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莫謂袈裟容易得 只因累劫種福田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門就是覺悟之門,入我佛門不得不覺悟,不得不清醒,不得不證悟無上菩提,但是佛門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入門的,入我佛門者,已於無量生無量劫前,曾經種下菩提聖因,今生才能得入佛門而修道。
  我們要知道,信佛學佛不容易,是不簡單的一件事,這話怎麼說呢?諸位想想看,一個人要從世間上的觀念轉變為佛法的觀念,談何容易!實在不簡單。

  所以釋迦牟尼佛常說:“一個人能對佛法有信心,有所肯定,因而不退轉(梵語avinivartaniya),此人已於無量劫前,曾經親近過無量諸佛,聽聞佛法,恭敬供養過諸佛,是故,今生對佛法信心而不退轉。”

  難怪社會上的人,佛法聽不下去,觀念轉變不過來,硬繃繃,堅硬得不得了,實在值得寬恕與同情,因為過去無量劫或許沒有種下善根,當然佛法聽不下去,觀念轉不過來,這是理所當然的;社會上的人,還帶著強而有力的世間知識,這些世間知識障礙佛法,佛法稱為世智辯聰。

  何謂世智辯聰呢?就是憑著世間的聰明才智,很會說話,跟別人辯駁,就算理虧了,還是不認輸,因此佛法稱為世智辯聰的人,也是八難之一,業障深重,困難入佛道,所以稱為世智辯聰難。

  社會上不是有很多學者,聰明才智,很會辯駁,自己的知識障礙了佛法,使得自己的善根流露不出來,永遠無法入佛門,也永遠漂流在佛門之外,與佛無緣,因此,流浪生死,做個六道流浪漢、三界苦命兒,不休不止!

  正因如此,我們更肯定佛陀的啟示,要從世間上的觀念能夠轉變為佛法的觀念,就要修行無量劫的光陰歲月,如是漫長的歲月逐漸的熏習佛法,培養佛法,才能對佛法起正信正見,因而發大菩提心願,行菩薩道,究竟圓滿菩提,這都有他的前因與後果的。

  凡夫眾生發心學佛開始,一直到成就佛道,這一段過程,不知經過多少的困難與障礙!難關一層又一層,步步上升,實在不容易。

  華嚴經雲:“無量無邊眾生,發大菩提心,難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轉。”

  我們在六道輪回當中,能夠得到人身困難,既然榮幸得到人身,人身又有男身與女身之別,而能得到男身更加困難;既然得到了男身,而能保全六根完具又是困難,也就是身體健全無殘缺困難;既然六根健全無殘缺,又能生在有佛法的國土又是困難;既然得生有佛法的國土困難,又能逢值佛世更困難;既然有福報能夠遇到佛在世,又能聽聞佛陀演說佛法更加困難;既然聽聞了佛法,心裡又能發起信心來學佛更是困難;既然已發起了信心來學佛,又能勇猛的發大菩提心願更加困難;既然已發大菩提心願,而又能達到無修無證的境界更是困難,更加不可思議!無修無證是佛的果位,所以說更加困難,不可思議!

  由以上所說,我們可以知道,自己是那一個立場?那一個身份?假使我們的福報比較差,條件不充足,應當生大慚愧心,人身實在難得,佛法實在難遭難遇又難聞;所以,既然得到了人身,就要好好的把握人身,好好的學佛,為證成無上菩提而精進。

  善根的流露,有強有弱,有深有淺,有快有慢,各人的因緣不一樣,有些人的善根年輕的時候就流露了,有些人的善根中年才流露,有些人的善根到老年的時候才流露而出。

  同樣是善根流露,有的人卻沖得快,有的人卻沖得慢,沖得快與沖得慢,差別是很大的,有天壤之別,不能一概而論;沖得快的,善根一旦讓它流露,那就由不得它了,跟野馬一般,拚命的往前沖,不掉頭、不回顧,為追求真理而沖,為求解脫輪回而沖,為求開悟本性而沖,為求證悟菩提而沖,為求度化無量眾生而沖,不到達目標絕不終止,不罷不休!這是屬於一等善根的人,具有非凡的善根意志力。現在略舉二人,一老一少善根流露的情況,供給大家共參,乃值得我們贊歎與隨喜功德,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清朝順治皇帝在朝的時候,就已經歸依了佛門,是一位很虔誠的在家佛弟子,他歸依了玉琳國師,(玉琳國師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千金小姐,萬金和尚,萬金和尚就是玉琳國師),從此之後很踏實的學佛,日夜不停的做功課。光陰總是會過去的,人總是會老的,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開;夕陽無限好、可惜近黃昏,這就是顯露世間的無常,生生滅滅,虛幻不實,了不可得,因此,人世間再美好的話,美好當中總是會有缺陷的,中外古今,一切聖哲,乃至凡人,必然也同樣要經過生老病死的憂患,誰也奈何不了的事實。

  順治皇帝有一天善根大展流露,在靜靜的夜裡,獨自靜坐,心裡默想著:“人生苦短,世態變化無常,我一生當中,率領百萬大軍,南征北討,為國為民,辛勞了一輩子,我逐漸衰老,紅塵滾滾無了時,名與利、財與色、食與睡,都是虛幻不實的東西,如空中的浮雲,缥缈不定,空幻不可得,得也得不住,人生太無常啦!

  一切名利、財色、權威,也都是無常幻化了不可得;乃至我的身體,也是空幻無常,了不可得;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世間一切都是危脆的,無常遷流不息,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時勢變化無窮;我的生死未了,未達開悟本性,未證菩提,時候不早了,我出家修行的因緣應該到了,時機應該成熟啦!”

  順治皇帝默想到這裡,心裡恍然開闊,由憂郁的心轉變為開朗的心,由世間的心轉變為出世間的心,由感情的心轉變為慈悲喜捨的心,由無常的心轉變為永恆不變的心,由痛苦的心轉變為清涼的心,由入世的心轉變為出世的心,由在家的心轉變為出家的心,此時此刻的順治皇帝,無形的一股善根在他的心胸鼓動著,激發他出家修行,順治皇帝心裡該怎麼做,內心早就有主張了。

  有一天,他把國事安排好了之後,不作聲息,怕人發覺,從中阻礙,於是趁著夜靜人空之際,脫離了皇宮,走入深山修道,落發出家,示現僧相。自從順治皇帝出家示現僧相以後,就埋名隱姓,從來絕對不透露他的身份,不讓人家知道,過著清淡樸素的出家生活,不貪圖名利,不炫耀自己的往事,更加精進為開悟本性而努力,真不愧是一位帝王身出家,朝廷發現他已經出家落發之後,也曾經好幾次規勸他還俗回朝廷,料理國事,但是都被他一一婉轉謝絕,名利的誘惑力,對他來講,早就淡忘了,五欲(梵語panca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漸漸無法束縛他了,他內心很平靜,很安詳和諧,天天生活在清淨無為的自性世界裡。天下之間有幾個人,能夠知道他的內心世界呢?

  假使有一天,一旦被朝廷知道他的住處或蹤影,他就離開那間佛寺,一心一意安住在佛道上,對自己很嚴格,鞭策自己莫懈怠,把身心都交給三寶龍天,刻苦勤儉的為常住做事,一有空閒之際,就參悟本性,如是日以為常,在心地上的功夫,也逐漸的開花結果;他也到處參訪一段時間,因為他徹底埋名隱姓,不讓別人知道他的身份背景,他就在佛教界當中,漸漸消失了他的蹤跡。

  他曾經寫了一篇順治皇帝贊僧詩,詩句甚能啟發我們的菩提善根,更能喚醒我們迷昧的夢,詩句很幽美,現在全部抄錄下來,供給大家共參法味:

  清朝順治皇帝贊僧詩

  天下叢林飯似山、  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  惟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  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  空在人間走這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蒙眬又是誰?
  不如不來又不去、  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  何日清閒誰得知?
  若能了達僧家事、  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  無憂無慮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  皆因夙世種菩提。
  個個都是真羅漢、  披搭如來三等衣。
  金烏玉兔東復西、  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  萬裡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  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  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得紫袈裟、  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  南征北討幾時休?
  我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與萬秋。

  看過順治皇帝贊僧詩,就能明白他的心地的確轉化了,誰也改變不了他的事實,就這樣離開了皇宮,落發剃度,現出莊嚴的比丘相,身穿如來袈裟,兩腳穿著羅漢鞋,俨然是位出家多年的老參,莊重自持,言行舉動,威儀具足;宣揚佛法之際,便流露出慈悲的心腸,口出蓮花,辯才無礙,妙法如珠,法音宣流,廣度有情,眾生得受法益,心開意解,頓悟佛法,法喜充滿,得未曾有,如將枯干之草木,大雨普降草木上,草木得以滋潤,因而百花盛開;眾生蒙受佛法,心解意開,去惑證真,亦復如是。

  順治皇帝出家後,在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持戒清淨,鑽研佛法,博通教理,安住於大聖如來正法,參禅悟道,精進不懈,自度度人,自利利他,就如此這般,度過他晚年出家的生涯!



  接著下面來介紹一位青年出家僧,是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是一位富貴家庭的子弟,自幼年的時候,宿世善根就逐漸萌芽,菩提道心就慢慢顯露,直到大學畢業,這段歲月裡,常於佛門中到處參訪善知識(明師),為了求知解惑,開明本性,證悟菩提,屢次冒著生命的危險,走過懸崖峭壁的峻嶺,渡過驚濤駭浪的河川溪流,也曾經在狂風暴雨,雷電交加當中,淋濕了衣服,天氣寒冷,身體顫抖,而參訪善知識,這一切冒險的舉動,生命的危機,皆在千鈞一發之際,旦夕之危,他的心境亦然如如不動!這完全是菩提道心支持著他,為了追求真理,為了解脫生死輪回,因而為法忘軀,不願生命安危,這種求法精神,勇猛堅固的道心,實在值得後人深省與楷模!

  有一天,這一位青年人,踏著穩健的步伐,徐徐繞過溪圳,他看見正前方有一棵茂盛的大樹,樹蔭之下可以乘涼,於是輕步的走到樹蔭下,雙足結跏趺坐,安詳的坐於樹蔭之下。

  於是獨自思惟:“我大學畢業有兩年了,從幼年的時候,就有善根在佛門出入不息,能夠聽聞出家師父講經說法,正見人生觀與宇宙觀,因而不迷不惑;眾生(梵語bahu-jana)所以稱為眾生,就是不能正見人生宇宙的真相,於是迷惑人生與宇宙的真相,內心迷惑而造無量業,因業而受苦,因苦而生煩惱,因煩惱無明又造業,如是輾轉不休;如同車輪周旋不停,眾生造業受果報亦如是。

  我也是無量眾生之一,是六道輪回的流浪漢,三界往返不停的苦命兒,無法享受特權赦免,我是如此,大地一切眾生也不例外!生死輪回事大,不可因父母兄弟姊妹之情所系縛,就斷了我辦生死輪回之大事,生死輪回是個人的事,誰也頂替不了。

  修道者,若把感情一直耿耿於懷,念念不捨,把感情看得太重,執著越深,那麼生死就越深,感情的業力就不休不止!緊纏不放,那就由不得你不輪回生死了!”

  從無量生無量劫輪回以來,一段一段的生死,一期一期的生死,生離死別,顛沛流離,歷盡滄桑,輪回六道,我已經夠苦啦!當今是該覺悟,不可再拖延下去!我出家的因緣應該成熟啦!我不可再猶豫不決,我應該毅然決然的肯定我出家的意念,讓我無量劫所種下的善根,因而繼續茁壯,成就菩提,現在就應該動身了。”

  這位年輕人,思惟到這個時候,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隨著明朗的心情,輕快的腳步而回家,吃完午飯,這位年輕人就將自己欲出家落發的動機,一一禀白了雙親,雙親當下怒發沖冠,面紅又發青,大罵大吼的,這年輕人已經是第三次向雙親陳述自己要出家的意念,卻一一被父母反駁回來,不但被反駁,而且潑冷水又痛罵,拚命的罵、猛罵、罵個不停、罵了半個小時,他的父母親覺得罵太久了,有點口渴,於是去喝了半杯的凍頂鳥龍茶,回過頭來,他父親想要繼續下去,但是剛才罵到那個地方卻忘記了,就問他的夫人說:“夫人啊!我剛才罵到那個地方?我忘記了,請快告訴我,現在罵得最起勁,罵人也要有個系統,有個組織,同時也要分段而罵,罵人也要有個道理,這孩子是大學畢業,是很理智的人,所以,痛罵他也要有系統、有組織,你明白嗎?夫人啊!你也要參與一份,趕快罵,不然的話,沒有機會可罵了,這個孩子是沒有希望留在家了,他已經堅定信念,為出家修行而肯定;我們如此一般的罵他、勸他、阻止他、終了亦然無效;我們是佛教家庭,我也知道出家修行很好,學佛的宗旨在於成就佛道,解脫生死輪回之苦,但是父母與子女的感情是連心的,我捨不得他出家,我會傷心,我會心痛,我會掛念,我對孩子有感情,愛之越深、恨也就越深,夫人啊!你明白嗎?”

  他的夫人說:“您說了那麼多話,我所要說的意思,你都表達完了,我沒話可說,只是如此的罵、勸、阻,無法產效果,無動於衷,依照今天他的言行舉動來說,有可能近日就會逃跑而出家修道,這孩子從小到大,他的性格我很清楚,絕對會出家落發的,他心地很善良,品行涵養很優秀,善根又很深厚,在家裡時常念佛、拜佛、看經典、坐禅,這孩子太乖啦!我也實在捨不得他出家落發,我會心酸、我會落淚、我會痛若綿綿,你知道嗎?”

  他的先生說:“既然是如此,我有一個辦法,不知道行得通、或行不通?”

  夫人說:“是什麼辦法?可以講給我聽嗎?”

  他的先生說:“先把他關在二樓的房間裡,拿個特大號的鑰鎖,把門釘牢上鎖,三餐拿飯給他吃,再慢慢勸導他,不准他下樓;這種方法不一定有效,但可以試一試,沒有辦法治本,也要暫時治標,這孩子的心很早就已經出家了,身體雖然還留在家,心已經不染於五欲六塵,對欲望而言,他也不希求,心淡如水,這在佛門稱為心出家身未出家。

  我們雖然也學佛,只是表面功夫,沒有深入佛法,嚴格說來,我們比這孩子還差了一大截,與佛法尚有一段距離,心裡實在也很漸愧,感情無法看開,感情無法淨化,如膠如漆,把他系縛不放人,實在矛盾,進退兩難,不能兩全其美。”

  夫人說:“就這樣吧!暫時把他關在二樓房間,三餐送飯,這樣子做,最起碼也能多看他幾眼,可以減少一些思念的痛苦,今晚采取行動,勿洩漏秘密,勿打草驚蛇。”

  於是他們夫婦計劃好了,預定當晚等孩子進入二樓房間,即刻把門上鎖,不令孩子出門。時間一分一秒過得很快,當天夜晚,他們夫婦手拿著鑰鎖,心裡卻很惆怅而且又不安,正在心靈惶惶不安之際,眼見孩子上了二樓,走入他自己的房間,又把門關上,夫婦二人連忙走到房間的門口,即時將鎖上鉤,手一按即把門上鎖了。

  正當此時,孩子知道被父母關閉,無法走出房間,開口說:“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關閉我在這房間裡!我心裡一切都明白了,你們把門鎖著不讓我出去,這是多此一舉之勞,我出家的心念是不變的,你們要知道,人生畢竟是苦多樂少,世間上的快樂不是永恆不變的,是剎那生,又剎那滅,生滅無常,世間上要找到永恆不變的快樂,是永遠找不到的。這話如何而說呢?

  因為快樂是因緣所生才有,終了還是歸之緣滅,緣起性空,空幻不實,幻化了不可得,世間上不是流傳一句話嗎?

  所謂:世上那有不散的宴席。這就是告訴我們說,世間無常,緣生緣滅,不要執著世間,貪戀世間,依依不捨世間;如果心裡執著、貪戀、依依不捨世間,這當下就生了感情,一旦生了感情就墮入生死心,有了生死心,就會淪陷六道,於六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終無解脫時!

  爸爸!媽媽!我很感激你們從小把我撫養長大,這一切養育之恩,恩重如山,今生此世亦然報答不完!”

  這年輕人說到這裡,他突然聽到門外的雙親大聲嚎哭,哭聲很淒慘,淒慘聲中有酸味,酸味中令人無奈,無奈中有悲哀,悲哀中帶有愛別離苦,這一連串的哭聲浪潮,當下就演了一部無常法,演了感情法,這點點滴滴,綿綿密密皆是生死因,這就是活生生的世間真相,擺在我們的眼前,世間上的真相就是如此這般,無二無別。

  接著年輕人又說:“爸爸!媽媽!孝順父母有三種類,何等為孝順三種類呢?

  一者能於現生當中,供應衣食住行,享用自由自在,一切物質東西,生活富裕充足,令父母無欠無缺,也就是說,在生活物質方面,能得到內心的滿足,不生煩惱。這是第三等的孝順父母。

  二者能於現生當中,供應衣食住行,一切物質生活,令父母無欠無缺;同時也能時時刻刻安撫父母的精神,令父母的精神能開朗;父母心裡悶悶不樂,心不能安,就為他開導,使父母的精神能得到心開意解,得到暫時的快樂;也就是令父母在物質與精神上,在今生今世能得到融洽,這是第二等的孝順父母。

  三者能於現生當中,普勸父母信佛學佛,歸依三寶,令父母正信佛法,禮佛念佛,多聽聞如來正法,步入修行的道路上,因而離苦得樂,破迷啟悟,得證菩提,這是第一等的孝順父母。

  前面第三等與第二等是世間上的孝順,是治標的孝順,不是治本的孝順,僅僅給父母一生的快樂而已!無法令父母究竟得到解脫,無法令父母脫離六道輪回,所以,還是免不了來生要輪回的束縛,一旦受輪回的束縛,就有無量的苦,因苦又再造業,永遠沉淪六道,往返不停,受大苦惱,永處憂患,無有了脫時。

  因此第三等與第二等的孝順,是不究竟的孝順,是不徹底的孝順,是美中不足的孝順,是不了義的孝順,是治標不治本的孝順。

  後面第一等孝順,才是真正的孝順,能令父母歸依三寶,來學佛修行,使父母究竟離苦得樂,免受輪回之苦,徹底解決父母的生死,因而得解脫,證悟菩提,這就是出世間的孝順,離苦得樂的孝順,破迷啟悟的孝順,這是治本的孝順,究竟的孝順,徹底的孝順,免受輪回的孝順,才能堪稱真正的孝順。爸爸!媽媽!我這樣說明,你們明白嗎?你們能夠體悟這道理嗎?”

  這位年輕人,話說到這裡就停止了,門外的父母站立良久,靜靜聽著他孩子三等孝順的道理,覺得道理很充足,一面聽著,一面點頭,又一面掉眼淚,表示認同之意,於是一步一步的往樓下走,進入他們自己的房間,逐漸安眼而睡,這時候已經夜間子時了。

  這位道心堅固的年輕人,聽到父母親下樓梯的腳步聲之後,往窗外一望,天空無雲,圓圓的月亮,懸掛在虛空中,閃爍著溫暖的光明;更有無數的星星,布滿了整個天體,繁星點點,點綴著無盡的虛空,使廣大無際的虛空別有一番夜景,這時候最能引發人們的遐思。

  正當這時候,牆壁上的鐘聲一響,當!正是夜間十二點整,被鐘聲一敲,這位年輕人,猛然覺醒,自言自語的說:“現在不出家,要等待何時?長痛不如短痛的好,一了百了,如果感情繼續糾纏下去,永遠都是障道因緣,都是生死葛籐,感情對修道者的心境,是了無痛癢的;爸爸媽媽你們要多保重!早晚容易受涼,衣服要多穿幾件,免得受風寒;孩兒該出家修道的時候啦!道業有成就,我會回來度化你們的,請雙親不要傷心,不要為我掉眼淚,不要哭泣,……這都是感情的流露,所以有綿綿不盡的痛苦。

  佛陀曾經說過:“我們無量劫來,輪回受苦而傷心,傷心所流的眼淚如同四大海,眼淚比海水多。”孩兒知道你們會很傷心而哭泣的,這樣哭下去是不能畢業的,你們應該提起大智慧,抖擻精神,好好在家修行,為求生淨土而努力!知道嗎?

  千言萬語,寄語三寶,三寶傳吾心衷,一切皆在無言中,無言勝有言;有言成雍塞,無言盡暢通。”

  這位年輕人自言自語到此告一段落,當下就采取出家的行動,快劍斬亂麻,輕快而又穩重的靠近窗口,想要從窗口逃脫,窗口外有鐵門窗,鐵窗封密不可洩,鐵條又是大約一公分以上的直徑,他將雙手按在鐵條上,用力使勁,欲令拉開鐵條,但始終無法拉開前後拉了十分鐘,頭昏腦脹,汗流夾背,精疲力竭,不能得成,因此、退後兩步,雙腿盤起,結成跏趺坐,心裡默念著:“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寶加被,令弟子出家得以如願,無障無礙;佛法僧三寶,大慈大悲加被加持力,普令弟子能出家志願得以實現。為了成熟我無量劫以來的善根,為了要圓滿我無量劫以來的菩提心,為了要度化一切眾生,為了要圓滿我的福慧,莊嚴我的清淨自性,弟子如此懇請三寶加被。”

  這位年輕的仁者,靜坐默念聖號五分鐘之後,信心十足,精神旺盛煥發,力量恢復而且倍增,身體站起來,又接近窗口,再度的將雙手扳住鐵條,猛力一拉,這麼一拉,用力過度,不但拉開了鐵條,而且右手的手臂碰到鐵窗,有點擦傷,這時候的年輕人,頭伸出窗口一看,樓上與樓下的高度超過三公尺,如果從二樓跳下去的話,有可能折斷了腿或受傷!

  這一剎那間,潛在意識當中,靈機一動,突然想起一個好辦法,可以解決下樓的問題,於是走近衣櫃處,即刻把衣櫃的門打開,把衣服與褲子互相打結,打成一條如繩子一般,結實緊密不松,衣服與褲子結成後,長度大約三公尺,他連忙將結好的衣褲拿一端,拴住鐵條。

  正當此刻,一切逃脫的預備工作與方法,皆具備齊全,時間是深夜十二點三十分,這位年輕人,最後一次回頭看看他的房間,覺得很寂靜蕭條,這麼一走,人去樓空,人生實在太無常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為了生死大事,為了解脫業力輪回,證成無上菩提,度化眾生,爸爸媽媽,請保重!孩兒出家落發去了,阿彌陀佛!

  這位年輕的仁者,即刻爬上窗口,如貓捉老鼠,一點聲音都沒有,靜悄悄的,雙手拉著剛才所結成的衣褲,慢慢的由二樓往下滑,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即滑到樓底下,一切的逃脫,皆安然順利得成,內心有無比的法喜,得未曾有的自由與喜悅,如鳥出籠,如魚得水,他把小行李提起背在背後,不聲不響,一步一步離開了家園,到處參訪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

  有志者事竟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憑著他那股強而有力的菩提善根,找到了他有緣的善知識(明師),善知識為他剃度落發,當下成就了一位莊嚴的僧相,身穿如來袈裟,口宣揚如來正法,意安住在清淨涅槃自性中,肩挑如來家業,雙手辦如來事,雙足步步無生法。

  這位青年僧自從出家剃度後,父母、兄弟姊妹,也曾經多次的規勸他回家,但是亦然無法動搖他出家學道的宗旨,他在佛寺裡除了為常住清掃環境以外,他個人很用功的研究佛法深入三藏(梵語trini pitakani),智慧日益增長;有時候也出來宏法利生,乃為佛門中難得的青年比丘僧寶。

  以上所列舉的兩位出家比丘,剛好一老一少;老人一旦出家,當下就現出老比丘相;年輕出家,當下就現青年比丘相,不論如何而言,老人出家也好,年輕出家也好,都是不容易的事,不是輕而易舉之事;我們發心來學佛,就有很多阻礙與誹謗了,何況出家剃度之大事呢?

  在家人能如願而出家,此人之福報不可思議,不可量、不可測,乃由無量劫以來所種善根,因此,才有如今可出家成就的果報;出家修道者,能自度亦能度人,能自利亦能利他,出家的福報,如是累生累劫贊歎莫能盡!

  出家功德經雲:“有人殺三千世界眾生,有人救之得脫;有人挑三千世界眾生眼,有人治之得瘥;其出家福,多彼救治。”

  由此可知,出家實在不是那麼容易之事,要從世間人的觀念轉為佛法正見的觀念,就要經過很多劫的洗刷塵垢,經過很多劫的淨化邪見思想,層層突破,一關又一關的解惑釋結,才能慢慢的淨化世間人的邪見觀念,因而踏入佛法正見觀念,能夠由世間人的觀念入佛法的觀念,實在就已經不簡單了,接著又能由佛法正見觀念突破,由在家踏入出家,這又是面臨一大考驗。層層累累的思想阻礙,難入甚難入;再加上要出家的時候,周遭的人又加以阻擋,從中破壞,使得出家這一關,實在多折磨,顛沛不已!

  所以才說一關一關難,那麼,既然能夠如願而出家成就,一關一關的突破,此人實在難能可貴。難行能行,乃由無量劫曾經種下菩提聖因,今生此世方能如願以償,是故,稱為出家難。

  歷代高僧大德曾雲:“莫謂袈裟(梵語kasaya)容易得,只因累劫種福田。”正是此意,無二無別。



 

上一篇:泰國上校真實因果輪回見證
下一篇:白瑪多吉居士:修行人為什麼不要論是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