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清淨煩惱的四種方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密咒乘有許多的方便法門,這是它的特色之一。但我們首先必須了解我們陷於輪回之中最主要的原因在哪裡?不淨的身語意,也就是不淨的外相,不淨的語言、不淨的心念等,均屬一種不淨的習氣。能抑止的是眾生,而所依止的則是器物世間。不淨的能依有身語意等三門,所以不淨的能依習氣所顯現的是其身語意是不清淨的。而不淨的所依習氣所顯現出來的器世間也是不清淨的。但若要將不淨所顯的染垢消除時,其方法又是什麼呢?所以佛陀傳下了種種不同的法門,可以將不淨所顯,包括不淨的能依,也就是有情世間,以及不淨的所依,也就是器物世間等完全清淨。但若我們仔細去分析的話,那麼情器世間所顯示的不淨又是從何而來的呢?主要它是從煩惱五毒而來。因煩惱的緣故,而造作惡業;因惡業的緣故,一切所顯的果也都是不淨的。
在佛所講的教法中,經教部分又分為大小二乘。其中小乘的法道是什麼呢?小乘與大乘均以“因”為道,故又稱為“因乘門”。其道理是將“因”——也就是煩惱五毒等消除後,“果”就自然消失不見。所以在小乘中,我們要將煩惱當成仇敵,並修四谛法以為對治。小乘的空性僅限於能執空性,觀修能執者,也就是自己的心是空性(人無我),以此見地將無毒煩惱消除。這是小乘的方式。而在菩薩乘的大乘,其斷除煩惱的方式比起小乘更加殊勝。首先,在斷除粗重的我執上,我們要觀修菩提心。籍由菩提心的生起,徹底斷除煩惱。就煩惱障而言,最嚴重的是我執。譬如以嗔恨心而言,它的生起都是我們在心裡想著某人傷害了我,因此,我要如何去報復、去傷害他等。這個說起來就是因為我執的關系。又譬如嫉妒心,我們在心中想著自己的學問最好、學習能力最佳、最有地位、最有錢財、最有福氣等。由於這個我執而產生了嫉妒心。當菩提心生起時,它的力量可以徹底地粉碎我執,然後再進一步進入空性的觀修。大乘的空性涵括了能執與所執(人、法皆無我)兩個層次。雖然大、小二乘在對治煩惱上所用的方法不完全一樣,但均以“因”為道,故又稱為因乘門。
一般而言,清淨煩惱的方法有四種,即短處、轉化、了解以及歸入大自性。小乘的法道僅包含了第一種的方式——斷除,而外密續則有第二種的轉化。譬如嗔恨心的出現,我們自己知道正在忿怒當中時,便可念觀空咒,將嗔恨心化成空性。嗔恨的本質具不動佛的體性,因此,我們在空性中觀想不動佛的身形、法器等,而在貪欲生起時,可念觀空咒,並在空性中觀想阿彌陀佛。這是個以果為道的實修法門,所以密咒乘有稱“果乘門”。
成佛之因是什麼呢?成佛之因是空性與慈悲。因此,將成佛之因作為法道便是大乘經教的傳規,行者要修空性與慈悲。而成佛之果又是什麼呢?成佛之果乃是佛身與佛智之成就。觀想佛身與佛智就比如將嗔恨之心轉化成不動佛,我慢之心轉化為寶生佛等,行者直接觀想成佛之果。佛身與佛智的觀想可以改變不淨的習氣等,所以密咒乘是一條以果為實修的道路。這種改變在密咒乘中就是一種轉化——它不僅斷除,同時也是一種轉化,將不淨的情器世間的習氣轉化成清淨的。譬如說,人之所以會投生在輪回六道乃是由於執著於情器世間的不淨所致。這種執著是一種錯誤的任職,而把不淨的執著轉化為清淨的,便意味著認識外在的器物世間都是清淨的無量宮。不淨的身語意三門是眾生一個不淨的執著和染垢。若欲將其轉化為清淨時,便意味著觀想自身為本尊的清淨身,一切所發出的言語是本尊咒語的清淨音,而自心裡面心念和想法都是本尊智慧的清淨意。所以,這是一個以果為道的修行法門。譬如,將嗔恨之心或者身語意三門的染垢轉化為三本尊的本質。
因此“果”乘門比“因”乘門的力量強大,同時加持力也更迅速。這是前二項的方式,也就是斷除和轉化之後呢?便是了悟其本質或體性,也就是嗔恨的體性是大圓鏡智,我慢的體性是平等性智,貪欲的本性是妙觀察智等。若能了悟其體性,我們便不必采取斷除和轉化的方法。前者屬於內密,而後者屬於外密的法門。所以內密的法門是利用了悟其自性的方式成辦。舉例而言,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器物世間的本質是什麼?它的本質是空性,也是佛的法身。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淨土是為了利益一切有緣眾生所顯化而出的一種現象。除此之外,我們無法說淨土的瓶子就比世間的瓶子殊勝。其二者之間的空性有何差別呢?淨土的瓶子本性為空,我們娑婆世界的瓶子亦如是,這兩者的空性並無任何差別。所以就顯現而存有的一切諸法而言,其體性或本質都是法身,這一點我們一定要了解。了解它也即是了解一切諸法的自性。而此時,我們也才能了解一切眾生都具有佛的身語意,也才能了解一切煩惱的體性。煩惱的體性亦為空,這種了解乃是消除煩惱最殊勝的方式。它的力量更加迅速,加持力也更大。
第四種的歸入大自性意為一切諸法的自性乃是自在解脫的,若能安住其中的話,便不必作任何的改變。若我們能了悟一切諸法的法性,便知它其實就是佛性。若我們能自然安住其中的話,首先,我們便不必刻意去斷煩惱,而當煩惱生起時,也不必去改變它。其次,我們也不必去認知煩惱的體性是什麼,我們只要自然的安住、自然的保持便已足夠,不必再刻意造作任何事。所以就一切的煩惱而言,它是自然解脫,而且是本來解脫的。一切諸法的法性本然如此,若我們能自然而持續的安住,便不用斷除、轉變,也不必特別去了解,因為此時的煩惱已無任何力量可言。
所以不論外在的器物世間或內在的有情世間,其法性本然如此。在此等認知之下,一切諸法都是與法身無二的顯現,都是法身的幻化游戲,若能安住其中,便已足夠。能做到這樣的人,煩惱根本不存在,因為煩惱本來即自然解脫的,我們根本不必去斷除或轉變它,也不必去認知它的自性。所以第四種是一種淨業最迅速,也最猛利的方法。我們可以同時利用這四種方法來修行,例如,有時用對治的法門,將煩惱斬除,有時用轉化的方式,將煩惱轉變成清淨的念頭,有時則了知煩惱的自性,並安住其中。每一種方法都可以相互輔助,使自己的修行越來越進步。但也有專修了知諸法實性的人,認為不必將諸法轉化,因為轉化是一種念頭,是一種造作,因此,不能使用這種方式。一個人若如此,便會落入斷見的想法,並與教法相背離。而一個經常安住於煩惱自性之中的人,若認為他不需修生起次第、觀想本尊等,便是屬於一種常見,這也會與教法相背離。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四種法門都能合修,實際上去應用,這樣才不致發生於教法相互抵觸的情形。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修學三福之大乘福
下一篇:蓮翰:改變命運的十二個秘訣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