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開示:樂說世話有哪些過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淨空法師開示:樂說世話有哪些過失
節錄自《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
⒌初業菩薩當觀世話過失有二十大類
①長行
下面是世話,過失也有二十種。請看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世話中過。若觀察時。菩薩應住。決定之義。由觀是義。不生熱惱。
彌勒菩薩請法的言詞裡面不難懂。“決定之義”恐怕同修們有疑惑。“菩薩應住決定之義”,這個“決定之義”就是真實的事理;《般若經》上講諸法實相,我們現在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要住,他應當住宇宙人生真相之中。能夠這樣修學,他就不會生煩惱了。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世話過失。有二十種。若觀察時。能令菩薩。住決定義。由觀是義。不生熱惱。
這是佛總答彌勒菩薩之問。這確確實實可以做得到的,問題是你要會作觀,也就是你對於世話的過失,離世話的功德利益,你能夠觀察透徹、明了,你就能“住決定義”,這個心安住在諸法實相,就不會生煩惱。
彌勒。雲何名為。樂於世話。二十種過。
“樂”是喜歡、愛好。愛好於世話二十種過,佛在此地為我們說出來了。
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聞。
“多聞”是指多聞佛法的人;對於廣學多聞的人,他不會尊敬。
為什麼呢?
簡單的說,就是世間法他知道得太多了,因此他就生驕慢之心——驕傲、貢高、我慢,這個出家的比丘菩薩雖然讀的經書很多,他也瞧不起,也沒有看在眼裡——不敬多聞。
二者。於諸诤論。多起執著。
這是自古以來在所不免,這個爭執太多了。
為什麼有爭執呢?
成見很深。
三者。失於正念。如理作意。
他起心動念不如理,也不如法;“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與這個不相應,叫“失於正念”。不知道如理作意,他的起心動念都是生煩惱。
四者。為所不應。身多躁動。
“為”是說他的作為、他的造作;他所造作是不應該造作的。
哪些是不應該造作呢?
三途業不應該造作啊!
簡單的說就是佛家裡頭常講的十惡業是不應該作的;“身多躁動”,他偏偏去造。
五者。速疾高下。壞於法忍。
這個高下是講他的心生分別;分別心太大了,就產生高下了。法忍他沒有了,他不能忍耐啊!
六者。心常剛強。
這個剛強的心障礙禅定、障礙智慧,所以
禅定智慧。曾不薰修。
七者。非時而語。言論所纏。
“非時”,言語有時節因緣,在某一個時候,不應該說的話,他偏偏說,往往說出這些話來,會遭受到許許多多的障難,我們今天講遭受別人的批評、攻擊啊!不應該說這個話。說話是大學問,一定要懂得時節因緣——什麼場所、什麼時節,哪些話不能說的……。他是愚癡,沒有智慧,不應該說的,他常說啊!所以被言論所纏。這就會受其他的人言語攻擊他、批評他。
八者。不能堅固。證於聖智。
這一句是講證果,當然這是更不可能的事情;不但深的果位他證不到,淺的果位,如須陀洹他也不能得到;不但聖果得不到,我們再仔細的觀察,他念佛這工夫成片也得不到。念佛人果然得工夫成片,就有把握往生,所以經上常講這叫易行道啊!“易”,容易。比較其他的法門,這個法門容易;其實也不容易啊!說容易是比較上說的。
其他的法門,一定要斷八十八品見惑,證得須陀洹果才算成就。我們念佛人,往生比這個是容易太多了。
念佛求往生,這個帶業往生,八十八品惑一品都可以不要斷啊!
不斷怎麼辦呢?
你要有能力控制住,這個控制住了就叫工夫成片。控制住容易,斷難啊!古人有個比喻,這個“控制”像石頭壓草,“斷”那是連根拔除,那個難。我們用這一句佛號能把煩惱習氣壓住,這個念頭才一起來,阿彌陀佛壓住了,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都不讓他有雜念起來,你能夠做到這個工夫就有把握往生了。
我們能不能壓得住?
佛號在口裡念,妄念照樣起來,這個不管用,這壓不住啊!這個搞法往生就靠不住了,沒有把握啊!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九者。不為天龍。之所恭敬。
“天龍”是指護法神,護法神不保佑你啊!
十者。為辯才者。常懷輕賤。
實在講也不是真的人家輕賤你,但是人家遠離你,對你敬而遠之,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辯才”就是修行工夫得力的人。
十一者。為身證者。之所呵責。
“身證”就是真正證果的人。他有時候會責備你。
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懷悔恨。
他這個“正信”生不起來,信心猶豫,有時候信,有時候不信,所以他常生後悔、悔恨。
十三者。心多疑惑。搖動不安。
這些原因都是貪著世緣。
十四者。猶如倡妓。隨逐音聲。
“倡妓”是比喻他心隨境轉。這個倡妓,現在的話就是舞台上的演員。演員隨著劇本在說話,不是自己的意思,自己沒有主見;唱歌、跳舞隨著拍節在動作啊!聽人家指揮,自己作不了主宰,就是這個意思。
十五者。染著諸欲。隨境流轉。
貪著五欲、六塵,必定是心為境轉了。
十六者。不觀真實。誹謗正法。
習慣於邪法裡面,遇到正法他還不習慣、不能接受了。把正法當作邪法,把邪法當作正法,這個事情在現代社會裡面,我們也常常見到。
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稱遂。
佛門當中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求不到啊!他心有求不能夠如願。
十八者。其心不調。為人棄捨。
因為他的心煩惱多、知見多——就是意見多,跟大眾很難相處。不能相處,當然你就會被這個團體擯棄出去了。
十九者。不知法界。隨順惡友。
對於十法界理論、事實都不知道,這叫迷惑顛倒啊!所以他沒有出離的心,他也不知道出離的方法。“隨順惡友”,跟他往來的都是愚癡人、懈怠人,都是作惡之友。
二十者。不了諸根。系屬煩惱。
“諸根”通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條根都是系屬於煩惱的,沒有辦法擺脫煩惱,這個日子就過得非常辛苦,果報當然就不堪設想了。
彌勒。是為菩薩。樂於世話。二十種過。
實在講,喜歡這些世間法的過失無量無邊啊!世尊把無量無邊的過失,歸納為二十大類,為我們略說。
②重頌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這下面總共有二十一首偈,也是屬於重頌。
憍傲於多聞。執著諸诤論。失念不正知。是名世話過。
第一句是重頌心生驕慢,不敬多聞。第二句是重頌於诤論多起執著。第三句是前面二十種過失的第三種——失念不正知。“失念”是隨煩惱裡面的一種。大乘《百法明門》裡面跟我們說煩惱有二十六種,其中有六種是根本煩惱,有二十隨煩惱。隨煩惱裡面分大隨、中隨、小隨,這個失念是大隨煩惱之一。
什麼叫失念呢?
對於正法常常忘失,也就是我們講的記性不好,常常忘記。佛在經裡面講的道理,修行的方法,契入的境界,他常常忘失了,失去了正知正見,這些都是與貪著、喜歡世話有關系。無明、煩惱、習氣,這是所有一切過失之因。佛在這部經上所說的種種過,可以說都是緣,有因再加上“緣”,果報就現前了。如同經上所說的。第二首,
遠離正思惟。
“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也就是大乘經上常講的正知正見。
正知正見的標准是什麼?
一定是與事實真相相應。《般若經》上常講的諸法實相,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與諸法實相相應的,這個才算是正知正見。由此可知,佛法裡面講的正知見是非常合理的,決定不是盲從。
身心不寂靜。
“心”,妄念很多。“身”,躁動。身心都靜不下來。
退失於法忍。
簡單的說,他沒有耐心。不但學佛沒有耐心,在日常生活工作裡面,他也沒有耐心,這也是世話的過失。
其心不調順。遠離奢摩他。及毗缽捨那。是名世話過。
這第三首是講用功。“世話”對於我們用功,也有很大的妨礙。“心不調順”,也就是心裡妄想、煩惱、知見很多,修行工夫就不得力了。奢摩他跟毗缽捨那,這是梵語。“奢摩他”翻作止,“毗缽捨那”翻作觀。教下常常講的止觀就是禅定。禅也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做靜慮。“靜”就是止的意思,“慮”就是觀的意思。可見得翻譯的文字不一樣,裡面的意思、境界完全相同。所以這兩句就包括了佛門所有一切的法門;就是修行的方法,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兩大類。這個止我們講放下;你能夠把身心世界,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從這個地方入門,就叫做“奢摩他”。或者你從看破,“毗缽捨那”是看破;看破是這一些事實的真相完全明了、通達了,這個心清淨了,從這個入門就叫做毗缽捨那。所以入不二法門,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兩種方法,一個是看破,一個是放下。喜歡世話的人,對於用工夫就有妨礙了。“遠離奢摩他”,這個止、觀你都不能成就。我們念佛,諸位同修必須要知道,會念的人,這一句佛號就是止、觀,裡面有止也有觀。念佛的時候放下萬緣,什麼都不想了,這就是止啊!一切妄念都止住、都放下了,這一句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觀。世尊在《大集經》裡面告訴我們,念佛是無上深妙禅,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你老實念佛,不必再去參禅了,念佛是無上深妙禅,這一句佛號裡面具足奢摩他、毗缽捨那。
第四、這以下是講在生活當中,也產生許多過失。
不尊敬師長。愛樂於世論。智慧不堅固。是名世話過。
此地所說的師長,是教導我們學佛的老師,不是世間的這些師長。世法裡面的師長,沒有教你了生死、出三界,這個地方是指教給你了脫生死、超越輪回的老師。因為你愛好世話、世論,當然把你修道的事業忘失了。或者是至少你也疏忽了,你沒有認真去做,這是不敬師長。所以師長並不是要我們常常奉養他、恭敬他,不是這個意思。
怎麼樣對師長尊敬呢?
依教奉行,這才是真正的尊敬。“智慧不堅固”,這是一定的道理。真實的智慧是從清淨心生起來的,你心不清淨,哪有真智慧呢!第五首,
諸天不恭敬。龍神亦復然。退失於辯才。是名世話過。
這是你得不到護法善神的保佑。縱然有辯才,你的辯才也會有退轉。第六首,
聖者常呵責。如是耽著人。唐捐於壽命。是名世話過。
“聖者”是修行證果的人;他看到你,感到你非常惋惜。必須要曉得,無量劫中得人身、聞佛法,非常不容易。
在佛法當中,尤其是聞到淨土法門,那真是無比的稀有。
為什麼呢?
這個法門如果你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一生保證你解脫啊!
你修學其他法門,則未必啊!
為什麼?
其他法門要斷見思煩惱。斷見思煩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這個法門不須要斷煩惱,叫帶業往生。只要你能信、能願、肯念佛,你就成功了;所以這個法門叫易行道。在一切大乘法裡面,最容易修學、最容易成就。所以它是稀有難逢的法門,遇到這個法門還懈怠,還不能把世間法捨掉,這個叫真可惜啊!“聖者”呵責的就是這些事情。“唐捐於壽命”,“唐捐”是浪費。你這一生寶貴的光陰空過了,沒有用在道業上,非常可惜!
諸行皆缺減。遠離大菩提。命終生憂苦。是名世話過。
“諸行”是講你的修行。修行這兩個字的含義,我們必須要清楚。要把自己修學的工夫,落實在生活上、工作上,平常的應酬上,那才叫真得力了,真正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這也是過去方東美先生常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啊!你真享受到了。“諸行皆缺減”是說你縱然用功,你沒有能夠落實在生活上,你每天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接物還是煩惱、妄想、分別、執著,換一句話說,你所用的工夫跟生活脫節了,這一句話意思在此地。“遠離大菩提”,生活都不能夠得利了,那要是證菩提涅槃,當然更渺茫了、更沒有指望了。“命終生憂苦”,“憂苦”是指三惡道。這也是世話把我們的功行耽誤掉了。
疑惑心動搖。猶如風吹草。智慧不堅固。是名世話過。
“世話”多的人,耽著世論的人,對於佛經典裡面所說的,理論也好、境界也好,常生疑惑,所以他的心不定,或信或不信,他的信心是動搖的,信心不清淨。“風吹草”是比喻,就是不定的意思;智慧當然不堅固。下面是比喻,
譬如倡妓人。贊說他勇健。彼人亦復然。是名世話過。
“倡妓人”是表演的,不是真的,也是我們常講作戲的。作戲不是真的。他在戲台上贊歎這個人“勇猛”,那是台詞上這麼說的;那個表演的人真的那麼勇猛嗎?不見得,他是演這個角色而已。這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這個修行人也就跟演戲一樣,不是在真干啊!他是搞假的,不是搞真的,這個裡頭的意思很深、很長。
我們細細想一想,我們學佛是真學佛,還是在演戲呢?
演給自己看,還是演給別人看呢?
到最後都落空了,這個很可惜。
隨逐世語言。染著諸欲境。常行於邪道。是名世話過。
這也是“世話過”,這一首的意思好懂,“行於邪道”就是非佛所說,與佛相背就是邪道。
希求心不遂。
這就是有求而求不得,這是八苦裡頭求不得苦啊!
谄曲多诤論。
心不正直,喜歡诤論。
遠離於聖行。是名世話過。
“聖行”是菩薩行,菩薩行是六波羅密、十大願王;他與六度十願完全相背了,遠離了,這也是世話的過失。
愚人得少利。其心常搖動。如猿猴躁擾。是名世話過。
“愚”是愚癡,沒有智慧。得少為足,眼前一點小的利益,他以此為足了。對於聖教,乃至於淨宗講的西方極樂世界,他有時候相信,有時候懷疑——西方真有極樂世界嗎?
我念佛,阿彌陀佛真的會來接引我嗎?
生這一種疑惑。這個疑惑很麻煩,諸位讀《無量壽經》就知道啊!“疑”為菩薩最大的障礙,所以根本煩惱裡頭貪、瞋、癡、慢、疑,那個疑不是對普通的懷疑,是對聖教的懷疑,這是大煩惱啊!使你道業不能成就,所以他心是浮動的。“猿猴躁擾”是比喻,所謂是心猿意馬。
智慧多退失。無有覺悟心。愚者所攝持。是名世話過。
自己沒有智慧,不覺悟,常常被這些愚者所玩弄、掌握、控制。
迷惑於眼耳。乃至意亦然。常與煩惱俱。是名世話過。
這是講六根迷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起用都與煩惱相應,這也是世話之過。
愚人樂世話。盡壽常空過。不如思一義。獲利無有邊。
這第十五首,世尊教導我們,也是勸告我們。
哪些人喜歡這些世話?
“世話”諸位要記住,前面說過了,它的范圍非常之廣,凡是不能幫助你超越六道輪回的一切言論都叫世話。由此可知,喜歡世話的人多啦!在歷史上著名的這些文學家,都是喜歡世話的代表人物。我們想一想過去慧遠大師在廬山建蓮社,邀集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念佛、共修。當時的大文學家謝靈運想參加蓮社,被慧遠大師拒絕了。
慧遠大師為什麼拒絕呢?
他喜歡作文章、作詩,這是世話啦。你有這一些嗜好,你影響別人的清淨心,別人天天念經、念佛,你在這邊吟詩、作文,那怎麼行呢?這是愚癡,不是聰明啊!
愚癡是什麼呢?
不知道六道輪回的恐怖啊!
有智慧的人,想盡方法超越六道輪回。
“盡壽常空過”,這一生都空過了。“不如思一義”,“思一義”最簡單的,這些人不如一個不認識字的老太婆念一句阿彌陀佛,她一句阿彌陀佛,她什麼都不知道,什麼她也不放在心上,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念個三年五載,她成功了,她能夠預知時至站著往生,這叫有智慧,這個叫聰明,這個人不是愚人啊!“獲利無有邊”,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作佛,就作菩薩,那個利益佛都說不清楚、都說不盡。
譬如甘蔗味。雖不離皮節。亦不從皮節。而得於勝味。
佛在這裡再舉一個比喻,譬如吃甘蔗。甘蔗,在三千年前印度那個地方就有,現在我們也有,這是一般人常常喜歡吃的。甘蔗的味很甜,那個甜味不能離開甘蔗的皮跟甘蔗的節,但是那個味也不是從皮、節而生的,這個你仔細去觀察。你要懂得,得它的味。下面或者法上說了,
皮節如世話。義理猶勝味。是故捨虛言。思惟於實義。
這個道理就很深了,所以佛是先用比喻來說——世話就像甘蔗的皮跟節一樣。
世話我們要不要呢?
要,不能離開。
人與人的溝通,須要言語。上一代跟下一代溝通,我們現在跟底下一代的人溝通,這就講歷史了,那要靠文字啊!我們今天讀佛經,佛經是文字,三千年前佛說的話,我們今天讀到也能懂佛的意思,這都是屬於世話。所以世話有用,不能執著,不能夠貪愛;貪愛、執著就錯了。我們要明了它的義理,義理就好比甘蔗的味一樣。世話,這個言語文字就好比甘蔗的皮跟節一樣,我們吃了之後會把它吐掉,捨掉它,得到它的味啊!“是故捨虛言”,“捨虛言”,你懂得有,不是不要它,用它而不執著它就對了。所以你要懂得“思惟於實義”,從經典的言語、文字裡面去體會到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佛教給我們的。
智慧諸菩薩。能知世話過。
有智慧的這一些菩薩們,他們知道貪著世話之過。自古以來佛門裡面祖師大德,他們留傳給我們的這一些著述裡面,不但有一切經的講解、疏論,這是佛法。除此之外,他們也有很好的文章、詩詞留下來。
那我們要問他有沒有貪著呢?
他沒有。
沒有,他為什麼要作這些東西呢?
他有這個能力,並不是刻意去學的。刻意去學就錯了。我們要刻意去學道啊!怎麼能學這些東西呢?他有這個天賦,我們說他有天才啊!他一接觸就會了,不但會了,他還好高明啊!他就可以以此做佛事,來接引眾生,與大眾結緣。像近代的弘一大師,這一些世話、世語是沒有學佛之前學的。他的確是個天才,書法好,繪畫也好,他能畫、能寫;詩詞、金石、雕刻也好,這都是世間藝術,他樣樣都精通,他拿這個來做佛事,來做接引眾生的一種手段。我們沒有這個天才,不要去刻意學它,學它你就犯了過失了。你有這個能力,行。沒有這個能力,不必去學。那印光大師就很老實;印光大師寫的東西很多,你仔細看,他並不是書法家,他的字寫得那是真的是有工夫,但是在藝術上講,他談不上。你仔細觀,他有精神在裡頭。所以他老人家教人,字只要一筆一筆規規矩矩的寫就行了,不必求好啊!你不是作書法家,你要求好干什麼?寫得端端正正、規規矩矩的就好,印光大師表現這個樣子,我們就能看出來了。這是修道人的好榜樣。
常愛樂思惟。第一義功德。
“第一義”就是諸法實相、真如本性、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諸位再不明了,我就老老實實告訴你,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第一義。你只要老實念,把整個精神集中在名號上,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念這個佛號沒有一個雜念夾雜在其中,你就是思惟第一義。所以讀了這個經文,不要再去找什麼叫第一義,那就麻煩了。
法味及義味。解脫第一味。誰有智慧者。心不生欣樂。
佛、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你聽了能有悟處,這是法味啊!
同樣一部經,你每天去讀誦,天天有悟處。
怎樣才會悟呢?為什麼我們天天念都沒悟處呢?
我們用心不對;要用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就有味道了,你就有悟處了。你沒有悟處,是你的心不真誠、不恭敬、不清淨——讀佛經跟看報紙沒有兩樣,那怎麼行呢?那怎麼會有悟處呢!
真誠、恭敬、清淨心,你每念一遍都有悟處。悟的淺深、廣狹與你用心有很大的關系;你的心愈清淨,你悟入的愈深,意思也愈廣,這法味啊!“義味”,義是悟入境界、義理。“解脫第一味”,“解脫”是契入境界。這三個意思,後面比前面深,所謂後後勝於前前,義味比法味深,第一味比義味又更深了。在我們一般講,一個認真學佛的人,法味是常常可以得到的。心地清淨,真誠到極處,這個義味就得到了。開經偈上所說的“願解如來真實義”,那個是義味,是你明白佛所講的道理、義趣。“第一味”是你證入境界,叫證果了。第一個聽說,第二個明了,第三個是入境界了,這是第一味,你親自嘗到了。“誰有智慧者,心不生欣樂。”有智慧的人,對於這些事情他哪有不歡喜的!這個絕不是世話之味能夠跟它相比的。世間世話之味也很濃,也有好的世話百讀不厭,它有這樣的攝受力量。好的文學作品,叫人讀了愛不釋手,那是世話,它也有法味,但是它義味跟第一味沒有。法味它也有,當然沒有佛法這麼濃。
是故應棄捨。無利諸言話。
對於我們沒有真實利益。斷煩惱、開智慧、了生死、出三界,這是真實利益。凡是沒有這些利益的,我們應當要遠離。
常樂勤思惟。殊勝第一義。
第一義在大乘佛法裡面常講,就是菩提涅槃,也叫一真法界。這是真實的第一義,殊勝的第一義。
如是第一法。諸佛所贊歎。是故明智人。常樂勤修習。
一切諸佛如來所贊歎的,是大菩提、大涅槃。諸佛如來已經證得啊!希望一切菩薩努力精進,快速也能夠證得,這是佛教導眾生的願望。
爾時。彌勒菩薩。復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說。世話過失。思惟勝義。利益功德。
這一句是彌勒菩薩對世尊的贊歎。
世尊。何有菩薩。求於如來。真實智慧。而復樂於。虛诳世話。
“何有菩薩”是哪有菩薩,菩薩如果真正求自性的真實智慧,他怎麼會再愛好這些世間的言論、世間的學術呢?他當然會捨棄掉。因為愛著世間的言論、學術都不能超越三界。世尊這些教誨,都是真實教誨啊!不是世間聖賢所能說得出的。我們要細心去體會。
|
|
|
|
|
|
上一篇:“孝”能幫你判斷一個人
下一篇:准提佛母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