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介紹
觀成法師:畜生的靈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有朋友問:「為甚麼信佛的人要持素?我所信奉的宗教認為畜生是沒有靈性的,既然沒有靈性,為甚麼不可以宰殺牠們,作為食料?」
各位,宰殺畜生,食噉其肉,切勿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事。須知諸惡業中,唯殺最重。《梵網經》說:食肉者斷大慈悲性種子。佛門以「慈悲」赅攝一切善法。「慈」者,愛護眾生並施予安樂;「悲」者憫念眾生並拔除其苦。這慈悲心是普及一切眾生的 - 包括畜類 - 故「戒殺」被列為根本戒律之一,而「持素」更是佛門慈悲心的體現。
佛經說:蠢動含靈,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注一)。畜生的靈性與人無異。歷代有不少野史記載畜類的倫理道德故事。其中搜羅最多,征引最透徹的,有《物猶如此》一書,是清朝徐謙所著的。這徐太史博覽群書,舉凡有關畜類的懿德善行,他都輯錄下來,以表揚義畜的靈性。全書共有一百六十七則事實,現以白話意譯兩則,與讀者共勉:
(一)舐犢情深
在沐陽縣,有一屠夫姓王,以宰牛為業。有一日,他買了子母兩牛,打算先縛宰母牛。當他正在磨刀的時候,剛好有人敲門,於是放下屠刀,出外開門。
這時,小牛趁無人發覺,走過來用口銜著屠刀,走出門外,飛奔來到鄰居一個姓孫的農夫屋前,用自己的角來敲門求救。孫農夫開門見到一只小牛,口銜著一把利刀,刀的一半已強吞入口內,外面祇有半張刀露出來。這只小牛對著孫農夫不斷哀鳴,兩眼不停地流淚。
這時,王屠夫不見了小牛和屠刀,亦跟著追來。孫農夫見狀,心內已經明白情況,原來小牛不忍心自己的母親被宰殺,所以要吞掉那把屠刀,還走來鄰居求救。孫農夫頓時生起同情心,要救活這兩只情深的子母牛,於是用雙倍價錢將牛買下。
孫農夫將母牛牽回家裡的時候,小牛見到母牛,便跪地悲鳴;而母牛亦臥地用舌頭舔舐小牛的臉孔。當時小牛已把那張鋒利的屠刀全部吞進了肚內,不能取出。大家都認為小牛一定會死,但是過了幾日,小牛竟然無恙。後來,這兩只牛在田中耕作,比其他的耕牛更加落力。過了二十幾年,兩只牛相繼去世。後來剖開牛肚,發覺在小牛的腹胃之間,竟然長了一層厚厚的皮囊;屠刀就是包裹在這皮囊內。
朋友,中國有一句成語:「舐犢情深」,贊揚牛只母子之情。畜類是有靈性的。我們怎忍心宰殺其身,噉食其肉呢!《大乘入楞伽經》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輪回不息,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易生而受鳥獸等身。雲何於中取之而食……菩薩摩诃薩觀諸眾生,皆是親屬,乃至慈念如子想,是故不應食一切肉。」
人同畜類,三世輪回,循環互食,今日你食牠八兩,將來必要還牠半斤。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
(二)義猴殉主
在明朝年間,南坡有一個乞丐,養了一只猴子。他訓練這只猴子耍木偶戲,然後帶牠到市集表演,將賺來的錢買食物充饑。十多年來,不論寒暑,乞丐與猴子都是相依為命。
後來,乞丐老了,行動不方便,不能再帶猴子上街市賣藝賺錢;但猴子很有靈性,牠每天獨自走到市場賣藝,繼續賺錢養活乞丐。村人都知道這只猴子的情況,所以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施捨些食物給牠,讓牠帶回給乞丐吃。
直到有一天乞丐病死了。這只猴子就拿著當天乞回來的一些錢和食物,走到市場一家棺木店門前,在那裡又叫又跳,不願離開。棺材店的老板覺得很奇怪,就派人跟著猴子,前往乞丐所住的茅捨查看,發現原來乞丐已經死去多時。棺材店老板被猴子盡忠主人的義行所感動,就自己出錢將乞丐埋葬了。
當老板為乞丐焚燒遺物和紙錢的時候,這只猴子手拿著一塊布,仰天長啼幾聲後,就縱火自焚而死。當時的村人看到這情況,都覺得不可思議;大家都被這猴子的忠義所感動,於是為牠立了一座義猴冢,以作紀念。
朋友,一只猴子都能夠對飼養牠的主人盡表情義,試想我們人類自稱為萬物之靈,父母親從小將我們撫養長大,我們有沒有報答這份恩情呢?
這義猴盡忠殉主之義,不遜於歷代忠烈殉國者,可知畜生是有靈性的。
|
|
|
|
|
|
上一篇:老和尚和魚販的故事
下一篇:分享念佛奇跡經歷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