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幾個不可思議的實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筆者由於上班的需要,數年前曾由故鄉(雲林縣古坑鄉)遷居嘉義。有一次筆者回鄉時,發現兩位年老(約七十歲)的親戚夫婦均罹患宿疾,其中一位病情甚為嚴重,躺在床上呻吟哀號,幾個子女不是移居國外,便是住在隔壁卻不加聞問。兩個老伴相依為命,孤苦伶仃,如今病魔纏身,不僅缺乏應有的照料,而且連醫療費用都沒有著落。筆者見景傷情,不禁產生無限的同情和難過,因此,除了當時加以安慰並致送一些現款之外,次日便由嘉義商請一位醫術高明的中醫師(也是筆者的好友)特地撥冗,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回鄉前往加以診治(來回由筆者駕車載送)。然而服藥之後,發現病況雖有改善,卻進步緩慢,因此他們只好改在當地就醫。由於他們每日醫療費甚為驚人,向親友借貸也愈來愈為困難,幾個月後便瀕臨山窮水盡的地步,因此每當筆者回鄉探望他們之時,兩老無不老淚縱橫,甚至痛哭失聲,傷心欲絕,使人聽後不禁鼻酸。筆者當時認為要協助他們的困境,光是拿錢接濟他們並不一定能夠解決他們的問題(何況筆者經濟能力也十分有限),而最根本的辦法乃是釜底抽薪,使他們身體健康,如此不僅可以減少他們疾病的痛苦,也可以免除他們沉重的醫療負擔。由於佛家經常宣揚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個人如果遭遇長期的病痛或不幸,往往與其過去或前世的業障有極為密切的關系,因此要減輕或消除其目前的痛苦,除了請良醫診療之外,努力行善積德,以贖前愆,可能便是非常直接而有效的另一個途徑。因此,筆者便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又作一次實驗,回嘉義後便至郵局匯款替這兩位老人家作了一次布施,並祈求他們消解冤孽,疾病早愈。事隔約兩周後,筆者再回鄉探望他們時,便意外地發現他們的病況已有明顯的改善,這時能夠坐在椅上與人聊天,氣色也更為良好,談話聲音也較為宏亮,筆者心中感到上次的布施和祈求似乎已經收效。為了使他們能夠更為迅速地獲得康復,後來除了繼續再替他們捐印善書之外,選替他們參加本地一個慈善團體(嘉義行善堂)定期布施孤兒院的活動。然後便也發現,每一次回鄉探望他們之時,他們身體也都一次比一次更健康,情況也一次比一次更為進步,真是十分奇妙。
又有一次,筆者內人腳底下忽然長出一個小硬塊,走路時便感到非常疼痛,起先她懷疑是小刺留在肉中,然而一再檢查的結果,發現並非如此,而且不管使用何種的藥物加以治療,似乎都沒有任何的效果,許多醫生看了以後也都表示可能是一種惡性的瘤,必須加以開刀才能痊愈。然而內子卻十分怕痛,堅持不願開刀,因此十分地為難。後來筆者想起上次故鄉親戚醫療的經驗,行善可能有助於身體的康復,因此便決定趁此再作一次實驗。筆者隨後乃前往郵局,以內子的名義從事布施,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