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王尚智:另類探索聖嚴師父的思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在下午三點開會之前,我繼續在遙遠天邊,以回顧書寫紀念聖嚴師父。 回想當時感覺,總是很奇特。 自從那年在金山,我在只有簡單幾間大殿寮房的法鼓山最初,打了「菁英禅三」。我被禁語、好吃的素食,以及大通舖的打鼾聲,分散了專注的禅修學習。 當時聖嚴師父在每回禅修段落的開示時,我一邊聆聽,一邊從心中召喚出所有曾經深交、熟識乃至訪問過的海內外高僧大德,然後把聖嚴師父的「身影與法音」,放進如同佛教名冊一般,在其中思索與觀察。 不是比較誰的「道行」高低,而是去深度體會聖嚴師父的「思想」!
每個人都有各自探索的方式。 對於聖嚴師父的思想,與我法鼓山好友們的哲學研究不同。我從「受眾」的角度來看。
現代的佛法弘揚者,無論在家出家堪稱滿山滿谷,遍布市井乃至媒體之中,有錢有勢、談玄說密、具神通能怪招的一大堆。 但真正能有逐一論述,同時發展成為一整套「思想體系」的,真的真的不多! 事實上,所有忙碌的「大師們」往往只要開口說說,要比自己找資料動手寫容易多了!一般而言,絕大部分佛教領袖們的各種開示著作,多數是由徒弟或他人所捉刀的呢! 而聖嚴法師多年來,這麽辛苦這麽忙,卻都自己找資料、自己寫書。
在「法鼓全集」之中,可以清楚讀到聖嚴師父的佛學思想。 毫無疑問,他是當代佛教界在印順導師之後,「唯一一位」真正有系統的,進行佛學研究與思想論述的法師(大部分都是在蓋道場或發展組織吧!)。 但我個人認為當中最獨到的,是聖嚴師父非常能夠「化繁為簡」,最終在佛教思想的應用方面,提出許多簡單有用卻又打動人心的概念甚至口號。 這與時下絕大多數法師(尤其在電視上講經)開示時,總是習慣含糊的解釋著經典內文,同時隨興越說越多那種「借題發揮」完全不同。
事實上,將繁復的思想與方法能簡單的「一語道破」!這是需要非常深邃的智慧,尤其需要「從眾生的需求或苦難深處」,去不斷的思索與提煉而出的! 直到多年下來,我終於明白,聖嚴師父是多麽的不容易!他能夠將佛法與禅修的要旨,同時在本持著正信與戒律的基礎上,陸續將一套與時俱進的「佛法現代化思想及方法」,放進人們如此充滿雜念與煩惱的生活之中。 當中最動人的,聖嚴師父完全沒有一副「佛陀高高在上、法師情操聖潔、眾生多加忏悔」的狀態去說法,而都是從人們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煩惱中,去觸發一些樸實的「實踐入口」。 「提出能真正實踐的佛法」,這才是聖嚴師父思想,最樸實而燦爛的所在!
我也一直在觀察聖嚴師父,如何經歷人世間的「名利」考驗。 在電子媒體以學佛素食者往來多年,我認識往來的各個國度與宗派的「弘法者」不勝枚舉。我認為聖嚴師父,應該是少數真正「言行如一」,尤其一切生活最為簡單樸實的頭幾位。
而法鼓山的道風,對於人們也不具「侵略性」。 只要曾經出沒過台灣各大佛教山頭道場的都知道,法鼓山應該是最不會一直要你排除萬難加入成為「會員」,或者走進道場到處都一直要你捐錢「布施」,乃至弟子信眾一直在你耳邊嚷嚷宗師有「多麽慈悲、道行多麽高深」的團體吧!
宗教與媒體的法則非常接近,人們仰望的目光匯聚成「名」,依著名而集聚的「利」,其實讓許多侈言「紅塵度眾生」的出家人或修行人,其實比一般人更為沈淪。 其實在佛教經典中,佛陀已經預言了這個佛法被稀釋與敗壞的必然;不是因為佛法,而是因為「人心」本然的緣故。 於是「以戒為師」,弘法者本身自己是否「重視戒律」,是否即使順應人們方便而仍然至少強調「努力堅持戒律的基本精神」,成為非常重要,也是佛陀提醒在慎選明師時,最關鍵的所在!
在這一個我所最在意的關鍵點上,聖嚴師父本身以及法鼓山的精神,是台灣幾個佛教大山頭之中,唯一令我合掌信服,始終強調以「戒律」為發展本軸的所在。 這當中特別可以從佛教團體作為「非營利事業」的本質,應該能夠經得起「寺院(法人)資產運用及管理」方面的檢驗與論證。 與其他大山頭不同,幾乎未曾聽過法鼓山的基金會,四處在接洽買「房地產」的吧! 聖嚴法師在這方面的用心與嚴謹,無論對他自身或對僧團的要求,都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如今,聖嚴師父的「法的傳承」,成為當務之急。 在聖嚴師父離開人世,而無法再讓人聆聽法音的遺憾中,讓人略感欣慰的,是法鼓山體系近十多年來,對於聖嚴師父的文字影音紀錄,也已經持續多時,留下許多珍貴的「法」的資產。 其中,特別是聖嚴師父與科學家、思想家、企業家、明星等各類菁英的「對話錄」,非常精彩平易,卻也同時觸人深省。 影音時代,連同文字的傳述,讓師父的「法身」確實得以保留,繼續傳遞。同時所幸「法鼓」的體系中,向來沒有一般道場急於「自我吹捧」的風氣,相信可望能夠讓樸實的大法鼓,繼續鴻鳴下去。
在此同時,法鼓山在多年前由僧臘並非最資深、知名度並非最突出的果東法師接任住持,也讓我無比敬佩聖嚴師父在「道場傳承」議題上的智慧。 相對於當今無論佛光、慈濟、中台,乃至中國佛教會等等諸大宗派,至今仍然沒有清晰明確的「傳承對象」與「管理體系」的設計,台灣佛教界絕大部分接下來的「接班態勢」與關鍵人才的培養,其實依舊混沌不明。
法鼓山於此,由於聖嚴師父的高瞻遠矚,提前面對與安度這個關鍵問題。 真正的「放得下」不是到時候什麽都可以撒手不管! 真正的智者,總是因為慈悲心,而能提前預見並為此巧作安排,讓所有可能因為人心機緣變化,所可能產生的資源爭奪與發展偏向,獲得提前的抑制或調整。 一如佛陀當時,對於佛陀涅盤後的判斷,提出「以『戒』為師」作為「清淨傳承」的標准!
我這一生直接間接,皈依過許多高僧大德。 但我始終毫無疑惑,我不是某某徒弟,隸屬某某道場。皈依三寶,真正的師父是「佛陀、佛法與所有賢聖僧」。 我在法鼓山獲得的法號是「果行」,念ㄏㄥˋ。 非常感念聖嚴師父的教導,對我來說,特別是慷慨的讓我見識了道場裡真實的「殊勝與煩惱』,令我很早就能放下對道場或出世的某種浪漫想像,而就整個自己的人生所歷,去坦然抉擇而觀。
「法鼓大學」是聖嚴師父唯一指名,尚待完成的心願。我們也將努力協同完成。 據說聖嚴師父曾私下表示「很快會再回來」!我倒是希望師父不用急,先在極樂世界「度個假」再說吧! 菩薩無窮的願力,每回也都要在寂靜涅盤中「充充電」,或者至少幫我們多多請教一下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最深切幽微的佛法吧! 未來的世界與人心更加變動混亂,師父再來時,可要有心理准備呢!
而法鼓山的好友們也不用太過哀傷。 如同佛陀涅盤圖中,有智慧的大菩薩們,都是微笑凝視著佛陀入滅的。 因為諸法離於生滅,而信心不增不減故。 如幻的生死、來去的輪回,以及不可思議的因緣,只要能夠靜下心來,打開智慧的法眼,仍然可以清晰望見歷來一切智者身影,乃至聖嚴師父的微笑面容。
我自己特別要感念聖嚴師父,連圓寂,都是如此樸實的訴說著佛法的真實。 聖嚴師父思想此生的最終,完成如此寂靜的實踐。 包括我在內,所有深心密念的佛弟子,皆當隨學才是。
王尚智。TVBS、鳳凰衛視、人間衛視的「退役官兵」。擔任過台、港電視媒體總經理、新聞總監及節目主持人,熱愛開發媒體新市場。早年記者生涯跑兩岸新聞,長期關注北京、台北兩地為主的華人趨勢脈動。現為北京中央美院博士生,研究宗教美學。目前常住亞洲各城市,從事美學研究論述,並在雅加達主持一項新媒體的實驗計劃;深度參與各項NPO非營利組織、國際NGO項目,以及CSR策略擬定。
|
|
|
|
|
|
上一篇:心地善良,可內心還痛苦的真正原因
下一篇:李家振:信佛的人是樂觀的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