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如何念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九八年早餐開示—如何念佛  1998/5/3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13-0530

  現在我們同時在學習三部大經,所以大家都會感覺到比較上要吃力一些,我們必須要以全部的精神去用功。《華嚴》《疏》與《論》的原文,最好都能看過。我們在課堂上用的是《疏論纂要》,如果對於《疏論》的原文看過,我們的印象就更為深刻,也確實能夠幫助我們悟入。悟入的淺深還是在行持,也就是我們的心行與經義相應才能收到效果,有一分相應就有一分的悟入,有十分相應就會有十分的悟入。相應說起來容易,事實還是不容易,根本的原因就是分別、執著放不下,這是兩大障礙,就是煩惱障與所知障。煩惱障跟所知障都是起源於無明,無明就是妄想,粗的妄想我們一般就稱它妄想,微細的妄想則稱無明。所以經典裡面有說,根本無明、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實在說,我們凡夫還是沒有能力覺察,什麼原因?分別、執著太重了。微細的無明,當然更不用說了。極微細的無明,佛在經上講八地菩薩才見到,這定功夠深了。

  見到極微細的無明,才能夠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通常如果能夠破除,一品、兩品很粗的無明煩惱,那個力量就能夠突破十法界。現在科學家裡面講的空間維次,所謂四度空間、五度空間,破一品無明就是突破了十法界的空間,不但六道,連四聖法界都突破了。這樁事情依舊是要先斷煩惱,捨棄分別,一定要從這個地方下手,因為這是最粗最重的。我們不能認真在這上面下功夫,用真誠心、清淨心,與大乘法的教義就談不上相應。真誠、清淨,這裡面有自受用,就是菩提心裡面講的深心,深心用我們現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自重自愛。自重自愛世間人懂得,但是自重自愛有淺深不同的程度,世間人知道的很淺,佛法知道的那是無限的深廣,這稱之為深心。

  他用受這就是慈悲心,佛門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心表現在接引廣大的群眾,接引廣大的眾生;眾生的意思很廣,包括有情眾生、無情眾生。無情,我們今天講的植物、礦物,乃至於自然現象,這屬於無情眾生。為什麼連無情眾生都要對它慈悲?有情、無情同一個性體,換句話說,它發生的根源是相同的,都是真心本性裡面變現出來的。所以這才真正明白,慈悲一切眾生才是真正的自愛自重。大乘經上常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怎麼可以在一切眾生裡面起分別?起分別錯了,起執著那就大錯了。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你就突破時空,這樣才能與諸佛菩薩,同時也與十法界一切眾生,有很明顯的感應。

  一個眾生在迷惑顛倒的時候不是沒有感應,也有感應,不明顯。感應裡面說隱顯,隱是不明顯,感的力量很薄弱,佛菩薩相對應的力量也很薄弱,為什麼?佛菩薩是無心而應,唯有無心才能夠遍應,盡虛空、遍法界,正是所謂不捨一人,這是真的。如果有心而應,那個問題就大了,必然有漏掉,有遺漏的。無心而應才是圓滿的,為什麼?無心是真心,有心是妄心,有心就是有念頭,妄心。無心是無念,無念是真心,真心遍虛空法界,哪有不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的道理?這個地方又必須要辨別清楚,無心是無妄心,不是無真心,是無無明,不是沒有覺照。如果把「無」看作空無,什麼都沒有了,你要果然達到這個境界,也不容易。即使達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屬於無想定,果報在四禅無想天,外道天,那又錯了。無想、無念,而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對了。

  所以寂照同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時。寂是無念,照是明了,沒有一樁事情不明了。寂是定,照是慧,所以定慧等持,這就對了,不能夠偏在一邊。有定沒有慧,定是死定;有慧沒有定,慧是邪慧,我們常講邪知邪見。為什麼說它是邪知邪見?連清涼大師在《華嚴》裡面都是這麼說,正慧是從正定裡面生的,三無漏學這是永遠不變的原則原理。因定開慧,慧是從定裡面開顯出來的,沒有定說有慧了,這個慧不是真智慧,佛經裡面也有說叫世智辯聰。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它是屬於邪知邪見,屬於邪智慧,不是真智慧。正智慧才能解決問題,邪智慧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把問題搞得愈來愈復雜,愈來愈麻煩。由此可知,修行真正的根本確確實實就是在真誠、清淨、慈悲,這是真功夫,這是真修。

  在哪裡修?《華嚴經》我們很快就講到道場。道場就是修行的處所,證果的處所,見道的處所,行道的處所,悟道的處所。《華嚴經》上說得好,無處不是道場,只要你有定,定到一定的程度,所有一切的境緣;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的時候都能開悟、都能證果,所以哪裡不是道場?這是真的。但是一定要入了門的人才行,觸目是道,古人所講的左右逢源。對一個還沒入門的人,那就難了。沒入門一定要遵照佛的教誨去做,正是善導大師的話,佛叫我們做的我們就去做,佛叫我們不能做的我們就不做,佛叫我們行的努力去行,佛叫我們不能行的我們立刻止步。這是對一個還沒入門的人講的;沒入門的人多,入門的人太少了。沒入門,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不是不可能,辦得到,關鍵在老實念佛。

  念佛容易,人人都會念,老實就不容易。什麼叫老實?不懷疑、不夾雜,給諸位說,這就是菩提心。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一心稱念,《無量壽經》上講「一向專念」,就這個意思。所以不夾雜這裡面,一半是菩提心,一半是一心專念。覺明妙行菩薩講這三句,跟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面跟我們說的淨念相繼,完全相同。大勢至菩薩說得簡單,覺明妙行菩薩這三句話就是淨念相繼的注解。什麼叫淨?淨就是清淨心,有懷疑心不清淨,有夾雜心也不清淨,所以不懷疑、不夾雜,這是淨,這叫淨念;不間斷就是相續、相繼。諸位要知道,淨念相繼是二六時中絕不中斷,那才叫相繼,中斷那就不能相繼。諸位聽了之後,麻煩又來了,睡著了怎麼辦,那不就斷掉了嗎?

  淨念不是口念,口念累了就可以不念,那個念是心。換句話說,清淨心不能中斷。睡覺睡著了,心還是清淨的。不能說是我睡著了,我對阿彌陀佛就懷疑,我就夾雜,睡著了會夾雜,作夢就夾雜,作夢就中斷。所以它確確實實是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真的所謂是念茲在茲,你心頭真有佛,心裡面真有法。法是什麼?正知正見。什麼叫正知正見?離一切妄想邪見,就是正知正見。換句話說,必須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正知正見;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知見就不正。並不是這一句佛號不間斷,不是這個意思。如果說是一句佛號不間斷,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比不上念佛機,將來念佛機都成佛,哪有這種道理?它比我們念得勤快,它二十四小時真的不中斷,它成不了佛。

  所以要曉得,你真誠心不中斷,永遠是真誠、永遠是清淨,對於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永遠不懷疑,永遠有一個向往之心,有一個熱烈求生的願望,不一定要掛在口上。口裡面念佛是提醒自己,養成這個習慣,提醒自己。因為不念佛就容易打妄想,凡夫總是妄想習氣重,妄想自自然然就現前,用一句佛號把妄想打掉。
 

上一篇:什麼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下一篇:怎樣改變目前的工作環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