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遠離散亂 方成禅定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久遠之前,釋迦牟尼佛曾轉生為一婆羅門種姓之人,勤學吠陀等一切學問,不久即以智者贊譽而聲名遠播。他不但財富圓滿,而且素喜布施,更深知在家乃一切過患之來源,故而他即如拋卻雜草一般出家苦行。當其離家之時,欽佩他功德者皆願跟隨學法。此婆羅門不喜散亂之地,他專程前往南海歌屋地方,擇一寂靜地精進苦行、嚴持禁戒。盡管住於條件艱苦之清修森林中,但因其前世善根力,他卻素喜布施,只要有客相訪,他依然會用草木根果及淨水相待,並以“善來”稱謂歡迎諸人,令其皆生歡喜心。因其對苦行者行供養,人皆稱之為阿嘎貝大師。

帝釋天為觀察他修證境界,即來此寂靜地將草木根果等物盡皆隱藏起來。阿嘎貝大師仙人原本就知足少欲,不貪口腹之欲,只喜坐禅入定,因此他根本不觀察食物消失不見之原因,煮熟樹葉並享用過後,他立即進入禅定狀態。帝釋天後來又把草葉樹葉漸次隱匿,仙人則將剩余或陳舊枝葉撿來煮食。帝釋天最終以婆羅門形象現身仙人面前,仙人歡喜接待,遂將辛苦所得葉子煮與他為食,自己依舊日夜坐禅、歡喜不辍。

帝釋天化現之婆羅門連續三日到仙人處,仙人始終以喜悅心態接待、供養、承侍,帝釋天深感稀有,他想:此人苦行精神實在可嘉,如果他本人願意,連三十三天天主之位僅憑思維憶念即可垂手而得。想到這,帝釋天不由替自己處境擔憂、恐怖起來。他現出天身來至仙人面前問道:“你苦行精進到底有何必要?你對苦行又有何想法?”

仙人回答他:“我為解救感受生老病死之眾生而苦行。”聞聽仙人如是答話,帝釋天不覺心開意解:他原來並不希求我所有之果位。高興之余,他便對仙人允諾:“我欲賜你悉地,請盡管開口索要。”仙人急忙提要求道:“有善妙妻兒財產並不能令人滿足,希望你能賜我斷除貪欲之悉地。”帝釋天正欲賜其悉地,聞言不禁深感滿意且贊歎。而仙人則利用祈請悉地之方式趁機為帝釋天說法道:“嗔恨心乃摧毀一切利樂因,請賜與我滅嗔恨心悉地。”帝釋天又感滿意且贊歎不已,正欲賜其悉地時,仙人又趁機傳法說:“我不欲見凡夫愚者,亦不欲聞其言,或與其交往,因我不欲感受與此類眾生交往之痛苦,我需你賜與此種悉地。”

帝釋天聽罷頓感困惑,他問道:“此等凡夫愚者甚為可憐,你既具有大悲心,為何又不願見到他們?”仙人解釋說:“無論我如何行事都難以饒益此類眾生,他們親行非法又令別眾亦為非作歹,此種作為讓人怎能對其生起悲心?他們根本就非為堪受饒益之法器,故而我不欲與此類人眾交往。”

帝釋天再次對他教言贊歎有加,於是就雙手合掌如蓮花花苞、正欲以恭敬心賜其悉地,仙人此刻又說道:“我願會見智者,與他們交往,聽聞或與之交談,如此即能令我獲得安樂,我欲獲此種悉地。”帝釋天又感疑惑,他不覺問道:“你喜歡智者,這又為何?”

仙人回答說:“智者行為如理如法,不惟如此,他們還令眾人亦行合理之道。這些智者從不說粗語;恆時得利益;既無狡詐心;身心又調柔、寂靜,堪為饒益法器。”帝釋天聞已又是一番贊歎,為報恩他又說道:“你還希求何種悉地?”仙人便繼續提出請求:“我性喜布施故而需飲食充足,另外我尚欲所有乞討者都具足清淨戒律,能達成此種願望之功德、悉地請賜與我。”

帝釋天感慨答言:“你今日所說教言皆非常珍貴,你所提要求我全部答應以作對你傳法之報恩,我定會賜與你所求悉地。”仙人此刻卻說出令人困惑之語:“你乃所有天人中最善妙之天尊,並欲賜我能帶來利益之悉地,但希望你自此之後勿再前來!你為摧毀非天之大尊者,望能圓滿我願、賜我此種悉地。”

帝釋天聞言深覺羞愧,他因自己不被仙人邀請前來而發問道:“諸多苦行、念誦、坐禅之人都喜我前往他們那裡,而我還答應贈與你悉地,你為何卻說不欲再見我?”

仙人誠懇解釋說:“我絕非以不恭敬心或有意不善待你之方式不願見你,只是你這善妙天人若經常前來,我心會因之而散亂。你本人雖心性清淨、寂靜,但我惟恐你常來會壞我禅定,因此我才不欲再見到你。”

帝釋天聽後更對仙人敬佩不已,他在頂禮、繞轉仙人後就隱身而去。

第二日晨,帝釋天將所做天人飲食送至仙人處,又將親自迎請之數百緣覺帶至仙人面前,並及供養神馐之天子也一並前來。眾人在見到仙人後紛紛對他行各種供養。

於森林中苦行者,能喜布施當然為一種善舉。世尊因地時不貪執食物,亦不願見天人,更何況其它非分之想。因此我等當知,真正欲成就禅定,必須遠離一切散亂,非如此則不足以致成就。
 

上一篇:善行巧服妓女
下一篇:捨物捨身而求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