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關於修大禮拜(磕大頭)的幾個疑問釋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按:大禮拜(磕大頭)是金剛乘弟子的必修課,到底有什麼功德?我們應該在什麼時候做?如何做?有沒有絕對的標准動作?如何念誦祈請?以下是寧瑪佐欽熙日森五明佛學院西方了義法輪寺教主、至尊三藏法師丹增扎拉堪布的開示。

一、應該在五加行的哪一步驟磕大頭?

磕大頭應該在什麼時候磕呢?有的師兄在修皈依的時候磕,有的師兄在最後磕,這個有什麼差別呢?

益西彭措堪布在《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略釋》中說:“倘若未修過頂禮加行者,可以在此與皈依合修。”後又說:“若於皈依修法中未同時修頂禮,則在此處與七支供合修,即一邊頂禮、一邊念七支供偈:‘所有禮贊供養福,諸佛住世轉法輪,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法王如意寶說這樣修是非常圓滿的。”

慈誠羅珠堪布在《五加行開示錄》中說:“皈依也可以和大禮拜同時進行,大禮拜完成的時候,皈依也就完成了。但這是比較簡單的修法,最好還是分開做。大禮拜可以專門安排在最後修上師瑜伽的時候修。在皈依的時候就認認真真地觀想、發誓,念誦偈子,這是最佳的修法。……我們曾經講過,有人將大禮拜與皈依一起修,但完整的修法不是這樣,而是要分開修。若分開修,在行大禮拜時,就要念此七支供。”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雲:“即共同引導修持尚未圓滿五十萬遍的人,頂禮與皈依偈等合並而修也可以,也有如是修持之傳統。但是此為真實頂禮之引導,所以頂禮與上師瑜伽合在一起修持最為適宜。”

慈誠羅珠堪布在《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加行修法講義》中雲:“七支積資糧與十萬遍禮拜同時做是最圓滿的。”

可見皈依與頂禮合修傳統上也可以,但是最好還是在上師瑜伽中的七支供養階段修比較好。

二、什麼樣的磕大頭姿勢才算標准?

土登喇嘛講:“對像端正立定,兩足並齊,乃恭敬合掌於胸前。然後上舉至頂,由上下移,初住額間(表示洗淨身業),……次住喉間(表示洗淨口業)……次住心間(表示清淨意業)。”

羅貢桑仁波切開示:“1. 拜佛的方式雙手並不貼合(表示向內心自我反省)2. 拜佛時雙手先放在頭頂上(臨命終時要直接投生西方淨土)3. 拜佛時第二步是將雙手在額頭(表示洗淨自己所做的),嘴唇(表示洗淨自己所說的)及心口上(表示洗淨自己所想的)各碰觸一下。”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雲:“依次合掌於頭頂以此清淨身障、合掌於喉間清淨語障、合掌於心間清淨意障,之後五體投地”

呵呵,三個人講的三種樣子:
第一個順序是:額間——喉間——心間;
第二個順序是:頭頂——額間——嘴唇——心間;
第三個順序是:頭頂——喉間——心間。

三者的觀想也也不同,有的是額間為清淨身業,有的是頭頂為清淨身業,有的放在嘴唇上,有的放在喉嚨上,有的手掌停留三處,有的停留四處。

一個合掌的停留處就有這許多差別,難怪現在很多人磕頭磕的戰戰兢兢呢。

我的上師一席開釋,讓我明白了這個問題:磕大頭並不是每一個動作都有細致的、統一要求的。只要《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上寫的幾點全部作到就可以了,其他的細節部分大都可以允許有自己的個人特色。比如西藏很多活佛,轉世後仍然保留著自己前世磕頭的某些特色,人們甚至可以從磕頭的方式上來判斷其為何人的轉世:哦,習慣這樣磕頭法的是某某活佛的轉世,帶有那種特點的磕頭法的是某某活佛的轉世。所以磕大頭的師兄們也不必那麼緊張,有很多細節安排上是沒有統一標准的,你問一個上師一個樣,問兩個兩個樣,只需要按照一個修就可以了,不存在這個傳承是正統,那個傳承不標准的說法。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雲:“頂禮時,身頂禮即身體作禮拜;語頂禮即口中念誦頂禮句或祈禱文;意頂禮即以誠摯恭敬之心意念:您無所不知我全心全意信賴您。並觀想:(上師聖眾)我與一切眾生一同頂禮。如此身語意三門專心致志至關重要。否則東張西望,胡言亂語,心不在焉,如若右方有人來往、交談,則眼睛及意識便轉向右方,雙手也合十到左臉頰上了,如果左方出現類似情況,那麼眼晴意識又轉到左方、雙手又合十到右面頰上了。所以我們應當了知若如此心識散亂、隨境所轉、只是身體東倒西歪地進行頂禮,則除了自己的身體徒勞外無有任何實義。
不僅如此,而且頂禮時雙手必須宛如含苞待放的蓮花一般地空心合攏。絕對不可以內無空隙地並合掌心或者僅僅以指尖接觸等。如《大解脫經》雲:“如蓮花待放,雙手頂合掌,無量身雲聚,頂禮十方佛。”如《功德藏》雲:“並非隨意身頂禮,心間合十恭敬相,合掌當如蓮花苞,或如嘎屋盒之形。”依次合掌於頭頂以此清淨身障、合掌於喉間清淨語障、合掌於心間清淨意障,之後五體投地。所謂的五體即:前額、兩手掌與雙膝。以五體觸地頂禮而清淨五毒煩惱之障,獲得身、語、意、功德、事業五種加持等。有如上之必要,故應如此行持。站起來時腰應挺直,然後仍舊如前一樣重新合掌匍伏頂禮。如果雙手不如理合掌於三處只是甩動一下,膝蓋及額頭不接觸地面僅僅彎一下身,站起時腰不端直彎身頂禮等,這些都是不恭敬的頂禮方式,所以絕對不允許。佛經中說:“躬曲頂禮的異熟果將轉生為駝背者,即背上生大瘤的侏儒佝偻之人。”我們是希望獲得功德而頂禮的,若為轉劣身也無有必要作頂禮(尚有許多罪業)。所以頂禮數目不多也可以,凡所作的頂禮都應盡力做到正規、如法、清淨。因此若為了頂禮時省力而在陡峭的山坡上或某種依靠物之上等頂禮,則無有少許實義。”

其他尚可參看我前面的帖子:《禮拜作觀五體投地磕長頭法》一文。

三、磕大頭時應該念什麼?

如果磕大頭和皈依合修就不用問念什麼了,如果分開修呢?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雲:“即觀想自身化為百千無數剎塵數,等同於虛空界的一切眾生也與自己一同頂禮並念誦:‘啥吾身化為盡剎塵,無邊無數而頂禮。’”

慈誠羅珠堪布在《大圓滿龍欽心髓內加行修法講義》中雲:“磕頭時要誦:‘我身剎塵數,變己敬頂禮。’”

益西彭措堪布在《前行念誦儀軌·開顯解脫道略釋》中雲:“若於皈依修法中未同時修頂禮,則在此處與七支供合修,即一邊頂禮、一邊念七支供偈:‘所有禮贊供養佛,諸佛住世轉法輪,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法王如意寶說這樣修是非常圓滿的。”

按照《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傳統的說法就是念上師瑜伽中的七支供養部分中,頂禮的那一句詞。

另外有上師也說傳統上也可以念《普賢行願品》中的七支供養偈。

不過這個念誦部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其他如藏文四皈依,梵文四皈依等等都可以。我本人就比較喜歡在磕大頭時念誦《蓮師金剛七句祈請文》(經過上師的首肯)。當我們大頭磕完的時候也正好念完了10萬的祈請文,一舉兩得啊。

“由來:
《蓮師七句祈請文》這樣尊貴殊勝的祈請文並非由凡夫所作,乃起於一切諸佛菩薩如雲般的大悲加持而成,是在自身本然的金剛法音中自然產生。
昔時蓮師,在法身之境界中入定時,《金剛七句祈請文》自然顯現,其法音深深打動蓮師之意,於是蓮師就從法身中蘇醒,在報身淨土中傳此密法。為調服未來不淨的眾生,本然智慧空行母以唱誦的方式念誦《金剛七句祈請文》蓮師便從報身淨土中再化現出來,於“達那夠夏湖”的蓮花中誕生,化身“海生金剛”轉金剛乘法輪。
所以《七句祈請文》成為祈請蓮師利益眾生的一種祈請名號,可深深打動蓮師的心而產生力量,具有非常廣大的加持力與善功德,未來蓮師的弟子們只要精進地修持《七句祈請文》,蓮師說:“我必會來加持”這是蓮師親口承諾的。因此,過去寧瑪的大成就者們皆修持此《七句祈請文》而的三密(身、口、意)加持,獲得如同蓮師般的成就。
功德:
以虔誠的恭敬心和信心來唱誦《七句祈請文》的話,蓮師將如同母親不忍孩子的哭叫而給予慈愛的幫助般,必會慈悲攝受眾生的苦難,立即前來加持誠摯的祈禱者。
蓮師的“身”加持融入到我們的身,可去除一切魔障、業障、疾病,痛苦悉皆消失。並可使我們長壽、福運轉旺,非人等亦無法干擾行者。
得到“語”加持時,蓮師的口融入我們的口,可消除我們的口業,舌頭比以前更清淨流利,說出的話具有份量並使他人容易信服。
蓮師“意”加持融入我們的意,則五毒之念一步步淨除,記憶力會增長和穩定,智慧更加開展及光明,本智顯現的層面亦會更寬廣。
總之,我們這一生能過的更平安快樂,眾生並能到達蓮師的銅色山淨土。凡具有恭敬心與信心的行者念誦《七句祈請文》,蓮師的加持力絕對真實不虛。”

此文功德不可思議,念誦對利益眾生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望各位師兄多多發願受持。

四、磕大頭為什麼會累?

若要說五加行當中什麼是最讓人頭痛的,我想大多數人會說是磕大頭。一般沒有經過鍛煉的人磕一百個恐怕就氣喘吁吁了,第二天還要渾身酸痛,甚至起不來床。磕大頭為什麼會這麼累呢?

扎拉上師講:在佐欽五明佛學院有很多干建築的工人,他們都很強壯,一個人從早到晚不停的勞作,別人都搬不起來的木頭他們可以成天扛在肩膀上。但是這樣強壯的人卻磕不了幾個大頭,幾十個就不行了,甚至還不如隨便的一個身體孱弱得多的小扎巴。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磕大頭絕不是一個簡單的體力活,他不但能消業障增長功德,反過來也可以說是自身業障的“晴雨表”,業障重的人,即使身體很強壯也磕不了幾個;業障輕的人即使身體一般也能勇健行之。我的一位師兄也有親身的體驗,他說平常他磕頭的時候很輕松,可是一旦當天喝過酒之後身體就感覺特別沉,可見業障於磕大頭之顯現是立竿見影的。

所以發現自己磕頭特別累的人更應該高興,因為業障都在這裡了,什麼時候把磕大頭克服了,什麼時候業障就沒有了,多簡單又看的見的辦法呀。所以筆者在此力勸各位磕大頭困難的師兄們,不要放過這個消業障的好機會。而且根據我個人的體驗,磕大頭絕對是個調理個人狀態的絕妙法寶,每當我修行遇到心煩時刻,只要念《蓮師七句祈請文》好好的磕上一百個,起來的時候所有煩惱都沒有了。非常靈驗,有興趣的師兄可以試試。

一位出家師傅說過:“磕大頭的勞累感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心的感覺。你感覺不能磕了,其實還能磕,關鍵就是這種惰性的心理障礙。”  

上一篇:索甲仁波切:人死亡前後一刻鐘究竟發生了什麼?
下一篇:湖心亭看雪客:我所知道的鬼神現象與靈異事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