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欲樂和法樂的省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一、認識我們修行佛法中的問題及原因
『問題』:不少信仰比較好、道心比較好的佛教徒,學了幾年以後,信仰不僅沒有得到加強、鞏固,甚至有減弱、退化的現象,道心不僅沒有越來越得到增長,反而日漸退失。
『原因』:
情況一:沒有找到修道的方法、途徑和次第,難以入門,難以一門深入,把信仰佛法當成一種通俗的民間信仰。
『思維』:要從無限生命來審視:信佛、學法和修道。
情況二:對佛法的聞思不足。
『分析』:因為不能很深入地對佛法進行聽聞和思維,自然而然進行深入修行,難度很大。
情況三:實修的方法不對路,自己很想去用功修行,但是越修越越苦,越難以體會到佛法的樂趣和作用。
『辨析』:自己想修行和如何修行的意義是不同的。
自己想修行——僅僅是一個發心,內在的自我要求;
如何去修行——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有次第、有步驟、認真去修行。
情況四:慢心、懶散,習氣不能得到調伏對治。
『認識』
慢心:內在對人事物、佛法的執著力量很強,將佛法拒之自己心外,將自己拒之於佛教門外。
懶散:不能專注,專心,不能把有限的、寶貴的、片斷的時間很好地用在佛法的聞思修上。
『對比反省』:
——為何佛陀看到生老病死的生命黑洞,能毅然放下世間一切,用自己的整個身心、生命來實踐佛法?
——我們能否以自己整個身心、生命的一切來實踐佛陀教法,才能談得上一步步像佛陀學習。
——為什麼我不能用整個身心、生命來實踐佛陀教法,學佛?
——自己學佛的發心,是真正下決心去學習?還是只是美其名來學習佛法?
二、五欲·善法欲
1.五欲:財、色、名、食、睡
財——會引發種種災禍,會給人家帶來許多的不幸和難以預料的痛苦,它不能跟佛法相比。
色——學佛修道很大的障礙,世間所有的恩恩怨怨,愛恨情仇都是因為美色引起的,美色不僅僅會給自己,給別人帶來麻煩,甚至會引發許多無謂的煩惱和非常深重的痛苦,使人難以自拔,欲海狂瀾。
名——“譽之所至、謗也隨之”爬得高,跌得重,跌得也快,對於世間浮名得貪著,追求也是我們修道非常大的障礙。
食——我們吃的東西豐富多少倍,但病也比過去多多少倍,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睡——一種很深重的欲望,表面上看似乎沒問題,但實際上對自己損失也很大,因為不知不覺把時間浪費掉,並且養成一個懶惰的習慣。
2、善法欲與法樂
◎善法欲:能給人帶來法的樂,是善法的快樂;
◎法樂 :是精神上面的一種快樂;是自己煩惱得到調伏以後的快樂;是內心得到智慧,體悟到真理的一種快樂。
◎我們可以從哪些善法中體會法喜、法樂?
——正知正見,正念正行
——到寺廟讀誦佛教經綸;
——經堂裡打坐,念經、念佛
——同行善友間彼此虔誠、恭敬、接納、禮讓,互相包容、交流、勸勉,慈悲喜捨
『師父教誡』:我們需要認認真真學習教理、去實踐教法,佛法一定是有靈驗的,一定是能夠得到驗證的,我們一定是會有收獲的。反之,放縱自己的欲樂,那就是凡夫的行為,都是在六道輪回中循環。
三、五欲與佛法的區別
1.五欲的特征
——對於五欲的放縱、追逐能夠得到短暫的快樂。
——五欲之樂,雖然有一點點的快樂,而實際上痛苦更大、痛苦更多、痛苦更深。
——所得到一點點的快樂,裡面包含著危害自己身心健康的因素。
——財富、名言、權力、地位等等,在獲得的時候,同時也具有排他性、競爭性、不穩定性、不連續性和不確定性。這些都是世間煩惱的標志,都是無常的特征,都是痛苦的根源。
——五欲中包含的競爭性到不確定性,都是一步之遙,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2.佛法的力量
——對於佛法的希求和實踐,能夠得到永久的、究竟的快樂。
——如果是佛法、是智慧,是一個人的慈悲心,這些作用和力量永遠不會消失、永遠會給自己帶來利益和快樂,永遠不會去損害到別人的身心。
四、『對比-反省』:對五欲的邪執;對佛法的實踐。
1.我們的問題:對五欲的邪執邪見
——長期以來,我們對於五欲的認識,總把它們覺得是好的,是快樂的,圓滿的。
——我們對財、色、名、食、睡五欲追求的目標可以說非常明確、清楚,甚至非常的笃定。
——對自己的財富、名譽、權力這些判斷個人在世俗社會成功與否的標志和標准,總是非常在意、非常渴求、根深蒂固。
——我們本來就有貪欲的煩惱,那麼自己的內心又向這樣一個強烈的境界上面去追逐,無疑是火上澆油,痛苦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烈。
——不少人為過上好日子,往往用拼命賺錢、拼命工作的辦法來滿足、追趕自己增長的那麼快、那麼主觀的一種欲望的需要,而不是自己實際生活的需要。這些都是我們學佛法障礙很重的原因——『師父警誡』
——有些人把自己的聰明、能力、知識用在規劃自己的私欲上面,把自己的私欲作為規劃一生的主要目標。這是非常不應該、非常要不得的,更是我們很大的障礙——『師父警誡』
2、『對比反省』
——為什麼佛陀看到牛、看到人、看到小蟲、小鳥,就會發慈悲心,並思索如何解救這些眾生的痛苦,以及解脫這些痛苦的道路?
——為什麼我不會覺得其他眾生、其他的人有多麼可憐,有多麼痛苦呢?
——為什麼我看到這樣的境界不計其數,如此慘烈的境界,還不能讓我感悟、覺悟,讓我認清自己生命的本質,以及世間痛苦無常的本質?
3、我們的問題:對佛法的信仰行持
——我們內心思維的習慣還是煩惱在推動,業力在推動,同佛法的距離依然還是那麼遙遠,佛法在自己心裡的位置還是那麼渺小、似有似無。
——我們對佛法的信仰、對佛法的行持,總是那麼的搖搖擺擺、疑信參半。
『努力方向』:如果我們能認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符合佛菩薩、祖師大德的心願和意願時,就不會錯。
五、正視修學困難,認識自心問題
1、正視困難
◎遇到問題、困難和挫折,甚至失敗時,能否還有信心、勇氣面對自己,來認真學習佛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師父教誡』
◎外在勢力非常強大,我們內心對外在境界沒辦法選擇,沒辦法決定。只有不斷增強善法的力量,才有可能和力量來面對外在雜染的境界,才能認識得清楚。
2、認識問題
◎我們自己的感受有問題,自己的感受不能同佛法聯系在一起,僅僅是當下的一種苦樂情緒上的感受。
◎以自己情緒上的感受,舒服不舒服,痛苦快樂來判斷自己學佛法是否有進步,或者說退步的一個標准,再進一步以此檢驗佛法的作用和利益,自然而然我們離佛法會越來越遠。
◎我們的心願、意願僅僅是為了解決眼前的小恩小惠、眼前小問題,所以常常不對,不正確。
◎如果內在佛法的力量增長不起來,肯定會隨著自己的習氣、好樂走,自己好樂的,就去追逐,自己不好樂的,就不去管它,理它。
◎我們所好樂的是欲望、是私欲、是問題,自然所獲得的也是問題、煩惱、是自己生命不需要的東西。這種對個人私欲的滿足,是根本煩惱之一。
◎長期以來,我們都是忙著自己的一個小我,因此自己的生命就會變得非常局限、非常瑣碎、甚至非常的無聊。
◎只有自己內心非常清楚、心態非常平穩、情緒非常穩定時,才能夠認識到說自己需要佛法。
◎在自己起煩惱,工作、生活、與人相處時,我們的身語意三業完全都是世間法,完全都是世間的習慣,都是在習慣中打轉,跟著自己的習慣學習、工作、做事。
3、認識習氣,培養善法等流
◎與佛法相應的善法等流:喜歡念經、打坐、看經、做好事、說好話。
◎與世間法相應的習氣:天天喜歡談天說地,談論是非,喜歡攀援、喜歡講無益的話。
『辨別』:世間法與佛法的分水嶺是從我們自己內心上面去判斷,而不是外在去判斷。
六、如何走出欲望的迷途,解決修學的困難和自心的問題?
◎『概念』何謂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
所樂境 ——那些自己比較好樂、喜歡的境界,自己覺得這些境界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帶來快樂的境界。
希望為性——希望得到它,希望擁有它,希望不要失去它。
勤依為業——對善法的希求是引發自己精進的主要根據和動力。自己對善法有希求,對佛法有希求,才會努力去做,才會精進。
1、培養善法欲
——五欲不是我們追逐的目標,生命的方向,不是我們今生今世成功與否的標志。
——從追逐欲樂轉化到追求法樂,要培養我們的善法欲,要約束、克制、對治自己對五欲追求、貪婪、執著這樣的內心狀態和問題。
——只有不斷培養對善法的欲望,即善法欲,才能去對治個人的私欲,以及為了滿足個人私欲、在社會上面所作的種種成就。
『師父策勵』:把我們生命的方向轉到佛法上面,轉到對善法的希求上面去,轉到對佛法的欲求上面,那我們的希求心就會越來越廣大,我們的虔誠、恭敬、包容、慈悲心就會不斷增長。這樣的人生是非常美好、善良、有意義的,也是佛法要告訴我們這樣子做的。
2、認識體會無常
——認識無常的特點、作用及其規律,才不會執著以及迷失自己的欲望。
——真正認識無常是世間的本質和規律,才會下功夫去克服,去對治自己內在的對欲望的追逐心理,才不會把自己的私欲放在心裡。
——認識到無常,無常能夠在自己心裡現起,產生作用,就容易對治自己的昏沉、散亂、失念、不正知。
——能夠現起無常,內在裡面就不會很在意外在的種種成就、外在的種種虛假現狀。
——有無常心理,就會念茲在茲,佛法永遠在心頭。
——如果內心有無常,自然就會現起智慧,保持覺醒,不會被個人煩惱欲望所迷惑,內心清明,與佛法相應。
『師父教誡』:在佛道修學上,我們能不能起步,起好步、踏上步,就是對無常的觀照和認識。
『思維』:
——我們如何來改變、來主導無常這種規律?
——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的人生,我們該如何著眼,該如何下手?
——我死了以後要帶什麼走?我死了以後能夠帶什麼東西走?
『我們的問題』:把人生看成有很多時間,路還很長,不著急用功修行,不著急學習佛法,容易把時間浪費掉,容易散亂,容易起煩惱,內心裡面容易產生種種問題。
『師父教誡』:是以死念根治自己內心愚癡的表現,沒有佛法的表現,沒有無常心的表現。
七、珍惜暇滿,體味無常,勤修善法
『師父法語』:我們遇到佛法,不等於說就是萬無一失了。我們只有真正認識到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是自己生命當中最需要的部分,是自己生活的核心內容,是我們今生今世最不可偏離的,我們才會老老實實,用自己的整個身心,用自己生命的一切去信仰、去實踐。最後,佛法自然而然能夠同自己身心、生命交融,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會代表佛法,體現佛法的精神。
|
|
|
|
|
|
上一篇:許願、還願和發願
下一篇:建設東林大佛的時代意義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