一種無上的智能。所謂:“捨得,捨得。”小捨小得,大捨大得。放開腳步,才能使我們向前邁進。同樣地,我們以慈心、悲心、喜心來弘法度眾,更要捨除對三心的執著,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萬法因緣和合而成,所以就勝義谛而言,無一眾生可得,也無一心可得。若有得者,皆是有求,不能成就無量的功德;若能捨去一切分別妄想,就能冤親平等,廣度一切眾生有如己子。好比虛空因為能包容萬物,所以能成就一切萬物。
  捨,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唯有“捨”,才能容納異己,唯有“捨”,才能心包太虛。世界之所以動亂不息,就是因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獲取,而不知道回頭反省;只拼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質,而忽略了心內的精神世界更為遼闊。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執,尊重他人,捨得犧牲奉獻,自然就能擁有一個圓融和諧的世界。
  五、慈悲喜捨,本為一體
  由慈悲喜捨的內容看來,四無量心雖類別為四,其實都是慈心悲願的延伸:先是欲令眾生都能得到快樂,而施以慈心,繼而看見有人不能得到快樂,悲心油然而起。接著又想令眾生都能離去苦惱,得到無上法樂,喜心繼之產生。以慈心、悲心、喜心度眾,而不起憎愛貪憂,不生人法執著,就是捨心現前的境界。因此《大智度論》說:“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余三隨從如人民。”
  參.長養四無量心的方法
  《華嚴經》雲:“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慈悲喜捨是我們依止安住的所在。我們想要培養“四無量心”,應從下列兩點著手:
  建立自他互易的觀念:常常換個立場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長養“四無量心”。
  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以業力輪回而言,眾生沉浮在生死海中,已不止千萬劫以上,因此,六道眾生無非是我們過去世中的父母親朋;以法界緣起而言,眾生與我本為一體,又何有親疏之分?如果我們能由此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就能泯除計較分別心,長養慈悲喜捨心。
  此外,當我們實踐“四無量心”時,應該要有智能做為引導,否則濫用、誤用的結果,只會形成社會的亂源。例如:濫行布施,造成一些人不勞而獲的觀念;見到有人破壞社會正義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義直言,反而臨陣逃脫,勸阻他人;父母供給兒女金錢吃喝嫖賭,甚至一意姑息,縱子犯罪;社會人士不當的放生,害死更多的生命等等,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上一篇:《因與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下一篇:元音:修行的六個要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