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丹增嘉措活佛:如何利用痛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首先,我們應該放棄不願接受痛苦的心念。否則,在面對痛苦之際,心中就自然產生煩惱,導致承受力變得脆弱,因此,逃避痛苦是消極的,我們應該對這一點引起足夠的重視。

痛苦本身,不一定都是有害的,它可以轉化成力量。如果我們正確地利用這種力量,就能夠使惡緣變化為順緣。一般來說,無論做什麼事情,不會一帆風順、輕而易舉的。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既然違緣不可避免,在面臨挫折時,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崩潰,應該鼓起勇氣去堅強地面對。在遇到困境之際,我們的注意力不應該集中在痛苦之上,而應集中到如何運用轉化痛苦的力量上。

如何運用這種力量呢?我們可以借助這種力量,去幫助那些飽受苦難的人們,去戰勝痛苦,重新獲得幸福快樂。當然,每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也許有人懷疑自己在幫助他人減輕痛苦方面缺乏足夠的能力。但是,事實說明任何人都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我們可以用善良之心,給予那些身受痛苦的人們力所能及的同情和安慰。經驗告訴我們,遭受痛苦折磨的人特別渴望得到他人的同情與安慰。所以,這也屬於正確利用痛苦的方法之一。

假如我們沒有機會和條件,用語言去表達同情和安慰,那麼,我們也可以嘗試用觀想的方法,去利用痛苦。即以自己的痛苦經歷推及於他人,從而懂得,在這個世界上,和自己一樣的受苦受難者,乃至更甚於自己苦難的眾生,實在是數不勝數的。在今天的陽光下,許許多多的眾生正在遭受無盡的痛苦。比如,有的因身體飽嘗疾病傷痛的折磨而痛不欲生,有的因精神上受到折磨而意志消沉,瀕臨自殺的邊緣。不光如此,就在當前短暫的這一刻,就有無量的眾生經受著失去生命的痛苦, 如果對這一切都視而不見,還能容忍自己說只有我一個人在受苦的話,他就應該想到自己的心胸實在是太狹隘了。

我們應當把注意力轉向到眾生的痛苦上,並盡力地生起慈悲之心,如此亦能惠及於己身。如果自己沒有經歷過痛苦,就不容易產生關心眾生的想法。如果不能產生這種想法,對眾生所經受的痛苦折磨就難以產生同情和憐憫,如此則很難生起對痛苦眾生的慈悲之心了。相反,當自己正在經歷痛苦的時候,想想自己的遭遇,那就比較容易產生同情心和慈悲心。所以,牢牢把握住這個契機,痛苦就將產生非凡的價值。

在自己出現痛苦時,我們可以把握機會利用這一痛苦利益眾生。若進一步闡明,就是觀想以自己的痛苦來代受眾生的痛苦。我們可以同時發願:願以我這一次痛苦的經歷來消除眾生的所有痛苦及其根源,願以我的痛苦來換取眾生的痛苦,願以我的憂傷來取代眾生的憂傷,願以我的死亡來替代眾生的死亡……對此,願上師三寶加持我如願以償!

我們若更進一步修行的話,可以采用大乘佛教所教授的竅決方法,即通過自己呼吸氣息的出入,來進行自他苦樂的交換。可以這樣觀想:在從鼻孔呼出清淨之氣時,將自身的安樂和安樂之因,化成白光融入眾生或某個特定痛苦眾生的身中;在吸氣時,將那些正在經受苦難折磨的眾生或某一眾生的痛苦與痛苦之因,都化為黑光,通過鼻孔,融進自己心中的“自我痛苦”的念頭上……

當這種修法修到一定程度時,就能夠具備真正消除眾生痛苦的能力。以前,國蒼巴大師在國蒼地方修行。一次,當他正在專心修法時,來了一位名叫讓西的婦女,她因死了丈夫和兒子,痛不欲生。國蒼巴大師見到她,心裡生起了無比的慈悲心。對她說道:“我時常心中充滿安樂,你就把安樂拿去吧!把你的痛苦留給我!”話語一落,那位婦女立刻不再感到痛苦,連她自己也感到意外。於是,她對大師充滿了信心。以後,她精進修行獲得了成就,成了一位自在的瑜伽母。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現在還沒有僅依靠觀想呼吸,而具有真正苦樂相換的能力,但是,我們若依靠清淨意樂,依照此法去修行,也能夠間接地對眾生有幫助。

對此,難免會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這樣修持觀想力真的可以把他人的痛苦拿到自己身心上,那對自己豈不是太危險了嗎?……如果有這樣的擔心,那就象我剛才在前面提出的那樣,內心思維“只要以自己所經受的某種痛苦,來替代眾生所受之苦”——有了這樣的發心就可以了。因為不一定非用這種“苦樂相換”的修行觀想方法去做。其實,將眾生痛苦真正換取到自己身心上的高深修行力,並非一般人可以達到的。所以,“危險”的程度自然是很小的。萬一真的具備了這種能力對於那些大菩薩來說,則是求之不得。能用自己這麼小的痛苦去消除眾生巨大的痛苦,那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事呀!

對於真正的修行者來說,痛苦不但不會令人困頓,反而已成為生活上的一種樂趣。以前西藏噶當派的大德們就認為,遇到痛苦,是十分榮幸的事。卡巴格西曾說:

“現今所有微小苦,能消宿生之業障,

此引來世之幸福,當觀痛苦即歡樂。

逆境惡緣為善師,災禍促得修行益,

以苦掃除罪業障,豈視痛苦為不幸?”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自己過去世所積造惡業的種子,一直存留在相續中,在沒徹底鏟除之前,它肯定能發芽生長,早晚都會造成劇烈的痛苦與沉重的災難,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我們現在經受一點微小之苦,如果能夠正視它,它就會使大的罪業淨除,今後再也不經受痛苦了。

因此,痛苦是痛苦的結束,痛苦是掃除罪業的掃帚。然而,為何將痛苦作為善師——善知識呢?從某種角度來講,正如佛陀所說,假如世間沒有痛苦,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從六道輪回中求得解脫了。

但是在以前,這些道理還僅僅停留在理性認識上,現在則可以依靠所受痛苦的經驗來清楚地知道。從而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同時,也認識了解脫的意義,促進了修行。所以,我們應該把痛苦作為善知識來看待。薄多瓦大師也說過,一般人對於下雪多感厭煩,但對於遠行的商人來說,卻是件好事,因為下雪對馬蹄有利,晚上下還雪可避免盜馬賊的光臨。同樣,一般人雖然對痛苦感到憎惡,但作為一個修行者來說,這的確是好事,應該坦然接受痛苦、貧窮、謾罵、誣陷等等,甚至包括夢中的痛苦……如此行持,將會得到淨除業障等許多功德。

對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來說,痛苦對修行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朗日塘巴大師說:“昨晚我感到特別不適,修法的效果卻反而增長了許多。”

為了消除大的災難,應該接受小的痛苦——有關這個道理,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也說:“醫方中所說,以毒能攻毒,如是以小苦,除大苦何妨。諸法意前導,說意為上首,雖苦豈無益,作現苦後利,何況為自他,引廣大利樂,此法是常規!”上面頌詞的意思是說,比如在醫療中,就有用毒藥做藥物來治療嚴重中毒的例子,同樣,可以用痛苦來消除痛苦。也就是說,應甘願忍受較小的痛苦,來消除對自己有較大危害的痛苦。尤其是大乘主張,心是萬法的前導,心是萬事萬物中最主要的,所以,以利他之心來接受痛苦能產生極為廣大的利益,這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在醫生針灸時,病人的身體上會有短暫的不舒適,但藉此可以消除將要發生的嚴重疾病。同樣,我們為了自己和眾生深遠的利益,不用說這是值得做的,也是最應該做的事情——接受微小的痛苦。這也正是古代大德們的風范。

以上概略地闡述了關於面對痛苦的一些方法。也就是,以不執著(不要執著痛苦)和無常觀(痛苦不是永恆不變的)來為面對痛苦打下基礎,以夢幻觀(痛苦是一場噩夢)和無我觀(受苦受難的我到底在哪裡)來正式面對和處理痛苦,以利用痛苦(如何利用痛苦)來遣除違緣和促進修行。這三者在這裡是以前行、正行、後行的方式來闡述的。但這也並非一成不變,我們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根基(條件)以與自己相適應的次第為前提來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其實,面對痛苦的方法遠不止於上述幾種,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與之相應的方法內心的安詳與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普遍認為快樂是存在於外在物質上的,從而引發盲目沖動地去貪戀、去執著追求。不過,追求外在物質所產生的快樂並不可靠。一切外在的物質,都是虛假的世俗法,它們往往欺騙著我們從眼識(以及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乃至到意識間的感官。那些未證悟的人們,會經常跟著外在物質的假相跑,變得迷惑彷徨……

我們所處的這個花花世界極具誘惑力,而人們的心也是飄搖不定毫無主見,導致心識被外境物質所控制,極不穩定,變化很大。舉個例子來說,回憶自己從童年到現在的經歷,思想認識的更替變化是如此頻繁。過去判斷為千真萬確的事情,現在很多都成了錯誤的;過去認為是真理的,而現在有許多變成了謬誤;過去認為是謬誤的,但現在有許多變成了真理……由於看到如此變化的現像,不禁使人感到,過去和現在的想法的確是不同的,去年和今年的想法也不一定是相同的。不光如此,昨天和今天的想法,甚至早上與晚上的想法也不一定相同。由此可見,我們已經被心欺騙了多少次呀!誠如佛經中說,“眼耳鼻及舌身意,此等功用非正量,如若感官皆正量,聖者之道有何用?!”

從無始乃至於今天,外境欺騙了感官,感官欺騙了我們……這一道理就如同西藏諺語所言,“仇人欺騙兒子,兒子欺騙父親”。因此,不牢靠的基礎——感官,依虛假世界所產生的身心感受,是非常不可靠的。

下面我們先從身識——身體的感覺說起。例如,當感到寒冷而難受時,就希望得到熱的溫暖,稍微享受了一下溫暖,就感到舒服。但是,如果時間長了感到十分煩熱,進而身體就難以忍受了——由此可見,從熱的溫暖所產生的安樂也不是絕對的。再比如,坐久了會感到煩躁,就想出去走走,活動活動,由此會覺得舒服。然而,走的時間長了,舒服感會消失,又想回去坐坐……所以,依靠外在形式所得來的安樂感只是暫時的相對的。

從以上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知道,假如從熱的感覺中得到的舒服是絕對的快樂,那麼,即使處在燥熱的環境中,也應該感到安樂,事實並非如此。這種快樂的產生又需要在某種條件——冷氣的加入下才能重新獲得。從行走中得到舒服感,就必須以長時間久坐為前提條件……否則,安樂怎有可能產生呢?

如果存在絕對的安樂感,就不應該需要其它條件。因為,其本身自可產生快樂。但是,實際情形不是這樣。這種世間的快樂,在龍樹菩薩所著的《寶鬘論》和聖天菩薩著的《中觀四百頌》中都取名為“改變痛苦形式的快樂”。它意思是講,某種痛苦僅僅是改變了形式,即成為所謂的快樂,其實,它本身並非是真正的快樂。

同樣,意識的感覺也是十分不可靠的。例如,從感情方面說,有些年輕人遇到了稱心如意的朋友,最初時,對方的每個言談舉止都是那麼的可愛且百看不厭,仿佛世間所有美好的東西都集中到了她(他)的身上,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要是沒有了對方,就會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臉上也失去了笑容。和對方在一起的情意綿綿歡樂幸福,好象用世間所有美妙言辭都無法表達,對未來充滿了美好憧憬。但是,在漫長的生活道路上,還需要面臨許多考驗……一般人的內心世界根本不自在,他們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無法和諧統一的。事實往往是這樣,當熾熱的感情稍為冷卻,而理智戰勝感情時,也許你就會發現對方發生了許多難以預料的變化。“以前的人怎麼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了”——此時,一看到對方,就心厭情忿。以前依靠對方所產生的快樂,現在則完全被痛苦所取代。因為誤會而結合,因為理解而分開。最終事情到底是否如此,只要問一問那些離了婚的人士就明白了……

的確,我們一般人的心理感受都是隨著外境的變化而變化,甚至,這種變化也是非常迅疾的。所以,凡夫之人不論何時何地,永恆的安祥是難以獲得的。如此看來,我們的心理感覺並不是一牢永固,如果真正的快樂存在於外境當中,那麼,用游戲和歌舞的歡樂,對於那些因失去兒女而感到痛苦不堪的父母們來講,也應該使他們心生歡喜。但事實上卻是恰恰相反的。如果給他們這樣做,必然會加劇他們的痛苦,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假使欲令他們快樂,那所必需的首要條件就是先要他們心情開朗——把心鎖打……由此看出,所有的外在事物,僅僅是生起快樂的次要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

人們因為愚昧的緣故,自以為一切快樂都能從外境獲得,這種習氣已經根深蒂固。人們往往極力追求外在物質的歡樂,這有巨大的危險性。因為,他們的內心世界根本不自在,即便獲得了少許快樂,也極易被外境所轉,而最終成為痛苦。他們追求外在快樂的行為,往往都以失敗而告終。米拉日巴尊者曾說:“內在歡樂尚未得,外在快樂皆苦因。”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這個時代,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物質方面的進步,與精神方面的發展是十分不平衡的,由此造成了許多問題。在當今社會,競爭局面與日俱增。為了追逐名利,人們不擇手段,爭前恐後。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我們不可否認,有的人采用合法與不合法的手段,的確獲得了些許成功。這些人的富有生活,對於弱小貧窮者來說,都是夢所不及的。有的人對他們羨慕不已,會不由自主地蜂擁而上,迎合奉承、谄言獻媚……實際上,那些權利與金錢,正如借來之物一樣,你僅可以暫時享用,但並不能永遠屬於你,對於這個道理又有誰能夠知曉呢?

無論擁有多少財富,仍沒有滿足之時,這是凡夫之人共有的特性。某些已有很高名利地位的人,他們欲望膨脹,對外在物質的貪婪達到了極限,而這種貪欲卻永無休止……在此情況之下,若失去了地位,耗散了財富,那些災難又接踵而至……這時,以前所有的歡樂幸福都變成了記憶中的痕跡,是再也回不來了,除了能增加自己的痛苦之外,是毫無益處的。親朋好友會遠離,而圍聚在自己身邊的人卻是相互譏諷責怪,喋喋不休……此時此刻,這個人內心中熊熊燃燒著悔恨之火,所有希望都變得十分渺茫,最後連活下去的勇氣也喪失了。另外一部分人,雖然暫時沒有喪失名利地位,但是,他們的心思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考慮著利害得失,一直都被焦慮所困擾,從而在精神上不斷地遭受痛苦的折磨,他們不僅迷失了前進的方向,而且在前進過程中愈加感到惶恐不安。他們的內心總覺得如履薄冰,心驚膽顫。雖然盡可以得到現實生活中的豐富物質享受,但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很難再出現真正的安祥與恬靜。因此,外在物質的快樂並非可靠,它是不健康的快樂。

有人會問,既然這樣,是不是我們完全不可以追求外在物質的快樂呢?我想,人類生活在這個世界期間,完全不享受外在物質的快樂是不太現實的,對此我並未加以否定。我想強調的是,要想獲得健康的快樂,必須依靠內心這一主要因素,而外在物質是次要的。所以,一定不要對主要的追求和次要的追求在認識上出錯,這是十分重要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假如我們以內心為主要目標去追求,由此獲得自在的話,那麼,即使受到外部世界的干擾與刺激,也不會產生痛苦,而且,自然而然,就會在人生之路上充滿了快樂與幸福。又有人會想,追求內心快樂是否妨礙到享受外在物質的快樂呢?我認為,這不僅沒有妨礙,反而是有助益的。假若我們的內心沒有安祥自在,那麼,不管外在東西多麼美麗漂亮,也會感到索然無味。假若我們的內心已然悠閒自得,那麼,對於外在物質品味,自然會感到快樂。

我們上面所闡明的情況,是針對一般尚未達到高水平的修行者而言,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法完全脫離外在物質的快樂。但是,對於高層次的修行者就不同了,他們是不被外在物質所支配的,完全依靠內心的力量來達到自在灑脫,對於一切都感到純粹的快樂,從而獲得一種安樂三昧。在《父母相會經》中說:“有一種禅定名叫安樂三摩地,若獲得了此種三摩地的大菩薩,他們所感受到的萬法皆是快樂的。”這句話在一般人看來,肯定會有些神秘色彩,但是,我們卻不應該排除其中真理的存在。有人會覺得這個道理太過於理想化,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我認為,美好的理想不能代替現實的快樂,現實的快樂也不一定是你所想象的那樣只有失望。所以,過於的樂觀與過於的悲觀都是錯誤的。對於我們一般人,要想獲得佛與菩薩所具有的快樂,也許還要有漫長的路要走,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得到內心的快樂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承受,而不應該是消極地遺棄。

內心的安祥與自在,是真正宗教徒的生活。所有依靠外在欲求的快樂,都是不堪與之相比的。心裡的歡樂和外在的歡樂二者的區別用一句比喻來說就是,通過外在的欲求所得到的歡樂,就如同搔癢而出現的歡樂一樣,從內心中獲得的歡樂,就如同擺脫瘙癢(皮膚病)之苦的歡樂一樣。搔癢從開始到把患處抓傷,盡管覺得很舒服,可是越抓越難受。與此同理,依賴對世間的欲求所得到的快樂,從開始享受到結束,自以為是快樂,但是實質上並未超越壞苦的范疇。越是享用它,痛苦的感覺就會越大。反過來講,擺脫了瘙癢之苦的歡樂,雖然沒有瞬間短暫的變化所產生的快感,但是它的本質卻是真正的快樂,無論怎樣去享受它,都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同樣,內心的安樂,雖然不是世俗人有染污的零星所現的快樂,然而,它的性質是一種本質的歡樂。無論怎樣享用它,都沒有絲毫的變化。這就是它的特點。

針對這些情況,龍樹菩薩闡述道:“搔癢所出之快樂,擺脫瘙癢更快樂。享受欲求之快樂,擺脫欲求更快樂。”對於世間欲求的快樂(外在的快樂)和內在的安樂兩者之間的差異,無著菩薩進一步講道:“享用智慧的生活,也就是佛法的生活,那些只靠吃喝、女人和歌舞等所得到的歡樂是根本無法與之相比的。為什麼呢?依靠吃喝玩樂等得到的歡樂:是不能遍及全身;這種快樂是依靠外界某種條件產生的,因此,不是隨心所欲就能得到,具有很大局限性;這種快樂在享受中被享受所結束;這種快樂是產生各種煩惱和痛苦的基礎。反之,享用佛法生活所得到的快樂:是遍及全身;是“隨心所欲”就能得到的;這種快樂在享受中恆久不被享受所結束;它不會產生任何煩惱和痛苦。”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兩種快樂的確是有很大區別的。

獲得內心真正安樂的人們,無論怎樣做,對他們來說都是歡樂的。即便他們缺吃少穿,沒有可親可愛的親友,也許甚至飽受饑渴與寒風刺骨的折磨,但他們內心仍然是喜洋洋樂融融的。此時,是真正達到了“樂中最殊勝,內心即安祥”的境界。

米拉日巴尊者對他的現狀曾這樣描述說:“見其住所如獸穴,他人觀之心恐慌;見其飯菜如狗食,他人觀之胃嘔光;見其身體如骷髅,仇敵觀之淚滿眶;見其內心如佛陀,如來觀之生歡喜”。這個道歌是尊者唱給他自己妹妹聽的,我們聽了以後,也許尊者的身影會浮現在我們面前,想起當時的情景,就會百感交集。

本來尊者米拉日巴兄妹兩人,父母在世時,算得上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因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隨著歲月的流逝,父親離開了人間,他們不再擁有自家積累的財產,親戚們成了他們的仇人,一家人受盡了苦難。在經歷了一連串的痛苦折磨之後,尊者米拉日巴不得不離開家鄉,與親愛的母親生離死別。

多年後,他懷著見一次母親的願望回到了家鄉,可是母親已經去世,妹妹也流落他鄉。剩下的只有茅草叢生的殘牆,愈加令人感到悲傷。後來,他到了山上修行,一直也沒有見到妹妹。這次突然見到她,假如他是一般人,心裡又有如何的感受呢?

對於妹妹來說,當然內心的痛苦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母親在世時,母女倆人相依為命。後來,母親淒慘地死去,留下她孤身一人,流離失所……這些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她的心中,已經有許多年了,一直沒有找到能夠傾吐心裡話的人,這次終於遇到了!可歎的是,這位哥哥已經不象個人樣,而象個山中的野獸。他的身上長滿了綠毛,眼睛凹陷,瘦骨嶙峋,手腳都象是快要斷了似的。她看到這個樣子,心裡充滿無限悲傷。她哭泣著對尊者說:“哥哥,阿媽是想念著你而悲慘去世的,除了我以外,她的身邊沒有一個人。後來,我無法在家裡繼續呆下去,只好到處漂泊流浪。我不知道哥哥你是死是活,我想要是哥哥你沒有死的話,你肯定活得會比較好。可是,我見到的你怎麼是這副樣子呢?而我的情況就是你眼裡所見到的。象我們兄妹倆這麼苦的人恐怕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了!”說完,呼喊著父母的名字大哭起來……本來非常安靜的巖洞裡,突然間,尊者米拉日巴的道歌聲和妹妹的哭聲交織在一起,就象是在表演一場相聚無常的悲劇。

從這個真實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世俗人和修行者面對痛苦的態度上存在的差異。以及修行者對待痛苦的灑脫風范。

內心得到大自在的修行者,無論遇到什麼境遇,都不會受其挾制和役使,就象尊者米拉日巴一樣,他是我們真正追求解脫的所有修行者的楷模,他的一生是輝煌的歷程。對於這樣的一位勇敢者,無論是什麼樣的痛苦和傷害,都無所畏懼。在這種修行者的人生旅途上,內心永遠是安樂的。他們實現了永久的理想,而對於世間任何快樂都無所羨慕,從而,達到了最高境界。正如尊者米拉日巴所說:

遠離嗔恨損害得安樂,

拋棄傲慢嫉妒獲安樂,

平等安住萬法亦安樂,

以心觀心即得此安樂,

無別智慧法界中安樂,

自然而然本性之安樂,

此樂於我樂樂有許多,

無所希盼世間之歡樂!

我們在閱讀了這些大成就者的傳記後,會油然生起猛烈的信心。的確如此,他們有與眾不同的殊勝安樂。這樣看來,大成就者們所得到的快樂,以及實現人生的價值,是遠遠高於世俗快樂和世俗人生標准的。我們應該樹立遠大而高尚的目標,去努力追求殊勝永恆的安樂。這樣的究竟安樂是一直存在於心性光明之中的,若能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最後,我衷心地祝願閱讀此書的有緣者:

了悟自性光明大圓滿!

人生之路安樂得解脫!

吉祥圓滿
 

上一篇:丹增嘉措活佛:痛苦是一場噩夢
下一篇:耶喜喇嘛:通過佛法找到我們自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