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 
	  
	學佛的人該怎麼做功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  |                                                                                                     
    |  | 功課,是每一個學佛之人每天都要做的,和吃飯、上班、睡覺一樣,一天也不能落下。佛陀說有84000解脫法門,因眾生根器不同而應機變化。前兩天故事裡說到的具行上人,終生持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聖號,最終證得阿羅漢果位,坐化而去,令人感慨萬千。他並沒有念誦什麼復雜的功課,也沒有學復雜的儀軌和手印,全憑 “專注”二字,念佛時一心不亂,在“定”中證得智慧。
 
 宗薩仁波切也說過類似的話,他告誡我們說:不要執著於達到目標的手段而忽視目標。這個話很是透徹,可以說十分明了的告訴了我們應該怎樣做功課。
 
 佛教每一個宗派都有靠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功課,學佛的人應該重視這些功課,不要對這些功課產生懷疑,更不要橫向去比較其他人所做的功課。有的人看到金剛乘有非常復雜好看的儀軌,覺得這個“高級”、“殊勝”,以為“成就快”,其實這些都是執著的表現。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的發心,即便我們把功課做得象“圖蘭朵”的歌劇那樣壯觀華麗,又有什麼用呢?
 
 不管我們持誦哪一位佛菩薩的名號或咒語,我們一定要深刻體悟這位佛菩薩的發心,把他們的發心變成是我們的發心,這樣做功課就會無比殊勝,可以利益到遍虛空九法界眾生。
 
 對於金剛乘的學佛人,五加行是所有人都必須完成的,一年完成不了,就三年,三年完成不了,就五年。總之,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把有限的時間用在修行上。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念頭:我以後還有時間,等我不忙的時候再做。那樣就永遠也做不完了
 
 |  |                                                                                                     
    |  |  |  |                                                                                                     
    |  | 
	上一篇:從細節看你的出離心下一篇:張通文居士:中陰身的自救法
 |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